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記憶」天南海北孟津人講述老家故事之母親的善舉

“天南海北孟津人講述老家故事”系列篇, 今日編發秦玉梅的老家故事——《母親的善舉》。

“孟津發佈”投稿:mengjinfabu@163.com。

母親的善舉

秦玉梅

母親離開我已經二十八年了,

她的音容笑貌常常在我眼前浮現!母親的一生是艱辛的一生, 也是大愛的一生。 她的節儉、勤勞、善良的美德, 深深地感染著我。 特別是母親的善舉, 讓我一生學之不盡, 也鑄就了我“與人為善”的品格!

雪中送炭

從我記事起, 我的母親為一家的生計, 日夜操勞。 父親患有痔瘡, 大便時總出血, 不能幹重活。 全家生活重擔全壓在母親肩上。 有時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 母親常不忘周濟他人。 街上只要來了要飯的、釘鞋的、理髮的、纏篩子的……她寧肯自己餓肚子, 也要把飯送給這些人。

她常說:“要飯的, 夠可憐了, 讓他吃碗熱飯, 或許就能救他一條命。 那些做小生意的不容易, 讓他們吃碗飯窮不了咱,

可對他們來說是雪中送炭呀!他們吃了飯才能幹活。 自己吃了填個坑, 人家吃了揚揚名。 ”

記得一年寒冬臘月, 北風呼嘯, 一個要飯的又饑又冷, 昏倒在大街上。 母親發現後, 把她攙回家, 又是讓她烤火, 又是給她做飯, 還給她找了件舊棉衣。 吃飽喝足, 她千恩萬謝,

母親卻說, 這事讓誰碰上, 都會這樣做的。

我們村上有個孤寡老人, 我們叫她仁慈奶奶。 她年歲大無人照顧, 我媽媽就把她當親人看待。 平時幫她幹活, 病時請醫買藥, 逢年過節把好吃的送到跟前······多少年如一日, 仁慈奶奶逢人便誇我媽。 但我媽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 她常說:“惜老憐貧天加福。 ”

最讓我記憶猶深的是1959年開始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人們生活十分困難。 那時吃大食堂, 每人一頓就是一碗多飯。 我們村有個老婆婆, 外地嫁過來的, 嘴歪著, 說話不清楚, 經常流口水, 大家叫她“三蠻子”。 這個老婆婆無兒無女, 不知道她吃得太多還是什麼原因, 從食堂打回來的飯, 她不夠吃。 所以, 好幾次都是吃飯的時候, 她就跑到我家。

我媽自己捨不得吃飯, 把她那一碗飯讓“三蠻子”吃了。 我當時看著我媽餓肚子, 而“三蠻子” 吃著我媽那份兒飯, 狼吞虎嚥, 吃著流著哈拉子, 又生氣又噁心。

“三蠻子”走後, 我就和我媽吵:“你憑什麼自己不吃, 讓她吃?看她髒成啥, 你和她有啥關係?憑啥管她?”這時我媽十分生氣, 發脾氣批評我, 說:“看她多可憐, 無兒無女。 人到難處拉一把, 強似修廟去蓋塔。 你關心她, 讓她覺得人間還有溫暖。 我少吃一口餓不死·····”媽媽說著, 還掉下了眼淚。

我這時突然覺得, 我媽媽是天下最善良的人, 是最好的媽媽。 我就向媽媽承認錯誤。 從此我跟著媽媽, 也學會了關心別人, 心存善念。

“愛”是付出, “愛”是捨棄, “愛”是心靈深處的明燈, “愛”是潤物無聲的春雨。 這種“愛”是大愛。

媽媽的愛, 天地可鑒!

拾金不昧

記得1958年, 村上人要集中在一起吃大食堂。 我家隔壁是大海家, 我給大海叫海伯, 他和家人都在陝西。 生產隊決定在他家紮伙房, 讓我父親去壘煤火。 父親拆牆壘煙囪時, 突然從牆內掉出一堆銀元, 大概有三十塊。 當時只有我父親一人幹活, 我父親把銀元拿了回去。

那時銀元是很值錢的,我母親卻對父親說:“這銀元咱不能要,咱給海哥保存著,他啥時回來咱給他。咱如果要了就是壞良心。咱再窮不能貪圖別人錢財。”父親說:“我也是這樣想的。”

過了十幾年,海伯帶著他孫子占欽回來了,我母親就把銀元給海伯。海伯對這事絲毫不知,因為這銀元不知是那一代藏的,他硬不要。母親還是堅決地給了他,說:“這是從你家牆裡掉出來的,就是你家的東西。”海伯才接住了。

