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年凝心聚力 巴中成功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諾水河中峰洞景觀

四川新聞網巴中4月18日訊4月1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中國提交申報的四川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巴中人民4年時間凝心聚力終收穫“世界級”碩果, 成功打造“高含金量”城市名片。

中峰洞溶洞景觀

四年凝心聚力成功衝刺“世界級”

2014年, 巴中正式啟動了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的申報工作;2015年9月, 巴中市政府成立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推進領導小組,

全面推進各項工作;2015年11月,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材料通過省國土資源廳評審;2015年12月, 國家第九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會, 光霧山-諾水河國家地質公園以第二名的佳績成功入圍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選候選名單, 並作為2017年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201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遞交了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的申報材料;2017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態與地球科學部指派捷克專家瑪蒂娜·帕斯科娃和日本專家古澤加奈對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創建世界地質公園進行實地評估;2018年4月18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中國提交申報的四川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4年時間裡, 巴中市對世界地質公園創建工作高度重視, 全市上下共同參與創建, 公園成立以來不僅在政策上給予公園大力支持還先後投資近1億元人民幣用於公園開發和保護。 4年時間裡, 新建1個地質公園博物館、5條科考步遊道、5處科普廣場、16個觀景平臺、300多個中英日韓文標識標牌等基本建設;同時, 大力完善旅遊配套, 提檔升級了公園道路交通, 步遊道和接待設施, 建成了鐵路壩、樓子兩個遊客接待中心及相關大型停車場, 豐富和完善了相關配套功能;為了更好的保護和管理公園還成立公園管理機構, 建立了市、縣地質公園管理局、片區管理所三級管理體系,

成立了光霧山-諾水河地質公園博物館管理局。

賈郭山鋒叢

創世界地質公園優勢明顯

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米倉山腹心地帶, 是中國南北地質、地理、氣候、生物的過渡帶, 轄南江和通江縣, 面積1818平方千米,

由桃園、大壩、十八月潭、神門、諾水洞天、臨江麗峽及空山天盆七大景區組成, 公園具有獨特的地質、生物、人文、歷史資源, 是全球同類資源對比研究的典型地區。 公園在創建上具有地質遺跡資源豐富、人文歷史深厚、動植物豐富多樣三大優勢。

地質上, 公園出露揚子地塊從基底到蓋層完整的地質剖面序列, 包括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5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岩石、地層、變形構造, 是研究古大陸形成、中新生代陸內盆地耦合, 秦嶺造山帶形成演化的重要視窗和天然博物館。 公園的花崗岩形成獨特的盾狀花崗岩地貌, 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二疊系、三疊系六個時代的碳酸岩地層形成獨特而震撼的嶺脊型峰叢, 高密度的洞穴群,奇絕美侖保存完全的鈣華景觀,使其成為研究中國喀斯特、花崗岩地貌的經典和典型地區。公園以灘-潭-瀑為主的水體地貌景觀和以峽谷為代表的地質構造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有以“董氏蜀獸”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遺跡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公園歷史悠久,經歷史考證,南江、通江兩縣古屬巴國,秦隸巴郡,漢為益州,兩縣均於南北朝建縣,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川陝邊境的戰略要地。公園內的米倉古道,始于秦末興於漢,縱貫秦巴山區,北上三秦下通巴渝,為古代中原與西南地區之間的重要政治、軍事、商旅、文化通道,是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米倉道”更納入蜀道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2015年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公園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喬灌藤蔓、叢草菌苔,構成多層次的立體植物景觀,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庫,有銀杏、銀杉、三尖杉、核桃楸、連香樹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擁有近1000平方千米的紅葉盛景;公園內有哺乳綱、兩栖綱、爬行綱、鳥綱、魚綱的各類動物32目,87科,239屬,331種,植物2104種,動物322種,菌類205種。

賈郭山寒武系與震旦系界線

高密度的洞穴群,奇絕美侖保存完全的鈣華景觀,使其成為研究中國喀斯特、花崗岩地貌的經典和典型地區。公園以灘-潭-瀑為主的水體地貌景觀和以峽谷為代表的地質構造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有以“董氏蜀獸”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遺跡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公園歷史悠久,經歷史考證,南江、通江兩縣古屬巴國,秦隸巴郡,漢為益州,兩縣均於南北朝建縣,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川陝邊境的戰略要地。公園內的米倉古道,始于秦末興於漢,縱貫秦巴山區,北上三秦下通巴渝,為古代中原與西南地區之間的重要政治、軍事、商旅、文化通道,是蜀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米倉道”更納入蜀道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2015年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公園森林茂密、古木參天,喬灌藤蔓、叢草菌苔,構成多層次的立體植物景觀,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庫,有銀杏、銀杉、三尖杉、核桃楸、連香樹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擁有近1000平方千米的紅葉盛景;公園內有哺乳綱、兩栖綱、爬行綱、鳥綱、魚綱的各類動物32目,87科,239屬,331種,植物2104種,動物322種,菌類205種。

賈郭山寒武系與震旦系界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