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技術先行,開啟數位醫療創新模式

2018年4月11日, 第79屆CMEF醫博會暨ICMD醫療器械設計與製造展如期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召開。 GE醫療圍繞“關愛先行, 創新成就非凡中國”主題, 攜16款創新產品及數字醫療創新成果亮相展會, 全面展示在患者關愛、精准診斷、重疾應對、運營增效等方面的重磅產品和解決方案。

如今, 互聯網+醫療正以勢不可擋的方式推動醫療行業前進, 數位化與醫療行業的融合已經成為必然。 伴隨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不斷落地, 醫療模式的創新與顛覆已成必然, 醫療服務也必定會走向真正意義的數位化。

圖1. GE攜多款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亮相2018CMEF

GE三大戰略, 助力醫療資源均衡分佈

醫改實施七八年以來, 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不可諱言, 當下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存在。 若要真正推動分級診療制度, 大資料、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也是實現病人看病在基層也能夠切實享受到三甲醫院醫生服務的重要手段。

GE全球高級副總裁、GE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表示:“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技術正在與醫療行業深度融合。 GE是一家數位工業公司, 我們力求通過數位創新和系列數位醫療解決方案, 助推醫療模式轉型, 提高臨床生產力和運營效率, 加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讓百姓享受到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

圖2. GE全球高級副總裁、GE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左一)為來賓介紹GE醫療數字創新的最新成果

過去幾年中, GE一直將推進工業互聯網在中國進一步落地作為發力目標。 段小纓還表示, 聚焦醫療、航空和電力領域, 通過攜手行業重要客戶開展試點, 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應用;注重打造整個工業互聯網生態鏈;打造本土大資料能力是GE的三大戰略。 將這三項內容具體到醫療領域, 即是關注資產運營管理、患者臨床診斷、醫院能力建設三個核心產出在數位化醫療中的創新。

數位創新, 驅動醫療模式轉型

本次CMEF展會, GE醫療重磅推出三大主打數位醫療應用和解決方案:資產雲管家、雲心電、雲影像, 聚焦資產、臨床、能力建設三大核心產出, 引領數位醫療創新。

其中, 資產雲管家是GE醫療在中國落地的首個數位化專案, 是中國團隊按照本土需求定制的整體醫學裝備智慧管理及優化方案, 基於大資料的智慧型分析優化, 實現醫療設備的全生命週期精益管理;

心血管疾病是當下中國所面臨的一大健康挑戰, GE雲心電解決方案能夠構建上級與基層醫院間的區域心電網路, 通過心電資料的標準化採集、人工智慧技術的分析預判和雲端遠端診療, 實現更智慧、精准的診斷, 促進優質資源分享,

助力中國的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

雲影像解決方案為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提供了扎實的技術平臺, 針對目前正在發展中的區域影像檢查或獨立影像中心模式, 通過整合和管理不同系統、不同設備的影像和臨床資料, 打造規範、可靠的統一影像資訊平臺, 促進區域級影像資訊的共用與協同, 助力基層醫療、非公醫療機構或醫聯體實現醫療協同。

技術先行:感受創新模式下的數位化醫院應用實例

1. 鄭大一附院:讓醫療3D列印不再是“陽春白雪”

3D列印作為當下一項熱門技術, 其與工業、製造業的融合已經比較廣泛。 目前該技術與醫療行業的融合雖算不上全然是紙上談兵, 但應用範圍和應用程度還遠遠不夠。 事實上, 3D列印能夠為醫療行業帶來極大便益,也正因此,探尋3D列印與醫療的融合之路成為當下醫療行業關注的熱點。

圖3. 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科長吳豔指導年輕醫生進行設備操作

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目前亞洲最大的醫院,其日門診量最高達到兩萬餘人次。目前鄭大一附院年手術量超過25萬台,其中大約1%的手術需要使用3D列印模型輔助手術。據該院放射科科長吳豔介紹,傳統的3D列印過程十分繁瑣,需要通過特定軟體對CT、磁共振等設備產生的二維醫學影像資料進行三維建模,再進一步將建模檔轉換成3D列印可以識別的格式進行列印。“經過多番實踐和積累,我們意識到,縮短3D列印過程時間、降低模型列印失敗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簡化建模過程。試想,如果臨床醫生能夠根據對患者的診斷需求直接進行3D建模,那麼就能夠很大程度上節省建模前的溝通時間,而最終結果的失敗率也一定會大大降低。而GE醫療所推出的AW4.7智匯工作站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吳豔如是說。

