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出國門 讓中華民歌香飄世界

“久久不見久久見, 久久見過還想見。 ”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將一首海南民歌推向世界。 這不是中國民歌第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兩年前G20杭州峰會的文藝匯演上, 最富盛名的中國民歌《茉莉花》被以全新方式呈現, 一曲《難忘茉莉花》讓與會各國領導人驚豔。 (《光明網》4月13日)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優秀民歌同樣登上大雅之堂。 有些人認為, 民歌地區特色明顯, 鄉土氣氛濃厚, 只能適合民間演唱, 難登大雅之堂。 殊不知, 優秀民歌作者也是人民群眾, 是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實踐中, 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意志和願望而創作的。 具有鮮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因而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有些民歌以詞句感情濃厚, 曲調優美而征服無數觀眾。 不但適合民間傳唱, 而且同樣能登大雅之堂。

《茉莉花》、 《花好月圓》 、《青藏高原》、《南泥灣》、《在那遙遠的地方》、《走西口》、《草原之夜》、《康定情歌》 ……, 都經久不衰, 享譽國內外。

優秀民歌同樣能成為音樂經典。 什麼是經典?常念為經, 常數為典。 經典就是經得起重複, 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那麼, 經典歌曲也就是被人們經常演唱, 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 大家知道, 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 其中民歌亦是多如星海, 名目繁多。 上世紀九十年代, 著名音樂理論家喬建中先生編著的《中國經典民歌鑒賞指南》上下冊, 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該書在前人整理研究的《中國民間歌曲集成》(31卷)近4萬首作品的基礎上, 精選了28個省區、56個民族的305首民歌。 僅民歌一種, 喬建中先生編著的《中國經典民歌鑒賞指南》上下冊中,

就收錄了中國民歌的經典作品305首。 由此可見, 民歌乃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種類之一, 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就說《南泥灣》, 這首歌曲不但當時風靡陝北根據地, 成為激勵廣大軍民發展生產, 保障生活和戰鬥力的經典歌曲, 而且至今還傳唱不衰, 人們耳熟能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優秀民歌香飄世界。 俗話說得好, 文藝無國界。 習近平主席作為大國領袖在博鼇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把一首海南民歌推向世界, 由此可見, 民歌的魅力無法抵擋。 毫不誇張的說,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我國的發展備受世界矚目, 中國文化也漂洋過海, 在世界發揚光大。 其中就有優秀的民歌。 當然, 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 強調各國要順應時代潮流, 堅持開放共贏, 勇於變革創新, 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繼續推出擴大開放新的重大舉措, 同亞洲和世界各國一道,

共創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 中國文化也應該再發力, 讓包括民歌在內的優秀文化走出國門, 香飄世界。 (陸敬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