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人聽力損失需重視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 聽力逐漸下降, 就會出現溝通障礙, 老年聽力障礙者會逐漸被隔離於社會之外, 就像被罩在玻璃瓶子裡, 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 卻無法與外界交流。 聽力障礙老人與他們的家人交流的頻次每況愈下, 家人經常要大聲說話並不斷重複話語才能讓老人聽見, 電視聲音也往往大得難以忍受, 這不僅影響了家人的生活, 也影響了鄰居的生活, 加之溝通困難, 還會在工作及生活中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聽障老人打電話更是聽不清楚說不明白。 交流起來常常存在“問牛答馬”的狀態,

久而久之, 再親密的老伴也會失去耐心, 再孝順的兒女也不願和老人交流, 老人自己也會覺得備受冷落。

由於聽力障礙, 交流存在困難, 使老年人不願意與外界交流, 交友圈子也越來越小, 久而久之形成了內向、孤獨、不合群、缺乏自信、焦慮、失眠、沮喪、自責、疲勞、憤怒、逃避現實、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問題。 同時, 許多老年人聽力下降後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干預, 日積月累會出現反應遲鈍, 甚至患老年癡呆症, 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聽力障礙不僅直接導致老人溝通交流障礙, 還會引發多種心理問題, 嚴重損害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及家庭關係, 因此對於聽力下降我們應當引起重視。

調查表明, 我國聽力障礙患者以老年人為主,

60歲以上老人在全部聽力障礙患者中占55.31%。 2016年召開的全國聽力障礙與耳病調查總結研討會上發佈我國有15.84%的人患有聽力障礙, 其中患致殘性聽力障礙, 即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人占到總人口的5.17%。 伴隨我國老齡化趨勢加劇, 我國聽力障礙總體患病率還有進一步升高的趨勢。 聽力障礙不僅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也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

所以一旦發現聽力下降及耳鳴現象, 需及時帶老人到正規的醫院或聽力中心進行全面的聽力檢查, 查明原因。 若已存在聽力障礙, 應及時干預, 在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 需要借助聽覺輔助設備來提高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