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市傳達學習貫徹省委書記李希肇慶調研講話精神大會召開

4月19日下午

市委召開全市三級幹部大會,

傳達學習貫徹省委書記李希肇慶調研講話精神

▲梁小明 攝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澤華

出席會議並講話

↓↓

▲梁小明 攝

強調要按照李希書記講話要求,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 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推動發展的指導思想、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堅定信心, 團結奮進, 真抓實幹,

以聞雞起舞、晝夜兼程的奮鬥姿態, 走實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 在新時代實現新的更大作為, 為實現總書記寄語廣東“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肇慶貢獻。 市委副書記、市長范中傑傳達李希書記調研講話精神, 市政協主席孫德出席會議, 市委副書記吳華欽主持會議。

▲梁小明 攝

會議認為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時期, 李希書記深入肇慶調研, 充分肯定肇慶工作和班子建設, 對肇慶未來發展寄予殷切希望、提出明確要求, 充分體現了省委特別是李希書記對肇慶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為做好肇慶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李希書記調研講話, 通篇貫穿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是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肇慶工作的生動範例, 完全符合肇慶實際。 我們要深刻領會李希書記對肇慶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 深刻領會李希書記關於要落實好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強党的建設的要求, 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貌、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 努力在新時代煥發新形象、幹出新作為。

會議指出

當前, 我市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離李希書記的要求還有差距。 我們要落實李希書記調研講話要求, 帶著深厚感情學, 帶著使命擔當學, 帶著問題聯繫實際學, 進一步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往深裡走、往實裡抓,

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要結合開展“深調研”工作, 對市情進行再分析、再認識、再深化, 形成具體的工作舉措、行動計畫, 把新時期肇慶發展的路子走對走實走好。

會議回顧了

這幾年來肇慶在艱難中開拓,

在破解困局中前行的歷程。

↓↓

會議強調

肇慶已經形成的良好發展態勢來之不易, 行之有效的思路和舉措來之不易, 團結幹事氛圍來之不易, 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 把李希書記對肇慶工作的充分肯定化作鞭策, 堅定推動肇慶高品質發展的信心決心。 站在肇慶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 對照李希書記對肇慶的期望要求, 我們清楚看到,

在高品質發展上,

我市經濟總量長期居珠三角末位, 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創新動能不足、生態環保壓力仍然較大, 是典型的“半珠半山”, “戴著珠三角的帽子, 穿著粵東西北的褲子”;

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上, 我市農業農村發展滯後狀況沒有根本改變, 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

在加強基層治理上 , 我市社會矛盾糾紛依然量大面廣, 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還有較大差距;

在加強党的建設上, 我市党的建設仍有不少薄弱環節, 全面從嚴治党需向縱深推進。 這些短板既是劣勢, 更是潛力, 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把短板補齊拉長、把劣勢一點一點扭轉過來, 努力將短板轉變為新的發展優勢。

會議強調

必須從更高的政治站位、從廣東發展大局、從彰顯文化自信的高度來審視肇慶新區,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對標最高最優最好,打造彰顯中國特色、嶺南文化的現代化新區。

一是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新區發展。以大灣區的思維視角站位元,在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戰略的更大格局中審視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積極對標學習借鑒雄安新區發展理念思路,按照國內一流、世界標準來完善新區規劃,全力推動新區擴展到500平方公里。

二是大思路大手筆大格局推進新區建設。在城市風貌設計上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彰顯嶺南文化、肇慶元素,堅持高端配套先行,努力推動在城市功能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國際營商環境等方面達到世界級城市群水準。充分發揮肇慶新區承東接西的支點作用,加快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形成航空、鐵路、港口高效銜接、互動發展的聯運格局,把新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大西南的重要樞紐。

三是高起點大力度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謀劃產業佈局,把大灣區優質品牌企業引入肇慶新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築好新區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柱。加快園區建設力度,建立人才新高地,高舉“創新新區”的旗幟,積極構建“深圳孵化—肇慶加速、肇慶落地”的創新產業鏈,使新區成為創新人才安居創業、創新產業集聚的重要承載地。

會議強調

必須把鄉村振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西北板塊主陣地,統籌推動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傾斜,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爭取3到5年內從根本上改變我市農村落後面貌。

