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歡樂童牧穀,休閒好去處

原創 張衛紅 美麗新寧鄉

前幾天看樓上鄰居發了一組照片, 像置身田園, 又像在兒童樂園, 周邊風景秀麗, 環境優雅, 似乎玩得很開心盡興。

連忙打聽, 熱心的鄰居告訴我:“這就是歷經鋪街道南太湖社區十二組的童牧穀, 從東站往花明樓方向三公里處。 ”

把這個好地方告訴了兒子, 他迫不及待的央求我去, 已經無法等到週末, 放學後騎上小電驢就出發。 大約十幾分鐘後, 經過一個草莓基地, 就看到了一座石頭拱門, 拱門上立著各種形態逼真的動物雕像。 “童牧穀”三個字映入眼簾, 兒子急忙從車上跳下來, 張開雙臂大聲高呼:俺小豬來也(兒子屬豬)!讓我忍俊不禁。 兒子一路小跑, 我騎車跟隨, 上了桐木沖水庫堤, 就像走進了一個幽深的大峽谷。

這裡四面環山, 植被茂盛, 樹木蒼翠, 層層疊疊, 各種野花靜放, 紅的杜鵑, 白色的刺花, 開得遲緩的櫻花。 動聽的音樂從小動物雕像的肚腩裡緩緩傳來, 兒子蹲下身子, 仔細聆聽, 滿是新奇。 小鳥也在枝頭歡快的歌唱, 穿過耳膜的愉悅, 讓人心曠神怡。 水庫堤下, 悠閒的垂釣者, 坐在綠茵茵的草叢裡, 吐著煙霧, 盯著波光粼粼的水面, 靜靜的等待魚兒上鉤。

活潑可愛的十二生肖雕像一個個有序的排列在路邊,

熱情的恭候每一位慕名而來的遊客。 當地村民路邊擺上各種小孩玩具和飲料, 滿臉堆笑。 從兩個白髮老者聊天中得知:原來這裡是開國上將陶峙岳的出生地, 童牧穀北部山脊和南部山坳均有抗日戰爭時期阻擊日軍侵略的陣地和防空洞, 這裡不但風景優美, 還有深厚的人文歷史。 有機會得好好瞭解一番。

水庫盡頭, 是一副巨大的沙雕, 貪玩的孩子光著腳丫圍著沙雕轉來轉去。 任大人怎麼叫喚也不回頭。 大頭兒子, 小頭爸爸, 圍裙媽媽的身邊, 時不時有人拍照留念。 放風箏的少年緊緊的拽著手上的線, 生怕一不小心風箏就吹跑了。

草坪上就成了動物的王國, 兒子在各種動物雕像前跳來跳去。 白色的綿羊, 斑點的奶牛, 綠色的大象, 彩色長頸鹿, 草坪裡還有熊出沒的主角, 兒子摸摸聰明的熊大, 撓撓憨態可掬的熊二, 敲敲狡猾的強哥, 並學著他們的樣子搞怪, 玩性大發。 兒子還發揮了他廣闊的課外知識, 在恐龍樂園給我當起了講解員:高大兇猛的霸王龍;小巧玲瓏,

身藏劇毒的雙棘龍;實力強大, 頭角鋒利的三角龍。 說得頭頭是道, 聽得我雲裡霧裡, 讓他小小的得瑟了一回。

忽然人群裡一陣喧囂:“加油, 加油!”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抬頭望去, 原來在巨大的奶牛造型顯示幕下, 某個教育機構的遊客正在這裡舉行拔河比賽。 許多人前去助陣,場面火熱。顯示幕下“奮進新時代,奔跑新東城”的紅色大字分外醒目,就像一張城市的新名片。

彩色的滑梯更是孩子的最愛,爬上滑下,一來二去,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我也躍躍欲試,笨拙的動作讓兒子在一旁大笑不止。兒子還發現了一個奧秘:為什麼滑梯是十三種顏色?答案就在字裡行間:“禮讓三分,和諧十分。”十加三不就是十三嗎?對孩子的想像力和觀察力大為讚賞。

兒子許是玩累了,坐草坪裡休息,我則坐在原木秋千上。閉上雙眼,聽著山谷裡舒緩的音樂,蕩著秋千,如夢如幻。放下緊張的工作與生活,心情無比輕鬆。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兒子正蹲在草地上撿拾遊客丟下的垃圾:煙頭,檳榔殼,麵包屑。兒子把它們送到松鼠垃圾箱,一臉嚴肅:“我們都要做文明的遊客,不要隨便丟垃圾。”突然發覺這個大大咧咧的孩子懂事了不少,深表欣慰。

草坪中還有一條小溪橫貫,溪水清澈見底,水中田螺慢慢蠕動,小魚兒成群結隊的逆水而上,看到遊人走近,又一窩蜂散去,水中一片混亂。兒子蹲下身子,洗了一把花了的臉,直叫涼爽!

固定的燒烤點像一個長長的涼亭,許多人坐在裡面小憩。試想約上三五好友,享受美景美食,是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呢!

暮色將至,催促兒子回家,他嘟囔著嘴巴,對著導覽圖說:“還有尋寶洞,桐木古井……好多地方都沒去呢?”不得不許諾孩子:等哪天時間充裕了,我們再來這裡燒烤,爬山,騎行,尋寶……享受美好的一天。

作者簡介

張衛紅,筆名:淩泓,寧鄉老糧倉人,系寧鄉市詩散文協會會員,作協會員。文學愛好者,偶有作品發表。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許多人前去助陣,場面火熱。顯示幕下“奮進新時代,奔跑新東城”的紅色大字分外醒目,就像一張城市的新名片。

彩色的滑梯更是孩子的最愛,爬上滑下,一來二去,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我也躍躍欲試,笨拙的動作讓兒子在一旁大笑不止。兒子還發現了一個奧秘:為什麼滑梯是十三種顏色?答案就在字裡行間:“禮讓三分,和諧十分。”十加三不就是十三嗎?對孩子的想像力和觀察力大為讚賞。

兒子許是玩累了,坐草坪裡休息,我則坐在原木秋千上。閉上雙眼,聽著山谷裡舒緩的音樂,蕩著秋千,如夢如幻。放下緊張的工作與生活,心情無比輕鬆。等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兒子正蹲在草地上撿拾遊客丟下的垃圾:煙頭,檳榔殼,麵包屑。兒子把它們送到松鼠垃圾箱,一臉嚴肅:“我們都要做文明的遊客,不要隨便丟垃圾。”突然發覺這個大大咧咧的孩子懂事了不少,深表欣慰。

草坪中還有一條小溪橫貫,溪水清澈見底,水中田螺慢慢蠕動,小魚兒成群結隊的逆水而上,看到遊人走近,又一窩蜂散去,水中一片混亂。兒子蹲下身子,洗了一把花了的臉,直叫涼爽!

固定的燒烤點像一個長長的涼亭,許多人坐在裡面小憩。試想約上三五好友,享受美景美食,是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呢!

暮色將至,催促兒子回家,他嘟囔著嘴巴,對著導覽圖說:“還有尋寶洞,桐木古井……好多地方都沒去呢?”不得不許諾孩子:等哪天時間充裕了,我們再來這裡燒烤,爬山,騎行,尋寶……享受美好的一天。

作者簡介

張衛紅,筆名:淩泓,寧鄉老糧倉人,系寧鄉市詩散文協會會員,作協會員。文學愛好者,偶有作品發表。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