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都是第一次考CPA,這位90後美女學霸卻可以6個月過4科!

這兩天, 不少考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CPA報名事宜, 接下來最重要的, 就是合理利用剩下的6個多月的時間, 保證自己通過考試。

對很多首次備考的考生來說, 剛開始備考的時候可能會陷入迷茫, 因為CPA的難度太大, 很容易陷入“學了忘、忘了學”的怪圈中。 所以, 不少考生備考一段時間後就會選擇放棄。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首次備考CPA的美女學霸, 就在6個月時間裡通過4科的高頓CPA學霸, 去年一次拿下了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四科, 今年也已經完成了剩餘兩科的一輪複習, 所以基本也是勝券在握。

那麼都是人生第一次考CPA,

來看看學霸是如何拿下CPA的。

對所學科目有一個簡單的認知

對首次備考, 尤其是零基礎的考生來說, 在備考前一定要對所學的科目有一個簡單的認知, 畢竟CPA是一個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 如果連基礎的原理和科目之間的聯繫都不清楚, 就一頭紮進去的話, 很容易越學越亂。

會計:難度可能會大幅增加

會計是CPA6科中的基礎, 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整體的難度大、內容多。 考生在備考會計之前, 首先要對會計原理、會計分錄有一個簡單的認知, 同時對會計的重難點章節, 如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所得稅、合併財務報表等進行歸納整理。

而且和2017年相比, 今年曝光的會計教材, 整整比原來增加了142頁,

章節也擴充到了30章, 而這些新增知識點勢必會成為重要考點, 所以, 考生要多花一些時間在會計科目的學習上。

審計:和實務結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和其他科目相比, 審計本來就是比較偏實務的一科, 大多數考生回饋審計科目看不懂, 就是因為沒有審計工作經驗, 對審計原理理解不透徹所導致的。 所以, 學習審計要注意的就是多和審計案例結合, 從案例中理解審計原理。

例如審計的重點章節中, 審計測試流程、對各類交易和帳戶餘額的審計等, 放在實際案例中就容易加深理解。

財管:注重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

財管的重點, 其實就是對公式的理解、記憶和運用, 所以考察的不僅是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還有後期的計算能力。

畢竟, 相比較不會做的題目, 會做結果沒做完是更悲劇的, 所以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就能有意識的將一部分時間用於鍛煉自己的計算速度。

而且財管的重點一直也比較突出, 例如財務報表分析、資本預算, 企業價值評估等, 前期瞭解科目的時候進行標注, 對後期備考有很大的幫助。

稅法:對稅種的掌握很重要

如果考生提前對稅法科目進行瞭解的話, 就會發現稅法今年新增了幾個小稅種的考察, 例如水資源稅、環境保護稅等, 而新增稅種出現在考試中的概率會更高一些。

除此之外, 稅法的學習中有記憶、也有計算, 所以後期的備考中, 考生應該注意多理解, 然後進行記憶, 同時對不同知識點的出題形式進行歸納總結,

能有效提高複習效率。

經濟法:提前瞭解重要法律條例的運用和考察範圍

經濟法的話, 其實難度並不大, 去年考試的題型比較偏, 所以不少考生反映難, 那麼今年考生在完成基礎複習的情況下, 還應該對2017年的真題進行完善的解讀, 畢竟不排除今年考題也較偏的現象出現。

而且經濟法中, 對重點條例的考察也比較明確, 如合同法、物權法、公司法、證券法及破產法等, 考生在備考前多瞭解一些重點考點, 對後期備考規劃有很大的幫助。

戰略:集中攻重點知識

戰略和其他5科相比, 難度要小很多, 但是每年的通過率也是在15%左右徘徊, 仔細分析教材就能發現, 可能和兩個因素相關。 一是考生對戰略的難度估計太低,

沒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是戰略的實務性太強, 對沒有工作經驗, 且首次備考的考生來說, 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所以首先要多花時間在重點章節的理解和運用上, 例如戰略分析、戰略實施、風險管理等, 然後再花時間去記憶其他的基礎知識, 千萬不要覺得學霸說一個月能考過戰略, 你也只花一個月時間去背, 很可能理解能力不同, 考試的結果也會差異比較大。

