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龍縣檢槽鄉:“哨上黨支部”鋪就脫貧致富路

種植大戶說:“合作社的黨員就是一面旗, 引領我們脫貧, 帶給我們這麼多的收入, 沒有合作社, 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我一定會好好幹。 ” 許其悅攝

本報記者 劉書貴

編者按

大理州雲龍縣檢槽鄉是一個傳統農業鄉, 產業弱小散、群眾思想不夠解放、增收管道單一的現狀是實現脫貧摘帽同步小康的瓶頸。 面對艱巨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 檢槽鄉黨委、鄉政府一方面緊扣扶貧開發“五個一批”等相關政策要求, 依託本鄉具有廣袤的土地資源、豐富的森林資源、適宜的氣候環境, 適時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

近年來, 雲龍縣檢槽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中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立足鄉情民意, 先行先試, 通過“黨支部+合作社+黨員示範戶+貧困戶”的党建扶貧雙推進模式, 以哨上村為典型, 走出了“黨支部引領, 合作社搭台,

黨員戶示範, 貧困戶參與”的扶貧模式;同時, 堅持在產業鏈上抓黨建、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上抓黨建, 趟出了一條“黨建帶產業, 產業促脫貧”的新路子。 切實增強了黨支部的先鋒引領作用, 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管道, 為實現真脫貧、脫真貧奠定了良好基礎。

俗話說, 火車跑的快, 全靠車頭帶, 這句話在檢槽鄉哨上村體現的尤為明顯。 那麼, 為何要把黨支部放在發展集體經濟的第一位?村黨總支書記尹志芳是這樣認為的:個人成立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 群眾不一定認可和參與, 黨支部牽頭發展, 因為群眾對集體的信任度大於個人;個人單打獨鬥, 規模很難擴大, 也無法爭取政策支持, 黨支部牽頭, 可以統籌全村的發展, 有利於對上爭取政策扶持拉大集體經濟發展大框架,

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支部引領強保障, 二是合作社搭台活流通, 三是創建基地促帶動, 四是黨員示範戶幫扶助脫貧, 五是貧困戶參與真脫貧……”。

在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建設中, 雲龍縣委、縣政府以哨上村為試點, 並逐步向全縣鋪開, 採取“黨支部+合作社+黨員示範戶+貧困戶”的模式, 以“黨支部引領, 合作社搭台, 黨員戶示範, 貧困戶參與”為具體措施, 從根本上解決“誰來扶、扶持誰、怎麼扶”的問題, 有效實現黨建扶貧雙促雙贏。

支部引領 明確思路

檢槽鄉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 以黨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領為導向, 圍繞產業幫扶、技能幫扶、金融幫扶、就業創業幫扶4個方面進行研判對接,

廣泛動員群眾加入龍頭企業和合作社, 大力發展產業、培育產業大戶。 同時加強貧困戶思想政治教育, 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導向, 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進行大規劃理念植入, 著力產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 動員貧困戶入合作社、入龍頭企業進行捆綁發展。 同時還加強扶貧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幫扶幹部、村幹部“四支力量”整合, 配齊配強基層黨支部班子, 確保“四支力量”待得住、管得嚴、下得去、幹得好。

在黨支部引領下組建了雲龍縣四方福種植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下設泡核桃、中藥材、肉牛、土雞、黑山羊5個經營項目, 抱團脫貧致富奔小康。 成立了雲龍縣檢槽鄉哨上村扶貧互助社, 整合了集體幫扶資金和村扶貧互助資金上百萬元,

由村“三委”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式, 在“兩項資金”中借予每戶示範戶5萬元用於擴大產業規模並按每月5‰的比例繳納管理使用占用費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給予每戶貧困戶1000元幫扶資金入股合作社和示範戶, 優先安排入社的每戶貧困戶3000元產業發展周轉資金, “兩項資金”的運行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與貧困戶脫貧致富“雙推進”。 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先進模範示範作用, 引領帶動貧困戶強化學習、轉變了思想觀念、謀劃產業、落實政策, 以強的作用和科學的方法譜寫了全鄉貧困戶扶志扶智工作的新篇章。

