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活動」走進洋縣華陽——共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西部法制報

公眾號ID:xibufazhibao

關注

嗨, 大家好

我叫朱鹮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是不是特別美麗呀!

嗨, 大家好

我叫大熊貓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雖然我不美麗, 但是我可愛呀!

嗨, 大家好

我叫金絲猴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聰明伶俐, 身手敏捷!

嗨, 大家好

我叫羚牛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你別看我身形小, 但是我力氣很大!”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

“秦嶺四寶”

我們生活在這裡

這裡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這裡山清水秀 風景美

這裡物產豐富 飲食美

這裡還有很多 很多

我們介紹不完的

......

那麼,接下來的介紹就交給

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組吧!

4月13日,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 調研採訪組來到了漢中洋縣,紅二十五軍司令部曾設於此。洋縣位於陝南漢中盆地東緣,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古稱“洋州”,今被譽為“朱鹮之鄉”。是陝西省唯一建有朱鹮和長青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區。

位於儻駱古道上秦嶺腹地的華陽古鎮被譽為秦嶺第一古鎮。世界珍禽朱鹮從這裡發源,“秦嶺四寶”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在這裡齊聚。

洋縣是中國唯一產“黑、紅、白、黃、綠、紫”六種米的縣,這裡是國家南水北調和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西北地方最大的有機食品產業集群在這裡興建。

目前,洋縣正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和打造西北地方最佳生態休閒養老養生目的地為目標,努力構建“一核四中心”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和富有洋縣特色的生態休閒養老養生產業體系,全力打響“朱鹮之鄉、養老福地”品牌,朝著建設陝南迴圈發展、生態宜居示範縣目標砥礪奮進。

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洋縣,南屏巴山,北依秦嶺。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千百年來,得天獨厚的地域特點造就了洋縣無與倫比的自然環境,世界瀕臨滅絕的最後7只野生朱鹮選擇在此繁衍生息,至1981年被中科院專家發現,震驚世界。

隨即,該縣生態保護之旅全面開啟,陸續建立了長青、朱鹮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漢江貫穿洋縣東西,多年持續的生態保護使得該縣年均空氣優良天數近300天,森林覆蓋率達66.88%,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肺臟”和“世界天然物種基因庫”。

有機產業風生水起

多年的朱鹮保護措施造就了洋縣優越的生態環境,為發展有機產業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天然條件。“守住青山綠水,將它轉化為金山銀山!”在專家指導下,洋縣政府主導,立規劃、定方針、成立有機辦,設立每年千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開啟打造有機產業迴圈發展的“洋縣模式”。

目前,洋縣已創建成“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和“全國朱鹮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認證有機產品或有機轉換產品14大類76種,認證有機種養基地12.8萬畝。

洋縣有機農業發展的“有機+旅遊+生態”模式已全面確立。該縣傾力打造的有機產業園區,已成為西北地方最大的有機食品產業集群和有機產品聚集地。“朱鹮”和“有機”已成為洋縣的靚麗名片和形象代言。

新風美德潤澤洋州

洋縣民風淳樸,在城西二十餘裡漢江北岸的小鎮謝村鎮老街西頭,一座古樸美觀的青石板橋謝孫橋將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近年來,洋縣縣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講文明、知榮辱、樹誠信、愛家鄉”全民道德教育活動,大力實施“六五工程”,不斷拓寬德育載體,全力打造“善行鹮鄉、德潤洋州”道德教育品牌,塑造出洋縣人民崇文尚學、精明睿智、執著肯幹、開放包容、熱情好客新形象。

文 圖 / 記者 楊林

審核 / 喬國華

責任編輯 / 康嘉

編輯 / 小雪

掃碼關注瞭解更多法治動態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

“秦嶺四寶”

我們生活在這裡

這裡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這裡山清水秀 風景美

這裡物產豐富 飲食美

這裡還有很多 很多

我們介紹不完的

......

那麼,接下來的介紹就交給

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調研採訪組吧!

4月13日,陝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 調研採訪組來到了漢中洋縣,紅二十五軍司令部曾設於此。洋縣位於陝南漢中盆地東緣,北依秦嶺,南屏巴山,古稱“洋州”,今被譽為“朱鹮之鄉”。是陝西省唯一建有朱鹮和長青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區。

位於儻駱古道上秦嶺腹地的華陽古鎮被譽為秦嶺第一古鎮。世界珍禽朱鹮從這裡發源,“秦嶺四寶”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在這裡齊聚。

洋縣是中國唯一產“黑、紅、白、黃、綠、紫”六種米的縣,這裡是國家南水北調和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西北地方最大的有機食品產業集群在這裡興建。

目前,洋縣正以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和打造西北地方最佳生態休閒養老養生目的地為目標,努力構建“一核四中心”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和富有洋縣特色的生態休閒養老養生產業體系,全力打響“朱鹮之鄉、養老福地”品牌,朝著建設陝南迴圈發展、生態宜居示範縣目標砥礪奮進。

生態環境得天獨厚

洋縣,南屏巴山,北依秦嶺。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千百年來,得天獨厚的地域特點造就了洋縣無與倫比的自然環境,世界瀕臨滅絕的最後7只野生朱鹮選擇在此繁衍生息,至1981年被中科院專家發現,震驚世界。

隨即,該縣生態保護之旅全面開啟,陸續建立了長青、朱鹮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漢江貫穿洋縣東西,多年持續的生態保護使得該縣年均空氣優良天數近300天,森林覆蓋率達66.88%,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肺臟”和“世界天然物種基因庫”。

有機產業風生水起

多年的朱鹮保護措施造就了洋縣優越的生態環境,為發展有機產業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天然條件。“守住青山綠水,將它轉化為金山銀山!”在專家指導下,洋縣政府主導,立規劃、定方針、成立有機辦,設立每年千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開啟打造有機產業迴圈發展的“洋縣模式”。

目前,洋縣已創建成“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和“全國朱鹮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認證有機產品或有機轉換產品14大類76種,認證有機種養基地12.8萬畝。

洋縣有機農業發展的“有機+旅遊+生態”模式已全面確立。該縣傾力打造的有機產業園區,已成為西北地方最大的有機食品產業集群和有機產品聚集地。“朱鹮”和“有機”已成為洋縣的靚麗名片和形象代言。

新風美德潤澤洋州

洋縣民風淳樸,在城西二十餘裡漢江北岸的小鎮謝村鎮老街西頭,一座古樸美觀的青石板橋謝孫橋將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近年來,洋縣縣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講文明、知榮辱、樹誠信、愛家鄉”全民道德教育活動,大力實施“六五工程”,不斷拓寬德育載體,全力打造“善行鹮鄉、德潤洋州”道德教育品牌,塑造出洋縣人民崇文尚學、精明睿智、執著肯幹、開放包容、熱情好客新形象。

文 圖 / 記者 楊林

審核 / 喬國華

責任編輯 / 康嘉

編輯 / 小雪

掃碼關注瞭解更多法治動態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