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在拼命捧殺杭州的這波人,當初也曾如此對待過大連和天津

山川網:日前, 網路視頻平臺上了一部挺熱門的新劇, 叫做《北京女子圖鑒》。 透過這個名字, 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樣, 首先想到的就是前兩年日本的那部《東京女子圖鑒》。

我們現在看看《東京女子圖鑒》的劇情簡介:自小嚮往大城市的秋田縣女孩兒綾(水川麻美飾), 從地方大學畢業後來到東京所經歷的二十年人生。 她在東京從最底層的工作做起, 憑著勤奮、努力以及好運, 一步步踏入了光鮮亮麗的時尚行業。 她的衣櫃裡有了越來越多的名牌, 搬到了越來越繁華的地段, 開始出入更加昂貴的餐廳, 甚至連男友也一個接一個地穩步升級。

然後我們再看《北京女子圖鑒》的劇情內容:大學畢業後的陳可依(戚薇飾)一心想去大城市北京發展, 本來說好一同奮鬥的男友楊大赫(魏大勳飾)卻因家中變故與其意外分手, 陳可依一人在北京奮鬥, 深感自己的無助與無力後將名字中的“依”字去掉改名陳可,

逐漸讓自己強大起來。 從小公司前臺, 外企小白領, 商務代理再到自媒體, 陳可一路走來艱難困苦卻又無比堅定。 在這個過程中, 陳可邂逅了奔在北京的紅男綠女, 在生活中不斷尋找對與錯。

那, 兩者之間, 不僅是劇集名稱十分相似, 情節也基本做到了“高度還原”。 我是真的沒時間看劇, 每集三四十分鐘, 動輒三四十集的電視連續劇, 哪怕是已經拍完可以一次性看N集的劇, 這兩年我都完全沒時間去看。 偶爾工作之外的閒暇時間, 我更傾向於到電影院看一部90~120分鐘的影片。 因為時間較短, 快進快出, 看完後可以儘快去忙別的事情。

為什麼和大家講上面這個關於東京和北京, 東漂和北漂的電視劇呢。 因為近兩到三年來, 圍繞著城市的這個IP, 已經衍生出無數的商業活動來。 我這裡舉兩個例子給大家:

其一是在中國的部分大城市裡, 有一類廣告行銷類公司, 是專門承接城市行銷類業務的。 所謂的城市行銷, 就是地方政府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形象和美譽度,

進而方便招商引資, 發展地方經濟, 通過諸如媒體報導、綜藝節目、大型賽事、娛樂活動各種具體的形式, 為城市宣傳造勢的市場活動。

我以北上廣舉個例子, 如果你在這些城市生活較久, 觀察較為仔細。 那麼你應該記得, 北京市在2008年奧運會前後幾年有什麼變化, 上海市在2010年世博會前後幾年有什麼變化, 廣州市在2010年亞運會前後幾年有什麼變化。 直觀層面的比如為了賽事修建的體育場館、配套設施、基礎建設這個自然不必多言。 更重要的是, 活動結束後的幾年間, 城市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對人口的吸引力方面, 你可以深入去思考琢磨一下。 部分對於房價特別感興趣的朋友, 還可以上網把北上廣從上述時間點直至今年,

房價的歷年變化情況進行下對比, 你會很有收穫。

可能有些95後甚至更小的讀者朋友, 對於差不多十年前的事情, 印象不太深刻。 當時還在讀小學或中學, 甚至完全沒有關注過北上廣深近十年的發展脈絡與細節。

那麼沒關係, 上面我只說了其一,接著我們來說其二。

前段時間,關於新世相使用類傳銷傳播手段販賣知識付費課程的事情,我想大家只要正常使用微信的話,基本都會有所印象。那麼新世相這家看上去像是知識付費公司,本質上是一家廣告行銷公司的平臺,當初是怎麼迅速崛起的呢?

對嘍,就是那場著名的“逃離北上廣”行銷活動的策劃執行。這次活動,其實可以看作是非常典型的城市IP行銷與運作案例。由於敏銳捕捉到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新趨勢(一線城市人口增長放緩,二線城市人口增長加速),通過“北上廣”這一職場話題中永遠繞不開的關鍵字,開展了一場十分成功的行銷活動。

除了新世相以外,其實你也會發現,無數的財經、房產、社會等類別的媒體或自媒體機構,差不多都指著隔三差五炒作一下“北上廣深”概念刷流量,這一招屢試不爽。

會對這些行銷活動影響最為明顯的,從實際的結果看,基本都是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一方面大家進入社會和職場的時間較短,對於真實的社會和職場認識還比較初級,所以對一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東西,會本能地產生一種“迷之崇拜”和“不明覺厲”。

