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速看!今年這個新型假種子套路,你一不小心就上當了!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假種子是最令人深惡痛絕的假貨之一。 種下了假種子, 損失的不僅僅是種子錢, 還要賠上後續所有的投入和辛苦的勞作, 經濟損失會放大幾十倍。 眼下在北方, 春耕開始後, 以種子為代表的農資迎來了銷售的黃金期, 一些不良商家也趁機打起了主意。

流動商販套路多, 謹防虛假宣傳推銷!

過去, 在小麥即將收穫的時候, 玉米種子才開始集中售賣。 如今隨著制種企業的增多, 玉米市場的爭奪也在白熱化。 過完清明, 玉米種子就開始售賣了。

村民李強:有時候個體戶開著車到村裡來賣吧。 一般還是去供銷社這種店裡買, 店裡屬於正規單位, 他們有資質的, 比較好。

李強之所以如此謹慎, 是因為之前鄉親們被假種子坑苦了。 在他們鎮上的大姜莊村就發生過假種子耽誤收成的事。 記者前往大姜莊村暗訪瞭解到, 姜豐軍大爺是留守老人, 平時靠種地打發時間, 也是種地的老把式。 不過, 他遭受的損失較大。

留守老人姜豐軍:他來了按上喇叭以後, 他說賣種子, 去了以後, 他說先發點免費的贈品。

姜大爺說, 記得當時村裡來了一輛賣種子的麵包車, 但接下來的一切就像“演電影”一樣,

現在再回想當時的情景, 都是滿滿的套路。

留守老人姜豐軍:賣種子那人先送我們一點黃瓜種, 再送一點豆角種, 裡邊就幾十個粒。 到最後吧, 他就說我是來推廣小麥品種的。

免費給菜種子, 推廣的卻是小麥種, 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姜大爺說, 當時他有這個疑問, 不過菜種子是免費的, 不拿白不拿, 他就拿了。 這一拿不要緊, 姜大爺越聽越繞, 最後發現了更加繞的事兒。

留守老人姜豐軍:實際他沒拉小麥品種, 他光這麼敷衍地說了一下推廣, 實際他是拿著這個來的, 玉米種子來的。

送的是菜種子, 推廣小麥種子, 車上裝的卻是玉米種子, 繞了一圈又一圈, 和很多村民一樣, 姜大爺也懵了。

留守老人姜豐軍:賣種子那人說這個品種“魯單999”是最好的,

你看裡面的棒芯不超過一元錢大, 一畝地能打到一千七八百斤, 他說這是推廣的最好的品種。

最後不法種子商販說, 玉米種每袋50元, 還有促銷活動, 買五袋送一袋, 買十袋送二袋, 姜大爺當時就聽懵了, 大家紛紛掏錢, 200袋銷售一空。 過了3個月, 大家才發現, 原來買來的這些玉米種子有問題。

留守老人姜豐軍:它出不多少苗, 出來的小苗也很弱。

假冒種子的包裝單被人做了手腳

“魯單999”是山東一家種業公司的產品, 但記者看了姜大爺留下的包裝袋上面的廠家卻是甘肅的一家制種企業。 那麼甘肅產的這款魯單999和山東這家公司的魯單999有關係嗎?記者撥通了山東制種企業的電話, 得到的回復讓人驚訝。

山東某種子公司工作人員:他們屬於侵權, 他們沒有所有權, 也沒有銷售權。

而甘肅的那家企業, 電話一直無法連通。 仔細一看, 標明甘肅生產的這款“魯單999”的包裝袋上的電話, 已經被做了手腳, 中間一個數字被扣掉了, 這個貓膩當時沒人發現。

必須嚴厲打擊流動售賣假農資

一輛麵包車或者三輪車,配上高音喇叭、動感音樂、虛假視頻、免費贈送的禮品以及賣力的吆喝,這些已經成了流動售賣假農資的標配。

根據生產“魯單999”的山東某種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反映,對於夏津縣雷集鎮大姜莊村村民們的遭遇,他們很無奈,並且他們也是受害者。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有的不良商家將劣質種子裝入暢銷品種的包裝袋,披上合法外衣,違法隱蔽性強,這種“李鬼”種子不僅嚴重侵犯了智慧財產權,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李國祥:不管保護智慧財產權也好,還是發展中國的民族種業也好,必須要嚴厲打擊這種“套牌”行為。

一個方面,農民朋友發現了要向執法部門反映,由執法部門來進行處罰;

