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人民為中心 推動網信事業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2016年4月19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信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 網信事業要發展, 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兩年後的今天, 網信事業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 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頂層設計持續加強。 2016年7月, 《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出臺, 提出了國家資訊化發展的三大戰略任務。 其中重點是發展核心技術、夯實基礎設施、開發資訊資源、優化人才隊伍、深化合作交流;加快培育資訊經濟、深化電子政務、繁榮網路文化、創新公共服務、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強資訊化法治建設、網路生態治理和網路空間安全維護,

保障資訊化有序健康安全發展。

2016年12月《“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發佈, 提出了引領創新驅動、促進均衡協調等6個主攻方向;部署了構建現代資訊技術和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泛在先進的資訊基礎設施體系等10方面任務;確定了新一代資訊網路技術超前部署、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12項優先行動;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規、創新制度機制等6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2017年, 我國新建光纜線路長度705萬公里, 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3747萬公里, 比上年增長23.2%;互聯網寬頻接入埠數量達到7.79億個, 增長9.3%。

2017年11月, 《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畫》印發實施, 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 助力構建高速率、廣普及、全覆蓋、智慧化的下一代互聯網。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我國IPv6地址分配總數為23430塊(/32), 全球排名居第二位。

社會治理手段極大創新。 互聯網助力社會治理、社會服務手段創新, 再造工作流程, 有效減少了工作環節, 簡化了工作程式, 提升了服務效能, 方便了群眾辦事。 目前, 全國政府網站運行總數近3.2萬家;政務新媒體成為溝通社情民意的新管道。

面向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制定了網信事業發展新藍圖, 提出要加快建設網路強國、數位中國、智慧社會, 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數字經濟、共用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如今, 以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位技術正日益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用微信,

購物用淘寶, 搜索用百度, 打車用滴滴, 騎車用摩拜, 地圖用高德, 視頻用愛奇藝, 訂餐用餓了麼……

從互聯網催生的新產品新業態競相湧現, 到數位技術將智慧新生活變為現實;從出臺網路安全法開啟依法治網新階段, 到數字經濟的“大動脈”更加通暢……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網信事業發展正在網路強國的建設中不斷邁出更大步伐, 人民在共用互聯網發展成果上的獲得感越來越多,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滿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