另一方面,從策劃類似活動的機構來看,他們的盈利主要目標消費者,同樣也是20~30歲之間,尚未真正需要對家庭承擔較大經濟責任,是消費能力普遍較強的一群人。而且,這個時間段的年輕人,閒置時間會比較多,而且願意相信一些新誕生的事物,這和商家的訴求是不謀而合的。

城市行銷其實也是如此,雖然各座城市對於各領域的高新技術人才無論年紀大小,始終都是敞開著大門。如果你要是某個行業的專家泰斗,聲名顯赫,那你就算是選擇到一座城市就是為了頤養天年,別的什麼也不做,很多城市也是十分願意提供優厚條件養著你,這就典型的“千金買馬骨”的案例。付出成本為的不僅僅是一個專家,一個教授,而是這件事會對整個國家的年輕人非常明顯的心理暗示:我們這座城市,是非常重視人才的,也是非常有遠見和發展的。

那麼近幾年來,所有你能夠在各類媒體上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朋友圈裡廣為傳播的,風頭正勁的杭州、成都、武漢、長沙、西安等等城市頻繁性地消息曝光,你可千萬別以為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消息的背後,都是有專業的行銷機構在操刀。你看到那些“驚喜之美”,後面可能是多個策劃和設計人員碰撞出的最佳傳播方案。

我在部分財經媒體機構裡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目前他們行業有些同行,已經新增了專門的部門,直接和全國各城市地方政府洽談合作,每年多少的媒體費用,產出多少數量和閱讀量的正面報導,這些都是明碼標價,放在檯面上來說的。

捧殺一詞,典故出自《風俗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凡事過猶不及。像我的一些做市場行銷的同行,如果做的時間長了,再憑藉平臺的一些積累做出過一些成績的,那很容易把尾巴高高地翹起來。產生一種非常可怕的念頭:就是甭管客戶的產品多垃圾,只要到了我手裡,我都能給他妙手回春,點石成金。

城市行銷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一些城市在進行城市品牌行銷與宣傳的活動中,如果分寸拿捏不好,很容易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這裡面尤其容易犯錯的,就是部分新一線城市。其實“新一線城市”這個說法本身,也從未得到過任何官方層面的認同,出處就是一家財經媒體。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和每年的胡潤富豪榜一樣,這是一門不太大,但是確確實實賺錢的買賣。

以G20峰會後的杭州為例,目前部分自媒體平臺為了流量正在想方設法,毫無底線地去捧殺和消費杭州這個IP。硬生生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杭州的地位被拔高到了“新一線城市榜首”,“超越廣州”,“超越上海”,“杭州灣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矽谷”等等非常玄妙的地步。

杭州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座城市,往來次數已經數不清。既認識一些浙江本省在杭州的朋友,也認識一些外來在杭州工作的朋友。杭州的最大特點,其實是優點和缺點都十分突出,個性很鮮明。優點自然就是民營經濟和互聯網行業,這個眾所周知。缺點則是產業機構不夠綜合豐富,教育資源短板,交通基建水準缺陷明顯。

所以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一面倒地,將杭州具有優勢的部分全都拿出來,然後再和其他城市對比,最終得出杭州已經如何出色,如何成功的時候。我依稀記得,若干年前,當年大連和天津也如今日之杭州這般風頭正盛時,拼命誇領導,唱讚歌的,也是這幫人。

後來那邊樓塌了,這幫人便暫態做了鳥獸散,跑到這邊高樓起的地方,繼續幹起了老本行,從中繼續撈油水。這不但是無節操無底線,甚至部分已經顯得有些無恥。

中國要是前些年改革開放剛有點成績的時候就跑去跟美國叫板,嚷嚷著重新劃分世界格局。我想今天的中國經濟奇跡還會不會有,都還在兩可之間。

思所以危則安矣,

思所以亂則治矣 ,

思所以亡則存矣。

而終日思我已經是太平盛世了,那反倒是距離危險不遠了。從小及大雖亦有難處,但終歸是事物原本發展之正理。但如果大而現衰相,則幾乎都是無力回天的結局。人如此,企業如此,城市亦如此。

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優秀,而是別人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而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比你努力的同時,還比你謙虛,處處表示自己還差得很遠。往遠了說有吳越爭霸的先例,往今了說有中美博弈的格局。

上面我只說了其一,接著我們來說其二。

前段時間,關於新世相使用類傳銷傳播手段販賣知識付費課程的事情,我想大家只要正常使用微信的話,基本都會有所印象。那麼新世相這家看上去像是知識付費公司,本質上是一家廣告行銷公司的平臺,當初是怎麼迅速崛起的呢?

