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成都芯穀正蓄力發展,打造中國積體電路產業高地!

4月17日上午,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總經理張冬辰、科技委副主任滕剛、辦公廳主任劉桂林、規劃科技部主任李峻、生產運營部主任孫劼等一行來到雙流區, 調研成都芯穀推進情況。 雙流區委副書記、區長徐剛, 雙流區委常委、成都芯谷建設指揮部指揮長韓超, 成都芯穀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海華等陪同調研。

張冬辰一行考察了成都芯谷先導區地塊, 在專案現場瞭解了雙流區基本情況, 並聽取了成都芯穀專案規劃和入駐企業的建設情況介紹。

考察中, 張冬辰重點關心了成都芯谷人才房建設方案的相關情況, 指出成都芯谷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 制定一套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人才房方案, 不僅要能引進人才, 還要能留得住人才。

在座談會上, 張冬辰瞭解了成都市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成都芯穀的產業規劃和招商進展情況。

張冬辰表示, 成都芯谷作為中國電子和成都市戰略合作的重點專案, 集團公司給予了高度重視, 芯穀公司要積極組織好專案的推進, 特別是在產業規劃和產業招商等方面加大力度, 在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 要及時向集團回饋, 集團將全力以赴支持成都芯穀的發展;目前各地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競爭非常激烈,

成都芯穀的各項工作的推速度要加快;也希望雙流區能夠加大支持力度, 政企合力, 將成都芯穀做大做強。

|| 延伸閱讀 ||

成都芯穀簡介

●專案規模

成都芯穀規劃範圍北至花園路, 南至澗槽南路,

東至金河路, 西至成新蒲快速路, 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其中先導區3.7平方公里), 並在專案周邊預留30 平方公里作為專案規劃控制區。 ↓↓↓

●產業定位

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理念, 以設計高端人才引進為先導, 以先進製造為核心, 以積體電路設計、軟體和硬體協同創新為整合重點,

促進上、中、下游產業協同, 完善積體電路專利體系, 提升設計和製造工藝水準。 ↓↓↓

●總體目標

構建國際競爭力的晶片-軟體-整機-系統-資訊服務產業體系, 高效打造積體電路產業生態圈, 建設一座產業要素完備、城市功能完善、商務商業繁榮、文化氛圍濃郁、生態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業的國際化、現代化IC新城。 力爭到2020年,入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億元;2025年,入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2030年,入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

靠前服務

加快推動 專案建設

對於企業來說時間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為了幫助園區企業早日完成註冊,我們在簽約前就積極與企業溝通,説明企業協調解決各種資料的準備。”成都芯谷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指揮部積極與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對接,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為成都芯穀IC研發及產業基地等專案開啟了便捷通道。同時,成都芯谷建設指揮部還積極對接省、市經信委,市軟促協會,市電子資訊產業協會,協調解決新辦積體電路設計企業和軟體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方案。

“產城融合”:成都芯穀打造國際現代化IC新城

2016年9月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簽署《成都芯穀戰略合作協定》,在雙流區打造國際級園區。成都芯穀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專案按照政企合作、市場運作、產業協作的模式,政府負責優化要素資源保障、完善產業政策配套、提升營商環境,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確定平臺公司負責對園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營運、統一服務,政企合作促進產業資源向園區聚集發展。

據介紹,成都芯穀以化合物半導體為核心,打造積體電路產業生態圈,重點發展以矽基氮化鎵(GaN)為核心的積體電路產業,打造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同時發展先進晶片設計和電子資訊新興業態,核心突出在雲計算、大資料、北斗導航、衛星通訊、資訊安全等領域。合作協定簽署以來,成都芯穀已完成了整體規劃設計工作,招商工作也大力開展,現已簽約入駐園區專案15個,協定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雙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緊抓產業發展風口,2018年6月底計畫完成供地,並促進瀾至電子、中電九天等專案加快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力爭年內完成先導區13條道路建設。同時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搭建銀政企合作平臺、智慧財產權交易平臺、仲介服務平臺。

力爭到2020年,入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億元;2025年,入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2030年,入園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

靠前服務

加快推動 專案建設

對於企業來說時間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錢,為了幫助園區企業早日完成註冊,我們在簽約前就積極與企業溝通,説明企業協調解決各種資料的準備。”成都芯谷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指揮部積極與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對接,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為成都芯穀IC研發及產業基地等專案開啟了便捷通道。同時,成都芯谷建設指揮部還積極對接省、市經信委,市軟促協會,市電子資訊產業協會,協調解決新辦積體電路設計企業和軟體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方案。

“產城融合”:成都芯穀打造國際現代化IC新城

2016年9月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簽署《成都芯穀戰略合作協定》,在雙流區打造國際級園區。成都芯穀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里,專案按照政企合作、市場運作、產業協作的模式,政府負責優化要素資源保障、完善產業政策配套、提升營商環境,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確定平臺公司負責對園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營運、統一服務,政企合作促進產業資源向園區聚集發展。

據介紹,成都芯穀以化合物半導體為核心,打造積體電路產業生態圈,重點發展以矽基氮化鎵(GaN)為核心的積體電路產業,打造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同時發展先進晶片設計和電子資訊新興業態,核心突出在雲計算、大資料、北斗導航、衛星通訊、資訊安全等領域。合作協定簽署以來,成都芯穀已完成了整體規劃設計工作,招商工作也大力開展,現已簽約入駐園區專案15個,協定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雙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緊抓產業發展風口,2018年6月底計畫完成供地,並促進瀾至電子、中電九天等專案加快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力爭年內完成先導區13條道路建設。同時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搭建銀政企合作平臺、智慧財產權交易平臺、仲介服務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