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水田園微城市,也是鄉村振興的一種好模式!

我們是中國休閒農業首席教學平臺, 由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談再紅休閒農業服務團隊創辦

微信溝通:L317814987

想服務指導、可研報告、規劃設計、培訓師資就聯繫團隊, 想學習、有進步就點關注即可!

導語:中國很多的鄉村並不缺美麗, 老年康養是中國未來社會大而穩定的需求, 生態宜居的鄉村應成為老年康養的必然選擇。 湖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龍岳林提出, 在鄉村以老年康養為主題興建山水田園微城市的構想, 使之成為廣大農村產業發展的核心和新的動能。

一、與中國農村發展相關建設行動的效果分析與評價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來了, 那是相對於解放前的舊中國提出來的口號, 當時是鼓舞人心的, 建設的成果也是顯著的, 具體表現是在農田水利設施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那個時期農村實行集體所有制, 三級所有, 隊為基礎, 集體經濟發展持續了30年, 總體來說, 由於整個社會生產力水準較低, 農業科學與技術欠發達, 農村整體變化和發展不大, 全國各地很多農村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 集體經濟十分薄弱, 農民收入普遍較低,

城鄉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差別。 直到1980年中國農村分田到戶, 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聯產承包責任制, 廣大農村的溫飽問題才得以基本解決。

1980年後, 城市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得到了快速發展, 然而, 農村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 但相對於城市來說普遍落後, 城鄉差別不斷增大, 廣大農村髒、亂、差現象十分普遍, 於是, 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再一次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號召, 並確定總體建設目標為:發展生產、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生活寬裕、鄉風文明。 圍繞建設目標, 全國各地各級政府響應號召, 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回顧這些年來的建設成果, 不容否認, 生產發展了, 村容整潔了, 管理民主了, 可是截至2017年底全國仍然存在3046萬貧困人口,

還有不少地區和家庭還沒有達到生活寬裕的目標, 至於鄉風文明建設, 還有很多鄉村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

過去抓新農村建設重點是放在生產上, 結果是對增加廣大農民經濟收入的效果並不明顯, 農業收入僅占農民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 針對過去和現在廣大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不斷推進農村建設和發展, 近些年政府和業界又先後提出了發展家庭農場、興建田園綜合體、建設特色小鎮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等行動, 並積極宣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推進鄉村全域旅遊產業, 這些概念的提出對促進鄉村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並不容易, 成效也不夠顯著, 如果再在概念理解和具體操作實施上有偏差, 那就更難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庭農場這個概念主要是針對個體專業戶發展農業生產提出來的, 經營者很難走出小農經濟的圈子, 雖然結合應用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理論, 也發展了農家樂模式的鄉村旅遊產業,實踐已經證明,該產業發展模式不利於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也不利於提高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可持續發展更是受到制約,因此,以家庭農場為單位發展農村經濟模式,不值得推廣。

再看興建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初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它的建設內容多且綜合,讓人感到複雜和模糊,使投資者很難把握其建設重點,田園綜合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特性上都較城市綜合體複雜,影響因素很多,不僅是人的因素,還有難以把握的自然因素,實施起來很難把控,到目前為止真正成功的案例知多少?

又如特色小鎮建設行動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提出來的,許多地方政府在實施過程中普遍是對現有的古老小鎮進行改造,採用的是洗臉打粉和穿衣戴帽的方法,雖然表面形象上煥然一新,但在實際功能上並沒有多大的改善。大多建設目的是為了發展鎮域旅遊產業或其他特色產業,如果特色不特,可想而知,任何產業都是很難發展的。

美麗鄉村建設這個概念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把美麗當成目標,因此,許多鄉村出現為表面美麗而建設的現象,如對公路兩旁的建築進行美化裝潢就是明顯的例子,只是為了在視覺上為當地樹立一個形象,讓路過的人感覺美一點,而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沒帶來什麼益處,因此美麗鄉村建設還不如叫美好鄉村建設,至少大眾認為美好是多方面的,實際上,中國很多鄉村不缺美麗。

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極其重視三農問題,關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立的目標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比過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明顯提高了,並且強調五個振興,即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通過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是五大振興的核心,是實現鄉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中國各地鄉村在自然資源、地理交通、經濟水準、人力人文、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現有的農村產業多種多樣,發展水準參差不齊,在耕地十分有限的農村,通過發展農業商品生產實現農民增收空間是十分有限的,過去對農村生產結構的調整已經是進行了多年,農業生產一直是處於動態調整和變化之中,商品農業在缺乏特色的情況下競爭是殘酷的,受市場影響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經常發生,經營者為了獲得穩定的收入向二三產業轉移是必然的。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村發展的主要第二產業,但是受眾多因素限制,也不是廣大農村必然的選擇,發展空間十分有限。那麼向三產服務業轉化就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

中國社會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城鄉將有接近20%的老人需要接受康養服務,既然城市環境不是老人理想的居住環境,生態宜居的鄉村就成了老人康養的必然選擇,關鍵是目前農村配套的生活居住設施和服務還跟不上,老年康養是中國未來社會大而穩定的需求,考慮各地農村均衡發展的需要,本人大膽提出在鄉村的村域範圍以老年康養為主題興建山水田園微城市的構想,使之成為廣大農村產業發展的核心和新的動能。

