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課複盤:如何通過新媒體引爆社交網路

沙漠徒步

由於我在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徒步, 沒有條件寫文, 所以接下來幾天, 發下個人近期的學習思考。

首先關於新媒體, 從名字上很好理解,

在互聯網新技術手段下的媒體, 而非傳統的電視、廣播媒體。 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自媒體, 是指以各種新媒體為載體的個人媒體的統稱。 新舊媒體最大的區別為資訊傳播方式, 傳統媒體是向受眾傳播新聞, 是自上而下的“廣播”模式;而新媒體是點對點的模式, 傳播者和受眾者身份界限逐漸模糊, 為一種互播模式。 接下來我分享下幾位新媒體人的課後心得。

大象公會黃章晉

深度長文如何在社交媒體傳播

課後心得

大象公會的文章一般都較長, 這點在碎片化的閱讀時代很難做到, 而其卻巧妙的運用了人們的分享與炫耀心理。 早期門戶網站上閱讀量高的文章, 一般都是帶有三俗、噱頭和一些熱點性的內容;而如今的朋友圈卻不是如此, 因為朋友圈分享是一種個人展示, 展示個人在熟人社會中建立的物質和精神面貌。 人們在朋友圈中表現的往往比真實生活更文明、更富有、更高尚。

因此我還有些朋友, 專門去學習微商從業者如何發朋友圈的,

合適的文字、圖片搭配能讓曝光效果大大提高。 而朋友圈內有很多轉發羅輯思維、咪蒙或者馬雲等名人的文章, 無疑是在彰顯自身的思維和態度;同樣的像昨天發白百何相關資訊的小夥伴, 除了表達個人態度外, 也在顯示自身的消息敏銳度。

因此大象公會的長文很符合一類人的轉發需求, 彰顯自己的學識。 另外關於文章內容除了深度思考外, 還需抓住用戶的幾個心理需求點, 分別是:恐懼、激動、新奇和困惑。 並且作為長文, 需要不斷設置懸念, 以留住用戶, 推動整體的閱讀。

iH5劉文中

社交媒體行銷那些事

課後心得

關於H5的應用這兩年引來了爆發, 回想三年前, H5更多的應用只是一個活動報名工具。 而當下做社交媒體上的行銷需要注意的是將創意和技術相結合, 這樣才能做出有效的決策。

上月朋友圈被薛之謙的H5刷過一波屏, 而第一次被H5驚豔到的是在2015年吳亦凡的一個H5, 沒想到創意+技術的應用, 可以將社交行銷玩成這樣。 而我由於2016年的插座學院的開學大課, 我開始關注胡辛束的觀眾號,

在2016年12月其推出的“口紅猜色號”H5也比較經典, 與阿芙合作推出50個顏色的口紅, H5遊戲參與度相當火爆。

而這些好的傳播行銷, 都有著大致的路徑, 那就是人群分析-創意策劃-投放計畫-資料分析四個基本步驟。 類似我上面提到的, 薛之謙、吳亦凡等KOL為點的精准行銷, 需要對粉絲群體進行分析, 並做AB測試, 通過資料回饋來不斷優化。

而像胡辛束與阿芙合作的這次行銷, 很好的把握了用戶心理, 體現在了有趣(新、奇、特、異、宅、賤、基), 有用(乾貨、案例、報告、素材), 有熱點(娛樂、影視、IP、人民), 有利益(紅包、優惠券、榮譽體系、會員系統), 有共鳴(從眾、虛榮、好色、貪婪)五個點上, 值得我們借鑒。

明天文章繼續, 但願我的思考, 對你有些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