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的管理組織結構

一、管理組織的內涵與特點組織

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管理目標而設立的機構, 即職位系統。 就幼稚園來說, 是通過適當設置的組織機構來開展育人管理活動, 以保證實現國家規定的幼稚教育任務目標。 由此理解幼稚園管理組織, 既指人們在培養新一代的共同目標下結合起來的社會實體單位, 又指為實現這一目標任務而分工合作、實施管理職能的一種機制。 幼稚園管理組織作為一個社會實體, 它的設置必須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和依據《幼稚園管理條例》、《幼稚園工作規程》以及《全日制、寄宿制幼稚園編制標準》的規定。

幼稚園管理組織, 表現為專門設置的具體從事管理工作的組織機構。 管理通過組織機構進行, 組織機構又是管理的物件。 由此可見, 組織機構既是管理的主體, 又是管理的客體。 幼稚園管理組織的特點是:有共同目標;有明確分工;有一定權威;有職能層次;注重紀律、協調和效率;要求機構和職能高度統一。

二、幼稚園組織機構與編制

1.機構設置組織機構的設置, 是由管理任務的需求決定的, 有什麼樣的管理任務, 就應設置什麼樣的組織機構及職位。 例如, 根據幼稚園保健任務設置保健室, 根據教養任務設置業務主任, 等等。 這就是說, 組織機構必須適應管理任務的需要, 管理任務發展變化了, 機構也必須相應地改變。 否則, 管理任務就無法落實執行, 或者影響完成任務的效能和品質。 幼稚園的組織機構, 包括行政管理機構和黨務管理機構兩部分, 實質上是個職位結構系統。 規模小、黨員少的幼稚園, 不專設黨支部, 黨小組或黨員在所隸屬的黨支部領導下進行活動。

2.教職工編制

勞動人事部和國家教育委員會1987年3月9日頒佈的《全日制、寄宿制幼稚園編制標準)(見附錄6), 規定教職工與幼兒的比例是, 全日制幼稚園1∶6~1∶7;寄宿制幼稚園1∶4~1∶5。 其中主要工作人員的配置比例如下:

園長:全日制幼稚園3個班以下設1人;4個班以上設2人;10個班以上的寄宿制幼稚園設3人。

專職教師:全日制和寄宿制幼稚園一律平均每班配2~2.5人。

保育員:全日制幼稚園平均每班0.8~1人, 寄宿制幼稚園平均每班2~2.2人。

醫務人員:全日制幼稚園一般配1人, 幼兒超過200名的酌情增加;寄宿制幼稚園一般配2人, 幼兒超過200名的酌情增加。

財會人員:3個班以上的幼稚園設專職會計1人;出納視幼稚園規模大小, 設專職或兼職1人。

炊事員:每日三餐一點的幼稚園,

每40~45名幼兒配1人;少於三餐一點者酌減。

上述專職教師、保育員和炮事員的配置比例幅度, 在具體掌握時, 一般以6個班180人為中間數, 多於此數者向低比例方向浮動, 少於此數者向高比例方向浮動。 示範幼稚園和實驗幼稚園的教職工編制由上級編制部門根據實際情況, 參照上述標準具體掌握。 一般可在總編制內調劑安排。

3.班級編制我國大多數幼稚園是按年齡編班, 即小、中、大班。 同年齡並列的兩個或幾個教學班設年級組。 規模小、幼兒少的幼稚園也可實行不同年齡混合編班。 由於幼兒年齡小, 生理、心理都較稚弱, 生活經驗少, 需要保教人員的密切觀察和細心照料, 所以幼稚園班級人數不宜過多。 按《幼稚園工作規程》第十一條規定:

小班(3~4周歲)25人, 中班(4~5周歲)30人, 大班(5周歲~入小學前)35人;混合班30人;一年制學前班不超過40人。 寄宿制幼稚園每班人數酌減。 幼稚園的規模以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便於管理為原則。 按照(88)教基字108號檔規定, 城市幼稚園規模有6班、9班、12班3種。 班數太少會造成某些方面的浪費。規模過大不利於開展工作,即使增加管理人員編制,也不便指揮、協調、控制保教工作的全面開展,一旦措施跟不上,勢必影響管理品質和教育品質。