2. 邵逸夫醫院:打造“共用模式”下的醫院設備管理

醫療行業雖然相對保守,但也在隨著技術不斷更迭、國民生活水準不斷提升逐漸打破原有格局、重塑新的模式。數位化建設作為醫療行業創新的有力抓手,一度受到行業企業和醫療機構的廣泛關注。

圖4. GE資產雲管家介面

浙江省邵逸夫醫院作為目前國內首家獲得JCI和HIMSS 7雙項認證的醫院,長期以來一直在數位化建設與探索創新的路上不斷努力,他們通過一系列的嘗試與積累,在數位化建設方面打造出了獨特的“邵逸夫模式”。

固定的設備資產管理對於醫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簡化設備科管理者在瞭解設備維修狀態的流程是提升設備醫院設備資產管理效率的關鍵。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設備科科長劉錦初介紹,邵逸夫醫院引入GE資產雲管家(APM)後,設備可通過微信平臺報修,工程師還可以選擇緊急程度,擇優處理、即時記錄、更新資訊,有效説明其優化運維流程、提升設備使用效率、顯著降低運維成本。”劉錦初科長還說,邵逸夫醫院將基於“資產雲管家”平臺加入了定制模組作為調劑中心,説明調用空閒設備供其他科室使用,鼓勵資源分享,盤活整個醫院的閒置資源。“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造‘共用模式’下的醫院設備管理,更大程度、更大範圍的提升整個醫院、整個地區乃至整個醫聯體內的設備利用率。”

3. 山東千佛山醫院:“能譜臨床化”開闢精准診斷新路徑

共識顯示,CT能譜成像能夠帶來更豐富、精准、定量的多參數成像資訊,對於腫瘤早期病灶發現、冠心病、大血管造影、肌骨成像等多種疾病影像學精准診斷具有獨特價值。因此,影像技術的發展對提升醫療診斷品質而言至關重要。

圖5. 山東千佛山醫院放射科主任史浩講解能譜圖像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是一所擁有在職職工1200余人、2800余張床位的綜合性三甲醫院。2017年,千佛山醫院連續兩次升級能譜功能,並成為首批引入“先鋒能譜平臺”的醫院,能譜應用臨床上的優勢更加明晰化了起來。據千佛山醫院放射科主任史浩介紹:由於能譜可以提高組織對比度,針對高單能量圖像能夠實現去金屬偽影、去鈣化偽影,因此在冠脈能譜應用上優勢明顯。“這一優勢使得醫師能對患者鈣化斑塊的局部管腔情況進行深入瞭解,從而作出更精准的判斷,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決策。”史浩如是說。

數字醫療建設面臨挑戰,但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中國醫療體系越來越多元化,也面臨諸多挑戰:第一,醫療資源配置仍不均衡;第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重疾快速發展;第三,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且在不同層次不斷提升。多番實踐和積累證明,數位化是解如上挑戰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段小纓表示:“數位化推進過程當中,最大的挑戰不在於技術本身。我認為,真正的難點有兩個:難點之一,是商業模式的突破:在GE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雲心電。GE雲心電要實現目的是讓病人能夠在鄉鎮衛生院享受三甲醫院醫生診斷。但整個過程中涉及了很多商業模式,包括付費標準、付費分成、體制內、體制外哪些醫院進、哪些醫院出......解決方案本身的實現並不困難,但是商業模式突破方面還是會有很多門檻需要突破;難點之二,則是群眾對於各類設備使用方式和觀念的改變。流程再造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但也一定會造成使用習慣和認知觀念的變更。在推廣數位化的過程當中,不是把數位化解決方案放下去就自然而然形成,而是要對流程本身做可行的、易於接受的再造。”

對於中國而言,發展大健康產業、幫助分級診療全面落地,是解決資源分佈不均、抑制重疾迅速發展、滿足患者更高需求等問題的重中之重,更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主要途徑。正因如此,數位化和智慧化作為大健康產業前行的催化劑和重要推手必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3D列印能夠為醫療行業帶來極大便益,也正因此,探尋3D列印與醫療的融合之路成為當下醫療行業關注的熱點。

