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創丨校訓尋花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讓我想起了校訓。 我就讀過的學校, 有沒有校訓, 我完全不記得了。 搞不清是自己的錯, 還是校訓本身的錯。

確切地講, 覺得是雙方的錯。 記不住就讀學校的校訓, 我之錯在於沒用心, 用心了我一定會記得, 因為我這點記憶天賦還是有的。 說是校訓本身之錯, 是因為我雖然記不住自己學校的校訓, 卻能清楚地記住未曾就讀學校的校訓, 何故?

銘刻在我心裡, 世界範圍內, 最熟悉的校訓是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雖然去清華學習的機會約等於零, 但這校訓卻不時地提醒著我, 催我奮進。 最關鍵的提醒是“自強不息”, 我能理解她, 能感覺到她的分量。 她不僅激勵著我奮戰在求學之途, 又將伴隨著我奮戰在創業之道。 我是一個長期做著夢的人, 我常將自己的昵稱稱為“夢子”。 逐夢的旅程曲曲折折, 刀風劍雨, 磕磕絆絆。 每當我有點畏縮和彷徨的時候,

就會被“自強不息”激起鬥志。 “自強不息”不僅我熟悉, 我的一些朋友及合夥人的辦公室或者家裡常常掛著。 我的朋友及合夥人基本上已經取得了成功, 我能體會到他們成功的背後或許就是因為“自強不息”。 因屢次造訪清華, 親身的體驗, 讓我長期受益, 故說“約等於零”。

並不是名校的校訓我都能記住, 哈佛的校訓似乎有二十多條, 她們是不同年代提出的。 我最熟悉的只有兩條, “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 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和“此刻打盹, 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 你將圓夢。 ”對第一條我是反感的, 對第二條是欣賞的。 反感與討厭, 讓她與我的思想發生劇烈衝突, 讓我分析反感討厭的原因, 這樣就悄悄地入駐我的記憶中了。

我不覺得學習是苦痛的, 我自從初中以後就喜歡上了學習, 直到現在, 我還是喜歡學習。 我覺得只有學習能夠刷新的我心智, 讓我的思想新生。 也許是清華大學的校訓錮定在了我意識中, 讓我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 再審視這條校訓時, 中西方微意識產生碰撞。 我欣賞第二條是覺得形式和內容都不錯, 翻譯得不錯, 原文也不錯“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簡潔明瞭, 意蘊深刻, 音韻和諧。

我能夠記住南開大學校訓得益於我的才疏學淺和周恩來總理。 當初, 我讀到“允公允能”就迷茫了, 不能理解。 因為對她的不理解就想探求, 探求就不小心記住了“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 我熟悉南開創始人張伯苓和嚴修也得益于周總理。 我猜想周總理或許也得益於南開校訓,

同樣我也有收益, 明白了“允公允能”就是德才兼備的意思, 同時, 我總會想盡辦法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

其它校訓還有一些, 但那好像不是花, 而是草原中的一棵小草, 有它自己的生命。 草太多, 鋪陳起來就用了校訓典卷, 而今天我不是作卷, 是提醒自己。 別讓自己頹廢、無聊和悄逝, 畢竟我還年輕。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 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