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財務,男,26歲,月薪5000…… 財務人的未來在哪?

在去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 羅振宇說:在2017年, 連一個水果攤, 一個烤紅薯的, 都已經不用現金支付, 被微信、支付寶拽到了線上。 這個時代不是你想不想改變, 而是技術裹挾著你不得不變。

最新資料顯示, 五大國有銀行在2017年總共減少員工達2.7萬人。 銀行不再是“鐵飯碗”, 未來五年30%的銀行工作即將消失。 德意志銀行CEO更是表示, 當機器人接管工作後, 尤其是“銀行裡那些像算盤一樣工作的會計師們”將失業。 對於財務人, 他們面臨怎樣的現狀。

現狀一:底層財務人工資普遍偏低

不久前, 一個26歲男性財務人算了一下自己5000工資的分配, 如下:

三險一金

養老8%=400元, 醫療2%+3=103元

失業0.2%=10元, 公積金12%=600元

400+103+10+600=1113元

個稅起征:3500元

個稅≈12元

實際到手=5000-1113-12=3875元

租房

不要住得太瀟灑, 800元/月

3875-800=3075元

生活基本

水費、電費、煤氣、寬頻、電視一個月

全部加起來一共只算200元

3070-200=2875元

交通費

上班公交(不打車), 多步行····

默認單程2元,

4元(來回)*22天(雙休宅在家裡)=88元

偶爾遲到加班, 打的100元

2875-88-100=2687元

吃飯伙食

早餐5元

午餐15元(盒飯……)

晚餐15元(盒飯……)

這絕對是良心價, 現在15元真的不知道可以吃什麼了…

不算零食、下午茶、點心……

35元*30天=1050元

2687-1050≈1637元

生活必須品

牙膏、牙刷、洗髮水、肥皂…

毛巾、洗衣粉、刮胡刀、花露水…

每月共100元

不做髮型!不做汗蒸!不准洗腳!

理髮每月30元

每月只用130元, 外表應該看上去比較乾淨!

1637-130≈1500元(取整)

服裝鞋帽

購置衣鞋褲包, 拒絕當季產品

直奔打折的地方, 或者淘寶

每個月買一件300元的, 能穿出去見人的…

即使這樣的窮人版消費

我的口袋裡還是只剩下:1500-300=1200元

通訊娛樂

電話費、流量費50元

交友、娛樂休閒費用

看個電影、吃個燒烤、吃頓大餐、泡次酒吧、唱次KTV

以上項目不能每月全做一次,

請自行節約選擇

沒女朋友每月500元, 有女朋友1000元, 折中750元

1200-50-750=400元

人情禮數

以1個月出現一次朋友同學

結婚、生崽、搬家、生日、過世…等事件

每月僅僅只算最低消費200元

400-200=200元

最後所剩200元, 面對生活壓力、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工資不漲的現狀, 財務人該如何生存?

現狀二:財務崗位慢慢被智慧型機器替代

2017年9月, 德勤財務機器人正式上崗, 工作視頻首次曝光!效率相當驚人。

如:啟動“小勤人”, 讓它自動去發票選擇確認平臺下載增值稅發票批量勾選檔, 再根據剛剛登記的發票清單去匹配, 自動判斷我們是否可以認證抵扣。 “小勤人”會把需要勾選的發票們整理成批量勾選上傳檔, 再導入到發票選擇確認平臺中, 就可以抵扣進項稅啦。

從操作過程中可以看到, “小勤人”幾分鐘就能完成財務幾十分鐘才能完成的基礎工作, 且可以7*24不間斷工作!財務人的工作地位岌岌可危!

現狀三:財務人價值沒被更好的體現

隨著商業環境日趨複雜和企業管理變革的迫切需求, 幾乎所有人都意識到了財務的重要性,

然而在當今, 真正能夠獲得企業管理層和業務部門認可的財務部門並不多見。

在傳統的印象裡, 財務的角色好像就三件事, 一是管錢, 開支、報銷, 二是核算、算帳, 三是管稅, 製作稅務局報告。 “表哥表嫂”就是指埋頭做帳做表的初級財務, 工作性質比較單一, 技術含量不高, 而表哥表嫂在財務人中占很大比例, 他們的價值並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

財務人如何讓企業改變這種傳統印象, 讓財務工作體現更高價值, 他們必須轉型, 去做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以上內容看出, 財務人現狀不容樂觀, 高頓財稅專家認為, 轉型可能是財務人唯一出路, 那財務轉型有哪些方向?

