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佛光普照,慈心化雨——十一世班禪玉樹行

編者按:2010年4月14日,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了7.1級地震, 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地震發生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 面對巨大災難, 全國各族人民心手相連, 共同幫助玉樹人民抗禦地震天災。 8年見證了生命的逝去, 也見證了生命的不屈。 曾經滿目瘡痍的玉樹已涅槃重生, 孕育著新的生命和希望。 因為記得, 所以懷念。 現將《中國西藏》雜誌對玉樹地震的系列專題報導再次刊發出來, 以祭奠那些逝去的生命和那段消逝的時光。

圖為(2010年)5月14日早晨十一世班禪到達玉樹巴塘機場。

(2010年)5月14日, 對於玉樹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 在4月14日7.1級地震發生一個月後的這天,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將到地震重災區的玉樹州結古鎮, 為災區祈福禳災的消息在民間早已流傳, 信教群眾急切地等待這位大活佛的到來。

這天清晨, 從結古鎮街道兩邊到巴塘機場的公路兩邊,

很多災民早早地在路邊恭候, 有的拿著哈達, 有的拿著花束, 迎接大慈大悲的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

從北京飛來的專機就要降落了, 洛松龍日江措仁波切拿著華蓋已等候一個多小時。 洛松龍日江措仁波切是結松寺、邦公寺、哈秀寺的寺主, 專程前來迎接十一世班禪, 與他同時等待的還有結古寺、禪古寺等玉樹各大寺院的七位活佛。 他們都手持黃色的哈達, 在巴塘機場恭候十一世班禪。

上午九點半, 十一世班禪的專機在巴塘機場降落。 前來迎接的社會各界人士排著長長的隊, 等待機艙開門。 前幾天, 玉樹不是下雨就是雨夾雪, 可這天天氣異常晴朗, 溫暖的陽光, 輕輕的春風。

負責給十一世班禪撐華蓋的洛松龍日江措仁波切之前還擔心, 要是風太大怕一個人撐不住, 這下仁波切大可放心了。 雖然已是春天, 但巴塘草原還是一副冬天的景象, 迎接隊伍裡鮮豔的哈達被微風吹拂並輕輕舞動, 鮮活的哈達使巴塘草原顯得富有生氣, 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當我此後每看到有關玉樹的消息時, 這個美麗的場景, 還會立刻浮現在眼前。

沒過一會兒, 機艙打開, 十一世班禪面帶微笑從直梯走下來, 青海省和玉樹州有關領導熱情地敬獻哈達, 7 位玉樹活佛也一個個敬獻哈達並接受摸頂。 與十一世班禪同行的還有他的經師和紮什倫布寺的十多位僧人以及幾位隨從。

在4•14地震剛剛一個月後的這天早晨,

金燦燦的太陽從東山頂上將陽光灑向巴塘草原和玉樹大地。 接應車隊從巴塘機場飛快地駛向結古鎮——這個飽受苦難的西部小鎮, 在去往結古鎮的路上, 當地民眾看見車隊或是雙手合十祈禱, 或是揮動手中的哈達和花束。 結古鎮上, 更多的人擠滿了整個大街, 直到結古寺山腳下。 車隊直接駛入結古寺。

結古寺是薩迦派寺院, 位於玉樹縣結古鎮, 也是玉樹州最大的薩迦派寺院。 寺院主要建築有大經堂、協紮、拉姆佛堂等3座殿堂, 約4000平方米;現有僧尼614名, 有僧舍386間, 約6176平方米;其他宗教設施12處。 1937年藏曆十二月初一, 九世班禪洛桑卻吉尼瑪返藏途經玉樹, 就在結古寺圓寂。 有位僧人告訴我:“九世班禪大師是在結古寺圓寂的,

但是十世班禪大師沒能到玉樹, 沒能到結古寺, 所以我們非常高興十一世班禪能來這裡。 ”這次地震災害中, 結古寺有8名僧人遇難, 3座殿堂、386間僧舍全部受損。

圖為在臨時大經堂裡, 十一世班禪為在地震中遇難的亡靈祈福。

因為大經堂在地震中受損, 寺院在大經堂前面的空地搭了兩頂特大號的帳篷作為臨時經堂。十一世班禪抵達結古寺後,立刻在帳篷經堂裡為地震中去世的人們舉行超度祈福法會。十一世班禪登上臨時法台,隨行的紮什倫布寺僧人坐在跟前,結古寺一百多名僧人並排齊坐,法會莊嚴又肅穆。十一世班禪與結古寺數百名僧人一起念誦了“聖稱頌文殊師利名”等祈願經,超度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祈福災區有情眾生早日克服地震災害,重建美好家園,過上平安的日子。法會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隨後,十一世班禪又與隨行僧人走到大經堂廣場,面朝地震遇難同胞火葬處,念誦超度亡靈的《菩薩行回向經》,祈願有情脫離苦難,永享安樂。

