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萬高考“保過班”換來268分,法院竟只判返還考生1萬

你有被“保過班”欺騙過嗎?碰到“保過班”你還信嗎?

2016年3月, 17歲的許一傑結束藝術統考後, 為了能夠考入理想學校, 父母幫他在濟南找了一家文化培訓班, 並和培訓班的負責人簽了一份“保過協議”。

保過協議規定, 許一傑在培訓班學習三個月, 總費用5萬元整, 承諾如果因非不可抗拒因素, 許一傑2016年山東省高考文化課未達到285分, 即可全額退款並額外補償2萬。 同時合同承諾一對一課程100節, 實則只上了56節, 小班課200節。

高考成績出來後, 許一傑考了268分, 未達到當初約定的分數, 家長方要求退錢, 但培訓機構表示已經履行了該有的義務, 孩子成績受多種因素影響, 拒絕退款。

許一傑父母將培訓機構告上法庭,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 鑒於高考文化課成績事關學生個人和教學方法雙重因素, 法庭遂依法酌定判決:額外補償金由學生和學校各承擔一半, 即培訓機構需補償學員許一傑1萬元賠償金。 許一傑不服, 提起上訴。

二審中, 濟南中院認為, 雙方當事人在明知2016年6月7日、8日兩天為全國統一高考時間的情況下, 簽訂2016年3月11日入學至2016年6月6日結束的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合同, 約定時間本身不足三個月, 導致客觀上該份合同不可能履行完畢,

對此雙方當事人均存在過錯。

另外, 許一傑未按照協議約定上課, 李佳靜未全部履行涉案合同規定的課程, 雙方均存在過錯, 均應承擔合同未達到預期目的的責任。

最終, 法庭對一審判決1萬元補償金的性質依法糾正為輔導費:判決李佳靜返還輔導費1萬元。

濟南中院法官提醒, 面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VIP保錄”“協議保過”等“天價”培訓項目, 很多人誤以為報名參加培訓, 就能大幅提升成績, 就算最後沒有通過考試, 仍有退款協議作為保障。 實際上, 協議本身就存在諸多風險。 “保過”不一定靠譜, 商家反悔總能找到說詞, 退款維權之路並不一定是坦途。 對於學子來講, 理性選擇、潛心學習、自我提升才是根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