目前,某些幼稚園已超過十五六個班,或者每班幼兒達五六十人。這勢必帶來管理上的困難,尤其是園舍比較狹小的幼稚園,會由此擠掉某些教育活動和幼兒生活、遊戲、戶外活動應該佔有的空間,束縛了教師全面開展工作,減少了幼兒活動自由度,也限制著幼兒才能的顯露與開發,並嚴重影響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此類幼稚園的主管部門,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改變招生中只求經濟效益而不顧及教育品質和幼兒發展的惡性膨脹局面。

三、教職工群體結構

所謂“群體結構”,是指一個單位或部門為了發揮某種特定功能,而把不同的人才個體按一定的層次、序列和比例,有機組合的構成狀態。幼稚園設置了組織機構,還必須在人員配備上建立最佳的群體結構,即指教職工在年齡、學歷、素質、智慧、能級、職稱、性別等方面的比例、層次,都達到合理,構成整體優化的群體系統。

1.年齡結構年齡結構應是老、中、青三結合,使每個年齡段都有骨幹力量和不同的優勢,以便相互取長補短,並把幼稚園的先進經驗和優良傳統不間斷地傳遞下去,發揚光大,防止出現斷層現象。

2.學歷結構學歷結構要求園長、教師應是各類中等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生,經濟發達、開放地區的實驗幼稚園或示範性幼稚園的園長、部分骨幹教師應達到大專程度。醫務人員應是衛生學校畢業的醫士,200人以上的寄宿制幼稚園還應有醫學院畢業的醫師。其他保健員、保育員、會計等應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並取得相關行政部門的資格認可。

3.素質結構素質結構除文化素質外,還應在思想意識、政治觀點、道德修養、業務水準、個性品格、心理狀態及社會行為等方面的素質達到一定要求。

4.智慧結構智慧結構是一個由知識、技能、能力所組成的多要素、多序列、多層次的動態綜合體。它包括具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知識,從事幼稚教育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幼教專業理論知識,較熟練的專業基本技能,較強的表達能力、操作能力、組織能力、綜合實踐能力,還應有一定的對知識資訊的獲取、協調、駕馭能力,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等等。

5.能級結構能級結構指人才的類型與層次構成。由於人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等屬性,在發揮作用的能量上有差別,所以存在能級差異。例如,人才有“一般人才”和“創造型人才”、“特殊人才”之分;在專業職稱上又有“高級”、“中級”、“初級”之別。具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群體,可以產生協調、互補的功能。欲創一流的幼稚園,尤其需要創造型的人才。

6.性別結構性別結構即男女教職工的合理搭配。女性具有性格溫柔、心理細膩、感情豐富、思考周全、對人親切、待人體貼、工作細心、處事耐心,以及能歌善舞、形象思維活躍等優點,適合擔任幼兒教師。但我國從幼稚園到小學的師資過於女性化的問題十分突出,令人擔憂。社會是由男女各半組成的,男性雖缺乏女性的上述優點,但男性的剛強、豪爽、處事果斷、勇敢機智、吃苦耐勞、有毅力、有魄力等優點,更為現代社會所需要,對幼兒身心發展,尤其對幼兒個性和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總之,幼兒的成長需要接受男女兩部分人的影響,大力克服基礎教育中的女性化傾向是目前值得重視的問題。

解決這個由歷史形成的社會現象尚需一個過程,但應採取鼓勵措施吸引男性擔任幼兒教師,至少應在配備醫務、財會、保管、膳管、司機、傳達等工作人員中加大男性比例;規模較大的幼稚園配備一位男性園長,更有利於開展管理工作。綜上所述,只有實現了上述諸結構的合理化與整體優化,形成和衷共濟的集體,才能發揮其組織機構在管理上的最佳功能。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班數太少會造成某些方面的浪費。規模過大不利於開展工作,即使增加管理人員編制,也不便指揮、協調、控制保教工作的全面開展,一旦措施跟不上,勢必影響管理品質和教育品質。