一、戰略財務——財務管理

1、優秀的財務人員向戰略財務轉型

戰略財務人員主要集中于公司集團層面,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內容,作為集團層面的戰略支持者,主要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與企業規劃、戰略決策相關,包括集團及集團下屬單位總會計師、總經濟師、精算師和集團財經部門負責人等,屬於財務人員中的頂尖人才,工作方向側重於財務決策;

二是與企業運營程序控制相關,包括預算、績效、資產管理以及資本運作等體系構建與維護,屬於戰略財務的中堅力量,包括集團層面財經部門的正副科長和集團下屬單位的財經部門負責人等;

三是集團公司層面與企業經營活動分析、評價相關,包括業績評價、投入產出效益分析等資料匯總統計,管理資訊提煉,屬於戰略財務中的基礎工作,為財務管理提供資料支援,工作方向側重于研究決策行為的結果,為決策行為提供有效資訊。

2、財務管理為核心的戰略財務職能

戰略財務主要承擔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包括體系構建與維護、資本管理、資源配置、決策支援和價值管理等,立足集團公司層面,主要發揮財務指導性作用。

體系構建與維護主要涉及財務資料和管理資訊的提報、匯總統計等體系設計,財務制度、政策體系,成本、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風險與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與維護;資本管理包括資金管理、資本籌集、投資管理和資本結構優化等;資源配置是在財務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經濟形勢、市場環境變化和企業經營計畫等影響因素,規劃資產負債配置方案,結合技術、人才等資源規劃等提出建議;

決策支援主要包括提供戰略決策所需要的財務資訊,參與產業價值鏈研究、行業研究,科學評估戰略風險,支撐企業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盈利模式,向董事會和管理層提供決策需要的資訊等;價值管理主要包括參與公司治理,公司理財,研究投融資決策、資本結構、資本成本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係,評估企業價值,研究提升企業價值的方法和管理工具等。

3、戰略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戰略財務人員扮演戰略支持者的角色,是企業價值創造管理和戰略風險管理的主角。戰略財務人員應該圍繞企業價值評估戰略方案,縱觀企業全域,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規劃有限的財務資源,為實現戰略目標提出建設性意見。

戰略財務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戰略思想與寬闊的視野,在知識結構上,除了要具備財務分析、財務預測、成本、預算、風險管理和績效管理等專業知識,更多地需要具備財務體系設計與維護、投融資規劃、資本管理、戰略管理、價值管理能力,具備人際關係管理技能等。

二、共用財務——財務會計

1、普通財務人員的轉型

普通財務人員指學歷層次不高,一般為財務中專、大專,或後續財務本科學歷,財務專業技能水準有限,但年齡不大,掌握新技能、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較強,又具備一定財務會計實務操作經驗的財務人員。這些財務人員長期在一線從事財務基礎工作,在原始單據審核、會計記帳、憑證錄入、交易結算、資金收付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可通過培訓,選拔到財務共用中心從事財務會計工作,作為公司共用財務人才培養。

進入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財務人員可以分別向財務操作者、關鍵技術人員和共用中心運營管理者三個方向轉型,以財務會計工作為核心,作為財務基本資訊提報者,按照財務核算、結算等標準流程,主要完成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

財務人員向財務會計人員的轉型,一方面,發揮了傳統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優勢,實現財務集中核算,大幅提高了財務效率,另一方面,財務共用中心還能夠作為財務人才培養基地,為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輸送人才。

2、財務會計為核心的共用財務職能

共用財務主要承擔財務會計的核心職能,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服務協定和標準操作流程完成會計核算、交易處理、資金結算、報表編制,報送財務資訊等財務會計工作,發揮財務執行和財務監督職能。

共用財務的主要職責包括財務報帳、審核、記帳,應收應付財務處理、財務對賬,資金的收付、記錄、銀行帳戶管理,會計報表編報,財務資料查詢服務,財務資訊提報,企業財務制度和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相關資訊的回饋和優化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流程,提高財務共用服務效率等。

3、共用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向財務共用服務中心轉型為共用財務人員,具體可以分為三類,即:財務操作人員、關鍵技術人員和運營管理人員。他們各自需要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財務操作人員是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直接生產者,類似傳統工廠的工人。

財務操作人員只需要按已有的標準流程,進行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等財務操作。對於財務共用中心的財務操作人員,其專業技能和基本素質的要求不太高,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英語基礎和電腦操作技能,通過培訓就能夠消除轉型障礙。

關鍵技術人員是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核心員工。技術人員應該既是財務資訊化、標準化、流程優化的行家裡手,又是成本控制、績效管理和內部風險管理的專家,在財務共用服務中心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傳統財務人員直接向關鍵技術人員轉型困難較大,建議從財務操作人員做起,通過經驗積累,知識技能拓展,實現二次轉型成為財務共用中心的技術人員。