如果在備考前期, 花時間把各個科目之間的這些特點都摸透, 就能合理的根據科目的難易程度、關聯性進行備考的具體規劃。

合理規劃自己的備考時間

做完前期的科目瞭解和基礎知識的預習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花時間將制定的備考目標一步步落實到位。大多數CPA考生都是在職考生,像一次過4科的學霸一樣,只有週末和平時下班後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所以時間規劃非常重要。

那麼首次備考,又是4月份才開始,考生時刻要有“2個時間觀念”,一個是宏觀時間,一個是細節時間。

1、宏觀時間,要對每輪複習有整體把控

一般來講,CPA考試為了保證通過率,都要完成三到四輪複習,那麼如何在6個月裡保證自己按時完成4輪複習,對時間有宏觀把控就顯得非常重要。

例如,利用CPA考試的各個重要的時間點給自己一種緊迫意識,在6月底完成第一輪複習,8月份綜合考試的時候完成2輪複習,9月份開始列印專業階段准考證的時候,確保自己完成3輪複習,列印完准考證以後,就進入最後階段的衝刺複習,讓自己全身心為CPA付出。

2、細節時間,要有具體的備考安排

細節時間,可能就是我們平時的一天的備考時間該如何規劃,如果是工作日的話,對在職考生來講能集中利用的就是早上和晚上的時間,早上6—8點更適合記憶經濟法、稅法等需要背誦的科目,晚上8—11點可以集中時間學習網課,進行題目練習、做總結等。平時上班的瑣碎時間也可以聽網課加深記憶。

那麼在週末或者是節假日的時候,例如即將到來的清明3天假期,考生就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小長假複習攻略,具體到幾點起床、幾點聽網課、幾點看書、幾點做題、幾點做總結等,把效率提高到最大化。

關注備考過程中的小細節

坦白說,很多首次備考的考生,對自己的整體備考情況沒辦法做到宏觀把控,所以自己當下的複習效果如何,不到最後一刻根本看不出來,平時的複習過程中就容易因為效果不理想感到懈怠。

按照CPA的難度來講,一輪複習結束後,遺忘比較多屬於正常現象,二輪複習多鞏固就可以,所以考生更應該多關注過程中的小細節,給自己多一些心理暗示。

1、每個章節的網課至少看3遍

首先,網課作為幫助自己理解知識點的重要工具,一定要多聽幾遍,理解才會更深一些。一般是正常倍速跟著老師的節奏看完教材以後,再用1—2倍速的速度多聽兩遍,才能將網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2、理解+記憶,比單純背的效果要好

不少考生在背知識點的時候,總覺得背幾遍都會忘,尤其是經濟法、戰略這種難度比較小的科目,花很多時間去背了效果卻不理想,前提是沒有花時間去理解,理解了以後再通過幾道真題鞏固一下,比直接背的效果要好很多。

3、會計分錄和財管公式都要自己上手去寫

不少考生覺得,會計分錄難寫,財管公式難記,所以每次都是把不會的公式和分錄死記硬背下來,這樣其實有兩個壞處,一是記的容易忘,二是運用不靈活。花兩個小時理解一個分錄,遠比花半小時背一個分錄,然後忘了繼續背有效果的多。

4、每個章節都應該及時總結

之前就有不少CPA學霸建議,在學完一個章節以後,利用關鍵字和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點進行總結,這樣後期複習的時候,看總結就能知道自己哪一塊知識比較薄弱,從而進行針對性練習。

其實無論是首次備考的考生,還是老考生,把每一個知識點理解清楚、每一個題目消化透徹,就是通過CPA考試的最大的秘訣。只是對每一個首次備考CPA的考生來講,因為希望和壓力更多,過程中的困難就會越多。

所以,從報名開始,將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都細化到過程中,真正看到成果,才能用6個月的時間達到別人1年才有的效果。

