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芳華如許,生命綻放

編者按:

曾幾何時, 田間灶台, 就見她幼小忙碌的身影。 雖然生在農村, 又是女孩子, 卻按捺不住她那熱愛讀書的心。 天生體弱多病, 是父母眼中的“討債鬼”。 17歲時因家庭原因被迫輟學, 酷愛讀書的她絕望之際幾欲輕生。 從此因痛生怨, 數年與父母無語。 豆蔻年華, 為獨立自強遠赴海外服裝廠打工。 20歲竟在異國他鄉幸遇我中華國學, 喚醒孝悌溫情, 融化怨毒堅冰, 回歸家園。 歸國創業, 她體弱志堅。 初涉電商便成為行業裡的翹楚。 事業巔峰時, 雄心勃勃。 常年為工作日夜操勞使她疾病纏身, 以致面癱。 內柔外剛的她陷入人生困局。

父親病重, 家人仰賴, 她的人生卻搖搖欲墜……是怎樣的際遇使她走出了生命的困局?一路踏著荊棘走來, 是什麼讓她不改善良、感恩、勇於擔當的本性?

像許多人一樣, 迷茫中的鄔開娣女士也是在“覺醒中國·潘麟導師國學公益行”中結識了潘麟導師的。 從此, 人生找到了方向。

2018年3月25日, 鄔開娣女士作為“覺醒中國˙潘麟導師國學公益行”智慧微分享的嘉賓, 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現整理成文稿發佈, 以饗有緣。

嘉賓簡介:

鄔開娣, 女, 1975年生於寧波市寧海縣農村。 她的經歷, 見證了一個中國沿海普通農家幾代人的生命歷程。 從70年代艱苦樸實的農村生活, 到90年代的下海出國打工潮;從二十一世紀初的電商經濟崛起, 再到回身反思生命之真諦。 她用自己的“芳華”呈現了一個小人物隨著大環境跌宕起伏的四十幾個春秋。 細細品味, 其中或許有你我熟悉的身影。

鄔開娣

我叫鄔開娣, 來自浙江寧波, 1975年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的一個農村,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耳順, 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距”(《論語》), 看看我自己的半生以及身邊人, 沒有一個人做到這點。 我是社會大潮中的一員, 我既是隨波逐流的但又是極其幸運的, 人到中年幸運地遇到了生命中最尊貴的導師, 從此我的生活不再迷茫,

人生有了方向和使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和生活給與的磨難都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一、辛酸的童年

我出生在農村, 家境普通。 我對童年的印象, 記憶是非常淡薄的。 童年對父親的記憶是缺失的, 以至於長大成人後, 內心和父親的距離永遠是有隔閡的, 也永遠親近不了父親, 對父親說話也是客客氣氣, 沒有女兒對父親的那種親熱勁。 父親年輕的時候一直遠在千里之外做家俱。 家裡那麼多的農活, 全部扔給了母親和年邁的爺爺奶奶。 母親個子瘦小, 卻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 她肩上的擔子太重了, 脾氣自然就大, 難免會動氣責駡我們姐弟三個。 看著爺爺、奶奶和母親如此辛勞,

我是家裡的老大, 七八歲開始就幫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擔長輩的辛勞。 我們姐弟三個先天的體質都不好, 小時候總是生病。

據母親說, 我天生像個討債鬼, 從出生到八歲基本上就沒有消停過, 三天兩頭的跑醫院。 因為從小體質弱的關係, 心裡面就產生了長大後要當醫生的念頭, 讀書就特別用功, 成績也好。

中考的時候我想考中專, 卻陰差陽錯地考進了普通高中。 讓我難以承受的是, 父母親一致決定不讓我讀高中, 托熟人讓我提前進了工廠去上班。 從此我的人生陷入低谷, 內心無比痛苦, 天天晚上躺在床上以淚洗面。 我家的院子裡有一口井, 好幾次我都準備投井。 最後一次猛然想到自己如果死在井裡, 全家人都不能喝井裡的水, 年邁辛勞的爺爺奶奶將會痛心疾首,而且會給弟弟妹妹造成一生的陰影。我不能將對父母的怨恨連帶給爺爺,奶奶,弟弟,妹妹。想到這裡我斷了想要投井的念頭,但對父母的怨恨卻依然如故。整整一個多月我都沒有叫過一聲爸媽。不管父母對我講什麼我都以無聲來應對。因為對父母的怨恨讓我身體很不好,以至於心臟出了問題,心率不齊。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裡,我把自己給孤立起來了,什麼事都不願意和父母講,形成了一種很強的主觀性,什麼事自己先做了再說,怕我做什麼事父母不同意。雖然還和平時一樣幫父母幹家務做農活,但內心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老想著逃離這個家,逃離不懂我的父母,離得越遠越好,讓他們找不到我。在我要好的同學的勸說下,我一邊上著班,一邊努力自學函授課程。

那個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仍深深影響著農村人,大多數孩子初中畢業就早早進入了社會,在生活重擔的推壓下,賺錢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人心變得急功近利。古人是讀書求出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忠厚在我父母長輩的身上是可以看到的,但是“詩書繼世長”在我們村是看不到的。人人都在賺錢求出路。當時我在心裡一度認為這是個沒有文化風水的村子。

潘麟導師在自傳式視頻《一直在行走中》講到,他少年時自己中斷學業,為了繼續求學賣血買書。那一段視頻我看後痛哭不止。導師是因為學校裡給不了他想要的學問而中斷學業,我則是迫于生存的壓力而中斷。雖然都是中斷學業,但這裡面天差地別。當我還在期望能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期望擺脫農民身份,期望將來有份體面的工作的時候,導師已少年立志——發正氣,振中華! 當父母親將我這一美好的願望打碎時,痛苦,糾結,怨恨將我包圍,久久不能釋懷。

在我18歲那一年,家裡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從此我們這個家的天塌了,父親出了車禍!在醫院,看到父親頭上纏著厚厚的繃帶,身上的衣服全是血漬,整個人有氣無力的靠在急診室門口的椅子上,那一刻,我淚如泉湧!第一次發現父親在我生命中是如此的重要,對他的怨恨不再那麼重了,只要父親身體好好的,不離開我們全家老小,怎麼樣都可以。第一次體會到了生命的可貴,只要人活著,什麼都可以不計較。

從父親出車禍起,我第一次對生命有了敬畏,感歎生命的脆弱。所有的痛苦怨恨在面臨失去生命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二、他鄉遇國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興起了下海潮,出國潮,浙江寧波也有了出國勞務輸出的合作。打聽到這個途徑,我興奮壞了,只要能離開家,我願意出國,而且出去就是三年不用回來。一方面能離開家多賺點錢補貼家用,一方面可以離開父母,通過層層培訓和體檢面試。在年齡關被卡住了,還不到18周歲意味著還未成人。就用了別人的身份證,改名換姓去了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模里西斯做服裝工。

我要出國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以及親友的阻攔,沒有一個人支持,阻力重重。面對心意已決的我,家人也只能無奈的選擇讓我放手一搏。從離家的那一刻起,所有碰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是新奇的。我又慢慢恢復了自信,別人離家是不舍,我離家是開心的,因為終於逃離那個家了,逃離父母了,我自由了。我以為我逃了,那是我的身體逃離了,而親情之根,家庭之根,血脈之根,並沒有隨著我身體的逃離而逃離,反而在未來的幾年越發的凝重,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踏入異國他鄉的土地,什麼都是新奇的。自己憑藉努力,也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並成為工廠的佼佼者。1995年的春節,我迎來在異國他鄉的第一個春節。為了照顧我們這些遠離故鄉的務工人員,工廠方面會組織大家一起過節,管理層都是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大年三十下午聯誼活動,晚上一起聚餐。活動結束回宿舍後,有的聊天,有的看電視,正看得有趣,突然停電了。整個宿舍陷入了黑暗,有些特別想家的就忍不住開始哭泣,一時間想家的氣氛彌漫了整個宿舍,就連我這個原本要逃離的人居然也在這一晚想家了。這個時候才知道,不管對父母有什麼樣的意見,家永遠是家,那是我的生存之根,在異國他鄉這種感覺尤其強烈。

模里西斯是個多文化混合的國家,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們能夠相處的極為融洽。第二年下半年因緣巧合接觸了當地的華僑,由此結識了從臺灣、馬來西亞等地來這裡傳道的講師、大德。我第一次知道了儒佛道等傳統文化,知道了仁義禮智信,知道了孝道。這些在學校從未有過的教育讓我大受啟迪。在孝道的課程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善事父母為孝,百善孝為先。故聖人雲: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想想母親懷胎十月的艱辛以及在我們成長當中所付出的一切,反思我的所作所為不知道傷透了父母多少心,眼淚如決堤一般狂流不止,內心深深的懺悔,祈求父母原諒我的大不孝,為了逃離他們而遠離故土,使他們黯然神傷。兒行千里母擔憂,想起有一次母親為了萬里迢迢給我寄包裹,托了好多人才把包裹遠隔重洋送達我手裡。我還絲毫不體恤母親的心意。