法會完成後,班禪一行去抗震救災指揮部就餐。車隊剛到結古寺所在的山腳下,那裡已有數百名信教群眾在路邊等候,期望能拜見這位大活佛並被他摸頂。十一世班禪從車裡走出來,為他們一個個摸頂。有位老阿媽手捧潔白的哈達,看到仁波切快到自己跟前時,忍不住大哭起來,當仁波切的手伸向她的頭頂時,她低下頭嘴裡默念著仁波切的名字並祈禱著。

如果有人在這次地震中失去了親人,那麼十一世班禪的到來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圖為禪古寺大經堂。

下午,十一世班禪又趕往在此次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寺院——禪古寺。

禪古寺是噶舉派寺院,位於玉樹縣結古鎮禪古村,也是玉樹州較有影響的噶舉派寺院之一,距結古鎮13 公里。全寺現有235 名僧人,經堂4 座,僧舍200間(面積約3200 平米)4 座殿堂(面積3200 平米),其他宗教設施8 處。這次地震災害中,全寺有26 名僧人遇難,36 名僧人受傷,所有經堂及僧舍全部受損,僧舍倒塌率近100%。寺院所在地禪古村總人口756 名,230 戶。地震中,房屋全部倒塌,69 人遇難。

圖為禪古村村民揮動著手中的哈達。

在禪古寺活佛的陪同下,十一世班禪先到大經堂門口查看受災情況,慰問僧眾,並聽取活佛關於受災情況的介紹。活佛向十一世班禪呈獻了一張長一米多的照片,只見這張震前的寺院照片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僧舍和高聳的經堂及佛塔,氣勢磅礴;再看眼前的這片廢墟,令人惋惜不已。隨後,班禪一行到廢墟中慰問正在進行清理活動的第二炮兵抗震救災部隊,感謝他們為玉樹災區人民所做的貢獻。

圖為十一世班禪為禪古寺僧眾摸頂。

禪古寺同結古寺一樣,用帳篷臨時搭建了經堂和僧舍,不過因為禪古寺的建築基本都倒塌了,臨時寺院只能搬到離原寺四五公里的平地。在藍色的帳篷中間,擺放著從寺院裡搶救出來的幾尊巨大的佛像。十一世班禪來到禪古寺臨時寺院,全寺僧眾及禪古村村民已在此等候。在祈福法會結束後,班禪為數千名受災僧眾和民眾摸頂賜福。很多人因為在地震中失去親人,因為見到仁波切而淚流滿面,是悲痛亦是高興。一些來迎候十一世班禪的當地藏族找到我,問我要仁波切的護身符和像章,我就從大師隨從那把僅剩下的幾個像章要來送給他們。不一會兒,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又有七八個人跑過來索要像章,但他們只能很遺憾地回去。

圖為隨從發放十一世班禪開光的護身符。

圖為一位年輕的母親在摸頂後哭泣。

當十一世班禪做完一整天的法會返回機場時,已經是下午了,公路兩旁還有很多人依舊守候著。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他們手捧潔白的哈達和鮮豔的花束,希望能拜見仁波切,同時也默默為仁波切送行。儘管很多人沒能夠拜見到,也沒能接受到仁波切的摸頂,但是仁波切這次玉樹之行,已經給遭受苦難的玉樹人民帶來了安慰,也為重建中的玉樹帶來了希望。

圖為法會完成後十一世班禪凝望天葬台再次祈禱。

臨走時,下起了濛濛細雨。在我們藏族人的觀念裡,下雨是吉祥的,而十一世班禪臨走時的這場雨,對玉樹人民來說,更是重建美好家園的好兆頭。(中國西藏網 圖、文/達西)