另一個方面,我們的執法部門要主動到市場裡面去,要能夠對假冒偽劣的種子進行打擊。

還有,隨著資訊化技術的提高,種子的可追溯體系建設非常重要。利用互聯網追溯體系的建設,讓優質種子能夠快速健康發展,也是我們國家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陣地”轉向“遊擊”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各地持續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假冒偽劣種子已從在店面銷售的“陣地戰”變為“遊擊戰”——不法經營者直接進村入戶或到田間地頭銷售。由於農村點多面廣,對“遊擊戰”的打擊也更加困難。“現在賣種子的都是挨家挨戶推銷,買10袋種子送個電鍋啥的,有的乾脆沒正規包裝、沒標籤,都監管不了。”吉林省梨樹縣種糧大戶盧偉說。

套牌套包的“李鬼”種子也是市場亂象之一。江西順發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國金說,市場上某個品種銷售比較好,一些非法種子公司就會用相似的品種去頂替,“這些種子顆粒差不多,但口感相差甚遠”。據瞭解,“李鬼”種子往往是不法公司通過盜取正規種子親本,直接複製或稍作改動後生產,雖然產量、品質上稍差,但價格便宜三分之一左右,嚴重侵犯智慧財產權。

魏巍農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魏巍告訴記者,魏巍農業集團在吉林西部銷售較好的“遠科105”玉米種子的親本曾在生產基地被盜,“種子價格中一半左右是研發費用,非法公司盜取複製的產品價格更便宜,也衝擊了市場,影響了企業的研發積極性”。

此外,“劣種子不假”現象時有發生,迷惑農民。湖南省供銷社多名工作人員表示,有正規廠家將一些品種差一點的種子裝入暢銷品種的包裝袋,披上合法外衣,違法隱蔽性強。

多因素影響執法監管

記者調研瞭解到,面對假冒偽劣種子市場仍存在的亂象,作為直接監管主體的基層種子管理和執法部門尚存在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工作經費匱乏,必要的執法裝備和檢測設備缺失等情況,難以適應種子市場監管新形勢和新任務。

福建省南平市種子管理站站長王輝說,在許多縣,種子管理部門就只有一兩個監管人員,有的一個人要面對好幾萬畝耕地,十多個種子市場,“除日常監管外還有很多其他任務,根本忙不過來”。“南平是福建農業大市,也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各級財政較為困難,種子管理工作經費預算不足,管理運行經費缺乏。”王輝說。

業內人士表示,種子監管任務較重的地區多是農業大縣,普遍為經濟弱縣、財政窮縣,財政投入十分有限。有“天下第一糧倉”之稱的吉林省榆樹市種子監管任務繁重,該市農業執法監察大隊隊長孫程舉說,榆樹市每年工作經費需要100萬元左右,其中財政撥款30萬元,“罰沒款約能補上20萬元,還有一半的經費缺口,隨著市場越來越規範,罰款勢必減少,缺口會越來越大”。

基層種子管理和執法部門普遍靠“肉眼”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缺少必要的檢測設備。福建省一家種業公司生產的種子曾被農業部抽查,發現24個位點中有5個位點的檢測結果和備案不符,被判定為銷售假種子。“在這個案子中,種子的外觀和原來備案的種子是一樣的,但種子可能是改變了父本,造成某些位點和備案的不同,這樣的話只有農業部用DNA檢測手段才能發現,但基層並不掌握這樣的技術手段。”福建省南平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隊長李學明說。

此外,一些地區對“套牌套包”種子的執法態度“曖昧”,一些基層幹部甚至認為這樣的“李鬼”種子雖然侵犯研發企業智慧財產權,但因為價格便宜、產量和品質差距不大,農民從中“受益”。

種子天下提醒:

要讓農民買上放心安全的種子,一方面咱們農民朋友要提高防範意識;另一方面,有關執法部門也得加大打擊力度,建立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種子天下協辦單位:

安徽茂施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萊州市金海種業有限公司

安徽穀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瑞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咸陽撒可豐複合肥有限公司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合作企業火熱招募中...)