支部引領 產業扶貧

哨上村是典型的集“高海拔、山地、邊遠、貧困、少數民族”為一體的山區貧困村, 是雲龍縣32個貧困村之一,全村398戶1094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88戶,298人。

針對哨上村貧困現狀,該村探索出“黨支部引領、信用社支持、合作社搭台、基地促帶動、貧困戶參與” 的扶貧新路子。信用社充分發揮信貸的杠杆作用,對入股基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開“綠燈”,額度放寬、利率優惠。截至2018年3月,全村在信用社貸款戶數185戶,貸款金額790萬元,其中扶貧貼息56戶,貼息貸款264萬元。哨上村已建立了8個產業發展基地。其中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有3個、50萬元以上的有2個,附近村民在基地出工每天可掙80元-120元,2017年貧困戶務工2100多人(次),收入17萬餘元,最多一戶的收入大概在15000元左右。

哨上村黨總支部按照“先幹一片做給群眾看、再帶群眾跟著幹”的思路。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哨上村駐村工作隊與村“三委”緊扣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等相關政策要求,依託村內實際資源優勢,逐步探索出了哨上村“黨支部+合作社+黨員示範戶(中心戶)+農戶(貧困戶)”的党建扶貧雙推進模式,走出了“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搭台、黨員戶示範、小基地帶動、貧困戶參與”的黨建扶貧新路子。

針對哨上村產業分散、規模小、面積少、發展資金有限的客觀實際,該村一是積極發動產業戶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為平臺,為成員戶提供種苗、種子、畜種等生產資料,並統一採購生產發展所需物質,降低生產成本,積極向成員戶提供技術指導,確保產品提質增效,同時積極與境外的公司簽訂收購協定,全力抓好產業發展與市場的有效對接。二是廣泛吸納社會資金以入股方式參與合作社經營,經營股為5000元/股。截至目前,哨上村共吸納社會資金22.5萬元。為切實提升合作社專業化服務水準,將合作社細分為肉牛養殖合作分社、黑山羊養殖合作分社、泡核桃種植合作分社、中藥材種植合作分社、天麻種植合作分社5個分社。目前,合作社成員發展到170戶。通過合作社的橋樑紐帶作用,擴大了農戶間的合作,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各環節的問題,切實避免了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問題,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經營體系。

青山綠水是哨上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實現環境有效保護和經濟快速增長的協調發展,哨上村探索出發展林果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道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保護了生態環境,減少了自然災害,涵養了水土資源。

哨上村黨總支部按照“先幹一片做給群眾看、再帶群眾跟著幹”的思路。主動指導合作社、示範戶對泡核桃進行提質增效,組建了1個合作社,合作社建成了1個210平方米的培訓中心、2個泡核桃種植示範基地、3個中藥材種植基地、1個土雞養殖示範基地、1個肉牛養殖社區和2個黑山羊養殖社區。打造了“四方果”泡核桃品牌,建立了名貴中藥材種植、肉牛養殖、黑山羊養殖、土雞養殖等5個產業發展示範基地,通過基地先試先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哨上村泡核桃種植面積達1.1萬畝,促進農戶每年戶均增收1266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0多畝,帶動農戶每年戶均增收1000多元;肉牛養殖存欄780多頭,出欄300多頭,年總產值120多萬元;黑山羊養殖存欄4100多隻,出欄3500多隻,年總產值140多萬元。

支部引領 群眾致富

2013年,哨上村黨支部在扶貧開發中牽頭組建了雲龍縣四方福生態農林專業合作社,下設5個種植、養殖分社,由村黨總支部書記尹志芳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支委班子成員兼任理事會、監事會成員,5個分支部書記擔任分社社長,通過入股等形式,把村裡的貧困戶都吸納到合作社中。同時,黨總支部確定了18戶黨員中心示範戶,對貧困戶進行產業技術幫扶。

雲龍縣檢槽鄉哨上村黨總支書記尹志芳說:“我們的貧困戶、一般群眾可以通過合作社發展一些產業,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我們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回收、統一銷售,促進我們群眾的增產增收。”

哨上村共有56戶貧困戶參與合作社種植基地聯營種植,年收益達80多萬元,16戶貧困戶在合作社種養殖基地長期務工,年收入達25萬元。目前,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幫扶、帶動,率先實現脫貧。哨上村取得的經驗已經在全鄉推廣。

