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保、無抗、豆粕替代,發酵料前景很美好,但還有這些難題要面對

發酵飼料是近幾年豬飼料業最熱的話題之一, 也是養豬人熱切關注的焦點。 對此筆者採訪了數位行業專家, 試圖對發酵料的興起、現狀、未來趨勢做個全面的解釋。

1、發酵料熱基於幾個基本面

從營養學研究的角度看, 飼料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從單純地根據動物的生長規律, 通過營養平衡搭配, 按比例將原料混合的階段, 到熟化料階段(經過熟化的原料更容易被動物消化, 但熟化過程不能處理掉原料中的耐熱型抗營養因數), 再到運用生物技術, 將原料進行體外預處理的階段。 有人認為原料的體外處理將是飼料業研究的下一個時代。 這也是目前發酵飼料研究的基本思路。 所以, 發酵飼料是更前沿科技的集成, 也是飼料營養學這一學科發展的結晶。

縱觀目前養豬業形勢, 正在由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 並且面臨兩大潮流——環保和無抗。

高日糧濃度、高疾病狀態、高抗生素添加的養殖現狀亟待改變。 在新的大趨勢之下, 行業急切尋找新的替代方法, 讓養豬業持續健康發展。 於是, 發酵飼料被賦予了厚望。

發酵飼料的積極意義還在於節約糧食、緩解人畜爭糧問題。 飼料原料如豆粕, 通過發酵, 能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質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質, 生成有機酸、小肽類氨基酸等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 經過“體外預消化”, 減少了多餘蛋白質的浪費, 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發酵技術還可用以處理其他廉價原料, 從而盡可能替代玉米、豆粕等優質蛋白源。 據湖南百宜集團發酵料技術總監周相超博士介紹:“現在全價料的豆粕用量占比約20%, 如果真正把發酵技術和低蛋白技術利用起來,

在保證飼料營養不減損的情況下, 豆粕用量有望降低十個點”。

可以說, 發酵飼料的未來充滿想像空間。

2、市場普及遇到瓶頸

儘管發酵料在業界已經相當火熱, 但是還沒有得到全面普及, 這有工藝層面上的瓶頸, 也有應用層面上的難題。 目前主流的發酵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在全價料的基礎上進行發酵, 另一種是對飼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進行發酵。 這兩種方式都時有發酵不穩定的問題。 發酵過程對於菌群純度、PH、溫度等條件有較為嚴苛的要求, 控制不當即滋生雜菌, 導致發酵不成功。 應對雜菌也不是沒有辦法, 引入酶製劑可使小肽的產生更加穩定。 但品控環節若出現差錯, 也會使得最終產品不盡人意。 很多大型豬場也都會研製發酵料,

但發酵過度、或是發酵成功但儲存不當導致產品不合格等問題也時常困擾著他們。

此外, 隨著養殖市場由散戶向規模化集約化轉型, 大型豬場普及了自動化飼喂設備, 這對發酵飼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發酵飼料含水量比較高,

容易粘黏成團, 影響其在料線中的流動性, 不方便飼喂。 “過去我們更多的關注發酵料生物性能的表達, 而忽略了其市場應用層面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處理起來相對簡單, 只需在工藝上稍加改進, 以適應豬場自動投喂系統。 ”湖南普菲克集團技術總監劉亞力向筆者介紹。

另外一個難點是行業對於發酵料缺乏完整的認知。 前兩年, 養豬人受到一輪輪初級發酵料推銷的浪潮, 這些飼料只是籠統地解決一些問題, 而沒有針對性。 使得發酵料並沒有給豬場帶來看得見的實惠。 這給養豬人造成過或多或少的誤解。 另外, 很多豬場跟上游飼料企業達成了某些合作, 因此在飼料選擇上具有一定排他性。 這客觀上也給發酵料的推廣設置了一道障礙。

3、展邁向深水區,探索更廣闊的空間

早期的發酵料更多的是以豆粕為發酵物件,但豆粕本身就是個非常優質的植物蛋白源,如果僅僅只對豆粕發酵,從節省能源的角度看,意義並不大。所以,陸續有人嘗試把發酵技術應用到稻杆、棉籽粕、棕櫚粕、統糠等原料上。通過對纖維進行降解,使其可被豬吸收利用。相當於充當了反芻動物瘤胃的角色。“所以,發酵飼料未來的趨勢,可能是發酵物件的多元化,通過利用非常規的原料,降低飼料製造成本,以及對玉米、豆粕的依賴度。”嘉吉飼料營養豬料技術總監詹建良告訴筆者。

目前,由於發酵料的造價較高,常被作為功能性的產品,使用物件更多的局限於仔豬。對於生長育肥豬,在使用成本上體現不出明顯的優勢。但是如果能將非常規原料利用起來,發酵料的造價有望大大降低,到那時發酵飼料會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對於豬場來說,每個豬場對於發酵料都有不同的需求點。因此,上游企業也圍繞腹瀉、便秘、環保、黴菌毒素、肉質改善等不同需求開發了相對應的細分產品。發酵飼料已經從以前的一個產品打天下的時代,慢慢細分,漸趨成熟。所以,不管從研究層面,還是應用層面,發酵料正從淺灘邁向深水區。

