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固縣沙河營鎮: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 城固縣沙河營鎮堅持以黨建引領抓產業, 通過產業謀劃、產業扶持、拓寬路子等管道, 大力推行“黨建+產業”發展模式, 推動黨建工作與精准扶貧同頻共振。

一是築牢產業扶貧堡壘。 嚴格按照縣下達標準下撥村級運轉經費, 保證村級組織便民廉潔高效運轉。 著眼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 認真開展“主題黨日+”和“遠端教育固定學習日”活動, 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村級服務全程代理制度。 今年以來, 村級組織説明群眾辦理扶貧、党建、民政、計生、三資、危房改造等各類民生實事110餘件、為民服務事項160多件;在9個村(社區)培養50多名黨員致富能人與123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

幫辦實事116件, 化解矛盾糾紛14起。 積極助推農村暢通工程道路建設, 全鎮道路硬化率達到100%, 通戶道路硬化率達到90%以上, 由“村村通”邁向“網格化”、“村內通”, 並開始規劃“白加黑”和鎮道村道拓寬工程, 保證群眾有路走、路好走、走好路。

二是打造產業扶貧隊伍。 扎實按照縣委“A+1+1+N”幫扶機制, 確定幫扶責任人207名, 下派第一書記9名, 簽訂幫扶責任書463份;不斷提升村幹部的能力水準, 先後舉辦黨建、扶貧等業務培訓班3期567人次;出臺《沙河營鎮駐村幹部管理辦法》、《沙河營鎮選派幫扶幹部量化管理實施細則》和《沙河營鎮選派幫扶幹部問責辦法》等6個規範性檔;強化紀律要求,

建立定期彙報、全程紀實等8項制度;安排專人負責選派幫扶幹部考勤考核、督查問責和服務管理工作, 做到“一日一報崗, 一月一督查, 一季度一彙報、一年一總評”;將駐村幹部的現實表現與幹部管理使用緊密掛鉤, 對業績突出的7名幫扶幹部優先提拔重用, 對工作表現差、群眾不滿意的3名幫扶幹部進行了約談, 切實轉變了駐村幫扶幹部“不勤為”的作風問題。

三是優化產業扶貧佈局。 認真分析該鎮的資源優勢, 組織編制《沙河營鎮“十三五”產業扶貧專項規劃》。 以光伏發電、獼猴桃、大棚設施農業、盆景花卉苗木、中藥材、特色規模養殖、物流倉儲和電商等八大特色扶貧產業為抓手, 引導貧困戶發展市場行情好、增收見效快、“長中短”相結合的產業專案,

積極培育 “一村一品”主導產業, 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致富產業。 在總結好葉家堡“三變”改革經驗的基礎上, 積極爭取上級扶持資金, 繼續擴大獼猴桃園面積, 建設5000畝高標準獼猴桃田園綜合體、梁家庵千畝設施果蔬基地, 劉家鄉500畝有機果蔬採摘基地和司家鋪村500畝特色精品設施果蔬基地專案。 抓好鎮光伏扶貧電站一期的正常運轉和後期分紅等工作, 全力推進二期0.38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工程, 確保入股貧困戶穩定收益, 穩定脫貧。

四是培育產業扶貧主體。 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在資金、技術、品質品牌、市場行銷等方面的優勢, 帶動貧困戶發展增收致富產業。 瞄準“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基本目標,加快和完善勇帆農業、熙美花港等3個市縣級生態觀光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

採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基地務工+訂單收購”的運營模式, 由梁家庵村扶貧互助專業合作社牽頭, 建設千畝大棚蔬菜基地, 目前已吸納31戶蔬菜大戶和6戶貧困戶參與, 成功建設200餘畝大棚蔬菜基地;積極組織68人參加縣勞服局舉辦的春季就業招聘活動;開展元胡種植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5場3250人次, 提高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和務工適應能力。 及時與轄區內熙美花港玫瑰園、天然穀公司、宏達塑化公司等鎮域內大企業對接, 鼓勵企業吸納32名貧困戶廠務工就業, 使貧困戶在家門口穩定就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