在《中庸》《論語》《禮記》《心經》《六祖壇經》《道德經》這些傳統經典的滋潤下,我如久旱逢幹露的青苗一樣拼命地學習。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週六周日我再也不和姐妹們出去遊玩,而是利用週末的時間努力學習儒佛道等傳統文化。再大的誘惑也無法干擾我,風雨無阻,每到週末必坐一小時的公車去參加學習。每天越發努力的工作,要多賺點錢寄給家裡減輕父母的壓力,寫信也頻繁了,每次在信中都不忘記叮囑父母一定要保重身體,爺爺奶奶身體可好,弟弟妹妹懂不懂事,學習怎樣?每次收到家裡的回信就異常的開心,因為路途遠,來回一封信差不多要將近一個月時間,回信大部分是妹妹代筆寫的,有時是父親自己寫,弟弟也經常會從學校寫信來,每次捧著家信,心裡就多了一份希望。

每週末最盼望的就是去學習儒佛道等傳統文化知識,在這個環境裡,人人彬彬有禮,人人謙恭和藹,人人講信修睦,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待人接物、灑掃應對、日用倫常間活出來。人與人相處居然能夠這麼和諧溫暖,有如《禮記》中孔子所期望的理想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這裡,我學到了什麼是尊師重道,知道了道統傳承,我生命之花的種子在這裡得以播種。

潘麟導師在《〈大學〉廣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 《為已之學》部分講到:“學習的目的在於認識自己,即明白生命之真相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所在,修養自己通過涵養心性本有之德——仁義,漸次化除小我與氣質之偏雜,使生命越來越充實,人格越來越光輝,以至完美自己,修養日久,則達生命圓熟飽滿,與天地同流,證成大而化之之聖境。氣與質合在一起為‘氣質’。不管我們是限於氣中還是限於質中,只要我們被氣質所限,所左右,所主宰,其程度越深,我們就越是凡夫。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讀聖賢書之目的不是用來積累知識,而是以效法聖賢來達到轉化氣質,使我們的氣質越來越清靜,越來越純淨。當進入聖賢化境之時,就不再有氣偏質劣的問題了,此時的氣與質全部被徹底地轉化為了純淨意識,轉化為了清淨心,轉化為了佛性,轉化為了道德,整個氣質、整個身心成為了道德的化身,這即是儒家《大學》裡所說的‘富潤屋,德潤身’之義。”

而我在毛島一年多的所學正對應了導師以上所講的,讀聖賢學問是真正的“為已之學”,讀書真的可以轉化氣質,我出國時體質不好,身體各種小問題,每天從七點半上班加班到晚上十點結束,那麼大的工作強度,非但沒有把我擊垮,身體反而越來越好。聖賢學問將我整個人的身心氣質進行了轉變,各種身心疾病問題全部得到了淨化和提升。

年少時,課外書看多了,只因心中總覺得書裡有另一個廣闊的世界,想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考上好的中專,謀求好的職業,改善生存環境。至於讀書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卻是壓根不知道的。直到結緣了潘麟導師,方知儒家讀書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在我身上得到了真實驗證。從青年時期的毛島學儒佛道文化變化氣質,到如今中年再學儒佛道等聖賢文化重塑人格,發願傳播生命科學都得到了真實不虛的驗證。

聚散終有時,正當我在儒佛道文化殿堂中剛剛入門的時候,合同到期要回國了,在毛島所學到的儒佛道文化奠定了我未來二十幾年的人生路,在我的人生中打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讓我變得輕盈,喜悅,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學會謙讓不再計較,心胸和肚量也越來越大,懂得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寬容理解……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我之前二十幾年的人生徹底扭轉,精神得以昇華。

三、親人離世,遭受婚變

1997年香港回歸,也就在那一年,,我踏上了回國的路。出國三年,回家的那種感覺如此強烈,聯想到那些華人華僑踏上故土那種激動之情,方才明白人必須歸根才能真正的心安。家庭父母是我們身體的根。我們生命的根也必須要有個依歸之處。導師在《家門沒上鎖》(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中說到:“你的根不在文化傳統裡,你事實上出生在一個有著東方傳統文化的中國,你就據此認為你的根在中國。任何人的思維都不可能因為國度,文化傳統的相同而表現出思想的同一,在思想的深處,你是一個自由者,可以隨時隨意採納吸取,互通有無!那麼,你的根源於何處呢?準確的講,你的根存在於生命之中。‘自我’只是宇宙之風吹濺起的一個泡影而已,你的智慧才是生命的浩瀚海洋!”而我沒有將根紮在生命中,而是紮在了所學的知識上,之後的幾十年人生顛倒混亂,遭遇了種種逆緣。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我將《六祖壇經》中的無相頌運用在自己身上,對家庭成員關係的處理上,我知道這一年多時間的所學已經給我未來的人生墊定了基礎,也時刻牢記要活出來,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媽媽看到我如此巨大的變化很是欣慰,家裡發生了什麼事都要和我商量,我也總能以中肯不偏激的態度將事情處理好。

回國後不久,我就毛遂自薦到了鎮上最大的一家企業銷售部做銷售員工作,因為跑業務比一般的崗位收入高,想讓自己歷練一下。從此過上了在外飄泊的生活。公司規定:一個月中最起碼有20天要在外地出差。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我實際上不適合做銷售工作,做銷售工作要八面玲瓏,能說會道,會懂應酬交際,還要和對方採購的主管拉好關係,送回扣,送禮品,這些和我所學的儒佛道文化很多地方是違背的。心裡經常糾結不下,一方面是每次出差在外時間太長,另一方面做人做事方面又違背了我所學的道德觀念。工作了兩年多,最終下定決心不再跑銷售了。

在做銷售的時間裡,經人介紹,我認識了男朋友。個子高高的,人長得斯斯文文,父母雖因他小氣極力反對,但我還是跟他走進了婚姻。婚後不久就發現了他除了真的小氣外,卻在賭博上揮霍成性,賭債累累。婚後半個月,我親愛的奶奶過世了。人活一世,活到八十幾歲又如何,在床上三年,該受的苦痛全受了,走了不知道子孫後代能有幾個記得住奶奶,記得住奶奶一生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奶奶從小就歷經人世的艱辛,老了也是在歷盡痛苦後走的。我第一次從內心真切體會到人生是苦海,面對生死,第一次生起了出離心。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你能走到哪裡去呢?潘麟導師在《家門沒上鎖》一書中說到:你的基礎是生命——無論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你無法走出生命的世界,無論你在空間上還是時間上怎樣奔跑移動,怎樣封閉,怎樣粉飾,你都跑不出生命境界。生命沒有遺棄你,是你自己關閉上了心智大門,切斷了與生命的交融,在這條不歸的黃泉路上拼命掙扎。是你自己拋棄了你的生命,世界到處充滿了喜怒哀樂,到處都有悲歡離合,這其中的原因是相同的。世界的豐富不會因為你的存在而增加點什麼,也不會因為你的消失而減少點什麼。生命之境永遠是那樣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湛然常住,極樂而圓滿。所以你的喜怒哀樂都是一種多餘的重複,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是一種輪回。

回顧奶奶的一生,真的有種“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的感覺,沒有在生命中紮根,經歷種種悲歡離合,大限一到,總歸消弭於無形。而我們現實社會中的人呢,每一個人都在不停地重複這些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忘卻了生命的根,如浮萍一般。

婚後一直未能懷孕,到結婚第三年去醫院檢查,這個時候才知道我的輸卵管全是賭的,還長了子宮肌瘤,這三年的婚姻只有我自己知道是怎麼度過來的。現在回想起來,自己被自己的情執困在了婚姻裡。老公不但嗜賭,對我也越來越冷漠。我處於極度的壓抑中,好好的一個漂亮女孩自從結婚後整個人變成了黃臉婆,身體也不好,眼神裡全是憂鬱。

在我婚後第三年,外公因為肝腹水也離開了我們。看著冰棺裡外公的遺體,我第二次產生了出離心。面對死亡還有什麼好計較的,一死百了什麼都帶不走,名利富貴,痛苦煩惱在死亡面前通通煙消雲散。我沒有哭,只是發愣,一直不做聲,心裡隱隱作痛,心裡默默祈禱外公一路走好。

在第五個年頭,我一紙協議終於離婚了。離婚前糾結,離婚後突然發現自己一身輕鬆,無比的輕鬆,心靈的束縛沒有了。回顧我的第一段婚姻,明知不幸福,為什麼還要維繫。《大學》中“欲治其國者先修其家”。我就是抱著修身齊家的念頭,但那時並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修身齊家,理不明,法不透。潘麟導師《〈大學〉廣義》中講“儒者以齊家為立世之本,百業之源,無論夫婦之間的愛情還是父子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這些都是人性中的重要成分-情感,儒者十分重視人性,尊重情感。齊家者以何齊之?以仁義齊之,以道德齊之,以心性齊之。”而我的道德觀僅僅是浮在表面,更談不上以心性齊之,又被束縛於習氣及由諸多概念結構而成的意識模式。“身念是一切執著之首,凡聖之關節。如身念一節不能超越,疏通,則三綱八目一切修行和轉化都沒法實現”。我一方面想通過《大學》中所學的齊家,實際上卻是受諸多概念結構而成的各樣意識模式所影響,“受了受了,受了就了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等等有關夫妻的一些觀念影響,離婚對我來說是不能承受的。再加上身念執著很重,束縛於種種習氣。我陷入了情執不能自拔,自身都沒有修好何談齊家。

