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商場“碎片化消費”走俏 “小消費”帶動大市場

電影還沒開始, 怎麼打發時間?抓娃娃, 唱迷你KTV, 還是在按摩椅上“舒服”一會兒?近兩年, 人們在吃飯排隊的間隙裡和等待電影開場的時間裡, 多了很多“打發時間”的新選擇, 這種方式被稱作“碎片化消費”。

“我的電影還沒開演, 這會兒正好可以把手機裡最近拍的照片打出來。 ”正在照片印表機前忙著列印的王女士說。

而在影城另一側的一排夾娃娃機前, 一對情侶正在一台夾娃娃機前“忙活”著, 女孩子告訴記者, 在商場逛街累了或者等電影開場的時候都會夾一會兒, 能夾到非常開心, 夾不到也無所謂, 就是覺得好玩。

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 像夾娃娃機、自助果汁機、迷你KTV、照片印表機等從碎片化時間裡挖掘出來的“新經濟”在我市商場、餐廳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 這些零碎的時間、不起眼的小錢, 被商家重聚之後能夠產生不小的效益。

比如抓娃娃機, 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台機器裡大概有20多個娃娃, 平時兩三天就抓空了, 週末客流高峰的時候會更快。 她告訴記者, 一台機器, 去掉場地費、電費等各項費用, 一台機器能穩賺1000元。

採訪中, 多位商家表示, 在門口設置一些碎片化消費的產品對招徠生意也非常有益。 “市民在門口打完照片, 可能會順便進店看看, 轉一圈就有可能產生消費。 ”萬達一家飾品店銷售人員表示。

“有的市民在夾完娃娃以後,

就會順便走到店裡來選選蛋糕和麵包, 對消費的帶動作用還是很大的。 ”一位元烘焙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介紹, 隨著互聯網的滲透, 移動支付成為消費習慣, 這種即時、便捷的“小消費”成為商家引流的一種特有的手段。 同時, 這種碎片化消費的方式, 也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加多元。

大慶日報記者 王玲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