原文載於《中國西藏》雜誌2010年第4期。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寺院在大經堂前面的空地搭了兩頂特大號的帳篷作為臨時經堂。十一世班禪抵達結古寺後,立刻在帳篷經堂裡為地震中去世的人們舉行超度祈福法會。十一世班禪登上臨時法台,隨行的紮什倫布寺僧人坐在跟前,結古寺一百多名僧人並排齊坐,法會莊嚴又肅穆。十一世班禪與結古寺數百名僧人一起念誦了“聖稱頌文殊師利名”等祈願經,超度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祈福災區有情眾生早日克服地震災害,重建美好家園,過上平安的日子。法會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隨後,十一世班禪又與隨行僧人走到大經堂廣場,面朝地震遇難同胞火葬處,念誦超度亡靈的《菩薩行回向經》,祈願有情脫離苦難,永享安樂。

法會完成後,班禪一行去抗震救災指揮部就餐。車隊剛到結古寺所在的山腳下,那裡已有數百名信教群眾在路邊等候,期望能拜見這位大活佛並被他摸頂。十一世班禪從車裡走出來,為他們一個個摸頂。有位老阿媽手捧潔白的哈達,看到仁波切快到自己跟前時,忍不住大哭起來,當仁波切的手伸向她的頭頂時,她低下頭嘴裡默念著仁波切的名字並祈禱著。

如果有人在這次地震中失去了親人,那麼十一世班禪的到來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圖為禪古寺大經堂。

下午,十一世班禪又趕往在此次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寺院——禪古寺。

禪古寺是噶舉派寺院,位於玉樹縣結古鎮禪古村,也是玉樹州較有影響的噶舉派寺院之一,距結古鎮13 公里。全寺現有235 名僧人,經堂4 座,僧舍200間(面積約3200 平米)4 座殿堂(面積3200 平米),其他宗教設施8 處。這次地震災害中,全寺有26 名僧人遇難,36 名僧人受傷,所有經堂及僧舍全部受損,僧舍倒塌率近100%。寺院所在地禪古村總人口756 名,230 戶。地震中,房屋全部倒塌,69 人遇難。

圖為禪古村村民揮動著手中的哈達。

在禪古寺活佛的陪同下,十一世班禪先到大經堂門口查看受災情況,慰問僧眾,並聽取活佛關於受災情況的介紹。活佛向十一世班禪呈獻了一張長一米多的照片,只見這張震前的寺院照片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僧舍和高聳的經堂及佛塔,氣勢磅礴;再看眼前的這片廢墟,令人惋惜不已。隨後,班禪一行到廢墟中慰問正在進行清理活動的第二炮兵抗震救災部隊,感謝他們為玉樹災區人民所做的貢獻。

圖為十一世班禪為禪古寺僧眾摸頂。

禪古寺同結古寺一樣,用帳篷臨時搭建了經堂和僧舍,不過因為禪古寺的建築基本都倒塌了,臨時寺院只能搬到離原寺四五公里的平地。在藍色的帳篷中間,擺放著從寺院裡搶救出來的幾尊巨大的佛像。十一世班禪來到禪古寺臨時寺院,全寺僧眾及禪古村村民已在此等候。在祈福法會結束後,班禪為數千名受災僧眾和民眾摸頂賜福。很多人因為在地震中失去親人,因為見到仁波切而淚流滿面,是悲痛亦是高興。一些來迎候十一世班禪的當地藏族找到我,問我要仁波切的護身符和像章,我就從大師隨從那把僅剩下的幾個像章要來送給他們。不一會兒,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又有七八個人跑過來索要像章,但他們只能很遺憾地回去。

圖為隨從發放十一世班禪開光的護身符。

圖為一位年輕的母親在摸頂後哭泣。

當十一世班禪做完一整天的法會返回機場時,已經是下午了,公路兩旁還有很多人依舊守候著。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他們手捧潔白的哈達和鮮豔的花束,希望能拜見仁波切,同時也默默為仁波切送行。儘管很多人沒能夠拜見到,也沒能接受到仁波切的摸頂,但是仁波切這次玉樹之行,已經給遭受苦難的玉樹人民帶來了安慰,也為重建中的玉樹帶來了希望。

圖為法會完成後十一世班禪凝望天葬台再次祈禱。

臨走時,下起了濛濛細雨。在我們藏族人的觀念裡,下雨是吉祥的,而十一世班禪臨走時的這場雨,對玉樹人民來說,更是重建美好家園的好兆頭。(中國西藏網 圖、文/達西)

原文載於《中國西藏》雜誌2010年第4期。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