日前,記者在雲龍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卿和雲龍縣委組織部、檢槽鄉政府同志的陪同下來到雲霧繚繞的雲龍縣四方福生態農林專業合作社尹月林家裡,尹月林給記者講起了他脫貧的感人故事:“哨上村,地處偏遠山區,經濟落後,全家4口人,過去,種一山坡,收一籮筐,靠傳統的種植養殖業,只能維持溫飽生活。過去,靠四處打零工養活一家人,娃娃考上大學後,學費成了問題。當時想著,無論多難都要供娃娃上學,但是,在當時,因為家裡貧困,借幾百元錢都借不著,貸2萬元都貸不到。尹志芳支書知道情況後,主動邀請我加入合作社合作種重樓,在尹志芳的幫助下,在當地黨委、政府和金融部門的支持和關心下,在合作社的技術指導下,2010年7月,向雲龍縣檢槽信用社貸款3萬元,用8000元入股中藥材合作社,其餘資金種植泡核桃、飼養毛驢、搞小作坊釀酒,投入的資金很快獲得收益,短短5年就從合作社獲得分紅23萬元,其他產業年收入三四萬元。家裡孩子上學欠的學費慢慢還上了,繼續種植重樓的資金也有了,我家從昔日低保戶、貧困戶,一下子從變成了富裕戶。”

談起未來的生活,尹月林露出了淳樸而又愉悅的笑容,他告訴記者:“合作社的黨員就是一面旗,引領我們脫貧,帶給我們這麼多的收入,沒有合作社,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會好好幹,不辜負他們的期盼。”

雲龍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志勇說:“支部是堡壘,黨員作示範”。雲龍縣積極探索黨建與扶貧“雙推進”的新路子,充分發揮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與脫貧攻堅進行有效結合,近年來,雲龍縣著力發揮基層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作用,帶頭創新發展方式,總結和推廣成功可複製經驗,讓基層黨組織成為我們脫貧攻堅的核心,黨員隊伍成為我們脫貧攻堅示範的旗幟,更進一步加快了我們脫貧攻堅的步伐。”

是雲龍縣32個貧困村之一,全村398戶1094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88戶,298人。

針對哨上村貧困現狀,該村探索出“黨支部引領、信用社支持、合作社搭台、基地促帶動、貧困戶參與” 的扶貧新路子。信用社充分發揮信貸的杠杆作用,對入股基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開“綠燈”,額度放寬、利率優惠。截至2018年3月,全村在信用社貸款戶數185戶,貸款金額790萬元,其中扶貧貼息56戶,貼息貸款264萬元。哨上村已建立了8個產業發展基地。其中投資規模在100萬元以上的有3個、50萬元以上的有2個,附近村民在基地出工每天可掙80元-120元,2017年貧困戶務工2100多人(次),收入17萬餘元,最多一戶的收入大概在15000元左右。

哨上村黨總支部按照“先幹一片做給群眾看、再帶群眾跟著幹”的思路。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哨上村駐村工作隊與村“三委”緊扣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等相關政策要求,依託村內實際資源優勢,逐步探索出了哨上村“黨支部+合作社+黨員示範戶(中心戶)+農戶(貧困戶)”的党建扶貧雙推進模式,走出了“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搭台、黨員戶示範、小基地帶動、貧困戶參與”的黨建扶貧新路子。

針對哨上村產業分散、規模小、面積少、發展資金有限的客觀實際,該村一是積極發動產業戶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為平臺,為成員戶提供種苗、種子、畜種等生產資料,並統一採購生產發展所需物質,降低生產成本,積極向成員戶提供技術指導,確保產品提質增效,同時積極與境外的公司簽訂收購協定,全力抓好產業發展與市場的有效對接。二是廣泛吸納社會資金以入股方式參與合作社經營,經營股為5000元/股。截至目前,哨上村共吸納社會資金22.5萬元。為切實提升合作社專業化服務水準,將合作社細分為肉牛養殖合作分社、黑山羊養殖合作分社、泡核桃種植合作分社、中藥材種植合作分社、天麻種植合作分社5個分社。目前,合作社成員發展到170戶。通過合作社的橋樑紐帶作用,擴大了農戶間的合作,有效解決了產業發展各環節的問題,切實避免了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問題,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經營體系。

