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對牡丹最有研究的“土專家”走了,留下了最美的“景玉牡丹”

孫景玉(左四)與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會長在百花園鑒定品種 桑秋華 攝影

孫景玉(左)等三名技術員察看百年牡丹 桑秋華 攝影 資料片

大眾網記者在孫景玉大兒子孫文海家中採訪

孫文海用心擦拭父親的照片

大眾網記者 景佳

賞花正當時,

菏澤牡丹正“花海式”嬌豔綻放。 曹州百花園內, 有一類白色珍品, 其花大如盤, 潔白似雪, 吸引遊客駐足觀賞, 合影留念。 這是菏澤高級農藝師孫景玉培育的300餘個精品之一, 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以他的名字命名, 稱為“景玉”牡丹。

不少人贊孫景玉是牡丹屆的“袁隆平”, 遺憾的是, 今後遊客再也聽不到這位八旬老人的講解了。 今年2月21日, 農曆正月初六, 這位跟牡丹打交道近70年、對中原牡丹最有研究的“土專家”走了, 享年84歲。 花開之際, 本網記者深入老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進行了探訪。

“土專家”專心牡丹培育70年 一輩子不惜力

孫景玉老人家在曹州百花園附近的王洪廟村。 村子因牡丹聞名, 雖然這裡人依然習慣稱自己為“王洪廟村民”,

但是“百花社區居民”的身份, 已經成為外界對他們的認知。 2006年, 這裡更名為“百花社區”。 如今, 這個以種植牡丹為生的普通村莊, 和相鄰的趙樓村一樣, 聲名已經遠播海外。 “中國牡丹之都”的美名, 最早就是從王洪廟、趙樓等三個村莊開始的。

村子自明代以來幾乎家家種植牡丹。 孫景玉從小追隨其父身邊學。 新中國成立後, 父子倆同為村集體的牡丹田服務。 受特定時期及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 菏澤牡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遭遇了重大危情, 加快培育花大色豔、抗抵抗寒流等自然因素能力強的新品種成為了現實之需。

由於是小學畢業, 孫景玉唯有付出異於尋常的努力, 沒有理論功底, 一切都由自己在實踐中摸索。

1972年,

他在研究培育牡丹的工作中, 對兩種異地優質白色牡丹進行雜交, 經過多次試驗, 培育出一種新的品種。 這一新品種不僅花大、色正、株高, 還有適應性強、生長勢頭旺的特點。 由於這種牡丹花色格外雪白, 株體豐滿高大, 於是起名為“賽雪塔”。 1981年, 經他培育的“賽雪塔”被中國花卉協會的專家命名為“景玉”, 以紀念其貢獻。

1986年在北京舉辦的花卉展覽會上, 展露頭角的“景玉”一下吸引了眾多專家的目光, 獲得優質新品種獎。 1999年的昆明花卉世博會上, “景玉”再一次取得好成績, 獲得了銀獎。

菏澤現有的1100多個品種中, 有數百種是孫景玉通過雜交、種子培植的方式研究出來的。 先後在各種花卉博覽會上獲得金、銀、銅獎及其他大獎, 為我國牡丹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鄰居王洪憲15歲就跟著孫景玉老人身邊,跟他學技藝,老人手把手教他識葉辨花。現如今,王洪憲已成為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常務理事、當地專業合作社總工程師。

他印象最深的是,孫景玉老人很多活親自幹帶頭幹,兢兢業業,為年輕人樹立了榜樣。老人一心想整理製作百花園牡丹譜,記錄下數百種常人實在難以分辨的牡丹品種。不懂專業的分析統計,孫景玉用口述的方式,讓擁有初中文化水準的王洪憲幫忙記錄。在老人持之以恆的努力下,2000年,硬是整理出了約12萬字的《百花園牡丹譜》,這是建國後菏澤牡丹的第一部譜記。

業界佳話,父子倆的名字同被用來為牡丹命名

孫景玉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孫文海20多歲進園開始跟著他學習品種識別、栽培技術。這是件枯燥的事,孫文海告訴記者,思想上也曾有過動搖。

