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去了高曉松在杭州開的“曉書館”,發現它從前是另一個樣子

前幾天, 《高曉松在杭州開了一家圖書館, 把你做過的夢都實現了》《高曉松在杭州開圖書館, 安藤忠雄的設計, 美炸天還是純公益!》刷屏朋友圈, 讓3月24日才正式對外開放的“曉書館”迅速成為網紅。

在這些爆款文章中, 曉書館被貼上了“最美圖書館”“天堂圖書館”“純公益”等標籤, 配以美圖照片和抒情性的文字, 擊中了很多人心中的文藝夢想, 仿佛是觸摸詩性生活與眺望遠方的絕佳地。 坐在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空間中, 背靠落地木格大書架, 在光、影與櫻花的陪伴下暢遊書海, 流連忘返, 仿佛將置身於塵俗之外。

曉書館內景, 圖片來自“曉書館”公眾號。

但在刷屏文之外, 有一少部分讀者也注意到了很容易被忽略的“負面資訊”:曉書館的館舍原本是良渚文化村的社區圖書館, 但如今似乎“變成了遊客作秀的地方”, 記者只好通過現場預約管道, 等到10點時才能入館。

在等待過程中, 有數十位讀者慕名而來, 卻因事先不知預約制度的存在只能略顯焦急地等在館外。

早晨, 未開館前的曉書館。

曉書館入口處有志願者進行導覽, 好幾位外地讀者便請志願者代其入內拍照打卡, 保安更熱心地為讀者打開另一扇大門提升拍攝效果。

一位從溫州特地驅車趕來的遊客稱:“聽說高曉鬆開了書店, 肯定要來看看。 ”拿到志願者為其拍攝的照片後, 該遊客搖頭道“哎, 小姑娘的拍照水準不行”, 遺憾離開。

10點時, 記者拿到閱讀證入館, 看到曉書館分為上下兩層, 館內有近130個座位, 由懸空樓梯可上二樓專設的兒童區。 記者觀察到, 曉書館的圖書以文史哲三類為主, 世界文學、中國文學的書籍占滿了三面大書架, 系列叢書有“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國文庫”、“民國學術文化名著”等。

不知是否因為初運營, 曉書館的圖書管理尚未成熟, 每本圖書無單獨編目, 目前亦無系統可檢索書籍, 全憑讀者開架自取。 讀者取閱再放回後難免打亂原本順序,

在一面世界文學類的書架中, 可見“企鵝經典”圖書已四散在不同書架。 在一位讀者詢問落地書架的上層書籍如何取閱時, 工作人員表示會由他們定期調整、更換。

曉書館中的大書架。 上層書籍並不能由讀者自由取閱。

在記者的停留時間中, 館內人數維持在50以下,

氛圍安靜。 這是預約制限流的結果, 可對良渚文化村的社區居民來說, 卻不一定是件喜事。 因高曉松的名人效應, 曉書館的入駐大大延長了這一圖書館的輻射半徑, 圖書館的定位也從社區圖書館變成了公益圖書館。 村民原先近在咫尺並可自由出入的社交空間, 變為部分遊客的打卡地點。 一位元村民向記者回饋:“我們村民自己都進不去了, 現在也是免費, 但是門檻有一點高。 不是想來就來, 預約要提前一周。 ”有村民在網上吐槽說:“這是一個社區公共空間, 憑什麼就變成了高曉鬆開的公益圖書館?現在我們週末堵車到家都難回……”

在曉書館入口處的標識上,能看到它的英文名稱為“Xiaosong Library”。

從藏書品質和管理投入上,曉書館的入駐應該算是好事,但是當圖書館成為一個全國遊客嚮往的文化地標,它是否脫離了圖書館之為圖書館的本質?在知名度提升的同時,它能服務的讀書人數量,較之前為多嗎?曉書館作為社區閱讀空間轉型的一例,在向公益領域持續邁進時,有可能平衡社區與更大面積區域的讀者的需求嗎?

無論如何,對於社區居民而言,之前的社區圖書館已成為過去式。

這盞燈,究竟為誰而留?