離婚後,在一家合資企業找了一份銷售內勤的工作,處理國內和國外訂單,把英語重新揀起來,在國外三年,雖然語言上沒什麼大的進步,但是基本的生活對話還是可以的。婚後的兩年裡,我通過成人電大讀了經濟管理專業。面對婚姻不幸福,我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順利拿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專畢業證書,雖然我沒有和其他人那樣進過真正的體制內的大學進行學習,但我對待學習的態度卻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世界上有三百六十行可供你選擇,但這一切行為都已經被嚴重地社會化了,自我化了,所有的職業都要求你將根植於社會需要中,你只能適應它,而不能違背它。當你依從了這種安排,你就會形同浮萍,浪跡社會,而永遠地遠離生命之境的歡樂。所以,你所有的稱心或不稱心的選擇都無一例外的通向了死亡,通向了煩惱。” 我之後的人生正應驗了這一段話。

四、事業正發達,身體出隱憂

2005年,阿裡巴巴的淘寶起步。2006年,我抓住時機,開始網上開店,離職後更是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淘寶事業中,銷量越來越大,產值越來越高。2008年我註冊了電子商務公司,開始企業化運作。正當我雄心壯志想大幹一場的時候,家裡發生了非常大的變故。

2008年的春節過後,父親被檢出直腸癌中晚期,而此時,我自己由於長年熬夜,身體出現了警告,時常手腳麻木,終於在2008年11月的一天早上起來發現自己得面癱了,去醫院拍了CT,做了相關檢查確診為面癱,右眼無法閉合,醫生建議休息,不能看電腦,不能看電視,不能照鏡子,不能見風,而我所從事的工作一天到晚離不開電腦。在時刻充滿未知的電商界,一點鬆懈都可能就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再說父親的病也需要大筆錢治療,我不能鬆懈。上午針灸,下午依然在電腦前忙著,結果半個月下來也沒見什麼好轉,眼睛反而越來越嚴重,根本無法閉合了,醫生警告說:再這樣下去,小心眼睛失明。我明白自己是氣滯血瘀到了極點,加之長年勞累,面癱給我警告。針灸沒效果,又改用土方子進行藥敷,結果兩個星期下來,整個右臉爛的不像樣了。從此太陽鏡,圍巾,口罩成了我的標配,過了一個多月,絲毫沒起色。醫生說像面癱這種病,要及時治,一個月內治好也就能好,超過一個月時間就難治好了。我前前後後花了幾萬元,受了不少罪還是不見任何起色,算了,不治了。就這樣,身體的經絡氣血不通暢,估計面癱一時半會好不了。

潘麟導師在《家門沒上鎖》一書中說:“你有沒有沉思過,追求金錢,權力及知識的原因是什麼,是為了顯示你與眾不同嗎?不,所有的榮譽,成就都是對擺脫殘酷的社會現狀做出的畸形反應。金錢富足,權力顯赫,學位至高都意味著你的“出類拔萃”預示著你將擁有更大的自在與駕馭能力。但是你卻忘了,你的毅力也許是人中少有的,但你的追求卻是大眾化的,庸俗化的,泡沫化的,你無法保障你就是最先的到達者,無法確保你是最具實力者。因為面對著一個目標,全世界的人都在各顯其能,瘋狂的掠奪。留給你的除了身心疲憊之外,你終將一無所有。”

如今想起來,我那個拼命三郎的勁頭實在是如做夢一般。我隨波奔流,選擇了競爭殘酷的電商行業,遍體鱗傷,直到身體來警告還執迷不悟。後來我和一家知名服裝企業合作開闢專賣店,決定將公司搬去寧波。

期間,我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黃帝內經》,希望能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2010年,我的專賣店做到了行業前三,被阿裡巴巴邀請參加網商MBA學習。2010年,天貓剛起步不久,來參加培訓的都是各行業的銷量前三,經過一周的學習,我所在的五人小組還獲得了這次MBA學習的“創意行銷一等獎”。我的一個提議切中當時網商的形勢,一針見血地抓住了網商的發展機會,使得小組成功突圍,得到了阿裡巴巴很有名的“鬼腳七”的頒獎。生意越做越大,三百平米的倉庫不夠放了,野心也開始膨脹,想著要衝刺千萬的產值,便將我相鄰的一個工廠2100平米的廠房全部租了下來。

2010年的夏天,飽受病痛折磨的父親最終離開了人世。將近1米8的個子,80公斤的體重,臨走時全身只剩下一副骨架,渾身包著一層皮。彌留之前的幾個小時父親已經說不出話了,眼睛也睜不開了,但意識尚存。我一邊不斷地擦拭往外冒出的粘稠的冷汗,一邊不斷地給父親說著寬心話,讓他安心上路,不要恐懼。在這個生死關頭,我面對即將死亡的父親沒有一絲的恐懼和害怕,異常的冷靜,從淩晨一點多到早上七點我一直沒停過對父親說話。父親走得還算安詳,雖然歷經病痛折磨。七點多過世到上午九點多我的五歲的小侄子跑來和我們說爺爺笑了,我們走到床前看換好壽衣的父親臉上確實帶著一絲笑意,實在奇怪。父親離世時,我沒有哭一聲。在葬禮上,我向父親遺體行了這輩子最莊嚴沉重的三跪九叩大禮。 從全程儀式完成,到送入火化爐我都沒有哭一聲,整個人如沒了魂,腰像斷了一樣,我才知道父親在我心中的地位有多重,只是我自己一直都不知道。但父親已逝,一切終成遺憾。父親的死讓我升起了第三次的出離心。面對死亡,我發現自己居然可以很淡定,能夠那麼從容地處理父親臨死前的幾小時。後來我都一度懷疑我自己是不是沒有心,面對父親的死居然連一聲都哭不出來,反而在心裡覺得父親終於解脫了,不用再受人世間的苦了。

導師在《家門沒上鎖》書中寫到:死亡是必定的,誰也無法從死亡裡逃脫出來,無論是在你的肉體結束的時候,還是在你的肉體尚未結束之前,死亡一定會對你降臨。逃避死亡是軟弱的,加速自己肉體的死亡是愚蠢的,就像努力使自己的肉體延長一樣愚蠢。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無論你是誰!早幾天死亡和遲幾天死亡並沒有多少差別,事實上它們一點差別也沒有。死亡裡只有一個東西是不同的,那就是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是穿透它還是對抗 它。

正因為懷著對父親的一份愧疚之心,2012年,在一次聽孝道講座的視頻時,內心最深的那根弦被觸動了,眼淚如決堤一般無法控制,整整流了一晚上,什麼時候睡著的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發現枕頭濕了大半。更加離奇的是原本每天手腳發麻的現象一掃而光,由於長年電腦前工作的頸椎部位的脹痛也消失不見。活動了一下手腳,發現全身輕盈無比,無一絲一豪的不舒服。太奇怪了,怎麼會這樣呢?洗漱時照鏡子發現氣色很好,原來黃黃的臉色居然變得紅光滿面。難道說這是懺悔的效果嗎?還是說我一片至誠感動父親在天之靈,讓我一身病痛一夜全消?也許是至誠感天吧。自此以後,身體再也沒有發生過手腳發麻的現象。

接觸導師的生命科學之後才明白,身是心的外化,種種愧疚,怨恨,糾結的情緒已然纏在心中。當心性中的孝與善被釋放出來的時候,它有無窮的改造和修復力,心解脈開,身體立刻發生好轉。導師曾經講到:要想脈通,首先要心通,身體健康的前提是心靈的健康,只有真正的心靈健康,才會帶來全面的身體健康。

潘麟導師

五、人生逢明師

此後的幾年裡,我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生意從品牌自創階段過渡到了資本運作的階段,經營成本直線上升,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少。我陷入了焦慮當中,自問這是我想要追求的生活嗎?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撲在生意上,不交際也不應酬,不出門旅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最終得到我想要的結果了嗎?我拼命的追求財富,追求事業,這些財富事業屬於我嗎?只要我稍一鬆懈就面臨著關門歇業。殘酷的現實,病態的身體和心靈難道說這就是我的追求嗎?迷茫、困惑、焦慮、恐懼……湧上心頭,何去何從?