長按上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種子天下

坐享種業諮詢

必須嚴厲打擊流動售賣假農資

一輛麵包車或者三輪車,配上高音喇叭、動感音樂、虛假視頻、免費贈送的禮品以及賣力的吆喝,這些已經成了流動售賣假農資的標配。

根據生產“魯單999”的山東某種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反映,對於夏津縣雷集鎮大姜莊村村民們的遭遇,他們很無奈,並且他們也是受害者。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有的不良商家將劣質種子裝入暢銷品種的包裝袋,披上合法外衣,違法隱蔽性強,這種“李鬼”種子不僅嚴重侵犯了智慧財產權,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李國祥:不管保護智慧財產權也好,還是發展中國的民族種業也好,必須要嚴厲打擊這種“套牌”行為。

一個方面,農民朋友發現了要向執法部門反映,由執法部門來進行處罰;

另一個方面,我們的執法部門要主動到市場裡面去,要能夠對假冒偽劣的種子進行打擊。

還有,隨著資訊化技術的提高,種子的可追溯體系建設非常重要。利用互聯網追溯體系的建設,讓優質種子能夠快速健康發展,也是我們國家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

從“陣地”轉向“遊擊”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各地持續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假冒偽劣種子已從在店面銷售的“陣地戰”變為“遊擊戰”——不法經營者直接進村入戶或到田間地頭銷售。由於農村點多面廣,對“遊擊戰”的打擊也更加困難。“現在賣種子的都是挨家挨戶推銷,買10袋種子送個電鍋啥的,有的乾脆沒正規包裝、沒標籤,都監管不了。”吉林省梨樹縣種糧大戶盧偉說。

套牌套包的“李鬼”種子也是市場亂象之一。江西順發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國金說,市場上某個品種銷售比較好,一些非法種子公司就會用相似的品種去頂替,“這些種子顆粒差不多,但口感相差甚遠”。據瞭解,“李鬼”種子往往是不法公司通過盜取正規種子親本,直接複製或稍作改動後生產,雖然產量、品質上稍差,但價格便宜三分之一左右,嚴重侵犯智慧財產權。

魏巍農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魏巍告訴記者,魏巍農業集團在吉林西部銷售較好的“遠科105”玉米種子的親本曾在生產基地被盜,“種子價格中一半左右是研發費用,非法公司盜取複製的產品價格更便宜,也衝擊了市場,影響了企業的研發積極性”。

此外,“劣種子不假”現象時有發生,迷惑農民。湖南省供銷社多名工作人員表示,有正規廠家將一些品種差一點的種子裝入暢銷品種的包裝袋,披上合法外衣,違法隱蔽性強。

多因素影響執法監管

記者調研瞭解到,面對假冒偽劣種子市場仍存在的亂象,作為直接監管主體的基層種子管理和執法部門尚存在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工作經費匱乏,必要的執法裝備和檢測設備缺失等情況,難以適應種子市場監管新形勢和新任務。

福建省南平市種子管理站站長王輝說,在許多縣,種子管理部門就只有一兩個監管人員,有的一個人要面對好幾萬畝耕地,十多個種子市場,“除日常監管外還有很多其他任務,根本忙不過來”。“南平是福建農業大市,也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各級財政較為困難,種子管理工作經費預算不足,管理運行經費缺乏。”王輝說。

業內人士表示,種子監管任務較重的地區多是農業大縣,普遍為經濟弱縣、財政窮縣,財政投入十分有限。有“天下第一糧倉”之稱的吉林省榆樹市種子監管任務繁重,該市農業執法監察大隊隊長孫程舉說,榆樹市每年工作經費需要100萬元左右,其中財政撥款30萬元,“罰沒款約能補上20萬元,還有一半的經費缺口,隨著市場越來越規範,罰款勢必減少,缺口會越來越大”。

基層種子管理和執法部門普遍靠“肉眼”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缺少必要的檢測設備。福建省一家種業公司生產的種子曾被農業部抽查,發現24個位點中有5個位點的檢測結果和備案不符,被判定為銷售假種子。“在這個案子中,種子的外觀和原來備案的種子是一樣的,但種子可能是改變了父本,造成某些位點和備案的不同,這樣的話只有農業部用DNA檢測手段才能發現,但基層並不掌握這樣的技術手段。”福建省南平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隊長李學明說。

此外,一些地區對“套牌套包”種子的執法態度“曖昧”,一些基層幹部甚至認為這樣的“李鬼”種子雖然侵犯研發企業智慧財產權,但因為價格便宜、產量和品質差距不大,農民從中“受益”。

種子天下提醒:

要讓農民買上放心安全的種子,一方面咱們農民朋友要提高防範意識;另一方面,有關執法部門也得加大打擊力度,建立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種子天下協辦單位:

安徽茂施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萊州市金海種業有限公司

安徽穀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瑞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咸陽撒可豐複合肥有限公司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合作企業火熱招募中...)

長按上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種子天下

坐享種業諮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