對嘍,就是那場著名的“逃離北上廣”行銷活動的策劃執行。這次活動,其實可以看作是非常典型的城市IP行銷與運作案例。由於敏銳捕捉到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新趨勢(一線城市人口增長放緩,二線城市人口增長加速),通過“北上廣”這一職場話題中永遠繞不開的關鍵字,開展了一場十分成功的行銷活動。

除了新世相以外,其實你也會發現,無數的財經、房產、社會等類別的媒體或自媒體機構,差不多都指著隔三差五炒作一下“北上廣深”概念刷流量,這一招屢試不爽。

會對這些行銷活動影響最為明顯的,從實際的結果看,基本都是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一方面大家進入社會和職場的時間較短,對於真實的社會和職場認識還比較初級,所以對一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東西,會本能地產生一種“迷之崇拜”和“不明覺厲”。

另一方面,從策劃類似活動的機構來看,他們的盈利主要目標消費者,同樣也是20~30歲之間,尚未真正需要對家庭承擔較大經濟責任,是消費能力普遍較強的一群人。而且,這個時間段的年輕人,閒置時間會比較多,而且願意相信一些新誕生的事物,這和商家的訴求是不謀而合的。

城市行銷其實也是如此,雖然各座城市對於各領域的高新技術人才無論年紀大小,始終都是敞開著大門。如果你要是某個行業的專家泰斗,聲名顯赫,那你就算是選擇到一座城市就是為了頤養天年,別的什麼也不做,很多城市也是十分願意提供優厚條件養著你,這就典型的“千金買馬骨”的案例。付出成本為的不僅僅是一個專家,一個教授,而是這件事會對整個國家的年輕人非常明顯的心理暗示:我們這座城市,是非常重視人才的,也是非常有遠見和發展的。

那麼近幾年來,所有你能夠在各類媒體上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朋友圈裡廣為傳播的,風頭正勁的杭州、成都、武漢、長沙、西安等等城市頻繁性地消息曝光,你可千萬別以為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消息的背後,都是有專業的行銷機構在操刀。你看到那些“驚喜之美”,後面可能是多個策劃和設計人員碰撞出的最佳傳播方案。

我在部分財經媒體機構裡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目前他們行業有些同行,已經新增了專門的部門,直接和全國各城市地方政府洽談合作,每年多少的媒體費用,產出多少數量和閱讀量的正面報導,這些都是明碼標價,放在檯面上來說的。

捧殺一詞,典故出自《風俗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過分地誇獎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驕傲自滿、停滯退步甚至導致墮落、失敗。

凡事過猶不及。像我的一些做市場行銷的同行,如果做的時間長了,再憑藉平臺的一些積累做出過一些成績的,那很容易把尾巴高高地翹起來。產生一種非常可怕的念頭:就是甭管客戶的產品多垃圾,只要到了我手裡,我都能給他妙手回春,點石成金。

城市行銷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一些城市在進行城市品牌行銷與宣傳的活動中,如果分寸拿捏不好,很容易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這裡面尤其容易犯錯的,就是部分新一線城市。其實“新一線城市”這個說法本身,也從未得到過任何官方層面的認同,出處就是一家財經媒體。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和每年的胡潤富豪榜一樣,這是一門不太大,但是確確實實賺錢的買賣。

以G20峰會後的杭州為例,目前部分自媒體平臺為了流量正在想方設法,毫無底線地去捧殺和消費杭州這個IP。硬生生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杭州的地位被拔高到了“新一線城市榜首”,“超越廣州”,“超越上海”,“杭州灣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矽谷”等等非常玄妙的地步。

杭州是我非常熟悉的一座城市,往來次數已經數不清。既認識一些浙江本省在杭州的朋友,也認識一些外來在杭州工作的朋友。杭州的最大特點,其實是優點和缺點都十分突出,個性很鮮明。優點自然就是民營經濟和互聯網行業,這個眾所周知。缺點則是產業機構不夠綜合豐富,教育資源短板,交通基建水準缺陷明顯。

所以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一面倒地,將杭州具有優勢的部分全都拿出來,然後再和其他城市對比,最終得出杭州已經如何出色,如何成功的時候。我依稀記得,若干年前,當年大連和天津也如今日之杭州這般風頭正盛時,拼命誇領導,唱讚歌的,也是這幫人。

後來那邊樓塌了,這幫人便暫態做了鳥獸散,跑到這邊高樓起的地方,繼續幹起了老本行,從中繼續撈油水。這不但是無節操無底線,甚至部分已經顯得有些無恥。

中國要是前些年改革開放剛有點成績的時候就跑去跟美國叫板,嚷嚷著重新劃分世界格局。我想今天的中國經濟奇跡還會不會有,都還在兩可之間。

思所以危則安矣,

思所以亂則治矣 ,

思所以亡則存矣。

而終日思我已經是太平盛世了,那反倒是距離危險不遠了。從小及大雖亦有難處,但終歸是事物原本發展之正理。但如果大而現衰相,則幾乎都是無力回天的結局。人如此,企業如此,城市亦如此。

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優秀,而是別人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而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比你努力的同時,還比你謙虛,處處表示自己還差得很遠。往遠了說有吳越爭霸的先例,往今了說有中美博弈的格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