人往往就是這樣,走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遇到相應的人,機緣巧合我走進了寬賢師父的公益古琴班學琴,從此開始了我人生的新篇章。從每天忙忙碌碌快節奏的電商進入慢節奏的古琴文化殿堂,由快至慢的角色轉換,還真是有些不適應。不過我很快適應了,古琴讓我找到了久違的安寧和平靜。在古琴課上第一次聽到了潘麟導師的獅子吼,感覺全身毛孔都打開了,渾身震動,那種感覺很奇妙。學習結束,我回家後就在網上下載了獅子吼音訊,有時間就會打坐十幾二十分鐘,再長就堅持不下去了,屁股像長了刺一樣,兩腿也發麻。就這樣在家裡斷斷續續的打坐了一段時間。到了十月初,聽說月底杭州有人講授《心經》,講授者就是會獅子吼的潘麟導師。我一下心動了,就想當面體驗下獅子吼。當時因為自己極其自大和傲慢,再加上忙於工作,加入《心經》公益群後,對於群裡要求我們公益行前的一系列調心和學習,我看都不看。所以除了知道一點獅子吼外,對導師的其他情況我一無所知。說白了,我就是沖著獅子吼去的。

2015年10月31日、11月01日兩天,是讓我終身銘記的日子,因為這兩天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31日上午九點,導師入場,向大家行禮入座後那燦爛純真的微笑一下子就把我融化了。開場第一句話:“我是個修行人不會說客套話”。說完後又是陽光明媚般的笑容,這是位什麼樣的導師呀,居然一個笑容就能把我融化,腦子裡跳出“赤子之心”“複歸於嬰兒”這些個字眼。我就坐在前幾排,一雙眼睛眨也不眨地緊盯著導師,看到的只有純淨無染,毫無常人的那種庸常之氣。看著看著仿佛自己也融化了。導師講到哪裡就跟到哪裡,在這個過程中,身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轉化,身體上瘀堵不暢的地方都在強烈的發生著反應。還有後面的獅子吼唱誦如排山倒海,整個身體如觸電一般震撼,無聲的眼淚噴薄而出,感覺整個人都在被導師加持著,淨化著,喚醒著。

導師以通達無礙的般若智慧從果位上講解了《心經》,提出了經驗智慧和般若智慧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人必須要彰顯般若智慧才是真實的人生,才是真人,不然都是假人,都在夢幻中。如何成聖、成佛、成為君子才是東方文化的精華所在、靈魂所在、目的所在。佛家、道家、儒家一再提倡要實現三無——無為,無我,無執就是為了彰顯內在的般若智慧。經驗智慧必須積極進取,在增長經驗智慧上一定要執著,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斷地努力。般若智慧給我們帶來的是內解放,包括我們的生死都能在般若智慧中獲得最終的解放。只有解決了生死,人生所有的問題才會徹底解決。最大的內解放就是對死亡的解放,死亡問題一旦解決,整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導師提出“佛家的終點是儒家的起點”。我被深深震撼了——有多少修行人究其一生就是為了最後的覺醒解脫,而導師卻將覺醒開悟當作人生的起點。這得有多大的氣魄和心胸啊!絢爛過後終歸平淡,只有責任和義務,只有盡心盡力。

每一個開示都深深印進了我的心裡,能夠將儒佛道三家講解得如此透徹,深深地震撼著我。聽著聽著心裡產生了很奇怪的念頭,導師就是我的師,導師就是我的父。在導師身上,我看到了父親的影子,這些年來我內心一直尋覓的不就是這樣的明師嗎?有真修實證,出入百家,融貫中西。兩天的《心經》公益行帶給我身心無比巨大的震撼,不只是我身體上發生的變化,健康在好轉,更是在心靈上深深地與導師相應。尋尋覓覓幾十年,在社會大環境中摸爬滾打為了生計而忙碌,越來越陷入深深地自我和執著中,身心困頓不堪。表面上是一個好媳婦,好老婆,為了所謂的名相把自己遺失了,背後的無耐和辛酸無人能懂。而如今得遇潘麟導師,獅子吼淨化身心和無明,內心一片朗然。人生方向目標已定,唯有不斷地努力,精進,踐行,去傳播健康,傳承文明。杭州公益行回來後,我積極努力地向身邊的親朋好友介紹公益行,並在12月份帶著公公婆婆,母親,組織人員包大巴車前往浙江麗水參加公益行,並在公益行上發願要將導師請到寧波來講《心經》。

回來後,積極開展線下讀書會,每週一到兩次參加讀書會活動。由於自己的身心蒙塵太厚,讀書時沒辦法讀進心裡去,只停留在感官層面,沒辦法理解書中的深層內涵。有時候看著看著就不願意看了。我明白自己的無明障礙很重,非得不斷讓導師加持淨化才能進入狀態。每天晚上儘量堅持打坐,讓自己越來越安定,打坐給身體也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原先只能20分鐘,逐漸增加到可以坐一個小時了。慢慢地打坐,越來越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覺知能力也越來越強,從起先打坐時的混沌變為了頭腦清晰,能夠反觀自照。回想自己的一生,所有一切的痛苦煩惱都來自於自己的執著和較真,認死理。雖然表面上能夠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考慮,處處可以忍讓,自己吃點虧沒有關係,可我的意識水準並沒有提升,而是用某一種標準,某一種對錯,某一種是非來判斷人或事,表面上看是老好人,但實際上內心有計較,頭腦說不計較,那是騙別人的,只有自己才不會欺騙自己。而身體的病痛最忠實地告訴你出了什麼問題,身體出了問題那是心出了問題。戰勝別人很容易,戰勝自己太難了,當把自己的黑暗面深深挖掘出來時,常常會感到渾身發毛。

六、生命的反思

導師在《家門沒上鎖》一書中說到:……你只有首先認識你自己,使自己成為一種真實的存在,這才具備了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事物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存在……

……你會發現你以前所有的遭遇和經歷都無一例化地被儲存在你的身心裡,你會發現你對未來的所有計劃,幻想,野心都被囤積在你的身心裡……

……一場生命的真正顯示開始了,以前內化進來的存在於社會中的一切幻想,一切野心,一切知識,一切夢影借著來自生命的第一縷光芒顯化了出來,它們從以前的陰暗裡第一次走入了光明。它們以前被喬裝打扮的嘴臉第一次從隱藏走到了明亮的舞臺……

我們的眼神中已經沒有坦誠與全然了,我們的五官已不是那麼真實和率真了。真正的五官在現在的五官後面,真正的他在他的內部,你可以正視一個人,只要時間足夠地長久,你一定能發現對方的五官和全身的變化,表面的這一層五官和存在會消失掉,真正的東西會顯露出來。比他的外表醜陋或比他的外表更美麗,比他的外表更虛假或比他的外表更神聖,甚至你能看出一個魔鬼或一個神來。

一旦認識到這一點,我發現幾十年來的人生都是顛倒混亂的。年輕時學了一點點儒佛道文化就妄想著想去改造別人,影響著別人,並用很多的標準去套別人,改造不成就轉變為自己生悶氣,還美其名曰寬容大度,能理解人,實際上全是自欺欺人。當身心不斷地被淨化提升,覺知能力越來越高,身心從內而外煥發出自然而然的喜悅,那種喜悅不是裝出來的,是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來的,內心越來越平和,當我真正反觀自照的時候才真正的看見了別人,聽見了別人,對兒子不再管控而是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對老公少了怨氣,不再記恨他的背叛和謊言而想起他的種種好處。2017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就有非常大的差距,上半年還時不時地在內心計較,下半年連想生氣也生不起來了,這種不生氣是被身心淨化後的不生氣,這種不生氣無法假裝。回過頭來再讀導師的書,就能領會文字背後的深刻內涵。以前讀書是形式化的,只知道好要去讀,但不解書中真義,如今可以真正靜下心來好好看一段,去思悟一段。看這段文字對自己有沒有啟迪,有沒有提升心胸和境界,有沒有真正地去活學活用,有時讀著讀著就會淚流滿面,深深感念導師的大悲之心。

導師經常講,只有三無了般若才會彰顯出來,三無就是無為,無我,無執。三無了多少,般若就彰顯多少。三無了百分之二十,般若就彰顯百分之二十,三無了百分之四十,般若就彰顯百分之四十,直到徹底彰顯。從第一次參加公益行到現在兩年多時間,我一直參與讀書會,義工,微信群管理。2016年,自己還有著私心雜念,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發現自己私欲越來越少,從內心真正地生出了無我利他心,不再計較利益得失,一心去推動生命科學事業,願意去做鋪路石。

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年輕時接觸儒佛道文化,曾經立志要去傳播文化。回國後失去了文化的環境和土壤,更別說有什麼明師來指引教導,慢慢地變成了野生野長的人,身上習氣毛病一堆。目前很多的讀經教育,國學館,非體制內學校的各種教育,傳統文化論壇,在這幾年中陸續也接觸過一些,我始終認為真正的傳統文化不是這樣子傳承和學習的。為什麼現代人讀不懂經典,包括我在內,經典是經典,我是我,這裡面缺的就是道統傳承,也就是心傳,而東方的文化,包括印度文化在內,都是道統傳承的文化也就是心傳的文化。心傳的文化由誰來傳承,這就是關鍵中的關鍵,不然所有的學習都只能限於文字和語言表像,不能得其精髓。

