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行」之後,果殼網又孵化知識服務新產品「飯團」

大約在去年6月, 果殼網低調上線了一款微信社群工具產品“飯團”, 為社區管理者提供圖文、問答、視頻語音直播、資料分析工具,

目前平臺中活躍飯團數量已有超千個。

飯團專案負責人肇悅岑表示:“果殼網內部有一套孵化機制, 目前在知識付費領域大火的’在行一點’正是由果殼成功孵化之後獨立運營的, 按照目前飯團的發展情況, 也有獨立發展的計畫。 “

知識服務的火熱從2016年延續至今, 不同內容定位與交付形式的產品市場上已經十分豐富。 常見的知識付費知識平臺關注的是達人能夠生產什麼樣的課、以及什麼樣的達人能夠參與進來。

而飯團選擇的道路是堅守工具的本分。

傳統的知識付費平臺做內容從生產者的引進到產出, 主講人除了內容生產之外對自己使用者的情況知之甚少, 主講人對自己用戶長期運營管理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根據飯團產品總監陳言介紹, 飯團團長(主講人)的領域分佈特別廣泛, 內容五花八門, 而且不同的主講人風格與不同的內容輸出類型要求著不同的產品功能支援以及資料分析工具。 有的人習慣文字、有人習慣直播、有人喜歡圖文, 各不相同。

因此, 飯團基於“微信生態的社群工具”的定位, 提供種類豐富的功能模組, 便捷地滿足了內容輸出與使用者運營的各項功能。

聊起飯團的創立初衷, 陳言表示:“由於知識服務平臺過於分散, 達人往往需要在多個平臺輸出知識, 導致粉絲積累十分低效。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產品形態, 可以低成本地連接內容生產者與使用者。 此外, 普通知識服務平臺只提供系統化的課程, 使用者還希望瞭解團長平時的所見所得, 因此我們設計了早期的飯團, 一個基於微信的達人分享碎片化內容的社群產品。 ”

飯團第一批團長是從果殼網資源中發掘的。 果殼網圍繞泛科普的定位聚集了大批活躍的科普達人, 通過優質內容創作、傳播搭建起中文領域最大的科技創作社群與科普媒體傳播矩陣。

肇悅岑表示, “飯團能這麼迅速地從知識付費的市場中拼殺出來, 與果殼網強大的傳播能力密不可分。 基本上果殼網做什麼專案冷開機都會比較容易實現從0到1的跨越。 因此我們看一個產品的生命力會放在一個更長的時間段去判斷, 不會被早期資料迷惑。 所以經過了近十個月的運營, 我們才敢把這個產品放在更大的輿論空間中與大家探討。 ”

姬十三也表示:“飯團與在行一點雖然看上去在相同的賽道上, 但實際上產品功能定位還是區別比較大, 有協同作用。 如果非說在賽道層面有較量的話, 那也是好事。 ”

隨著團隊在運營上的摸索, 除了團長單向的知識內容輸出外,

更多豐富的玩法正在不斷出現:

有些飯團更加強調互動交流, 尤其是方法論落地的具體指導, 強調互動。 例如圍棋等興趣類飯團。 團長一步步指導互動, 學習目標感強、效果好。 學習社群上線後, 主講人平均時間收益較普通飯團高出2倍, 學習社群還可以反復打磨服務、反復銷售, 讓達人獲得更多利益。

有些飯團則更加去中心化, 聚攏共同興趣的人群交流分析, 圍繞主題進行討論。 團長會允許在某段時間把話題發佈權交給普通使用者, 並在需要的時候收回該權利, 讓飯團在內容單向輸出和多方互動間靈活切換, 既增加了互動性卻又不至於內容無序混亂, 主題依然在團長的掌握重。 開啟社交模式後, 參與飯團互動的使用者數比未開啟狀態增加50%, 提高了飯團的滿意度及續費率。

陳言還介紹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飯團。

飯團中有個叫鄒俊傑的圍棋國手團長,每天用短視頻佈置兩道死活題,大家來解他來講,內容負擔極低,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圍棋愛好者卻收穫頗豐。

相較於主流知識服務平臺的內容,圍棋是非常小眾的類型,學習者也特別分散。但飯團幫助他把他的培訓班學員、社交媒體的粉絲、圍棋頻道的觀眾都聚攏在一起,真正的凝聚成一個圍棋交流學習付費社群。目前通過飯團,鄒俊傑已經實現了數十萬的收入。

陳忻是兒童心理學達人,也曾在其他知識服務平臺上嘗試過內容輸出。她在美國南方大學教授多年,對傳統教育模式有所堅持。她不希望上完課就走,而是希望聽到大家的回饋:聽完課有什麼收穫,她也需要社群中的媽媽們給她更新鮮的個案。她在通過教學、討論、互動、熱點剖析、社群與用戶之間的交流。

通過半年的飯團運營,陳忻老師積累了極佳口碑。今年三月,她充分利用了飯團提供的強大的資料與互動功能,全新售賣了全新的年費社群,在定價翻了近三倍的情況下,總使用者量整整翻了一倍,躋身百萬營收社群團長之列。

未來飯團將會圍繞下列三件事情持續投入產品與運營力量:

圍繞學習計畫安排、學習進度控制、學習效果評估等方面持續優化產品

針對機構及運營微信群運營達人的需求推出自訂小程式;

將飯團融入果殼網整體MCN計畫,幫助達人在運營粉絲的同時獲得更多物質激勵。

提高了飯團的滿意度及續費率。

陳言還介紹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飯團。

飯團中有個叫鄒俊傑的圍棋國手團長,每天用短視頻佈置兩道死活題,大家來解他來講,內容負擔極低,真正能堅持下來的圍棋愛好者卻收穫頗豐。

相較於主流知識服務平臺的內容,圍棋是非常小眾的類型,學習者也特別分散。但飯團幫助他把他的培訓班學員、社交媒體的粉絲、圍棋頻道的觀眾都聚攏在一起,真正的凝聚成一個圍棋交流學習付費社群。目前通過飯團,鄒俊傑已經實現了數十萬的收入。

陳忻是兒童心理學達人,也曾在其他知識服務平臺上嘗試過內容輸出。她在美國南方大學教授多年,對傳統教育模式有所堅持。她不希望上完課就走,而是希望聽到大家的回饋:聽完課有什麼收穫,她也需要社群中的媽媽們給她更新鮮的個案。她在通過教學、討論、互動、熱點剖析、社群與用戶之間的交流。

通過半年的飯團運營,陳忻老師積累了極佳口碑。今年三月,她充分利用了飯團提供的強大的資料與互動功能,全新售賣了全新的年費社群,在定價翻了近三倍的情況下,總使用者量整整翻了一倍,躋身百萬營收社群團長之列。

未來飯團將會圍繞下列三件事情持續投入產品與運營力量:

圍繞學習計畫安排、學習進度控制、學習效果評估等方面持續優化產品

針對機構及運營微信群運營達人的需求推出自訂小程式;

將飯團融入果殼網整體MCN計畫,幫助達人在運營粉絲的同時獲得更多物質激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