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老話說“老鴰頭上過,無災必有禍”,是真的嗎?

在農村裡人們把生活中的經驗現象, 以俗話老話的形式流傳下來, 也成為了農村的一些行事準則。 但是許多的俗語老話都流於表面, 對於如今來講早就已經不適用了。 可仍有不少人在盲目的遵循著, 認為這是傳統文化應當給予保護, 這反而而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 對此來說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老家農村人們一直把烏鴉稱為“老鴰”, 認為是一種“禍害”不祥的動物, 任誰都對它沒有好感。 若是烏鴉落在了誰家的樹梢的時候一定會直接趕走, 就怕給自己家裡帶來什麼不好的事情。 通常人們把烏鴉比做不好的事情,

如“烏鴉嘴”等, 還有這樣的說法, “老鴰頭上過, 無災必有禍”, 只得離得越遠越好。

一些地方的農村有著烏鴉報喪的說法, 有烏鴉在房前屋後亂叫, 預示著有人將要去世。 其實這是烏鴉長期食腐導致, 即使輕微腐敗的味道也能聞到,

這使得烏鴉和貓頭鷹一樣被人們所不喜。 在加上發生的一些事情, 經過人們口耳相傳變的越來越邪乎, 這更加深了人們對於烏鴉的恐懼和討厭。

農村烏鴉通常都在郊外遠離人煙, 如一些荒地墳頭等地方很少和人類進行接觸。 這使得人們對於烏鴉的瞭解只流於表面,

偶爾和人接觸的過程中會伴隨一些事情出現, 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在加上烏鴉通體黑色, 經常吃腐肉, 叫聲又比較難聽更增加了人們的對於烏鴉的誤解。

烏鴉的食性非常的雜, 對秧苗和穀物有一定的害處, 但在繁殖期間更多的會吃一些蝗蟲,

螻蛄, 各種蛾類等。 另外烏鴉吃腐食, 也能起到消除動物屍體等對於環境的污染, 對於農村的環境有著淨化的作用, 整體來說烏鴉算的上是一種益鳥。

其實在古代唐朝以前, 烏鴉是帶有吉祥和預言作用的神鳥。 另外我們從小就聽,

“烏鴉反哺, 羊羔跪乳”的說法, 烏鴉作為“孝鳥”的形象廣為流傳。 直到後來烏鴉的形象才逐漸的改變, 並且有了現在的各種說法, 以至於被人們所討厭。

農村流傳的各種俗語老話, 我們應該基於傳承和保護, 但是更應該懂得其中的道理。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不能盲目的遵循。

不能盲目的遵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