導師在《以心傳心》這本書中寫到,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涅槃二字也不喜聞。現在你把所有的佛法都推倒了,超越了,最後剩下了什麼呢?剩下了責任和義務,剩下了慈悲,就剩下這三樣東西了。不僅佛家如此,道家,儒家,包括印度的瑜伽,還有西方的基督教,當真正懂得了這些文化以後會發現,他們剩下的也就這三樣東西了,最終人生的歸宿即不在涅槃永恆也不在生死輪回,而是在責任,在義務,在慈悲上。人生的過程就是實現責任和義務的過程,即儒家所說的盡心盡力的過程。

就是“盡心盡力”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生活中試問有幾人真正做到,工作不在工作的狀態,生活不在生活的狀態,吃飯不在吃飯的狀態,走路不在走路的狀態,學習不在學習的狀態,與人相處不在相處的狀態,坐車不在坐車的狀態。整個人都處於顛倒妄想的狀態,身心異化扭曲,種種身心問題層出不窮,最直觀的就是身體病了。身邊也有太多太多的修行人,修行十幾年,二十年身體越修越不好的,到底怎麼了?修行是讓人回歸正軌,而不是越修越差。身體病了其實就是心靈病了。包括我自己在內,幾十年來身心異化扭曲導致疾病纏身,而導師提出的生命科學首先從身體健康上給到大家信心,再通過學習經典和導師相應,和歷代聖賢相應,淨化我們的心靈和靈魂,提升我們的心胸,境界,格局,最後學會真正的擔當。這種擔當是從內心真正生髮起來的,是我們的良知良能被啟發、彰顯後自發生起的。隨著身心被不斷地淨化和提升,真正的慈悲心才會升起,那個時候就只有盡心盡力了。不離眾生, 不離社會,真正的投身社會去奉獻自己的餘生。

2016年至今,我通過長期不間斷地舉辦線下讀書會,承辦視頻課,接引更多的人走進生命科學,開啟覺悟人生。

關聯閱讀:

“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徵稿啟事

生命與國學頭號條投稿郵箱、讀者郵箱:1679669126@qq.com

年邁辛勞的爺爺奶奶將會痛心疾首,而且會給弟弟妹妹造成一生的陰影。我不能將對父母的怨恨連帶給爺爺,奶奶,弟弟,妹妹。想到這裡我斷了想要投井的念頭,但對父母的怨恨卻依然如故。整整一個多月我都沒有叫過一聲爸媽。不管父母對我講什麼我都以無聲來應對。因為對父母的怨恨讓我身體很不好,以至於心臟出了問題,心率不齊。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裡,我把自己給孤立起來了,什麼事都不願意和父母講,形成了一種很強的主觀性,什麼事自己先做了再說,怕我做什麼事父母不同意。雖然還和平時一樣幫父母幹家務做農活,但內心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老想著逃離這個家,逃離不懂我的父母,離得越遠越好,讓他們找不到我。在我要好的同學的勸說下,我一邊上著班,一邊努力自學函授課程。

那個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仍深深影響著農村人,大多數孩子初中畢業就早早進入了社會,在生活重擔的推壓下,賺錢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人心變得急功近利。古人是讀書求出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忠厚在我父母長輩的身上是可以看到的,但是“詩書繼世長”在我們村是看不到的。人人都在賺錢求出路。當時我在心裡一度認為這是個沒有文化風水的村子。

潘麟導師在自傳式視頻《一直在行走中》講到,他少年時自己中斷學業,為了繼續求學賣血買書。那一段視頻我看後痛哭不止。導師是因為學校裡給不了他想要的學問而中斷學業,我則是迫于生存的壓力而中斷。雖然都是中斷學業,但這裡面天差地別。當我還在期望能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期望擺脫農民身份,期望將來有份體面的工作的時候,導師已少年立志——發正氣,振中華! 當父母親將我這一美好的願望打碎時,痛苦,糾結,怨恨將我包圍,久久不能釋懷。

在我18歲那一年,家裡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從此我們這個家的天塌了,父親出了車禍!在醫院,看到父親頭上纏著厚厚的繃帶,身上的衣服全是血漬,整個人有氣無力的靠在急診室門口的椅子上,那一刻,我淚如泉湧!第一次發現父親在我生命中是如此的重要,對他的怨恨不再那麼重了,只要父親身體好好的,不離開我們全家老小,怎麼樣都可以。第一次體會到了生命的可貴,只要人活著,什麼都可以不計較。

從父親出車禍起,我第一次對生命有了敬畏,感歎生命的脆弱。所有的痛苦怨恨在面臨失去生命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二、他鄉遇國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興起了下海潮,出國潮,浙江寧波也有了出國勞務輸出的合作。打聽到這個途徑,我興奮壞了,只要能離開家,我願意出國,而且出去就是三年不用回來。一方面能離開家多賺點錢補貼家用,一方面可以離開父母,通過層層培訓和體檢面試。在年齡關被卡住了,還不到18周歲意味著還未成人。就用了別人的身份證,改名換姓去了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模里西斯做服裝工。

我要出國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以及親友的阻攔,沒有一個人支持,阻力重重。面對心意已決的我,家人也只能無奈的選擇讓我放手一搏。從離家的那一刻起,所有碰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是新奇的。我又慢慢恢復了自信,別人離家是不舍,我離家是開心的,因為終於逃離那個家了,逃離父母了,我自由了。我以為我逃了,那是我的身體逃離了,而親情之根,家庭之根,血脈之根,並沒有隨著我身體的逃離而逃離,反而在未來的幾年越發的凝重,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踏入異國他鄉的土地,什麼都是新奇的。自己憑藉努力,也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並成為工廠的佼佼者。1995年的春節,我迎來在異國他鄉的第一個春節。為了照顧我們這些遠離故鄉的務工人員,工廠方面會組織大家一起過節,管理層都是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大年三十下午聯誼活動,晚上一起聚餐。活動結束回宿舍後,有的聊天,有的看電視,正看得有趣,突然停電了。整個宿舍陷入了黑暗,有些特別想家的就忍不住開始哭泣,一時間想家的氣氛彌漫了整個宿舍,就連我這個原本要逃離的人居然也在這一晚想家了。這個時候才知道,不管對父母有什麼樣的意見,家永遠是家,那是我的生存之根,在異國他鄉這種感覺尤其強烈。

模里西斯是個多文化混合的國家,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們能夠相處的極為融洽。第二年下半年因緣巧合接觸了當地的華僑,由此結識了從臺灣、馬來西亞等地來這裡傳道的講師、大德。我第一次知道了儒佛道等傳統文化,知道了仁義禮智信,知道了孝道。這些在學校從未有過的教育讓我大受啟迪。在孝道的課程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善事父母為孝,百善孝為先。故聖人雲: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想想母親懷胎十月的艱辛以及在我們成長當中所付出的一切,反思我的所作所為不知道傷透了父母多少心,眼淚如決堤一般狂流不止,內心深深的懺悔,祈求父母原諒我的大不孝,為了逃離他們而遠離故土,使他們黯然神傷。兒行千里母擔憂,想起有一次母親為了萬里迢迢給我寄包裹,托了好多人才把包裹遠隔重洋送達我手裡。我還絲毫不體恤母親的心意。

在《中庸》《論語》《禮記》《心經》《六祖壇經》《道德經》這些傳統經典的滋潤下,我如久旱逢幹露的青苗一樣拼命地學習。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裡,週六周日我再也不和姐妹們出去遊玩,而是利用週末的時間努力學習儒佛道等傳統文化。再大的誘惑也無法干擾我,風雨無阻,每到週末必坐一小時的公車去參加學習。每天越發努力的工作,要多賺點錢寄給家裡減輕父母的壓力,寫信也頻繁了,每次在信中都不忘記叮囑父母一定要保重身體,爺爺奶奶身體可好,弟弟妹妹懂不懂事,學習怎樣?每次收到家裡的回信就異常的開心,因為路途遠,來回一封信差不多要將近一個月時間,回信大部分是妹妹代筆寫的,有時是父親自己寫,弟弟也經常會從學校寫信來,每次捧著家信,心裡就多了一份希望。

每週末最盼望的就是去學習儒佛道等傳統文化知識,在這個環境裡,人人彬彬有禮,人人謙恭和藹,人人講信修睦,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待人接物、灑掃應對、日用倫常間活出來。人與人相處居然能夠這麼和諧溫暖,有如《禮記》中孔子所期望的理想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這裡,我學到了什麼是尊師重道,知道了道統傳承,我生命之花的種子在這裡得以播種。

潘麟導師在《〈大學〉廣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 《為已之學》部分講到:“學習的目的在於認識自己,即明白生命之真相及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所在,修養自己通過涵養心性本有之德——仁義,漸次化除小我與氣質之偏雜,使生命越來越充實,人格越來越光輝,以至完美自己,修養日久,則達生命圓熟飽滿,與天地同流,證成大而化之之聖境。氣與質合在一起為‘氣質’。不管我們是限於氣中還是限於質中,只要我們被氣質所限,所左右,所主宰,其程度越深,我們就越是凡夫。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讀聖賢書之目的不是用來積累知識,而是以效法聖賢來達到轉化氣質,使我們的氣質越來越清靜,越來越純淨。當進入聖賢化境之時,就不再有氣偏質劣的問題了,此時的氣與質全部被徹底地轉化為了純淨意識,轉化為了清淨心,轉化為了佛性,轉化為了道德,整個氣質、整個身心成為了道德的化身,這即是儒家《大學》裡所說的‘富潤屋,德潤身’之義。”