培育一個好的新品種,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從撒種子,到挑小苗,種下四五年花朵初開以後,進行嫁接再繁殖,然後進行初選,看是否能保持花色等各方面的穩定,不穩定的就剔除,穩定的才可以留下。

孫文海說,多少年來,父親堅持每天早晨5點起床,7點前準時出現在園子裡。“照顧牡丹,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如果自己養的牡丹花毀了,會很心疼。”

85歲的妻子李鳳雲老人,評價老伴:他不惜力,為了園子裡的牡丹,他一輩子沒偷懶。寧捨下自家地裡的活,也要先幹百花園裡的活。

耐得住歲月的同時,還要耐得住清貧。作為農民身份的技術員,獲取的報酬每月只有千把塊錢。

記者在孫文海家中看到,堂屋裡擺放的家什,除了一台冰箱,大都像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物品。孫景玉老人居住的房子更是簡樸,除了床、衣櫃之外只有一台電視機。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花農從以種植牡丹為主,轉向了以經營牡丹為主,他們中有的將業務做到了國外,有的投身牡丹深加工,鮮切花、不凋花、籽油、茶、化妝品等多個領域,掙到了大錢。孫文海也曾動心,因此沒少受到老人的批評。

父親日益年邁,收了心的孫文海,在園區挑起了大樑,業務成果層出不窮。2017年4月,他精心培訓耐日曬、花期長的牡丹新品,同樣被中國花卉協會的專家命名為“文海”牡丹,以鼓勵其貢獻。父子倆的名字同為牡丹命名,這在業界傳為佳話。

“我要是不中了,把我的骨灰撒一點在這園子裡。”

2015年前後,因為生病,孫景玉老人不能在直接為遊客服務了。後來老人更換了股骨頭,行動更不方便了,但他心裡放不下百花園的牡丹,也放不下家族傳承。

隨著現代生活發展越來越優越,不少年輕人不願從事農活,雖說牡丹不是一般的莊稼活,但還是在土裡勞作。儘管孫子孫帥大學學習的是電腦,孫景玉老人還是希望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孫景玉掛念百花園的牡丹,讓家人用輪椅推著也要時常到園子裡轉轉。孫帥說,去年九月的一天,他推著爺爺在園子正轉著,爺爺叮囑他:“我要是不中了,把我的骨灰撒一點在這園子裡。”

今年2月21日,孫景玉老人安詳地走了。家人說,老人上午一直很清醒,中午還一起吃了飯。午飯後,打了個嗝,就安靜地走了。孫帥完成了爺爺的心願。

王洪憲說,儘管家人喪事從簡,但關心老人的人們還是把消息發在了牡丹交流群裡。得知老人離世的消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國林業大學園林系、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山東農業大學及市、區牡丹產業辦都安排代表前來送老人一程。

王洪憲還記得,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劉政安研究員專程從北京趕來,他沒有選擇司儀安排的鞠躬禮,而是直接跪在靈堂磕了三個頭,又進屋來到靈柩前,磕了三個頭!

老人出殯那天來了很多人,有從縣區趕來的,有從市外趕來的,最遠的有從北京、廣州趕來的,就為了送老人一程。

他是中國對中原牡丹最有研究的“土專家”

得知老人離世的消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亮生研究員萬分悲痛。“特別震驚,沒能提前來看望他,心裡很難過。”他告訴大眾網記者。

王亮生清晰地記得,他與孫景玉老人相識在2004年4月初。“我3月30日留學歸來,4月1日就來到了菏澤看牡丹。來到百花園後,見到了孫景玉老人,人非常好,他馬上帶大家到園子裡參觀。”

王亮生透露,他當時有個私心,自己剛從國外回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源圃,咋開展工作?所以急需引進種子。

孫景玉得知他是中科院博士,非常高興,當即就表示需要什麼都可以提供。“非常慷慨,給我們品種,讓我們很感動”。

“十幾年育一個品種,誰都捨不得給別人,而中科院要的話,就可以給。”王亮生感慨,在老先生眼裡,種子交給國家,交給科學家,這是為國家做貢獻。老先生就是這麼樸實的思想:貢獻給國家、貢獻給科研。這一點是令其非常感動。