一是堅持以基層黨建牽引鄉村振興。持續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開展新一輪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三年行動,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示範鎮創建書記工程,確保年內每個縣建成一個高標準鄉村振興示範鎮。

二是扎實抓好脫貧攻堅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打實、不摻任何水分地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今年2.5萬貧困人口實現預脫貧。加快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四會市全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縣工作,著力打造全省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農村示範點。

三是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謀劃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推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等特色發展模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四是強化村民自治實踐,建設法治鄉村,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建設平安鄉村,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體系。

會議強調

必須抓好黨建“天職”,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流毒影響,時刻繃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根弦,杜絕“七個有之”、牢記“五個必須”。打造團結協作、擔當負責的領導班子,形成謀發展抓發展的強大合力,一屆接著一屆幹、一錘接著一錘敲,絕不能隨意“翻燒餅”。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堅決防止“四風”突出問題反彈回潮,繼續鞏固“解放思想,實幹興肇”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

會議要求

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李希書記調研講話要求,激發聞雞起舞、晝夜兼程、夙夜在公的工作熱情和精神狀態,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幹到底,幹一件成一件,努力把肇慶發展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為廣東建設“兩個重要視窗”和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肇慶力量。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市、區)、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及秘書長,在職的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在肇副廳級以上老領導;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市各人民團體副處級以上幹部;肇慶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市各民主黨派、省駐肇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西江日報記者:劉小洪

特約記者:梁愛玲

編輯 江婉儀

會議強調

必須從更高的政治站位、從廣東發展大局、從彰顯文化自信的高度來審視肇慶新區,充分發揮後發優勢,對標最高最優最好,打造彰顯中國特色、嶺南文化的現代化新區。

一是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新區發展。以大灣區的思維視角站位元,在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戰略的更大格局中審視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積極對標學習借鑒雄安新區發展理念思路,按照國內一流、世界標準來完善新區規劃,全力推動新區擴展到500平方公里。

二是大思路大手筆大格局推進新區建設。在城市風貌設計上充分體現中國特色,彰顯嶺南文化、肇慶元素,堅持高端配套先行,努力推動在城市功能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國際營商環境等方面達到世界級城市群水準。充分發揮肇慶新區承東接西的支點作用,加快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形成航空、鐵路、港口高效銜接、互動發展的聯運格局,把新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大西南的重要樞紐。

三是高起點大力度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謀劃產業佈局,把大灣區優質品牌企業引入肇慶新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築好新區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柱。加快園區建設力度,建立人才新高地,高舉“創新新區”的旗幟,積極構建“深圳孵化—肇慶加速、肇慶落地”的創新產業鏈,使新區成為創新人才安居創業、創新產業集聚的重要承載地。

會議強調

必須把鄉村振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西北板塊主陣地,統籌推動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傾斜,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爭取3到5年內從根本上改變我市農村落後面貌。

一是堅持以基層黨建牽引鄉村振興。持續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活動,開展新一輪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三年行動,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示範鎮創建書記工程,確保年內每個縣建成一個高標準鄉村振興示範鎮。

二是扎實抓好脫貧攻堅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打實、不摻任何水分地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今年2.5萬貧困人口實現預脫貧。加快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四會市全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縣工作,著力打造全省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農村示範點。

三是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快謀劃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推廣“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等特色發展模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四是強化村民自治實踐,建設法治鄉村,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建設平安鄉村,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體系。

會議強調

必須抓好黨建“天職”,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發展,堅定不移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流毒影響,時刻繃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根弦,杜絕“七個有之”、牢記“五個必須”。打造團結協作、擔當負責的領導班子,形成謀發展抓發展的強大合力,一屆接著一屆幹、一錘接著一錘敲,絕不能隨意“翻燒餅”。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堅決防止“四風”突出問題反彈回潮,繼續鞏固“解放思想,實幹興肇”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

會議要求

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李希書記調研講話要求,激發聞雞起舞、晝夜兼程、夙夜在公的工作熱情和精神狀態,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幹到底,幹一件成一件,努力把肇慶發展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為廣東建設“兩個重要視窗”和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貢獻肇慶力量。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市、區)、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及秘書長,在職的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在肇副廳級以上老領導;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市各人民團體副處級以上幹部;肇慶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市各民主黨派、省駐肇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西江日報記者:劉小洪

特約記者:梁愛玲

編輯 江婉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