而我在毛島一年多的所學正對應了導師以上所講的,讀聖賢學問是真正的“為已之學”,讀書真的可以轉化氣質,我出國時體質不好,身體各種小問題,每天從七點半上班加班到晚上十點結束,那麼大的工作強度,非但沒有把我擊垮,身體反而越來越好。聖賢學問將我整個人的身心氣質進行了轉變,各種身心疾病問題全部得到了淨化和提升。

年少時,課外書看多了,只因心中總覺得書裡有另一個廣闊的世界,想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考上好的中專,謀求好的職業,改善生存環境。至於讀書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卻是壓根不知道的。直到結緣了潘麟導師,方知儒家讀書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在我身上得到了真實驗證。從青年時期的毛島學儒佛道文化變化氣質,到如今中年再學儒佛道等聖賢文化重塑人格,發願傳播生命科學都得到了真實不虛的驗證。

聚散終有時,正當我在儒佛道文化殿堂中剛剛入門的時候,合同到期要回國了,在毛島所學到的儒佛道文化奠定了我未來二十幾年的人生路,在我的人生中打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讓我變得輕盈,喜悅,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學會謙讓不再計較,心胸和肚量也越來越大,懂得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寬容理解……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我之前二十幾年的人生徹底扭轉,精神得以昇華。

三、親人離世,遭受婚變

1997年香港回歸,也就在那一年,,我踏上了回國的路。出國三年,回家的那種感覺如此強烈,聯想到那些華人華僑踏上故土那種激動之情,方才明白人必須歸根才能真正的心安。家庭父母是我們身體的根。我們生命的根也必須要有個依歸之處。導師在《家門沒上鎖》(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一書中說到:“你的根不在文化傳統裡,你事實上出生在一個有著東方傳統文化的中國,你就據此認為你的根在中國。任何人的思維都不可能因為國度,文化傳統的相同而表現出思想的同一,在思想的深處,你是一個自由者,可以隨時隨意採納吸取,互通有無!那麼,你的根源於何處呢?準確的講,你的根存在於生命之中。‘自我’只是宇宙之風吹濺起的一個泡影而已,你的智慧才是生命的浩瀚海洋!”而我沒有將根紮在生命中,而是紮在了所學的知識上,之後的幾十年人生顛倒混亂,遭遇了種種逆緣。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我將《六祖壇經》中的無相頌運用在自己身上,對家庭成員關係的處理上,我知道這一年多時間的所學已經給我未來的人生墊定了基礎,也時刻牢記要活出來,整個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媽媽看到我如此巨大的變化很是欣慰,家裡發生了什麼事都要和我商量,我也總能以中肯不偏激的態度將事情處理好。

回國後不久,我就毛遂自薦到了鎮上最大的一家企業銷售部做銷售員工作,因為跑業務比一般的崗位收入高,想讓自己歷練一下。從此過上了在外飄泊的生活。公司規定:一個月中最起碼有20天要在外地出差。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我實際上不適合做銷售工作,做銷售工作要八面玲瓏,能說會道,會懂應酬交際,還要和對方採購的主管拉好關係,送回扣,送禮品,這些和我所學的儒佛道文化很多地方是違背的。心裡經常糾結不下,一方面是每次出差在外時間太長,另一方面做人做事方面又違背了我所學的道德觀念。工作了兩年多,最終下定決心不再跑銷售了。

在做銷售的時間裡,經人介紹,我認識了男朋友。個子高高的,人長得斯斯文文,父母雖因他小氣極力反對,但我還是跟他走進了婚姻。婚後不久就發現了他除了真的小氣外,卻在賭博上揮霍成性,賭債累累。婚後半個月,我親愛的奶奶過世了。人活一世,活到八十幾歲又如何,在床上三年,該受的苦痛全受了,走了不知道子孫後代能有幾個記得住奶奶,記得住奶奶一生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一切。奶奶從小就歷經人世的艱辛,老了也是在歷盡痛苦後走的。我第一次從內心真切體會到人生是苦海,面對生死,第一次生起了出離心。

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你能走到哪裡去呢?潘麟導師在《家門沒上鎖》一書中說到:你的基礎是生命——無論你承認還是不承認。你無法走出生命的世界,無論你在空間上還是時間上怎樣奔跑移動,怎樣封閉,怎樣粉飾,你都跑不出生命境界。生命沒有遺棄你,是你自己關閉上了心智大門,切斷了與生命的交融,在這條不歸的黃泉路上拼命掙扎。是你自己拋棄了你的生命,世界到處充滿了喜怒哀樂,到處都有悲歡離合,這其中的原因是相同的。世界的豐富不會因為你的存在而增加點什麼,也不會因為你的消失而減少點什麼。生命之境永遠是那樣的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湛然常住,極樂而圓滿。所以你的喜怒哀樂都是一種多餘的重複,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是一種輪回。

回顧奶奶的一生,真的有種“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的感覺,沒有在生命中紮根,經歷種種悲歡離合,大限一到,總歸消弭於無形。而我們現實社會中的人呢,每一個人都在不停地重複這些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忘卻了生命的根,如浮萍一般。

婚後一直未能懷孕,到結婚第三年去醫院檢查,這個時候才知道我的輸卵管全是賭的,還長了子宮肌瘤,這三年的婚姻只有我自己知道是怎麼度過來的。現在回想起來,自己被自己的情執困在了婚姻裡。老公不但嗜賭,對我也越來越冷漠。我處於極度的壓抑中,好好的一個漂亮女孩自從結婚後整個人變成了黃臉婆,身體也不好,眼神裡全是憂鬱。

在我婚後第三年,外公因為肝腹水也離開了我們。看著冰棺裡外公的遺體,我第二次產生了出離心。面對死亡還有什麼好計較的,一死百了什麼都帶不走,名利富貴,痛苦煩惱在死亡面前通通煙消雲散。我沒有哭,只是發愣,一直不做聲,心裡隱隱作痛,心裡默默祈禱外公一路走好。

在第五個年頭,我一紙協議終於離婚了。離婚前糾結,離婚後突然發現自己一身輕鬆,無比的輕鬆,心靈的束縛沒有了。回顧我的第一段婚姻,明知不幸福,為什麼還要維繫。《大學》中“欲治其國者先修其家”。我就是抱著修身齊家的念頭,但那時並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修身齊家,理不明,法不透。潘麟導師《〈大學〉廣義》中講“儒者以齊家為立世之本,百業之源,無論夫婦之間的愛情還是父子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這些都是人性中的重要成分-情感,儒者十分重視人性,尊重情感。齊家者以何齊之?以仁義齊之,以道德齊之,以心性齊之。”而我的道德觀僅僅是浮在表面,更談不上以心性齊之,又被束縛於習氣及由諸多概念結構而成的意識模式。“身念是一切執著之首,凡聖之關節。如身念一節不能超越,疏通,則三綱八目一切修行和轉化都沒法實現”。我一方面想通過《大學》中所學的齊家,實際上卻是受諸多概念結構而成的各樣意識模式所影響,“受了受了,受了就了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等等有關夫妻的一些觀念影響,離婚對我來說是不能承受的。再加上身念執著很重,束縛於種種習氣。我陷入了情執不能自拔,自身都沒有修好何談齊家。

離婚後,在一家合資企業找了一份銷售內勤的工作,處理國內和國外訂單,把英語重新揀起來,在國外三年,雖然語言上沒什麼大的進步,但是基本的生活對話還是可以的。婚後的兩年裡,我通過成人電大讀了經濟管理專業。面對婚姻不幸福,我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順利拿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專畢業證書,雖然我沒有和其他人那樣進過真正的體制內的大學進行學習,但我對待學習的態度卻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世界上有三百六十行可供你選擇,但這一切行為都已經被嚴重地社會化了,自我化了,所有的職業都要求你將根植於社會需要中,你只能適應它,而不能違背它。當你依從了這種安排,你就會形同浮萍,浪跡社會,而永遠地遠離生命之境的歡樂。所以,你所有的稱心或不稱心的選擇都無一例外的通向了死亡,通向了煩惱。” 我之後的人生正應驗了這一段話。

四、事業正發達,身體出隱憂

2005年,阿裡巴巴的淘寶起步。2006年,我抓住時機,開始網上開店,離職後更是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淘寶事業中,銷量越來越大,產值越來越高。2008年我註冊了電子商務公司,開始企業化運作。正當我雄心壯志想大幹一場的時候,家裡發生了非常大的變故。