百花園的牡丹圃,後納入了國家種子資源圃,中科院第一次引種的牡丹就是菏澤牡丹,而菏澤牡丹大多數品種,都是來自百花園。

王亮生說,第二次深刻印象是2005年夏天,菏澤下大雨,整個園區被大水淹了,需要趕快排水。孫景玉和社區書記整個晚上都沒睡,一直在現場指揮,連吃飯都赤腳站在水裡的場景讓他記憶猶新。

他還記得,一次帶著學生團隊採集牡丹王花粉樣本,為了保護牡丹王,護欄對遊客而言碰都不能碰,而對他們團隊的態度則是:“你踩吧你踩吧,只要是有助於你的工作。”

他說,後在自己做了博士生導師,帶畢業生,指導學生寫論文,四月份是最忙的時候,來菏澤的時間少了,但每次來都會去拜訪老先生。

王亮生感慨,孫景玉老人去世了 自己也想發文紀念:“你看,做牡丹產業,品種是前提,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花色,沒有老先生這些年專心做品種這麼多年,哪裡有這麼多品種啊!”

在王亮生眼裡,稱孫景玉為“中國對牡丹最有研究的‘土專家’”一點都不為過。他說,全國有兩個令人尊敬的“土專家”:菏澤孫景玉和蘭州的陳德忠。一個對中原牡丹貢獻極大、一個對西北牡丹貢獻極大。他說,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也高度認可孫景玉的巨大貢獻。

大眾網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鄰居王洪憲15歲就跟著孫景玉老人身邊,跟他學技藝,老人手把手教他識葉辨花。現如今,王洪憲已成為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常務理事、當地專業合作社總工程師。

他印象最深的是,孫景玉老人很多活親自幹帶頭幹,兢兢業業,為年輕人樹立了榜樣。老人一心想整理製作百花園牡丹譜,記錄下數百種常人實在難以分辨的牡丹品種。不懂專業的分析統計,孫景玉用口述的方式,讓擁有初中文化水準的王洪憲幫忙記錄。在老人持之以恆的努力下,2000年,硬是整理出了約12萬字的《百花園牡丹譜》,這是建國後菏澤牡丹的第一部譜記。

業界佳話,父子倆的名字同被用來為牡丹命名

孫景玉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孫文海20多歲進園開始跟著他學習品種識別、栽培技術。這是件枯燥的事,孫文海告訴記者,思想上也曾有過動搖。

培育一個好的新品種,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從撒種子,到挑小苗,種下四五年花朵初開以後,進行嫁接再繁殖,然後進行初選,看是否能保持花色等各方面的穩定,不穩定的就剔除,穩定的才可以留下。

孫文海說,多少年來,父親堅持每天早晨5點起床,7點前準時出現在園子裡。“照顧牡丹,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如果自己養的牡丹花毀了,會很心疼。”

85歲的妻子李鳳雲老人,評價老伴:他不惜力,為了園子裡的牡丹,他一輩子沒偷懶。寧捨下自家地裡的活,也要先幹百花園裡的活。

耐得住歲月的同時,還要耐得住清貧。作為農民身份的技術員,獲取的報酬每月只有千把塊錢。

記者在孫文海家中看到,堂屋裡擺放的家什,除了一台冰箱,大都像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物品。孫景玉老人居住的房子更是簡樸,除了床、衣櫃之外只有一台電視機。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花農從以種植牡丹為主,轉向了以經營牡丹為主,他們中有的將業務做到了國外,有的投身牡丹深加工,鮮切花、不凋花、籽油、茶、化妝品等多個領域,掙到了大錢。孫文海也曾動心,因此沒少受到老人的批評。

父親日益年邁,收了心的孫文海,在園區挑起了大樑,業務成果層出不窮。2017年4月,他精心培訓耐日曬、花期長的牡丹新品,同樣被中國花卉協會的專家命名為“文海”牡丹,以鼓勵其貢獻。父子倆的名字同為牡丹命名,這在業界傳為佳話。