二、山水田園微城市的概念與建設要求

山水田園微城市是指在鄉村山水田園環境中興建的小型城市,山水田園指的是所建微城市的外部環境,其中山水通常指的是自然山和水,包括自然的山林和天然的水體,即是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田園中的田指的是農田,是農村主要的耕地類型,主要用於種植大田農作物;園指的是園地,多為旱土耕地類型,主要用於種植園藝作物,形成果園、菜園、茶園、藥園、草原,此外還包括油茶等經濟林植物。

微城市關鍵在“微”字上,微即小的概念,是對城市規模的特別限定,至於小到什麼程度,還有待研究,暫定在村域範圍內建微城市,其規模肯定比現有的小鎮規模要小得多,根據中國過去自然村1000-3000人口規模按20%考慮老年人口數量,暫定居住200-600人的規模進行微城市建設,將微城市建成為居住生活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內涵深厚的山水城市和花園城市,最終成為讓城市老人嚮往和農村老人願意入住的城市。

三、為什麼鄉村振興要以山水田園微城市建設為核心?

1、山水田園微城市是推進區域農村新型城鎮化的一種創新模式,其建設能夠得到離開故鄉的城市人的支持,可以增加融資的管道。城鎮化的很多實踐證明,特色產業是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保障,沒有特色產業的城市是難以發展的,尤其是新建城市更需要具地域特色的特色產業來支撐,城鎮同質競爭結果都是兩敗俱傷。然而,山水田園微城市雖然都是以老年康養為主題,但是大部分來微城市康養的老人都具有濃厚的家鄉觀念和情感,葉落歸根是中國人傳統的思想,故鄉的土地永遠是在外漂泊的遊子魂牽夢繞的地方。

老年康養是微城市的主要功能,家鄉的老人是微城市服務的主要物件,但是除了服務老人外,也不排除服務其他人。山水田園微城市不同於過去的小鎮,它主要是為老年康養規劃與設計的,無論是在城市結構和配套設施上都不同于現有的鄉村小鎮。

2、山水田園微城市是當地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核心產業平臺,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發展農村經濟,過去農業生產收入是農村的主要收入之一,然而農業生產的市場風險很大,生產經營者難以控制,尤其是無強的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風險更大,通常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經營結果。有了微城市之後,增加了當地農產品就地消費的數量,可以適當減少原外向型商品農業的規模,有效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後顧之憂,農民依託微城市就地銷售農產品,減少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從而實現農民增收。

微城市還是當地農民一個新型的就業平臺,可以讓部分農民獲得工資性收入,此外,微城市建設專案當地農民既可以利用土地供用的方式入股,也可以採用投資的方式入股,通過股份獲得紅利收入,總之,山水田園微城市為當地農民增收增加了多條管道。

3、山水田園微城市的建設內容、規模、目標非常明確,經營可控性強,能夠讓投資者準確預測經營效果,並且在政策上可得到政府的支持,幾乎無投資風險。山水田園微城市是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建設專案,建設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中國老年化社會的需求;服務物件可以確定,規模可以準確估計,建設費用可以準確預算,目標就是為屬於該故鄉的老年人創造良好的康養生活環境和提供優質的配套服務,幾乎沒有不可確定的因素。

(作者簡介:湖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教授、博導)

我們給你幫助轉發是最好的支援

休閒農業專業系列教材由休閒農業專家談再紅總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毎套7本248元包郵,如需訂購請加微信號:L317814987

《南方稻田生態種養技術彙編》其內容包括(稻田小龍蝦、稻鴨、稻魚、稻鱔、稻蛙、呆鯉稻養)50元一本包郵

也發展了農家樂模式的鄉村旅遊產業,實踐已經證明,該產業發展模式不利於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也不利於提高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可持續發展更是受到制約,因此,以家庭農場為單位發展農村經濟模式,不值得推廣。

再看興建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初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它的建設內容多且綜合,讓人感到複雜和模糊,使投資者很難把握其建設重點,田園綜合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特性上都較城市綜合體複雜,影響因素很多,不僅是人的因素,還有難以把握的自然因素,實施起來很難把控,到目前為止真正成功的案例知多少?

