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鹿特丹告急!塞港致400萬Teu中轉貨物延誤超72小時

塞港, 加價!

再塞港, 再加價!

擁堵加劇, 加價再漲!

是的, 這不是繞口令, 這就是歐洲第一大港, 鹿特丹港目前最真實的寫照!

自從去年全球幾大航運聯盟重組以來, 這個全球排名11, 歐洲排名第一的大港就陷入擁堵泥潭而無法自拔!

據搜航網最新獲悉, 目前鹿特丹港由於駁船擁堵所造成的延誤, 已經攀升至72個小時以上, 大量集裝箱船將出現嚴重延誤!

而大量(每年近400萬Teu)經由鹿特丹港轉運到其他歐洲偏港, 或者歐洲內陸地區的貨物, 按廣大外貿企業的話說:堵到你沒脾氣!

有資料顯示, 鹿特丹在2017年處理的1200多萬TEU中, 近三分之一被運往內陸, 為確保集裝箱從巨型船舶上卸下, 並按時裝運, 給深海碼頭帶來巨大的壓力。

隨著鹿特丹加強了其在北歐的樞紐地位, 2017年的轉運量增加了12.3%。 根據港口的資料, 深海轉運的增長每季度都在穩步增長, 從2017年前三個月的6.1%增長到去年同期的13.6%。

從支線船舶轉船量以每年超過21%的速度增長最快。

數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日益增長的亞歐貿易的增長和在2017年4月開始的新聯盟所產生的, 新聯盟的船隻更大停靠在鹿特丹。 然而, 不斷上升的產量加劇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如何從位於Maasvlakte的深海碼頭和在沒有延誤的情況下, 通過駁船將內陸集裝箱運到港口。

有消息稱鹿特丹港剛剛完成了與業界的最新一輪磋商, 試圖找出解決方案, 改善駁船計畫, 並減少擁堵。 它的Nextlogic調度方案正在開發, 以便更好地安排駁船停靠, 19個荷蘭和國際公司正在參與內陸集裝箱航運部門的磋商。

就在本周, 鹿特丹港口管理局(Port of Rotterdam Authority)公佈了其最新數字應用Pronto的第一版, 聲稱該應用將提高每年停靠鹿特丹的3萬艘船隻的效率,

預計這款應用將使停靠該港口的船隻平均減少20%的等待時間。

“歐洲最繁忙的貨櫃港面臨的問題很快會被解決。 ”該終端執行官表示。

然而, 雖然各方都很高興最終採取了更具體的措施,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鹿特丹港務局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荷蘭的內陸碼頭Combi Terminal Twente的運營總監Thijs van den Heuvel表示, 該碼頭每年處理約33萬標準箱, 在國際貨物裝卸協調協會港口腹地連通性研討會上, 儘管過去幾年有很多對話, 但似乎沒有什麼變化, 在港口的深海碼頭和內陸碼頭之間斷開之前, 持續的駁船擁堵將無法解決。

Van den Heuvel解釋說, 目前鹿特丹港與內陸碼頭之間的網路過於分散和複雜。 “有那麼多的托運人、貨代公司、航運公司, 深海碼頭駁船運營商在這兒, 他們都需要共同努力使系統發揮作用。 ”

Van den Heuvel表示, 許多深海和內陸碼頭都會影響雙方的集裝箱體積, 並增加管理駁船運輸的複雜難度。 深海運輸是由一條航運線來處理的, 而內陸運輸公司或內陸航站樓則支付內陸直接運往碼頭的費用, 這意味著內陸航線有單獨的合同協議而不是它成為THC的一部分。

Van den Heuvel表示, 在理想的情況下, 一個大型內陸碼頭將從內陸航站樓駛入大型駁船, 然後在一個深海碼頭起航並返航。 但隨著荷蘭內陸碼頭數量的增長, 同時, 深海碼頭的數量也有所增加,雙方的數量都在擴大。如果一個港口的容量和疏導不足,會導致延遲,並影響下一艘船和下下一艘船,造成擁堵。

深海碼頭的數量也有所增加,雙方的數量都在擴大。如果一個港口的容量和疏導不足,會導致延遲,並影響下一艘船和下下一艘船,造成擁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