這事,至今在村上傳為美談。

彌留時不忘還床錢

我街西頭住著同和哥一家,我們兩家的母親十分要好。 記得娶我二嫂時,我家十分困難,買不起床,同和哥的母親就把他家多餘的床借給了我母親。後來他們全家外出了,我媽想要還床,也沒法兒還給人家了。

1990年母親病重,彌留時還交代我:“床還不成了,就還錢吧!一定想辦法找著你同和哥,還給人家40元錢。40元錢就足夠床錢了,你一定記住,咱不能虧欠人家。”我答應下來,母親才閉上了眼睛。以後我把40元錢,交給在同村住的同和哥的妻妹——楊國池的妻子,她也叫玉梅。因為見不到同和哥,只好讓她轉交她的姐姐。我這樣做,也讓我九泉下的母親安心了。

“面對金錢不動心,借人物品要歸還。拾金不昧心良善,病危不忘還銀錢!”這,就是我的母親。

用奶水餵養別人孩子

四哥幾個月大時,街上有個女的,我給她叫福姑。福姑也生了一個孩子,但沒奶餵養。我母親看著孩子可憐,每天讓福姑的孩子吃一個奶,我哥吃一個奶。那是1942年,我家生活非常困難,就是讓我哥一個人吃也吃不飽。要把奶水分給兩個孩子吃,可想而知,我哥哥是根本吃不飽的,媽媽就讓哥哥喝點飯湯。

為此,我四哥面黃肌廋的,到現在身體都不好。所以,福姑特別感動,把她的兒子認給我媽做乾兒子,並隨著我哥哥的“有”字輩,取名“有信”。

以上的幾件小事,只是母親一生“善舉”的大海中幾朵小小的浪花,她做的善事、好事,是數也數不清的。我從小接受的母親教育,就是“積德行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比青松惡比花,花笑青松不勝她。有朝一日雪霜下,只見青松不見花”。我結婚了,母親教育我“百善孝為先,要孝敬公婆,關心弟妹······”

母親就是我最好的老師,她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母親的“善舉”,永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覺得不錯,點個贊唄↓

那時銀元是很值錢的,我母親卻對父親說:“這銀元咱不能要,咱給海哥保存著,他啥時回來咱給他。咱如果要了就是壞良心。咱再窮不能貪圖別人錢財。”父親說:“我也是這樣想的。”

過了十幾年,海伯帶著他孫子占欽回來了,我母親就把銀元給海伯。海伯對這事絲毫不知,因為這銀元不知是那一代藏的,他硬不要。母親還是堅決地給了他,說:“這是從你家牆裡掉出來的,就是你家的東西。”海伯才接住了。

這事,至今在村上傳為美談。

彌留時不忘還床錢

我街西頭住著同和哥一家,我們兩家的母親十分要好。 記得娶我二嫂時,我家十分困難,買不起床,同和哥的母親就把他家多餘的床借給了我母親。後來他們全家外出了,我媽想要還床,也沒法兒還給人家了。

1990年母親病重,彌留時還交代我:“床還不成了,就還錢吧!一定想辦法找著你同和哥,還給人家40元錢。40元錢就足夠床錢了,你一定記住,咱不能虧欠人家。”我答應下來,母親才閉上了眼睛。以後我把40元錢,交給在同村住的同和哥的妻妹——楊國池的妻子,她也叫玉梅。因為見不到同和哥,只好讓她轉交她的姐姐。我這樣做,也讓我九泉下的母親安心了。

“面對金錢不動心,借人物品要歸還。拾金不昧心良善,病危不忘還銀錢!”這,就是我的母親。

用奶水餵養別人孩子

四哥幾個月大時,街上有個女的,我給她叫福姑。福姑也生了一個孩子,但沒奶餵養。我母親看著孩子可憐,每天讓福姑的孩子吃一個奶,我哥吃一個奶。那是1942年,我家生活非常困難,就是讓我哥一個人吃也吃不飽。要把奶水分給兩個孩子吃,可想而知,我哥哥是根本吃不飽的,媽媽就讓哥哥喝點飯湯。

為此,我四哥面黃肌廋的,到現在身體都不好。所以,福姑特別感動,把她的兒子認給我媽做乾兒子,並隨著我哥哥的“有”字輩,取名“有信”。

以上的幾件小事,只是母親一生“善舉”的大海中幾朵小小的浪花,她做的善事、好事,是數也數不清的。我從小接受的母親教育,就是“積德行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比青松惡比花,花笑青松不勝她。有朝一日雪霜下,只見青松不見花”。我結婚了,母親教育我“百善孝為先,要孝敬公婆,關心弟妹······”

母親就是我最好的老師,她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母親的“善舉”,永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覺得不錯,點個贊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