青山綠水是哨上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實現環境有效保護和經濟快速增長的協調發展,哨上村探索出發展林果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道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保護了生態環境,減少了自然災害,涵養了水土資源。

哨上村黨總支部按照“先幹一片做給群眾看、再帶群眾跟著幹”的思路。主動指導合作社、示範戶對泡核桃進行提質增效,組建了1個合作社,合作社建成了1個210平方米的培訓中心、2個泡核桃種植示範基地、3個中藥材種植基地、1個土雞養殖示範基地、1個肉牛養殖社區和2個黑山羊養殖社區。打造了“四方果”泡核桃品牌,建立了名貴中藥材種植、肉牛養殖、黑山羊養殖、土雞養殖等5個產業發展示範基地,通過基地先試先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哨上村泡核桃種植面積達1.1萬畝,促進農戶每年戶均增收1266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0多畝,帶動農戶每年戶均增收1000多元;肉牛養殖存欄780多頭,出欄300多頭,年總產值120多萬元;黑山羊養殖存欄4100多隻,出欄3500多隻,年總產值140多萬元。

支部引領 群眾致富

2013年,哨上村黨支部在扶貧開發中牽頭組建了雲龍縣四方福生態農林專業合作社,下設5個種植、養殖分社,由村黨總支部書記尹志芳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支委班子成員兼任理事會、監事會成員,5個分支部書記擔任分社社長,通過入股等形式,把村裡的貧困戶都吸納到合作社中。同時,黨總支部確定了18戶黨員中心示範戶,對貧困戶進行產業技術幫扶。

雲龍縣檢槽鄉哨上村黨總支書記尹志芳說:“我們的貧困戶、一般群眾可以通過合作社發展一些產業,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我們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回收、統一銷售,促進我們群眾的增產增收。”

哨上村共有56戶貧困戶參與合作社種植基地聯營種植,年收益達80多萬元,16戶貧困戶在合作社種養殖基地長期務工,年收入達25萬元。目前,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幫扶、帶動,率先實現脫貧。哨上村取得的經驗已經在全鄉推廣。

日前,記者在雲龍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卿和雲龍縣委組織部、檢槽鄉政府同志的陪同下來到雲霧繚繞的雲龍縣四方福生態農林專業合作社尹月林家裡,尹月林給記者講起了他脫貧的感人故事:“哨上村,地處偏遠山區,經濟落後,全家4口人,過去,種一山坡,收一籮筐,靠傳統的種植養殖業,只能維持溫飽生活。過去,靠四處打零工養活一家人,娃娃考上大學後,學費成了問題。當時想著,無論多難都要供娃娃上學,但是,在當時,因為家裡貧困,借幾百元錢都借不著,貸2萬元都貸不到。尹志芳支書知道情況後,主動邀請我加入合作社合作種重樓,在尹志芳的幫助下,在當地黨委、政府和金融部門的支持和關心下,在合作社的技術指導下,2010年7月,向雲龍縣檢槽信用社貸款3萬元,用8000元入股中藥材合作社,其餘資金種植泡核桃、飼養毛驢、搞小作坊釀酒,投入的資金很快獲得收益,短短5年就從合作社獲得分紅23萬元,其他產業年收入三四萬元。家裡孩子上學欠的學費慢慢還上了,繼續種植重樓的資金也有了,我家從昔日低保戶、貧困戶,一下子從變成了富裕戶。”

談起未來的生活,尹月林露出了淳樸而又愉悅的笑容,他告訴記者:“合作社的黨員就是一面旗,引領我們脫貧,帶給我們這麼多的收入,沒有合作社,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會好好幹,不辜負他們的期盼。”

雲龍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志勇說:“支部是堡壘,黨員作示範”。雲龍縣積極探索黨建與扶貧“雙推進”的新路子,充分發揮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與脫貧攻堅進行有效結合,近年來,雲龍縣著力發揮基層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作用,帶頭創新發展方式,總結和推廣成功可複製經驗,讓基層黨組織成為我們脫貧攻堅的核心,黨員隊伍成為我們脫貧攻堅示範的旗幟,更進一步加快了我們脫貧攻堅的步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