又如特色小鎮建設行動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提出來的,許多地方政府在實施過程中普遍是對現有的古老小鎮進行改造,採用的是洗臉打粉和穿衣戴帽的方法,雖然表面形象上煥然一新,但在實際功能上並沒有多大的改善。大多建設目的是為了發展鎮域旅遊產業或其他特色產業,如果特色不特,可想而知,任何產業都是很難發展的。

美麗鄉村建設這個概念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把美麗當成目標,因此,許多鄉村出現為表面美麗而建設的現象,如對公路兩旁的建築進行美化裝潢就是明顯的例子,只是為了在視覺上為當地樹立一個形象,讓路過的人感覺美一點,而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沒帶來什麼益處,因此美麗鄉村建設還不如叫美好鄉村建設,至少大眾認為美好是多方面的,實際上,中國很多鄉村不缺美麗。

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極其重視三農問題,關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立的目標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比過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明顯提高了,並且強調五個振興,即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通過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是五大振興的核心,是實現鄉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中國各地鄉村在自然資源、地理交通、經濟水準、人力人文、風俗習慣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現有的農村產業多種多樣,發展水準參差不齊,在耕地十分有限的農村,通過發展農業商品生產實現農民增收空間是十分有限的,過去對農村生產結構的調整已經是進行了多年,農業生產一直是處於動態調整和變化之中,商品農業在缺乏特色的情況下競爭是殘酷的,受市場影響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經常發生,經營者為了獲得穩定的收入向二三產業轉移是必然的。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村發展的主要第二產業,但是受眾多因素限制,也不是廣大農村必然的選擇,發展空間十分有限。那麼向三產服務業轉化就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

中國社會已經步入老年化社會,城鄉將有接近20%的老人需要接受康養服務,既然城市環境不是老人理想的居住環境,生態宜居的鄉村就成了老人康養的必然選擇,關鍵是目前農村配套的生活居住設施和服務還跟不上,老年康養是中國未來社會大而穩定的需求,考慮各地農村均衡發展的需要,本人大膽提出在鄉村的村域範圍以老年康養為主題興建山水田園微城市的構想,使之成為廣大農村產業發展的核心和新的動能。

二、山水田園微城市的概念與建設要求

山水田園微城市是指在鄉村山水田園環境中興建的小型城市,山水田園指的是所建微城市的外部環境,其中山水通常指的是自然山和水,包括自然的山林和天然的水體,即是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田園中的田指的是農田,是農村主要的耕地類型,主要用於種植大田農作物;園指的是園地,多為旱土耕地類型,主要用於種植園藝作物,形成果園、菜園、茶園、藥園、草原,此外還包括油茶等經濟林植物。

微城市關鍵在“微”字上,微即小的概念,是對城市規模的特別限定,至於小到什麼程度,還有待研究,暫定在村域範圍內建微城市,其規模肯定比現有的小鎮規模要小得多,根據中國過去自然村1000-3000人口規模按20%考慮老年人口數量,暫定居住200-600人的規模進行微城市建設,將微城市建成為居住生活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內涵深厚的山水城市和花園城市,最終成為讓城市老人嚮往和農村老人願意入住的城市。

三、為什麼鄉村振興要以山水田園微城市建設為核心?

1、山水田園微城市是推進區域農村新型城鎮化的一種創新模式,其建設能夠得到離開故鄉的城市人的支持,可以增加融資的管道。城鎮化的很多實踐證明,特色產業是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保障,沒有特色產業的城市是難以發展的,尤其是新建城市更需要具地域特色的特色產業來支撐,城鎮同質競爭結果都是兩敗俱傷。然而,山水田園微城市雖然都是以老年康養為主題,但是大部分來微城市康養的老人都具有濃厚的家鄉觀念和情感,葉落歸根是中國人傳統的思想,故鄉的土地永遠是在外漂泊的遊子魂牽夢繞的地方。

老年康養是微城市的主要功能,家鄉的老人是微城市服務的主要物件,但是除了服務老人外,也不排除服務其他人。山水田園微城市不同於過去的小鎮,它主要是為老年康養規劃與設計的,無論是在城市結構和配套設施上都不同于現有的鄉村小鎮。

2、山水田園微城市是當地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核心產業平臺,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鄉村振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發展農村經濟,過去農業生產收入是農村的主要收入之一,然而農業生產的市場風險很大,生產經營者難以控制,尤其是無強的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風險更大,通常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經營結果。有了微城市之後,增加了當地農產品就地消費的數量,可以適當減少原外向型商品農業的規模,有效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後顧之憂,農民依託微城市就地銷售農產品,減少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從而實現農民增收。

微城市還是當地農民一個新型的就業平臺,可以讓部分農民獲得工資性收入,此外,微城市建設專案當地農民既可以利用土地供用的方式入股,也可以採用投資的方式入股,通過股份獲得紅利收入,總之,山水田園微城市為當地農民增收增加了多條管道。

3、山水田園微城市的建設內容、規模、目標非常明確,經營可控性強,能夠讓投資者準確預測經營效果,並且在政策上可得到政府的支持,幾乎無投資風險。山水田園微城市是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建設專案,建設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中國老年化社會的需求;服務物件可以確定,規模可以準確估計,建設費用可以準確預算,目標就是為屬於該故鄉的老年人創造良好的康養生活環境和提供優質的配套服務,幾乎沒有不可確定的因素。

(作者簡介:湖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教授、博導)

我們給你幫助轉發是最好的支援

休閒農業專業系列教材由休閒農業專家談再紅總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毎套7本248元包郵,如需訂購請加微信號:L317814987

《南方稻田生態種養技術彙編》其內容包括(稻田小龍蝦、稻鴨、稻魚、稻鱔、稻蛙、呆鯉稻養)50元一本包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