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沙副館長走進央視《百家講壇》姚菲:換個方式講太陽神鳥

今天是金沙遺址博物館“4·16”館慶日, 剛剛走過11周年的金沙, 又一次走進了央視, 把古蜀金沙的傳奇文物帶到全國觀眾面前。

早在2009年, 時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的張擎, 曾在《百家講壇》向觀眾講述金沙遺址發掘的傳奇故事和金沙象牙之謎。 時隔9年, 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姚菲再次受邀, 攜鎮館之寶赴央視錄製《百家講壇》系列節目。 作為該欄目“鎮館之寶”主題系列的主講人之一, 她將講述金沙的“太陽神鳥”金飾和十節玉琮兩件文物, 把文物背後的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

《百家講壇》欄目曾在2016年推出《鎮館之寶》系列講座10集, 邀請了湖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講述文物, 取得了良好的反響。 此次錄製新一季《鎮館之寶》系列節目, 再次聚焦國內知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節目組從去年就開始與金沙遺址博物館多次討論,

結合多位考古發掘者、專家和研究者的建議, 經過十多次易稿, 終於在近日敲定內容, 開始錄製。

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姚菲

據主講人姚菲副館長介紹, 當欄目組與她溝通講座主題時, 她曾經對要講述的文物猶豫不決, 金沙目前出土的金器、銅器、玉器、石器等共計5000餘件,

其中不乏金面具、金冠帶、四節玉琮這樣極富古蜀特色, 又造型精美的器物, 而最後敲定的“太陽神鳥”金飾和十節玉琮, 實屬“忍痛割愛”的決定。 她講到, 作為向觀眾普及中國文化知識的一檔欄目, 《百家講壇》需要向觀眾傳遞的不僅是文物本身, 更是文物所代表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太陽神鳥”金飾的出土過程可謂“驚心動魄, 一波三折”, 它的造型、製作工藝都極具代表性和故事性, 也是觀眾們經常會問到的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 它還是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和成都的城市標識, “這下顏值和話題性都有了, 這就是欄目組想要尋找的文物”, 姚菲副館長笑稱。 而談到十節玉琮, 主講人姚菲介紹道, 這件玉琮不僅外觀極具鑒賞價值,

它還是一件三千年前的“舶來品”, 成都在古蜀時期就與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原地區等建立了友好往來, 這件良渚文化玉琮是怎麼輾轉千里到達金沙的?相信這一點, 就足以吸引觀眾。

十節玉琮

目前, 主講人姚菲剛剛結束兩集節目的錄製,

她對於這次的錄製效果充滿信心。 古蜀文明一直是四川的一張文化名片, 這次能再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 更是一次向全國觀眾展示古蜀文明的好機會。 “很多觀眾提到古蜀文明都會想到‘神秘’、‘奇特’, 甚至‘外星文明’等, 其實我也希望借這次的節目傳遞成都從古至今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它不僅是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 更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組成部分。 我們現在提出的天府文化, 就能從這些文物中找到鮮活的鑒證。 ”

據悉, 該節目共分兩集, 每集45分鐘左右, 將在今年暑期與廣大觀眾見面。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謝禮恒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

原標題:金沙副館長走進央視《百家講壇》姚菲:換個方式講太陽神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