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杭州

含著春天氣息的南風吹拂著柳枝, 鳥兒在叢林間往來梭巡, 空中充滿了它們呢喃的繁音。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 專屬於鳥類的節日也到來啦!4月14日, 以“保護鳥類資源, 守護綠水青山”為主題的2018杭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活動暨“杭州--中華大熊貓苑”簽約儀式, 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正式啟動!

此次活動由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杭州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 杭州市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總站、杭州市富陽區農業和林業局、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承辦, 杭州市少先隊愛鳥俱樂部協辦。

活動現場, 熱心市民、觀鳥愛好者、志願者、媒體記者等約500餘人來到現場參與活動。 在現場, 不僅可以親眼觀賞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鳥類, 還可以上免費的趣味鸚鵡科普講堂普及鸚鵡相關小知識, 更有許多主題系列活動吸引現場遊客朋友們前來參與~

現場通過主題活動的獎項頒發發出了愛鳥護鳥倡議, 宣導大家深入瞭解了鳥類和野生動植知識, 增強廣大公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保護野生動植物、珍惜自然資源意識, 推進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

在鳥語花香的日子裡邊欣賞鳥類, 邊瞭解鳥類知識, 在愜意中開拓視野, 在趣味中漲知識!

愛鳥始於心, 護鳥在於行。

“杭州--中華大熊貓苑”項目簽約

當天, 還有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那就是“杭州--中華大熊貓苑”項目的簽訂!

該專案由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共同打造, 為浙江省首次設立的國家級大熊貓科研繁育中心。 該專案包括大眾群熊貓飼養展示區、大熊貓繁育區、大熊貓科研中心以及大熊貓科普教育及文化展示中心等場館。

“杭州--中華大熊貓苑”專案將於2018年動工建設, 並於杭州亞運會前完成全部的場館建設工作。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將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通力合作, 開展大熊貓在浙江地區的科研、繁育與科普教育推廣工作。

“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

它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

一天中除去進食,其餘時間大熊貓都是在夢鄉中度過的。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也難怪有這麼大的塊頭了~

熊貓原來叫“貓熊”

大熊貓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也就是說“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卻相似於貓。”

“熊貓”據說是錯誤的名詞。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以為常地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

“麗麗”和“山虎”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兩隻大熊貓,

它們從四川雅安基地而來,

雌熊貓叫“麗麗”,雄熊貓叫“山虎”。

麗麗

山虎

它們是同父異母的姐弟,

所以為了防止它們近親繁殖,

一般都是分開餵養的。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

它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仍然劃分為食肉目。

一天中除去進食,其餘時間大熊貓都是在夢鄉中度過的。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也難怪有這麼大的塊頭了~

熊貓原來叫“貓熊”

大熊貓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一樣的熊”,也就是說“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卻相似於貓。”

“熊貓”據說是錯誤的名詞。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以為常地把貓熊更名為熊貓了。

“麗麗”和“山虎”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兩隻大熊貓,

它們從四川雅安基地而來,

雌熊貓叫“麗麗”,雄熊貓叫“山虎”。

麗麗

山虎

它們是同父異母的姐弟,

所以為了防止它們近親繁殖,

一般都是分開餵養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