運營管理人員主要負責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日常運營管理。其不僅需要具備財務會計基礎,深入瞭解其管理的業務特點,還需要具備專案團隊溝通、協調、組織等綜合技能。

對於財務共用服務中心建設初期的企業,該崗位的人才比較匱乏,常常傾向於外部招聘。傳統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學習新知識、參加培訓、進修等方式融入財務共用中心,逐步積累經驗,實現轉型。

三、業務財務——管理會計

1、複合型財務人員向業務財務轉型

傳統財務人員中複合型財務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年富力強但目前還不能上升到戰略財務——財務管理層次的財務人員,這些財務人員學歷教育層次較高、專業知識較為豐富;另一類是財務專業本科以上畢業生、進入公司時間不長,具備較高財務理論的人員。

開展財務共用服務後,以核算為主的財務會計集中到共用中心,只需要少數財務人員就可以完成,剩餘的大部分財務人員需要向業務前端轉型,尤其在業務與財務融合的各關鍵環節,需要培養業務財務人才,設置對應的管理會計崗位。

2、管理會計為核心的業務財務職能

業務財務的主要職能是在公司長期戰略目標指引下,深入業務前端,針對企業研發、供應、生產和行銷等各環節進行財務分析、預測、規劃、監控、激勵和評價等,加快財務與業務的融合,為管理者提供財務與非財務資訊,著眼於企業短期目標的實現。也就是說,業務財務職能主要是通過管理會計實現的,管理會計運用各種管理工具和方法,協助業務對標、管理風險、激勵和服務業務,達成經營目標。

3、業務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轉型為業務財務的人員必須掌握傳統財務知識外,還需要掌握電腦科學、統計學、運籌學和管理學等基礎知識,能夠運用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和各類財務工具與方法,需要深度瞭解企業研發、供應、生產、行銷及售後服務等各價值鏈的業務流程,還要求具備貿易、金融、風險管控等其他領域的知識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是財務人想不想改變,而是時代倒逼著你不得不變。

未來的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基礎的財務知識,還必須具備管理才能、業務分析能力、大資料的整合能力、評估企業風險的能力,等等。財務人員只有不斷進化自我,才能自如面對未來。

▎本文由高頓財務培訓獨家整理(已授權)。每一個小會計,心中都藏著成為CFO的大夢想。歡迎關微信號fortopcfo

戰略財務人員主要集中于公司集團層面,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內容,作為集團層面的戰略支持者,主要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與企業規劃、戰略決策相關,包括集團及集團下屬單位總會計師、總經濟師、精算師和集團財經部門負責人等,屬於財務人員中的頂尖人才,工作方向側重於財務決策;

二是與企業運營程序控制相關,包括預算、績效、資產管理以及資本運作等體系構建與維護,屬於戰略財務的中堅力量,包括集團層面財經部門的正副科長和集團下屬單位的財經部門負責人等;

三是集團公司層面與企業經營活動分析、評價相關,包括業績評價、投入產出效益分析等資料匯總統計,管理資訊提煉,屬於戰略財務中的基礎工作,為財務管理提供資料支援,工作方向側重于研究決策行為的結果,為決策行為提供有效資訊。

2、財務管理為核心的戰略財務職能

戰略財務主要承擔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包括體系構建與維護、資本管理、資源配置、決策支援和價值管理等,立足集團公司層面,主要發揮財務指導性作用。

體系構建與維護主要涉及財務資料和管理資訊的提報、匯總統計等體系設計,財務制度、政策體系,成本、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風險與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與維護;資本管理包括資金管理、資本籌集、投資管理和資本結構優化等;資源配置是在財務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經濟形勢、市場環境變化和企業經營計畫等影響因素,規劃資產負債配置方案,結合技術、人才等資源規劃等提出建議;

決策支援主要包括提供戰略決策所需要的財務資訊,參與產業價值鏈研究、行業研究,科學評估戰略風險,支撐企業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盈利模式,向董事會和管理層提供決策需要的資訊等;價值管理主要包括參與公司治理,公司理財,研究投融資決策、資本結構、資本成本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係,評估企業價值,研究提升企業價值的方法和管理工具等。

3、戰略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戰略財務人員扮演戰略支持者的角色,是企業價值創造管理和戰略風險管理的主角。戰略財務人員應該圍繞企業價值評估戰略方案,縱觀企業全域,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規劃有限的財務資源,為實現戰略目標提出建設性意見。

戰略財務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戰略思想與寬闊的視野,在知識結構上,除了要具備財務分析、財務預測、成本、預算、風險管理和績效管理等專業知識,更多地需要具備財務體系設計與維護、投融資規劃、資本管理、戰略管理、價值管理能力,具備人際關係管理技能等。

