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背街小巷最見城市治理真功夫

北京市日前發佈《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動方案》, 將利用3年時間, 全面整治核心區2435條背街小巷。 背街小巷將設立“街長”“巷長”, 選派街道、社區等黨員幹部擔任。 根據方案, 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要達到“十無”, 即無私搭亂建、無開牆打洞、無亂停車、無亂占道、無亂搭架空線、無外立面破損、無違規看板匾、無道路破損、無違規經營、無堆物堆料。

背街小巷, 是城市主要馬路後面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間。 其雖然“背”而“小”, 卻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大舞臺、大空間, 關係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舒適度、出行便捷度、呼吸清新度、耳根清靜度。

總之一句話, 關係到老百姓的宜居指數、健康指數甚至是幸福指數。 故而有人說, “城市風貌是城市的‘面子’, 而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裡子’”。 每一個城市, 無論是否正在或需要創建文明城市, 都應該努力扮靚每一條背街小巷。

不必諱言, 在一些方, 背街小巷的私搭亂建、開牆打洞、違規停車、亂堆雜物、淩空架線等現象, 成為困擾群眾“家門口”的老大難問題, 使得背街小巷成為髒亂差的典型。 何也?那些地方的城市建設與管理部門, 往往只看到建設與整治通衢大道、公共廣場、商業大街、公園綠地的必要與緊迫——可以顯示“大手筆”, 可以做出“好成績”, 且效果立竿見影。 而背街小巷不僅不容易出成績,

反因人流車輛聚集, 而成為難啃的“硬骨頭”。 這種拈輕怕重、重表不重裡的思維, 顯然要不得。

實際上, 城市管理、文明創建, 最是於細微處見功夫、見態度、見精神。 通過提質改造扮靚背街小巷, 一方面, 可以暖民心, 讓老百姓覺得, 這才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 搞起城市管理、文明創建來, 更容易讓老百姓與相關部門“思想上合拍, 行動上一致”;另一方面, 背街小巷更考驗相關部門的治理能力。 “細節決定成敗, 大事起於具體”, 問題錯綜複雜、利益盤根錯節的背街小巷都能治理得井井有條, 何愁整個城市的建設與管理, 不能再上一個甚至幾個新臺階?

於此而言, 北京將利用3年時間完成核心區2435條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提升,

無疑是謀求科學發展、為民眾辦實事的舉動。 扮靚背街小巷, 也應該是其他城市進行文明創建、搞好城市發展的一大要務。 不僅要改造背街小巷、亮化背街小巷, 讓它們全部煥然一新, 散發勃勃生機, 還可以因地制宜, 儘量追求大多數背街小巷樣貌不同、韻味不同、景致不同, 各有特色, 正所謂“一條街巷一處景, 各條街巷景不同”。 當老百姓身邊的背街小巷都成為“文明街巷”, 何愁建不成文明社區、文明城市? 據光明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