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華正芳華, 校長邱勇:清華大學107周年校慶致辭

校長邱勇:清華大學107周年校慶致辭(有刪減)

在這芳華吐露、春意盈盈的四月, 我們迎來了清華大學的107歲生日。 我謹代表學校向海內外廣大校友和全體師生員工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我校發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一年, 學校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 扎實推進綜合改革, 加快全球戰略實施, 持續提升一流大學建設水準, 各項事業都呈現出新的面貌。

教育教學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 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 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學校把教育教學改革作為攻堅任務, 全面實施本科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 成立大類培養領導小組, 聘請16位大類首席教授, 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更為寬廣的空間。 在全校範圍內對本科培養方案進行重構,

降低總學分, 設置自主發展課程, 支援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志趣自主選擇學習成長路徑。 全面實行博士生招生“申請-審核”制, 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 促使有學術潛力的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首次設立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和清華大學年度教學優秀獎, 成立教師發展中心, 鼓勵教師傾心教育教學。

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 大學是創新思想最為活躍的地方。 大學要堅持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不斷提升創新能力, 努力創造高水準的研究成果。 學校以學科交叉、軍民融合、前沿部署和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 加快推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 2017年, 學校先後成立智慧無人系統研究中心、智慧網聯汽車與交通研究中心、柔性電子技術研究中心3個跨學科交叉研究中心和腦與智慧實驗室、未來實驗室2個交叉實驗室,

並通過教師跨院系兼職、交叉學位授予制度和設立促進交叉學科研究專項基金等舉措, 著力打破學科壁壘, 切實推動全校跨學科交叉研究。 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將有力提升學校學術創新水準和創新人才培養水準。 2017年, 學校作為第一單位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11項, 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2017年, 學校獲國家社科類重大專案共16項。

全球戰略深入實施。 開放是21世紀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特徵。 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 以更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全球高等教育的競爭與合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是一流大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8年4月17日, 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正式啟用, 清華大學米蘭藝術設計學院同時掛牌, 中意兩所高校將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設計創新中心。 2017年4月, 清華發起成立第一個由中國高校牽頭的高級別國際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 2018年4月, 亞洲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應邀出席在博鼇亞洲論壇舉行的“亞洲大學崛起”教育圓桌會議。 第一份亞洲大學聯盟高等教育年度報告將於今年7月發佈。 2015年建立的全球創新學院是中國高校在美國建立的首個教育科研平臺, 2017年9月, 全球創新學院教研大樓正式落成啟用。

“雙一流”建設邁上新臺階。 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是提升中國高等教育水準的重大舉措。

2017年, 清華大學正式發佈了“雙一流”建設方案, 構建了學科領域、學科群、學科三個層次的學科建設體系, 明確4大學科領域以及28個學科群和學科的重點建設名單。 學校成立臨床醫學院和科學史系, 進一步完善整體學科佈局。 實施文科建設“雙高”計畫, 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 評選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有21個學科獲評A+。 學校對優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2017年49人入選國家“千人計畫”青年專案。 2017年, 有8位在職教師當選兩院院士。

過去一年, 學校的各項工作全面、有序、協調推進, 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迎來107周年校慶的清華大學充滿了生機、活力。 百年積澱厚, 清華正芳華!

2018年是清華大學全面推進綜合改革、加快“雙一流”建設的關鍵之年。 清華大學將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綜合改革,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改革任務做細做深做實,努力實現高品質、內涵式發展。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下,在所有清華人的共同努力下,清華大學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展現新氣象、開啟新征程、取得新成績!

清華大學將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綜合改革,以“釘釘子精神”把各項改革任務做細做深做實,努力實現高品質、內涵式發展。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下,在所有清華人的共同努力下,清華大學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展現新氣象、開啟新征程、取得新成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