二、共用財務——財務會計

1、普通財務人員的轉型

普通財務人員指學歷層次不高,一般為財務中專、大專,或後續財務本科學歷,財務專業技能水準有限,但年齡不大,掌握新技能、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較強,又具備一定財務會計實務操作經驗的財務人員。這些財務人員長期在一線從事財務基礎工作,在原始單據審核、會計記帳、憑證錄入、交易結算、資金收付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可通過培訓,選拔到財務共用中心從事財務會計工作,作為公司共用財務人才培養。

進入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財務人員可以分別向財務操作者、關鍵技術人員和共用中心運營管理者三個方向轉型,以財務會計工作為核心,作為財務基本資訊提報者,按照財務核算、結算等標準流程,主要完成財務會計及相關工作。

財務人員向財務會計人員的轉型,一方面,發揮了傳統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優勢,實現財務集中核算,大幅提高了財務效率,另一方面,財務共用中心還能夠作為財務人才培養基地,為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輸送人才。

2、財務會計為核心的共用財務職能

共用財務主要承擔財務會計的核心職能,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服務協定和標準操作流程完成會計核算、交易處理、資金結算、報表編制,報送財務資訊等財務會計工作,發揮財務執行和財務監督職能。

共用財務的主要職責包括財務報帳、審核、記帳,應收應付財務處理、財務對賬,資金的收付、記錄、銀行帳戶管理,會計報表編報,財務資料查詢服務,財務資訊提報,企業財務制度和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相關資訊的回饋和優化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流程,提高財務共用服務效率等。

3、共用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向財務共用服務中心轉型為共用財務人員,具體可以分為三類,即:財務操作人員、關鍵技術人員和運營管理人員。他們各自需要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財務操作人員是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直接生產者,類似傳統工廠的工人。

財務操作人員只需要按已有的標準流程,進行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等財務操作。對於財務共用中心的財務操作人員,其專業技能和基本素質的要求不太高,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英語基礎和電腦操作技能,通過培訓就能夠消除轉型障礙。

關鍵技術人員是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核心員工。技術人員應該既是財務資訊化、標準化、流程優化的行家裡手,又是成本控制、績效管理和內部風險管理的專家,在財務共用服務中心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傳統財務人員直接向關鍵技術人員轉型困難較大,建議從財務操作人員做起,通過經驗積累,知識技能拓展,實現二次轉型成為財務共用中心的技術人員。

運營管理人員主要負責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日常運營管理。其不僅需要具備財務會計基礎,深入瞭解其管理的業務特點,還需要具備專案團隊溝通、協調、組織等綜合技能。

對於財務共用服務中心建設初期的企業,該崗位的人才比較匱乏,常常傾向於外部招聘。傳統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學習新知識、參加培訓、進修等方式融入財務共用中心,逐步積累經驗,實現轉型。

三、業務財務——管理會計

1、複合型財務人員向業務財務轉型

傳統財務人員中複合型財務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年富力強但目前還不能上升到戰略財務——財務管理層次的財務人員,這些財務人員學歷教育層次較高、專業知識較為豐富;另一類是財務專業本科以上畢業生、進入公司時間不長,具備較高財務理論的人員。

開展財務共用服務後,以核算為主的財務會計集中到共用中心,只需要少數財務人員就可以完成,剩餘的大部分財務人員需要向業務前端轉型,尤其在業務與財務融合的各關鍵環節,需要培養業務財務人才,設置對應的管理會計崗位。

2、管理會計為核心的業務財務職能

業務財務的主要職能是在公司長期戰略目標指引下,深入業務前端,針對企業研發、供應、生產和行銷等各環節進行財務分析、預測、規劃、監控、激勵和評價等,加快財務與業務的融合,為管理者提供財務與非財務資訊,著眼於企業短期目標的實現。也就是說,業務財務職能主要是通過管理會計實現的,管理會計運用各種管理工具和方法,協助業務對標、管理風險、激勵和服務業務,達成經營目標。

3、業務財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轉型為業務財務的人員必須掌握傳統財務知識外,還需要掌握電腦科學、統計學、運籌學和管理學等基礎知識,能夠運用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和各類財務工具與方法,需要深度瞭解企業研發、供應、生產、行銷及售後服務等各價值鏈的業務流程,還要求具備貿易、金融、風險管控等其他領域的知識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不是財務人想不想改變,而是時代倒逼著你不得不變。

未來的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基礎的財務知識,還必須具備管理才能、業務分析能力、大資料的整合能力、評估企業風險的能力,等等。財務人員只有不斷進化自我,才能自如面對未來。

▎本文由高頓財務培訓獨家整理(已授權)。每一個小會計,心中都藏著成為CFO的大夢想。歡迎關微信號fortopcf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