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探索“造血扶智”式甯商扶貧培訓模式——南京市對口幫扶商洛市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紀實

陝西網訊南京和商洛雖遠隔千里, 但從1996年開始就攜手合作, 南京對商洛傾注了大量無私的支援和幫助, 有力加快了商洛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以來, 南京市對口幫扶商洛市工作組調整思路, 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智”, 積極牽線搭橋, 強化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和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 為商洛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背景

商洛屬革命老區, 處於全國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秦巴山區, 發展起步較晚、經濟體量偏小,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特別突出。 全市7縣(區)均為國定貧困縣, 其中深度貧困縣5個;有貧困村701個,

其中深度貧困村175個;精准識別貧困人口39.8萬人, 占全省17.4%。 作為欠發達地區, 商洛對幹部的培養、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 2017年, 在南京市對口幫扶商洛市工作組的積極爭取協調下, 將商洛幹部教育培訓優先納入蘇陝合作協定, 給予專項資金140萬元。 按照協議安排, 商洛選派優秀黨政幹部、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農業龍頭企業管理人員、教育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業村基層幹部共1200余名到南京市和對口幫扶縣區參加專題培訓, 邀請南京市衛生、教育等行業的專家到商洛講學, 精准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萬余人次;互派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掛職鍛煉, 南京市選派17名領導幹部到商洛市對口幫扶, 商洛市選拔29名優秀黨政幹部到南京市區掛職學習,
著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的脫貧攻堅盡銳隊伍, 對深化甯商交流協作、合力精准扶貧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二、主要做法

(一)領導高度重視, 自上而下推動。 在甯商對口幫扶合作中, 商洛市委把幹部交流培訓作為扶貧“造血”的關鍵舉措, 南京市委組織部和南京對口幫扶商洛工作組協同加大專案資金支援, 確保培訓交流工作有效開展。 簽署合作協定。 甯商兩市積極回應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重大戰略部署, 在蘇陝兩省結對市中率先實現“1+8+X”對接合作協定框架。 兩市秉承“輸血不如造血、培訓幹部比給資金項目更重要”的理念, 簽訂組織部門交流合作協定, 將幹部交流培訓列入協作重點專案。

積極交流對接。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俊帶隊到南京學習考察, 親自審定甯商協作幹部教育培訓方案。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榮賢赴南京召開甯商組織部門對口協作座談會, 就幹部培訓、雙向掛職、人才交流進行面對面協商。 南京對口幫扶工作組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組長祝瑞波主動聯絡協調南京市委黨校和南京農業大學等院校, 定期召開協調會, 通報協作進展情況。 構建常態機制。 兩地市、區縣和市直各部門積極對接交流, 建立完善定期互訪、聯席制度、工作會商、協調推進機制, 研究確定幹部培訓、交流掛職和人才引進等重大事宜, 推動協作交流制度化、規範化和常態化。

(二)分級分類實施,

注重實踐實效。 依託南京豐富的教育培訓資源, 設計培訓班次、確定培訓主題, 增強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明確培訓重點。 聚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著眼于解決幹部能力不強、方法陳舊、理念落後等突出問題, 明確抓好黨政幹部、專技人員和農村基層幹部等“七個重點”, 把提升領導能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鄉村旅遊等作為主要內容, 做到精准內容、精准物件。 實施“代訓”工程。 南京對口幫扶工作組多方協調爭取, 在南京市舉辦商洛黨政幹部能力提升班、提升農業產業化水準培訓班和貧困村村支部書記培訓班, 培訓幹部180余名, 並以插班形式選派20名幹部跟班參加南京市委組織部4個專題班次學習, 在蘇陝扶貧協作市中培訓人數最多。
提升專業能力。 選派300餘名教育骨幹到南京市學習進修, 邀請南京市相關專家來商巡迴縣區舉辦報告會27場次, 培訓老師1.5萬人次。 確定南京腦科醫院、江甯區第二人民醫院作為對口支援醫院, 互派42名醫療骨幹進行學術交流、進行遠端會診。 通過精准培訓, 加快幹部知識更新, 優化知識結構, 拓寬眼界視野, 增強了履職能力。

(三)科學系統規劃, 突出商洛特色。 在聚焦培訓主題的同時, 兼顧不同幹部需求, 積極開展調研和計畫審核, 為增強培訓針對性實效性。 廣泛徵詢意見。 由市委組織部牽頭, 通過交流座談、發放《徵求意見表》等方式, 深入進行調研, 廣泛徵求意見建議, 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幹部培訓需求確定培訓重點物件、培訓班次和內容。 合理調度班次。對培訓主題、物件、規模、班次和師資等方面嚴格把關,保證重點培訓。統籌安排班次,涵蓋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崗位培訓和業務培訓等各方面,打破幹部級別界限,按工作需要編制班次,實現不同級別幹部同班培訓。科學設置內容。在課程安排上堅持“三個結合”,即與商洛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結合、與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與幹部工作實際結合。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新任職幹部立足掌握工作方法,加快角色轉變,拓寬眼界視野;專業技術人員立足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和能力提升。創新培訓方式。精心策劃安排,做到課程各有側重,形式靈活多樣,既有名師授課、專題講座,又有實地觀摩,還有經驗介紹、學員講壇,注重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讓學員主動參與、切身體驗,增強現場感 、融入感,提升了破解熱點難點問題的能力。

三、取得成效

甯商合作培訓交流是變給錢給物的“輸血模式”為激發內生動力的“造血模式”的生動實踐,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效。