4、制定行業標準,讓發酵料發展得更好

然而發酵料發展到現在還更多的停留在“質的變化”,對於發酵產物的量化缺乏衡量的指標。發酵料需要從過去籠統地解決問題的階段,轉為更精准地解決問題。如果能建立起行業標準,無疑可以推動這一進程,讓發酵料發展得更好。

對此,湖南普菲克技術總監劉亞力博士表示:“大多數養豬人對於發酵產物的量化指標沒有明確的認知。有沒有量化指標?是什麼樣的量化指標?用了之後能給豬場帶來多大效益?希望行業不斷的提出這樣的質疑,以此倒逼生產者做得更好。”

“行業正處在轉型的階段,行業標準的制定有很大難度。發酵產物的種類非常多,目前檢測手段也不能把所有的代謝產物都分得很開,目前我們只在一些方面做得比較透徹。所以儘管行業管理部門想制定標準,但是技術手段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研究出每一個可量化的指標,最終建立相對完善的發酵料行業標準。這個過程還需要時日,等到標準建立好之後,發酵料的整體品質肯定會上一個臺階。”

總的來說,發酵飼料的好處不勝枚舉,行業各界對發酵飼料給養豬業帶來的積極意義有所共識,對於發酵飼料的未來發展普遍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然而發酵料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行業各界共同推動,促其造福養豬業。

特別感謝:嘉吉飼料營養豬料技術總監詹建良博士、湖南普菲克技術總監劉亞力博士、百宜集團發酵料技術總監周相超博士對本文提供的幫助和寶貴觀點。也在此呼籲行業有識之士,與豬場動力網一同,用點滴行動推動行業進步,中國養豬業因你們而更有前行的動力。

3、展邁向深水區,探索更廣闊的空間

早期的發酵料更多的是以豆粕為發酵物件,但豆粕本身就是個非常優質的植物蛋白源,如果僅僅只對豆粕發酵,從節省能源的角度看,意義並不大。所以,陸續有人嘗試把發酵技術應用到稻杆、棉籽粕、棕櫚粕、統糠等原料上。通過對纖維進行降解,使其可被豬吸收利用。相當於充當了反芻動物瘤胃的角色。“所以,發酵飼料未來的趨勢,可能是發酵物件的多元化,通過利用非常規的原料,降低飼料製造成本,以及對玉米、豆粕的依賴度。”嘉吉飼料營養豬料技術總監詹建良告訴筆者。

目前,由於發酵料的造價較高,常被作為功能性的產品,使用物件更多的局限於仔豬。對於生長育肥豬,在使用成本上體現不出明顯的優勢。但是如果能將非常規原料利用起來,發酵料的造價有望大大降低,到那時發酵飼料會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對於豬場來說,每個豬場對於發酵料都有不同的需求點。因此,上游企業也圍繞腹瀉、便秘、環保、黴菌毒素、肉質改善等不同需求開發了相對應的細分產品。發酵飼料已經從以前的一個產品打天下的時代,慢慢細分,漸趨成熟。所以,不管從研究層面,還是應用層面,發酵料正從淺灘邁向深水區。

4、制定行業標準,讓發酵料發展得更好

然而發酵料發展到現在還更多的停留在“質的變化”,對於發酵產物的量化缺乏衡量的指標。發酵料需要從過去籠統地解決問題的階段,轉為更精准地解決問題。如果能建立起行業標準,無疑可以推動這一進程,讓發酵料發展得更好。

對此,湖南普菲克技術總監劉亞力博士表示:“大多數養豬人對於發酵產物的量化指標沒有明確的認知。有沒有量化指標?是什麼樣的量化指標?用了之後能給豬場帶來多大效益?希望行業不斷的提出這樣的質疑,以此倒逼生產者做得更好。”

“行業正處在轉型的階段,行業標準的制定有很大難度。發酵產物的種類非常多,目前檢測手段也不能把所有的代謝產物都分得很開,目前我們只在一些方面做得比較透徹。所以儘管行業管理部門想制定標準,但是技術手段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研究出每一個可量化的指標,最終建立相對完善的發酵料行業標準。這個過程還需要時日,等到標準建立好之後,發酵料的整體品質肯定會上一個臺階。”

總的來說,發酵飼料的好處不勝枚舉,行業各界對發酵飼料給養豬業帶來的積極意義有所共識,對於發酵飼料的未來發展普遍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然而發酵料是個系統工程,需要行業各界共同推動,促其造福養豬業。

特別感謝:嘉吉飼料營養豬料技術總監詹建良博士、湖南普菲克技術總監劉亞力博士、百宜集團發酵料技術總監周相超博士對本文提供的幫助和寶貴觀點。也在此呼籲行業有識之士,與豬場動力網一同,用點滴行動推動行業進步,中國養豬業因你們而更有前行的動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