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永富:亮成績 答問題 話未來 打好脫貧攻堅戰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講話

中國新聞網訊: 距離中國啟動打贏脫貧攻堅戰已過去兩年多, “到底打得怎麼樣, 還有一些什麼困難和問題,

下一步怎麼辦, 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7日,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 答問過程中, “解碼”中國脫貧攻堅戰。

亮成績

“我們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劉永富用資料說話。

他指出, 過去五年, 中國貧困人口已從9899萬減少至3046萬, 年均減少1370萬人;貧困地區農民純收入增幅比全國農村農民收入增幅高2.5個百分點, 創下歷史最佳。

劉永富表示, 脫貧攻堅的大量投入使得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得到改善, 以增收脫貧倒逼產業發展, 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得到發展。

產業扶貧是可持續的脫貧路, 而這離不開資金的支持。 據劉永富介紹, 過去三年時間, 中國官方已給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用於發展產業增收的貸款4300多億元(人民幣,

下同), 惠及1100多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同時, 中國央行出臺有關扶貧再貸款政策, 支持幫助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龍頭企業, 現已放貸1600多億;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發行3500億以上金融債, 支持易地扶貧搬遷。

此外, 退耕還林、護林員制度等亦促進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答問題

扶貧易地搬遷成本高, 如何在後續扶持和防止返貧上做到平衡?

“該花的成本還得花, 要不怎麼叫脫貧攻堅呢?”劉永富表示, 當前關鍵問題是要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必須要有後續產業, 光搬遷、換地方不代表脫貧, 換地方、有產業加上勞動獲取穩定收入, 才能叫脫貧。

能人下鄉幫扶貧,

政府資金助扶貧, 政策配套惠扶貧, 但怎樣才能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

“社會也要有一定的耐心, 貧困群眾也在變。 ”劉永富指出, 政策上要防止“養懶漢”, 教育上要促貧困戶轉變思想觀念, 培訓上要提高貧困戶的技能、水準和脫貧能力, 還要樹立脫貧典型起示範作用, 用村規對村民的不良習俗進行約束。

基層扶貧幹部作風不實, 出現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現象, 該如何監管?

“對這些作風不實、虛假脫貧、數字脫貧, 甚至搞腐敗的, 我們要毫不客氣的堅決地處理, 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劉永富稱, 脫貧攻堅戰以來, 已查處作風和各種問題案件6萬多起, 處理人數8萬多人。

話未來

2018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這意味著中國脫貧攻堅戰推進到了重大關口, 未來怎麼走?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是脫貧攻堅戰的堅中之堅, 是硬仗中的硬仗, 要實現一個人不掉隊, 一個民族不能少的脫貧攻堅目標,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劉永富直言, 對於目前中國334個深度貧困縣和3萬個深度貧困村, 要制定其脫貧攻堅時間表、線路圖, 要加大新增資金對其的投入, 對貧困發生率18%以上的縣, 貧困發生率20%以上的村, 要加強監測監控, 發現問題要提早做工作, 防止最後出現死角。

中國高層近期提出要“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相比此前的“打贏”, 僅一字之差。

“應該說‘打好’比‘打贏’含金量更高。 ”劉永富表示, “打贏”是完成任務, “打好”則是保證全面完成脫貧任務,

保證脫貧是符合品質的、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基礎上, 為未來減少相對貧困探索經驗, 建立一套較好的體制機制, 保證其可持續性。 (記者 杜洋 夏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