圖3. 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科科長吳豔指導年輕醫生進行設備操作

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目前亞洲最大的醫院,其日門診量最高達到兩萬餘人次。目前鄭大一附院年手術量超過25萬台,其中大約1%的手術需要使用3D列印模型輔助手術。據該院放射科科長吳豔介紹,傳統的3D列印過程十分繁瑣,需要通過特定軟體對CT、磁共振等設備產生的二維醫學影像資料進行三維建模,再進一步將建模檔轉換成3D列印可以識別的格式進行列印。“經過多番實踐和積累,我們意識到,縮短3D列印過程時間、降低模型列印失敗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簡化建模過程。試想,如果臨床醫生能夠根據對患者的診斷需求直接進行3D建模,那麼就能夠很大程度上節省建模前的溝通時間,而最終結果的失敗率也一定會大大降低。而GE醫療所推出的AW4.7智匯工作站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吳豔如是說。

2. 邵逸夫醫院:打造“共用模式”下的醫院設備管理

醫療行業雖然相對保守,但也在隨著技術不斷更迭、國民生活水準不斷提升逐漸打破原有格局、重塑新的模式。數位化建設作為醫療行業創新的有力抓手,一度受到行業企業和醫療機構的廣泛關注。

圖4. GE資產雲管家介面

浙江省邵逸夫醫院作為目前國內首家獲得JCI和HIMSS 7雙項認證的醫院,長期以來一直在數位化建設與探索創新的路上不斷努力,他們通過一系列的嘗試與積累,在數位化建設方面打造出了獨特的“邵逸夫模式”。

固定的設備資產管理對於醫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簡化設備科管理者在瞭解設備維修狀態的流程是提升設備醫院設備資產管理效率的關鍵。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設備科科長劉錦初介紹,邵逸夫醫院引入GE資產雲管家(APM)後,設備可通過微信平臺報修,工程師還可以選擇緊急程度,擇優處理、即時記錄、更新資訊,有效説明其優化運維流程、提升設備使用效率、顯著降低運維成本。”劉錦初科長還說,邵逸夫醫院將基於“資產雲管家”平臺加入了定制模組作為調劑中心,説明調用空閒設備供其他科室使用,鼓勵資源分享,盤活整個醫院的閒置資源。“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造‘共用模式’下的醫院設備管理,更大程度、更大範圍的提升整個醫院、整個地區乃至整個醫聯體內的設備利用率。”

3. 山東千佛山醫院:“能譜臨床化”開闢精准診斷新路徑

共識顯示,CT能譜成像能夠帶來更豐富、精准、定量的多參數成像資訊,對於腫瘤早期病灶發現、冠心病、大血管造影、肌骨成像等多種疾病影像學精准診斷具有獨特價值。因此,影像技術的發展對提升醫療診斷品質而言至關重要。

圖5. 山東千佛山醫院放射科主任史浩講解能譜圖像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是一所擁有在職職工1200余人、2800余張床位的綜合性三甲醫院。2017年,千佛山醫院連續兩次升級能譜功能,並成為首批引入“先鋒能譜平臺”的醫院,能譜應用臨床上的優勢更加明晰化了起來。據千佛山醫院放射科主任史浩介紹:由於能譜可以提高組織對比度,針對高單能量圖像能夠實現去金屬偽影、去鈣化偽影,因此在冠脈能譜應用上優勢明顯。“這一優勢使得醫師能對患者鈣化斑塊的局部管腔情況進行深入瞭解,從而作出更精准的判斷,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決策。”史浩如是說。

數字醫療建設面臨挑戰,但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中國醫療體系越來越多元化,也面臨諸多挑戰:第一,醫療資源配置仍不均衡;第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導致重疾快速發展;第三,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且在不同層次不斷提升。多番實踐和積累證明,數位化是解如上挑戰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段小纓表示:“數位化推進過程當中,最大的挑戰不在於技術本身。我認為,真正的難點有兩個:難點之一,是商業模式的突破:在GE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雲心電。GE雲心電要實現目的是讓病人能夠在鄉鎮衛生院享受三甲醫院醫生診斷。但整個過程中涉及了很多商業模式,包括付費標準、付費分成、體制內、體制外哪些醫院進、哪些醫院出......解決方案本身的實現並不困難,但是商業模式突破方面還是會有很多門檻需要突破;難點之二,則是群眾對於各類設備使用方式和觀念的改變。流程再造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但也一定會造成使用習慣和認知觀念的變更。在推廣數位化的過程當中,不是把數位化解決方案放下去就自然而然形成,而是要對流程本身做可行的、易於接受的再造。”

對於中國而言,發展大健康產業、幫助分級診療全面落地,是解決資源分佈不均、抑制重疾迅速發展、滿足患者更高需求等問題的重中之重,更是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主要途徑。正因如此,數位化和智慧化作為大健康產業前行的催化劑和重要推手必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