2008年的春節過後,父親被檢出直腸癌中晚期,而此時,我自己由於長年熬夜,身體出現了警告,時常手腳麻木,終於在2008年11月的一天早上起來發現自己得面癱了,去醫院拍了CT,做了相關檢查確診為面癱,右眼無法閉合,醫生建議休息,不能看電腦,不能看電視,不能照鏡子,不能見風,而我所從事的工作一天到晚離不開電腦。在時刻充滿未知的電商界,一點鬆懈都可能就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再說父親的病也需要大筆錢治療,我不能鬆懈。上午針灸,下午依然在電腦前忙著,結果半個月下來也沒見什麼好轉,眼睛反而越來越嚴重,根本無法閉合了,醫生警告說:再這樣下去,小心眼睛失明。我明白自己是氣滯血瘀到了極點,加之長年勞累,面癱給我警告。針灸沒效果,又改用土方子進行藥敷,結果兩個星期下來,整個右臉爛的不像樣了。從此太陽鏡,圍巾,口罩成了我的標配,過了一個多月,絲毫沒起色。醫生說像面癱這種病,要及時治,一個月內治好也就能好,超過一個月時間就難治好了。我前前後後花了幾萬元,受了不少罪還是不見任何起色,算了,不治了。就這樣,身體的經絡氣血不通暢,估計面癱一時半會好不了。

潘麟導師在《家門沒上鎖》一書中說:“你有沒有沉思過,追求金錢,權力及知識的原因是什麼,是為了顯示你與眾不同嗎?不,所有的榮譽,成就都是對擺脫殘酷的社會現狀做出的畸形反應。金錢富足,權力顯赫,學位至高都意味著你的“出類拔萃”預示著你將擁有更大的自在與駕馭能力。但是你卻忘了,你的毅力也許是人中少有的,但你的追求卻是大眾化的,庸俗化的,泡沫化的,你無法保障你就是最先的到達者,無法確保你是最具實力者。因為面對著一個目標,全世界的人都在各顯其能,瘋狂的掠奪。留給你的除了身心疲憊之外,你終將一無所有。”

如今想起來,我那個拼命三郎的勁頭實在是如做夢一般。我隨波奔流,選擇了競爭殘酷的電商行業,遍體鱗傷,直到身體來警告還執迷不悟。後來我和一家知名服裝企業合作開闢專賣店,決定將公司搬去寧波。

期間,我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黃帝內經》,希望能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2010年,我的專賣店做到了行業前三,被阿裡巴巴邀請參加網商MBA學習。2010年,天貓剛起步不久,來參加培訓的都是各行業的銷量前三,經過一周的學習,我所在的五人小組還獲得了這次MBA學習的“創意行銷一等獎”。我的一個提議切中當時網商的形勢,一針見血地抓住了網商的發展機會,使得小組成功突圍,得到了阿裡巴巴很有名的“鬼腳七”的頒獎。生意越做越大,三百平米的倉庫不夠放了,野心也開始膨脹,想著要衝刺千萬的產值,便將我相鄰的一個工廠2100平米的廠房全部租了下來。

2010年的夏天,飽受病痛折磨的父親最終離開了人世。將近1米8的個子,80公斤的體重,臨走時全身只剩下一副骨架,渾身包著一層皮。彌留之前的幾個小時父親已經說不出話了,眼睛也睜不開了,但意識尚存。我一邊不斷地擦拭往外冒出的粘稠的冷汗,一邊不斷地給父親說著寬心話,讓他安心上路,不要恐懼。在這個生死關頭,我面對即將死亡的父親沒有一絲的恐懼和害怕,異常的冷靜,從淩晨一點多到早上七點我一直沒停過對父親說話。父親走得還算安詳,雖然歷經病痛折磨。七點多過世到上午九點多我的五歲的小侄子跑來和我們說爺爺笑了,我們走到床前看換好壽衣的父親臉上確實帶著一絲笑意,實在奇怪。父親離世時,我沒有哭一聲。在葬禮上,我向父親遺體行了這輩子最莊嚴沉重的三跪九叩大禮。 從全程儀式完成,到送入火化爐我都沒有哭一聲,整個人如沒了魂,腰像斷了一樣,我才知道父親在我心中的地位有多重,只是我自己一直都不知道。但父親已逝,一切終成遺憾。父親的死讓我升起了第三次的出離心。面對死亡,我發現自己居然可以很淡定,能夠那麼從容地處理父親臨死前的幾小時。後來我都一度懷疑我自己是不是沒有心,面對父親的死居然連一聲都哭不出來,反而在心裡覺得父親終於解脫了,不用再受人世間的苦了。

導師在《家門沒上鎖》書中寫到:死亡是必定的,誰也無法從死亡裡逃脫出來,無論是在你的肉體結束的時候,還是在你的肉體尚未結束之前,死亡一定會對你降臨。逃避死亡是軟弱的,加速自己肉體的死亡是愚蠢的,就像努力使自己的肉體延長一樣愚蠢。每個人都無一例外地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無論你是誰!早幾天死亡和遲幾天死亡並沒有多少差別,事實上它們一點差別也沒有。死亡裡只有一個東西是不同的,那就是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是穿透它還是對抗 它。

正因為懷著對父親的一份愧疚之心,2012年,在一次聽孝道講座的視頻時,內心最深的那根弦被觸動了,眼淚如決堤一般無法控制,整整流了一晚上,什麼時候睡著的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發現枕頭濕了大半。更加離奇的是原本每天手腳發麻的現象一掃而光,由於長年電腦前工作的頸椎部位的脹痛也消失不見。活動了一下手腳,發現全身輕盈無比,無一絲一豪的不舒服。太奇怪了,怎麼會這樣呢?洗漱時照鏡子發現氣色很好,原來黃黃的臉色居然變得紅光滿面。難道說這是懺悔的效果嗎?還是說我一片至誠感動父親在天之靈,讓我一身病痛一夜全消?也許是至誠感天吧。自此以後,身體再也沒有發生過手腳發麻的現象。

接觸導師的生命科學之後才明白,身是心的外化,種種愧疚,怨恨,糾結的情緒已然纏在心中。當心性中的孝與善被釋放出來的時候,它有無窮的改造和修復力,心解脈開,身體立刻發生好轉。導師曾經講到:要想脈通,首先要心通,身體健康的前提是心靈的健康,只有真正的心靈健康,才會帶來全面的身體健康。

潘麟導師

五、人生逢明師

此後的幾年裡,我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生意從品牌自創階段過渡到了資本運作的階段,經營成本直線上升,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少。我陷入了焦慮當中,自問這是我想要追求的生活嗎?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撲在生意上,不交際也不應酬,不出門旅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最終得到我想要的結果了嗎?我拼命的追求財富,追求事業,這些財富事業屬於我嗎?只要我稍一鬆懈就面臨著關門歇業。殘酷的現實,病態的身體和心靈難道說這就是我的追求嗎?迷茫、困惑、焦慮、恐懼……湧上心頭,何去何從?

人往往就是這樣,走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會遇到相應的人,機緣巧合我走進了寬賢師父的公益古琴班學琴,從此開始了我人生的新篇章。從每天忙忙碌碌快節奏的電商進入慢節奏的古琴文化殿堂,由快至慢的角色轉換,還真是有些不適應。不過我很快適應了,古琴讓我找到了久違的安寧和平靜。在古琴課上第一次聽到了潘麟導師的獅子吼,感覺全身毛孔都打開了,渾身震動,那種感覺很奇妙。學習結束,我回家後就在網上下載了獅子吼音訊,有時間就會打坐十幾二十分鐘,再長就堅持不下去了,屁股像長了刺一樣,兩腿也發麻。就這樣在家裡斷斷續續的打坐了一段時間。到了十月初,聽說月底杭州有人講授《心經》,講授者就是會獅子吼的潘麟導師。我一下心動了,就想當面體驗下獅子吼。當時因為自己極其自大和傲慢,再加上忙於工作,加入《心經》公益群後,對於群裡要求我們公益行前的一系列調心和學習,我看都不看。所以除了知道一點獅子吼外,對導師的其他情況我一無所知。說白了,我就是沖著獅子吼去的。

2015年10月31日、11月01日兩天,是讓我終身銘記的日子,因為這兩天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31日上午九點,導師入場,向大家行禮入座後那燦爛純真的微笑一下子就把我融化了。開場第一句話:“我是個修行人不會說客套話”。說完後又是陽光明媚般的笑容,這是位什麼樣的導師呀,居然一個笑容就能把我融化,腦子裡跳出“赤子之心”“複歸於嬰兒”這些個字眼。我就坐在前幾排,一雙眼睛眨也不眨地緊盯著導師,看到的只有純淨無染,毫無常人的那種庸常之氣。看著看著仿佛自己也融化了。導師講到哪裡就跟到哪裡,在這個過程中,身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轉化,身體上瘀堵不暢的地方都在強烈的發生著反應。還有後面的獅子吼唱誦如排山倒海,整個身體如觸電一般震撼,無聲的眼淚噴薄而出,感覺整個人都在被導師加持著,淨化著,喚醒著。