曉書館令記者想到同為公益圖書館的嚶棲書院,那座網傳由“豬圈改建”、位於南京郊區樺墅村的書院已於去年因不明原因關閉。曉書館目前由高曉松與萬科杭州旗下文化品牌“大屋頂”共建並運營,自然不必擔心它的可持續性。但現如今,資本與情懷的結合屢見不鮮,二者相輔相成,呈現出仿佛雙贏的局面;當書和它們走到一起,讀者似乎需要警惕,閱讀會不會在包裝和行銷中,偏離自身的本質。

“大書架”定位的變化,無疑將它推至更多人眼前。這一空間採取何種形式向公眾開放、怎樣設置是運營團隊的考慮和自由,但讀者若因名人和美景而來,只在乎到此一遊,那便與讀書無關,亦是可惜的事。

由安藤忠雄設計的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大屋頂”。

閱讀服務的是人,改變的也是人,而人對於閱讀這一行為的主動權,本不能指望資本與名家的推助。曉書館的輻射人群廣大不假,但真正能服務的人群仍很有限,在曉書館模式與社區圖書館的比較中,究竟哪一形式的閱讀空間能夠真正被廣泛需要,仍值得衡量和思考。

歸根到底,閱讀若能真正回饋給人生以正面的效益,無疑需要時間的加持,這意味著閱讀應該是件平凡與日常的事,是件觸手可及的事,而閱讀氛圍的營造,才體現著真正的凝聚力與圖書館的核心。

在美圖照片中,開至夜晚的曉書館的書架倒影映在水面上,波光閃動,煞是好看,令人慨歎美麗的同時,心裡不禁升起一個問題:這盞燈,究竟為誰而留?

晚間的曉書館,圖片來自“曉書館”公眾號。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在曉書館入口處的標識上,能看到它的英文名稱為“Xiaosong Library”。

從藏書品質和管理投入上,曉書館的入駐應該算是好事,但是當圖書館成為一個全國遊客嚮往的文化地標,它是否脫離了圖書館之為圖書館的本質?在知名度提升的同時,它能服務的讀書人數量,較之前為多嗎?曉書館作為社區閱讀空間轉型的一例,在向公益領域持續邁進時,有可能平衡社區與更大面積區域的讀者的需求嗎?

無論如何,對於社區居民而言,之前的社區圖書館已成為過去式。

這盞燈,究竟為誰而留?

曉書館令記者想到同為公益圖書館的嚶棲書院,那座網傳由“豬圈改建”、位於南京郊區樺墅村的書院已於去年因不明原因關閉。曉書館目前由高曉松與萬科杭州旗下文化品牌“大屋頂”共建並運營,自然不必擔心它的可持續性。但現如今,資本與情懷的結合屢見不鮮,二者相輔相成,呈現出仿佛雙贏的局面;當書和它們走到一起,讀者似乎需要警惕,閱讀會不會在包裝和行銷中,偏離自身的本質。

“大書架”定位的變化,無疑將它推至更多人眼前。這一空間採取何種形式向公眾開放、怎樣設置是運營團隊的考慮和自由,但讀者若因名人和美景而來,只在乎到此一遊,那便與讀書無關,亦是可惜的事。

由安藤忠雄設計的良渚文化村文化藝術中心“大屋頂”。

閱讀服務的是人,改變的也是人,而人對於閱讀這一行為的主動權,本不能指望資本與名家的推助。曉書館的輻射人群廣大不假,但真正能服務的人群仍很有限,在曉書館模式與社區圖書館的比較中,究竟哪一形式的閱讀空間能夠真正被廣泛需要,仍值得衡量和思考。

歸根到底,閱讀若能真正回饋給人生以正面的效益,無疑需要時間的加持,這意味著閱讀應該是件平凡與日常的事,是件觸手可及的事,而閱讀氛圍的營造,才體現著真正的凝聚力與圖書館的核心。

在美圖照片中,開至夜晚的曉書館的書架倒影映在水面上,波光閃動,煞是好看,令人慨歎美麗的同時,心裡不禁升起一個問題:這盞燈,究竟為誰而留?

晚間的曉書館,圖片來自“曉書館”公眾號。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