高頓原創文章,首發註冊會計師,作者小七。高頓網校整理發佈。加微信領會計資料:gaodunclass2

合理規劃自己的備考時間

做完前期的科目瞭解和基礎知識的預習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花時間將制定的備考目標一步步落實到位。大多數CPA考生都是在職考生,像一次過4科的學霸一樣,只有週末和平時下班後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所以時間規劃非常重要。

那麼首次備考,又是4月份才開始,考生時刻要有“2個時間觀念”,一個是宏觀時間,一個是細節時間。

1、宏觀時間,要對每輪複習有整體把控

一般來講,CPA考試為了保證通過率,都要完成三到四輪複習,那麼如何在6個月裡保證自己按時完成4輪複習,對時間有宏觀把控就顯得非常重要。

例如,利用CPA考試的各個重要的時間點給自己一種緊迫意識,在6月底完成第一輪複習,8月份綜合考試的時候完成2輪複習,9月份開始列印專業階段准考證的時候,確保自己完成3輪複習,列印完准考證以後,就進入最後階段的衝刺複習,讓自己全身心為CPA付出。

2、細節時間,要有具體的備考安排

細節時間,可能就是我們平時的一天的備考時間該如何規劃,如果是工作日的話,對在職考生來講能集中利用的就是早上和晚上的時間,早上6—8點更適合記憶經濟法、稅法等需要背誦的科目,晚上8—11點可以集中時間學習網課,進行題目練習、做總結等。平時上班的瑣碎時間也可以聽網課加深記憶。

那麼在週末或者是節假日的時候,例如即將到來的清明3天假期,考生就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個小長假複習攻略,具體到幾點起床、幾點聽網課、幾點看書、幾點做題、幾點做總結等,把效率提高到最大化。

關注備考過程中的小細節

坦白說,很多首次備考的考生,對自己的整體備考情況沒辦法做到宏觀把控,所以自己當下的複習效果如何,不到最後一刻根本看不出來,平時的複習過程中就容易因為效果不理想感到懈怠。

按照CPA的難度來講,一輪複習結束後,遺忘比較多屬於正常現象,二輪複習多鞏固就可以,所以考生更應該多關注過程中的小細節,給自己多一些心理暗示。

1、每個章節的網課至少看3遍

首先,網課作為幫助自己理解知識點的重要工具,一定要多聽幾遍,理解才會更深一些。一般是正常倍速跟著老師的節奏看完教材以後,再用1—2倍速的速度多聽兩遍,才能將網課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2、理解+記憶,比單純背的效果要好

不少考生在背知識點的時候,總覺得背幾遍都會忘,尤其是經濟法、戰略這種難度比較小的科目,花很多時間去背了效果卻不理想,前提是沒有花時間去理解,理解了以後再通過幾道真題鞏固一下,比直接背的效果要好很多。

3、會計分錄和財管公式都要自己上手去寫

不少考生覺得,會計分錄難寫,財管公式難記,所以每次都是把不會的公式和分錄死記硬背下來,這樣其實有兩個壞處,一是記的容易忘,二是運用不靈活。花兩個小時理解一個分錄,遠比花半小時背一個分錄,然後忘了繼續背有效果的多。

4、每個章節都應該及時總結

之前就有不少CPA學霸建議,在學完一個章節以後,利用關鍵字和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點進行總結,這樣後期複習的時候,看總結就能知道自己哪一塊知識比較薄弱,從而進行針對性練習。

其實無論是首次備考的考生,還是老考生,把每一個知識點理解清楚、每一個題目消化透徹,就是通過CPA考試的最大的秘訣。只是對每一個首次備考CPA的考生來講,因為希望和壓力更多,過程中的困難就會越多。

所以,從報名開始,將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都細化到過程中,真正看到成果,才能用6個月的時間達到別人1年才有的效果。

高頓原創文章,首發註冊會計師,作者小七。高頓網校整理發佈。加微信領會計資料:gaodunclass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