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新一輪城市競爭中,廣州為什麼讓人如此期待?

廣州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公佈, 廣州將建成世界一流水準的活力全球城市。 董天健 攝

去年以來, 北京、上海先後公佈了最新版的城市總體規劃,

而《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猶曾記得, 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首次進駐廣州,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首次在廣州發佈, 充分表明廣州擁有無可比擬的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 資料顯示, 廣州在2017-2018年度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中, 排名全球第15位。 作為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廣州在多領域作為城市的典範, 以全新的全球城市形象出現在國際舞臺。 去年6月, 全球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2016年世界級城市名冊顯示, 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 位列全球49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 排名第40位。 9月, 由英國Z/Yen集團發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顯示, 廣州在此項指數中排名全球第32位,

首次入選“穩定發展的40個金融中心”, 進入全球金融中心分層的中階, 並被歸類為“活力發展的金融中心”。

未來的城市競爭, 不僅是經濟規模的競爭, 更是城市功能和資源配置能力的競爭。 放眼世界, 倫敦、紐約、巴黎、東京之所以成為一流的全球城市, 就在於其擁有強大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正因為此, 我們看到《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中, 廣州明確到2035年,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 成為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宜居水準達到世界一流城市水準的活力全球城市。 “活力”和“全球”字眼, 就充分展現出廣州這座城市走向世界, 連結全球要素資源的追求。

大城市和以之為中心的城市群, 正在拉開新一輪城市競逐的大幕。 從全球來看,

城市群已成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的全新地域單元。 同樣, 中國的城市競爭, 正在進入城市群的時代。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心城市, 廣州的城市規劃就充分體現了超越城市本身的大格局。 往細裡說, 廣州在規劃草案中明確提出, 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作用, 推動與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同時對標借鑒國際最高水準, 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旨在以南沙為抓手,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人才是第一資源。 未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政治地位、交通效率、資源配給能力等, 更是人才的聚集能力。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 人力資本對城市的競爭力起著更加決定性的作用,

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透過最近國內城市不斷升溫的人才搶奪戰, 就不難看出。 百度地圖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中, 在人口吸引力指數上, 北上廣深領跑全國, 廣州吸引力位居第二, 高於北京、上海。 而廣州新流入常住人口來源是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清遠等周邊城市, 顯示出超大城市的虹吸效應。 資料顯示, 2017年年末, 廣州常住人口達到1449.84萬人, 比上年增加45.59萬人。 不言而喻, 當人口湧入城市, 帶來的人才、資金、技術、資訊, 必將驅動城市的下一輪增長。 可以想見, 未來常住人口有望超2000萬的廣州, 在新一輪的城市競逐中占得先機、取得勝利也自在情理之中。 (南方網振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