一是激發了工作理念轉變。培育出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是追趕超越發展的長遠之計。商洛借助蘇陝扶貧協作平臺,通過互派幹部掛職、考察學習、培訓交流等一系列措施,把南京先進的發展經驗、市場意識、經營理念和創業精神帶到了商洛,商洛幹部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群眾勤勞致富的信心足了,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活力進一步凸顯。

二是推動了發展模式變革。甯商兩地在發展模式、市場融合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南京發揮技術、人才、資金、專案、資訊和市場等方面優勢,加強農業技術人員和涉農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支持商洛發展農業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生態旅遊等優勢產業,幫助解決傳統產業創新能力不足、技術人才匱乏、市場訊息閉塞等問題;通過培訓農業產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育農村產業帶頭人,帶動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通過組織市級企業和工業園區管理人員到南京市學習培訓,加強兩地經濟交流,吸引南京有關高新技術企業來商佈局相關產業,推動兩地企業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開展合作,促進了商洛工業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促進了扶貧方式創新。注重以南京發展優勢彌補商洛發展短板,以南京先發優勢促進商洛後發崛起,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和“保障式扶貧”,創新甯商扶貧協作新機制,特別是加強不同級別年青黨政幹部,農業、衛生、教育等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村基層幹部培訓,互派不同層級、不同部門幹部掛職交流,開展人才招聘會等方式,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發展的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條東西協作發展的新路子。

四、幾點啟示

甯商合作培訓交流,是甯商對口幫扶合作一大亮點,其經驗值得貧困地區認真總結。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是聚焦培訓重點的前提。甯商合作開展脫貧攻堅集中培訓,抓住激發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內生動力”這個關鍵,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幹部需求,聚焦脫貧攻堅任務要求,著力在培訓的統籌性、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確保了培訓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創新方式方法是提高培訓品質的保障。甯商協作培訓中,堅持把“走出去”與“請進來”、集中辦班與跟班學習、課堂教學與體驗教學、專家講授與現身說教等有機結合,激發幹部的“興奮點”“關注度”,進一步增強了培訓吸引力,提高了幹部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是實現能力提升是檢驗培訓效果的標準。借助蘇陝扶貧協作平臺,通過互派幹部掛職、考察學習、培訓交流等系列措施,通過幹部能力素質提升,促使群眾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啟動商洛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譜寫新時代商洛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撐。

合理調度班次。對培訓主題、物件、規模、班次和師資等方面嚴格把關,保證重點培訓。統籌安排班次,涵蓋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崗位培訓和業務培訓等各方面,打破幹部級別界限,按工作需要編制班次,實現不同級別幹部同班培訓。科學設置內容。在課程安排上堅持“三個結合”,即與商洛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結合、與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與幹部工作實際結合。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新任職幹部立足掌握工作方法,加快角色轉變,拓寬眼界視野;專業技術人員立足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和能力提升。創新培訓方式。精心策劃安排,做到課程各有側重,形式靈活多樣,既有名師授課、專題講座,又有實地觀摩,還有經驗介紹、學員講壇,注重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讓學員主動參與、切身體驗,增強現場感 、融入感,提升了破解熱點難點問題的能力。

三、取得成效

甯商合作培訓交流是變給錢給物的“輸血模式”為激發內生動力的“造血模式”的生動實踐,取得非常明顯的成效。

一是激發了工作理念轉變。培育出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是追趕超越發展的長遠之計。商洛借助蘇陝扶貧協作平臺,通過互派幹部掛職、考察學習、培訓交流等一系列措施,把南京先進的發展經驗、市場意識、經營理念和創業精神帶到了商洛,商洛幹部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群眾勤勞致富的信心足了,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活力進一步凸顯。

二是推動了發展模式變革。甯商兩地在發展模式、市場融合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南京發揮技術、人才、資金、專案、資訊和市場等方面優勢,加強農業技術人員和涉農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支持商洛發展農業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生態旅遊等優勢產業,幫助解決傳統產業創新能力不足、技術人才匱乏、市場訊息閉塞等問題;通過培訓農業產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育農村產業帶頭人,帶動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通過組織市級企業和工業園區管理人員到南京市學習培訓,加強兩地經濟交流,吸引南京有關高新技術企業來商佈局相關產業,推動兩地企業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開展合作,促進了商洛工業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促進了扶貧方式創新。注重以南京發展優勢彌補商洛發展短板,以南京先發優勢促進商洛後發崛起,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和“保障式扶貧”,創新甯商扶貧協作新機制,特別是加強不同級別年青黨政幹部,農業、衛生、教育等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村基層幹部培訓,互派不同層級、不同部門幹部掛職交流,開展人才招聘會等方式,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發展的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條東西協作發展的新路子。

四、幾點啟示

甯商合作培訓交流,是甯商對口幫扶合作一大亮點,其經驗值得貧困地區認真總結。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是聚焦培訓重點的前提。甯商合作開展脫貧攻堅集中培訓,抓住激發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內生動力”這個關鍵,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幹部需求,聚焦脫貧攻堅任務要求,著力在培訓的統籌性、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確保了培訓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二是創新方式方法是提高培訓品質的保障。甯商協作培訓中,堅持把“走出去”與“請進來”、集中辦班與跟班學習、課堂教學與體驗教學、專家講授與現身說教等有機結合,激發幹部的“興奮點”“關注度”,進一步增強了培訓吸引力,提高了幹部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是實現能力提升是檢驗培訓效果的標準。借助蘇陝扶貧協作平臺,通過互派幹部掛職、考察學習、培訓交流等系列措施,通過幹部能力素質提升,促使群眾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啟動商洛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譜寫新時代商洛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