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年的研究揭示了中國的環境資源佔有多少碳

五年的研究揭示了中國的環境資源佔有多少碳

一大批研究人員在中國進行了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計畫, 目的是衡量該國環境資源封存的碳量。

在他們發表在“美國科學院學報”上的論文中, 該小組的一個子集描述了研究和發現的內容。

研究人員指出,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爆炸性的經濟增長, 並賦予了許多好處。 但它也帶來了諸如污染等問題, 更重要的是大量增加排放到空氣中的碳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政府已經轉向中國科學院(CAS)研究這個問題, 並希望提供一些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的答覆之一是建立為期5年的研究工作, 目的是更好地瞭解該國排放的大部分碳被環境資源吸收。 這項努力要求350名研究人員從各個國家的棲息地收集土壤和植被樣本。 該小組在2011年至2015年期間從草地, 森林, 灌木甚至農田報告了樣本。

研究人員在綜合分析所有資料後發現,

在所研究的時間段內, 中國的所有環境綜合資源每年扣留大約2.01億噸碳。 而且, 他們進一步指出, 在同一時期, 該國碳排放總量的14.1%。 在進一步分析中, 他們報告說森林占環境封存資源的大約80% - 作物占12%, 灌木僅為8。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 環境資源封存的大量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府在過去幾十年實施的計畫。 這些計畫涉及實施恢復植樹造林, 重新分配耕地和讓草原從過度放牧中恢復過來。 研究人員聲稱, 這些努力占中國自然資源封存碳總量的大約36.8%。 他們認為, 該國的努力表明, 環境干預對緩解碳排放問題有多大影響。

抽象

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規模在現代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緊鄰美國。 然而, 這種快速的經濟增長使中國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龐大的“實驗室”, 具有社會經濟和自然系統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為研究環境變化和密集的人類經濟活動如何影響自然系統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這一特色探討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重點是量化中國陸地生態系統中碳(C)庫的數量和分佈以及碳封存。 我們還記錄了物種多樣性, 物種性狀, 氮(N)和磷(P)化學計量調節生態系統碳庫和植被生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