目前,某些幼稚園已超過十五六個班,或者每班幼兒達五六十人。這勢必帶來管理上的困難,尤其是園舍比較狹小的幼稚園,會由此擠掉某些教育活動和幼兒生活、遊戲、戶外活動應該佔有的空間,束縛了教師全面開展工作,減少了幼兒活動自由度,也限制著幼兒才能的顯露與開發,並嚴重影響幼兒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此類幼稚園的主管部門,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改變招生中只求經濟效益而不顧及教育品質和幼兒發展的惡性膨脹局面。

三、教職工群體結構

所謂“群體結構”,是指一個單位或部門為了發揮某種特定功能,而把不同的人才個體按一定的層次、序列和比例,有機組合的構成狀態。幼稚園設置了組織機構,還必須在人員配備上建立最佳的群體結構,即指教職工在年齡、學歷、素質、智慧、能級、職稱、性別等方面的比例、層次,都達到合理,構成整體優化的群體系統。

1.年齡結構年齡結構應是老、中、青三結合,使每個年齡段都有骨幹力量和不同的優勢,以便相互取長補短,並把幼稚園的先進經驗和優良傳統不間斷地傳遞下去,發揚光大,防止出現斷層現象。

2.學歷結構學歷結構要求園長、教師應是各類中等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生,經濟發達、開放地區的實驗幼稚園或示範性幼稚園的園長、部分骨幹教師應達到大專程度。醫務人員應是衛生學校畢業的醫士,200人以上的寄宿制幼稚園還應有醫學院畢業的醫師。其他保健員、保育員、會計等應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並取得相關行政部門的資格認可。

3.素質結構素質結構除文化素質外,還應在思想意識、政治觀點、道德修養、業務水準、個性品格、心理狀態及社會行為等方面的素質達到一定要求。

4.智慧結構智慧結構是一個由知識、技能、能力所組成的多要素、多序列、多層次的動態綜合體。它包括具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知識,從事幼稚教育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幼教專業理論知識,較熟練的專業基本技能,較強的表達能力、操作能力、組織能力、綜合實踐能力,還應有一定的對知識資訊的獲取、協調、駕馭能力,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等等。

5.能級結構能級結構指人才的類型與層次構成。由於人才具有多樣性、層次性等屬性,在發揮作用的能量上有差別,所以存在能級差異。例如,人才有“一般人才”和“創造型人才”、“特殊人才”之分;在專業職稱上又有“高級”、“中級”、“初級”之別。具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群體,可以產生協調、互補的功能。欲創一流的幼稚園,尤其需要創造型的人才。

6.性別結構性別結構即男女教職工的合理搭配。女性具有性格溫柔、心理細膩、感情豐富、思考周全、對人親切、待人體貼、工作細心、處事耐心,以及能歌善舞、形象思維活躍等優點,適合擔任幼兒教師。但我國從幼稚園到小學的師資過於女性化的問題十分突出,令人擔憂。社會是由男女各半組成的,男性雖缺乏女性的上述優點,但男性的剛強、豪爽、處事果斷、勇敢機智、吃苦耐勞、有毅力、有魄力等優點,更為現代社會所需要,對幼兒身心發展,尤其對幼兒個性和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總之,幼兒的成長需要接受男女兩部分人的影響,大力克服基礎教育中的女性化傾向是目前值得重視的問題。

解決這個由歷史形成的社會現象尚需一個過程,但應採取鼓勵措施吸引男性擔任幼兒教師,至少應在配備醫務、財會、保管、膳管、司機、傳達等工作人員中加大男性比例;規模較大的幼稚園配備一位男性園長,更有利於開展管理工作。綜上所述,只有實現了上述諸結構的合理化與整體優化,形成和衷共濟的集體,才能發揮其組織機構在管理上的最佳功能。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