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10年首次!中超亞冠全線抗日不敗 但中超真的超越J聯賽了嗎?

2018賽季亞冠東亞區的小組賽全部結束, 中超三支球隊成功晉級, 其中恒大、上港都是以小組第一出線, 亞冠新軍權健則第二出線, 申花成為唯一出局的中超隊伍。 J聯賽則只有鹿島鹿角以小組第二晉級, 成績上看中超已經完全超越了J聯賽, 但事實上我們真的超越了嗎?

本賽季小組賽, 中超和J聯賽的對抗以不敗戰績告終, 3勝5平, 這是自2009年亞冠改制以來, 中超球隊首次實現抗日不敗。 09年亞冠改制以來, 中日和中韓之間的對抗都是比賽焦點。 雖然中國球隊對陣日本球隊的戰績歷來不差, 但面對J聯賽的技術流打法, 也不能做到每支球隊都能保持不敗。

但隨著中國聯賽這些年投入的成倍增加, 各支俱樂部的實力都顯著提升。 從岡波斯、奎瓦斯到德羅巴、阿內爾卡, 從孔卡、埃神再到胡爾克、奧斯卡, 中超的球星不再是小眾不再是老將, 而是正直當打之年的歐美球星。

有錢的俱樂部多了, 中國足球有實力的球員開始集中的向豪門聚攏。

恒大、上港、華夏幸福、權健包括蘇寧都是依靠強大的金元攻勢, 囤積了優質外援和本土國腳級球員。 中國球員實力再差, 這些人組成的球隊實力也絕不會差。 此消彼長,

看重良性運營的J聯賽各隊對外援的投入普遍不大, 優質本土球員都在歐洲聯賽效力, 留在國內的多是過氣國腳和希望之星。

其次, J聯賽對亞冠的渴望度並不如中超甚至其他聯賽那樣強烈, 比如大阪櫻花最後一輪在有出線機會的情況下主動放棄, 以及亞冠日本的主場比賽上座率普遍不足6成, 也更好說明了他們的態度。

這樣的條件下, 兩隊交鋒的結果自然有了高低之分。 本賽季小組賽, 恒大、上港、權健三支隊伍對陣J聯賽球隊均取得1勝1平的成績, 申花雖然出局, 但在同鹿島鹿角的兩次較量中, 都是以平局收場。

中超這些年的亞冠成績普遍超過J聯賽, 亞足聯的積分也是中超排名第一,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中超已經全面超過了J聯賽。

日本J聯賽比甲A早起步一年, 但發展極其迅速。 創始人效仿歐美, 從企業球隊開始, 比賽運作和贊助轉播都有著英超德甲的影子。 J聯賽名義屬於日本足協, 但經濟市場全是自己說了算, 每天給足協一小筆分紅了事。

日本商人為拉攏每一位潛在的球迷, 會給球票定位多個檔位, 還有比如吉祥物和水杯等各種周邊產品。 90年代, 日本為了提升聯賽影響力, 先後引入了濟科、鄧加、斯托伊科維奇、萊昂納多等大牌球星, 並取得成功。 J聯賽通過完美的運作, 各隊的收入劇增, 特別是日韓世界盃後的那幾年。

J聯賽的這些舉措,都是中超在21世紀初才開始做的。甲A聯賽甚至中超聯賽初期,假球黑哨才是主題,俱樂部的運營和管理手段更是遠遠落後J聯賽,球迷數量的多少更多是跟球隊成績成正比的,曾號稱中國第一主場的工體,在國安成績差的時候上座率也就是1-2萬。

中超這些年還處在花錢砸球星的簡單粗暴經營模式,2016年的資料顯示,中超球隊基本都是虧損狀態。但日本J聯賽各隊早已實現盈利。J聯盟3級聯賽2016賽季總收益約相當於57.6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度增加3.41億元。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因為J聯賽的薪水支出很低,但其實並不低,早在2011年就有媒體做過調查,J聯賽日本J聯賽從90年代末,球員平均工資就達到了3000萬日元(200萬左右人民幣)的水準,而近幾年,俱樂部主力球員也基本上在400萬人民幣左右,水準高的能拿到七八百萬人民幣,這個待遇中超恐怕只有幾家俱樂部能夠給到。但好在中超的經營在這些年已經進步不小,相信假以時日我們還是能夠超越J聯賽的。

J聯賽的這些舉措,都是中超在21世紀初才開始做的。甲A聯賽甚至中超聯賽初期,假球黑哨才是主題,俱樂部的運營和管理手段更是遠遠落後J聯賽,球迷數量的多少更多是跟球隊成績成正比的,曾號稱中國第一主場的工體,在國安成績差的時候上座率也就是1-2萬。

中超這些年還處在花錢砸球星的簡單粗暴經營模式,2016年的資料顯示,中超球隊基本都是虧損狀態。但日本J聯賽各隊早已實現盈利。J聯盟3級聯賽2016賽季總收益約相當於57.6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度增加3.41億元。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因為J聯賽的薪水支出很低,但其實並不低,早在2011年就有媒體做過調查,J聯賽日本J聯賽從90年代末,球員平均工資就達到了3000萬日元(200萬左右人民幣)的水準,而近幾年,俱樂部主力球員也基本上在400萬人民幣左右,水準高的能拿到七八百萬人民幣,這個待遇中超恐怕只有幾家俱樂部能夠給到。但好在中超的經營在這些年已經進步不小,相信假以時日我們還是能夠超越J聯賽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