導師以通達無礙的般若智慧從果位上講解了《心經》,提出了經驗智慧和般若智慧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缺一不可,人必須要彰顯般若智慧才是真實的人生,才是真人,不然都是假人,都在夢幻中。如何成聖、成佛、成為君子才是東方文化的精華所在、靈魂所在、目的所在。佛家、道家、儒家一再提倡要實現三無——無為,無我,無執就是為了彰顯內在的般若智慧。經驗智慧必須積極進取,在增長經驗智慧上一定要執著,咬定青山不放鬆,不斷地努力。般若智慧給我們帶來的是內解放,包括我們的生死都能在般若智慧中獲得最終的解放。只有解決了生死,人生所有的問題才會徹底解決。最大的內解放就是對死亡的解放,死亡問題一旦解決,整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會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導師提出“佛家的終點是儒家的起點”。我被深深震撼了——有多少修行人究其一生就是為了最後的覺醒解脫,而導師卻將覺醒開悟當作人生的起點。這得有多大的氣魄和心胸啊!絢爛過後終歸平淡,只有責任和義務,只有盡心盡力。

每一個開示都深深印進了我的心裡,能夠將儒佛道三家講解得如此透徹,深深地震撼著我。聽著聽著心裡產生了很奇怪的念頭,導師就是我的師,導師就是我的父。在導師身上,我看到了父親的影子,這些年來我內心一直尋覓的不就是這樣的明師嗎?有真修實證,出入百家,融貫中西。兩天的《心經》公益行帶給我身心無比巨大的震撼,不只是我身體上發生的變化,健康在好轉,更是在心靈上深深地與導師相應。尋尋覓覓幾十年,在社會大環境中摸爬滾打為了生計而忙碌,越來越陷入深深地自我和執著中,身心困頓不堪。表面上是一個好媳婦,好老婆,為了所謂的名相把自己遺失了,背後的無耐和辛酸無人能懂。而如今得遇潘麟導師,獅子吼淨化身心和無明,內心一片朗然。人生方向目標已定,唯有不斷地努力,精進,踐行,去傳播健康,傳承文明。杭州公益行回來後,我積極努力地向身邊的親朋好友介紹公益行,並在12月份帶著公公婆婆,母親,組織人員包大巴車前往浙江麗水參加公益行,並在公益行上發願要將導師請到寧波來講《心經》。

回來後,積極開展線下讀書會,每週一到兩次參加讀書會活動。由於自己的身心蒙塵太厚,讀書時沒辦法讀進心裡去,只停留在感官層面,沒辦法理解書中的深層內涵。有時候看著看著就不願意看了。我明白自己的無明障礙很重,非得不斷讓導師加持淨化才能進入狀態。每天晚上儘量堅持打坐,讓自己越來越安定,打坐給身體也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原先只能20分鐘,逐漸增加到可以坐一個小時了。慢慢地打坐,越來越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覺知能力也越來越強,從起先打坐時的混沌變為了頭腦清晰,能夠反觀自照。回想自己的一生,所有一切的痛苦煩惱都來自於自己的執著和較真,認死理。雖然表面上能夠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考慮,處處可以忍讓,自己吃點虧沒有關係,可我的意識水準並沒有提升,而是用某一種標準,某一種對錯,某一種是非來判斷人或事,表面上看是老好人,但實際上內心有計較,頭腦說不計較,那是騙別人的,只有自己才不會欺騙自己。而身體的病痛最忠實地告訴你出了什麼問題,身體出了問題那是心出了問題。戰勝別人很容易,戰勝自己太難了,當把自己的黑暗面深深挖掘出來時,常常會感到渾身發毛。

六、生命的反思

導師在《家門沒上鎖》一書中說到:……你只有首先認識你自己,使自己成為一種真實的存在,這才具備了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事物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真實存在……

……你會發現你以前所有的遭遇和經歷都無一例化地被儲存在你的身心裡,你會發現你對未來的所有計劃,幻想,野心都被囤積在你的身心裡……

……一場生命的真正顯示開始了,以前內化進來的存在於社會中的一切幻想,一切野心,一切知識,一切夢影借著來自生命的第一縷光芒顯化了出來,它們從以前的陰暗裡第一次走入了光明。它們以前被喬裝打扮的嘴臉第一次從隱藏走到了明亮的舞臺……

我們的眼神中已經沒有坦誠與全然了,我們的五官已不是那麼真實和率真了。真正的五官在現在的五官後面,真正的他在他的內部,你可以正視一個人,只要時間足夠地長久,你一定能發現對方的五官和全身的變化,表面的這一層五官和存在會消失掉,真正的東西會顯露出來。比他的外表醜陋或比他的外表更美麗,比他的外表更虛假或比他的外表更神聖,甚至你能看出一個魔鬼或一個神來。

一旦認識到這一點,我發現幾十年來的人生都是顛倒混亂的。年輕時學了一點點儒佛道文化就妄想著想去改造別人,影響著別人,並用很多的標準去套別人,改造不成就轉變為自己生悶氣,還美其名曰寬容大度,能理解人,實際上全是自欺欺人。當身心不斷地被淨化提升,覺知能力越來越高,身心從內而外煥發出自然而然的喜悅,那種喜悅不是裝出來的,是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來的,內心越來越平和,當我真正反觀自照的時候才真正的看見了別人,聽見了別人,對兒子不再管控而是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對老公少了怨氣,不再記恨他的背叛和謊言而想起他的種種好處。2017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就有非常大的差距,上半年還時不時地在內心計較,下半年連想生氣也生不起來了,這種不生氣是被身心淨化後的不生氣,這種不生氣無法假裝。回過頭來再讀導師的書,就能領會文字背後的深刻內涵。以前讀書是形式化的,只知道好要去讀,但不解書中真義,如今可以真正靜下心來好好看一段,去思悟一段。看這段文字對自己有沒有啟迪,有沒有提升心胸和境界,有沒有真正地去活學活用,有時讀著讀著就會淚流滿面,深深感念導師的大悲之心。

導師經常講,只有三無了般若才會彰顯出來,三無就是無為,無我,無執。三無了多少,般若就彰顯多少。三無了百分之二十,般若就彰顯百分之二十,三無了百分之四十,般若就彰顯百分之四十,直到徹底彰顯。從第一次參加公益行到現在兩年多時間,我一直參與讀書會,義工,微信群管理。2016年,自己還有著私心雜念,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發現自己私欲越來越少,從內心真正地生出了無我利他心,不再計較利益得失,一心去推動生命科學事業,願意去做鋪路石。

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年輕時接觸儒佛道文化,曾經立志要去傳播文化。回國後失去了文化的環境和土壤,更別說有什麼明師來指引教導,慢慢地變成了野生野長的人,身上習氣毛病一堆。目前很多的讀經教育,國學館,非體制內學校的各種教育,傳統文化論壇,在這幾年中陸續也接觸過一些,我始終認為真正的傳統文化不是這樣子傳承和學習的。為什麼現代人讀不懂經典,包括我在內,經典是經典,我是我,這裡面缺的就是道統傳承,也就是心傳,而東方的文化,包括印度文化在內,都是道統傳承的文化也就是心傳的文化。心傳的文化由誰來傳承,這就是關鍵中的關鍵,不然所有的學習都只能限於文字和語言表像,不能得其精髓。

導師在《以心傳心》這本書中寫到,佛之一字吾不喜聞,涅槃二字也不喜聞。現在你把所有的佛法都推倒了,超越了,最後剩下了什麼呢?剩下了責任和義務,剩下了慈悲,就剩下這三樣東西了。不僅佛家如此,道家,儒家,包括印度的瑜伽,還有西方的基督教,當真正懂得了這些文化以後會發現,他們剩下的也就這三樣東西了,最終人生的歸宿即不在涅槃永恆也不在生死輪回,而是在責任,在義務,在慈悲上。人生的過程就是實現責任和義務的過程,即儒家所說的盡心盡力的過程。

就是“盡心盡力”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生活中試問有幾人真正做到,工作不在工作的狀態,生活不在生活的狀態,吃飯不在吃飯的狀態,走路不在走路的狀態,學習不在學習的狀態,與人相處不在相處的狀態,坐車不在坐車的狀態。整個人都處於顛倒妄想的狀態,身心異化扭曲,種種身心問題層出不窮,最直觀的就是身體病了。身邊也有太多太多的修行人,修行十幾年,二十年身體越修越不好的,到底怎麼了?修行是讓人回歸正軌,而不是越修越差。身體病了其實就是心靈病了。包括我自己在內,幾十年來身心異化扭曲導致疾病纏身,而導師提出的生命科學首先從身體健康上給到大家信心,再通過學習經典和導師相應,和歷代聖賢相應,淨化我們的心靈和靈魂,提升我們的心胸,境界,格局,最後學會真正的擔當。這種擔當是從內心真正生髮起來的,是我們的良知良能被啟發、彰顯後自發生起的。隨著身心被不斷地淨化和提升,真正的慈悲心才會升起,那個時候就只有盡心盡力了。不離眾生, 不離社會,真正的投身社會去奉獻自己的餘生。

2016年至今,我通過長期不間斷地舉辦線下讀書會,承辦視頻課,接引更多的人走進生命科學,開啟覺悟人生。

關聯閱讀:

“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徵稿啟事

生命與國學頭號條投稿郵箱、讀者郵箱:1679669126@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