“我要是不中了,把我的骨灰撒一點在這園子裡。”

2015年前後,因為生病,孫景玉老人不能在直接為遊客服務了。後來老人更換了股骨頭,行動更不方便了,但他心裡放不下百花園的牡丹,也放不下家族傳承。

隨著現代生活發展越來越優越,不少年輕人不願從事農活,雖說牡丹不是一般的莊稼活,但還是在土裡勞作。儘管孫子孫帥大學學習的是電腦,孫景玉老人還是希望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孫景玉掛念百花園的牡丹,讓家人用輪椅推著也要時常到園子裡轉轉。孫帥說,去年九月的一天,他推著爺爺在園子正轉著,爺爺叮囑他:“我要是不中了,把我的骨灰撒一點在這園子裡。”

今年2月21日,孫景玉老人安詳地走了。家人說,老人上午一直很清醒,中午還一起吃了飯。午飯後,打了個嗝,就安靜地走了。孫帥完成了爺爺的心願。

王洪憲說,儘管家人喪事從簡,但關心老人的人們還是把消息發在了牡丹交流群裡。得知老人離世的消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國林業大學園林系、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山東農業大學及市、區牡丹產業辦都安排代表前來送老人一程。

王洪憲還記得,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劉政安研究員專程從北京趕來,他沒有選擇司儀安排的鞠躬禮,而是直接跪在靈堂磕了三個頭,又進屋來到靈柩前,磕了三個頭!

老人出殯那天來了很多人,有從縣區趕來的,有從市外趕來的,最遠的有從北京、廣州趕來的,就為了送老人一程。

他是中國對中原牡丹最有研究的“土專家”

得知老人離世的消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亮生研究員萬分悲痛。“特別震驚,沒能提前來看望他,心裡很難過。”他告訴大眾網記者。

王亮生清晰地記得,他與孫景玉老人相識在2004年4月初。“我3月30日留學歸來,4月1日就來到了菏澤看牡丹。來到百花園後,見到了孫景玉老人,人非常好,他馬上帶大家到園子裡參觀。”

王亮生透露,他當時有個私心,自己剛從國外回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源圃,咋開展工作?所以急需引進種子。

孫景玉得知他是中科院博士,非常高興,當即就表示需要什麼都可以提供。“非常慷慨,給我們品種,讓我們很感動”。

“十幾年育一個品種,誰都捨不得給別人,而中科院要的話,就可以給。”王亮生感慨,在老先生眼裡,種子交給國家,交給科學家,這是為國家做貢獻。老先生就是這麼樸實的思想:貢獻給國家、貢獻給科研。這一點是令其非常感動。

百花園的牡丹圃,後納入了國家種子資源圃,中科院第一次引種的牡丹就是菏澤牡丹,而菏澤牡丹大多數品種,都是來自百花園。

王亮生說,第二次深刻印象是2005年夏天,菏澤下大雨,整個園區被大水淹了,需要趕快排水。孫景玉和社區書記整個晚上都沒睡,一直在現場指揮,連吃飯都赤腳站在水裡的場景讓他記憶猶新。

他還記得,一次帶著學生團隊採集牡丹王花粉樣本,為了保護牡丹王,護欄對遊客而言碰都不能碰,而對他們團隊的態度則是:“你踩吧你踩吧,只要是有助於你的工作。”

他說,後在自己做了博士生導師,帶畢業生,指導學生寫論文,四月份是最忙的時候,來菏澤的時間少了,但每次來都會去拜訪老先生。

王亮生感慨,孫景玉老人去世了 自己也想發文紀念:“你看,做牡丹產業,品種是前提,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花色,沒有老先生這些年專心做品種這麼多年,哪裡有這麼多品種啊!”

在王亮生眼裡,稱孫景玉為“中國對牡丹最有研究的‘土專家’”一點都不為過。他說,全國有兩個令人尊敬的“土專家”:菏澤孫景玉和蘭州的陳德忠。一個對中原牡丹貢獻極大、一個對西北牡丹貢獻極大。他說,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也高度認可孫景玉的巨大貢獻。

大眾網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