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蔣介石和大陸聯手, 演了一場持續21年的戲, 騙過美國和全世界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 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 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1958—1979年, 兩岸領導人聯合起來導演了一場長達21年的“騙局”。

每天兩三萬同胞往返海峽兩岸, 在今天早已習以為常。 但其實, 兩岸之間有一場戰爭一直打到了1979年。

這就是炮擊金門, 從1958年開始, 整整持續了21年。

據統計, 金門炮戰的21年間, 有超過100萬枚炮彈落在金門。 這些彈殼,

後來被金門人民加工成了菜刀, 成了大陸觀光客爭相搶購的產品。

但這場戰爭後來卻形成一種“奇觀”:雙方炮擊的時間都固定了, “單打雙不打”, 就是單日炮擊, 雙日雙方休息。 一到炮擊時間, 人們就躲進掩體裡;炮擊一結束, 人們出來接著愉快地生活, 絲毫沒有你死我活的殘酷。

雙方為什麼要這樣呢?

其實, 這是當時兩岸領導人毛和蔣介石聯合起來導演的“騙局”:唱戲給美國和全世界看, 制止台獨勢力在臺灣蔓延。

金門炮擊也體現出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智慧和兩岸的默契。

· 01 ·

美帝的野心

GIF

如果想削弱敵國的國力, 那就讓它陷入內戰消耗之中, 最好讓它分裂成幾個不同的國家。 這是西方列強的一貫外交策略和作風。

美帝一直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

早在1947年, 美國就讓紐西蘭在聯合國提出議案, 建議臺灣由聯合國託管。 這讓老蔣很反感, 因為他知道美國的真正目的是分裂中國, 作為一個骨子裡流淌著炎黃子孫血脈的人, 他打心底反對。

1949年6月20日, 蔣介石再度向美國及麥克亞瑟表明對“聯合國託管”,

表明自己的堅定立場:“臺灣移歸盟國或聯合國暫管之擬議, 實際為中國政府無法接受之辦法, 因為此種辦法, 違反中國國民心理, 尤以中正本人自開羅會議爭回台、澎一貫努力與立場, 根本相反。 ”

美帝賊心不死, 於是在1954年炮製《美台共同防禦條約》。

表面上, 美台之間戰略夥伴建立起“集體安全防禦”體系, 但美國和臺灣各自在肚子打自己的小算盤。

美國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臺灣割裂出去, 成為封鎖中國的最前面島鏈, 以法律或世界裁決的形式使臺灣與大陸永久隔絕, 甚至獨立。

老蔣也有自己的想法:借助老美的力量, 反攻大陸, 奪回失去的天下。

於是矛盾就出現了:

“條約”第六條中規定:所謂共同防禦的“領土”是“中華民國”而言, 應指臺灣與澎湖”。 這把蔣軍佔領金門和馬祖等沿海島嶼排除在外, 如果這些島嶼遭攻擊時, 美軍將不予支持。

老蔣不樂意了, 他認為美軍協防範圍包括全部“友方掌握的有關陣地及領土”, 美方不應言而無信。

所有矛盾的焦點全部聚在金門島上。

為什麼金門島這麼重要?因為金門島就在廈門的跟前!

美帝的戰略意圖很清楚:就是要讓老蔣讓出金門和馬祖兩島,不要在大陸鼻子底下搞事情了,以避免因這些島嶼的爭端使美國捲入中國的軍事衝突中。朝鮮戰爭讓美國已經沒有信心再與新中國進行軍事對抗,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地理和政治上隔離臺灣與大陸,通過“劃峽而治”,老蔣幫自己守住大門口就可以了。

蔣介石可不傻:金、馬等島嶼是臺灣在地域和政治上同大陸連接的最後紐帶,一旦我後撤,別說反攻大陸,那麼臺灣豈不要從大陸分裂出去,成為一個小國,這歷史罪名可真的承擔不起。

1959年1月,蔣介石、蔣經國視察金門

· 02 ·

蔣介石懟美國

GIF

老蔣面對美國的壓力,難辦呀!

乖乖聽美國老大的話,不可能;沒有美國保護和支援又不成了。老蔣也不敢和老美明著懟,那就暗著來吧,於是發生了“孫立人事件”。

孫立人此時是臺灣的陸軍總司令,也馬歇爾將軍的校友。麥克亞瑟曾召他密談,表示全力支持他,並示意美對蔣介石已不抱希望。孫立人明確表示效忠蔣,並將密談如實上報。

蔣介石能對孫立人放心麼?不久,蔣任命孫為“參軍長”,奪去他實權。 1955年5月,孫立人的親信郭廷亮被抓,罪名是企圖搞一個現代版的“黃袍加身”,這樣孫立人就有口難辯了,以後就是被長期軟禁起來。這個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到如今也難辨迷津,反正軍隊中的親美派勢力就被剷除了。

接著就發生了轟動臺灣的“劉自然事件”。

1957年3月20日晚上,美軍顧問團上士羅伯特·雷諾開槍打死少校軍官劉自然。但是,美“軍事法庭”宣佈雷諾槍殺劉自然系“誤殺”,並以“罪嫌不足”判雷諾無罪。這下子臺灣人不幹了,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美運動。

最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在這次反美運動中,民眾居然衝擊美國駐台“大使館”,砸了保險櫃,拿到一些美政府“棄蔣”的檔。甚至連毛也知道了,說:“美國對它自己的夥伴沒有同情心。你看,連老朋友蔣介石都要整嘛!臺灣大打美在台‘大使館’,用大鐵錘砸開了美國‘使館’的保險櫃,拿走了秘密檔,檔上有要搞垮蔣介石的內容。”

雖然最後這次反美事件被壓了下去,老蔣還“裝模作樣”地都跑到了“大使館”道歉,可美國和老蔣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在此時親赴臺灣,再次以削減軍援,要脅蔣從金門、馬祖等臨近大陸的島嶼後撤。蔣介石被逼到了絕路上.....

蔣介石與駐守金門的國民黨士兵合影

· 03 ·

蔣介石連說“好”

GIF

此時,世界也正風雲變幻,1958年伊拉克爆發了革命,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美英兩國出兵,向伊拉克施加壓力,準備扼殺中東的民族獨立運動,美國國務院公佈《關於不承認共產黨政府的備忘錄》。

正好,1958年7月31日蘇聯的赫魯雪夫訪問中國,我方於是選擇這時候炮擊金門。

8月11日,我方每天均有成百架飛機組成的機群飛臨馬祖上空,擺出將解放馬祖的架勢。

蔣軍被迷惑,急忙把三分之二的海、空力量調防馬祖區域。戰爭烏雲密佈。

8月23日下午17時30分,我解放軍猛烈炮擊開始了,3萬發炮彈擊斃擊傷國民黨中將以下官兵600余人,兩名美軍顧問也在炮擊中喪生。

三天之內, 10萬發炮彈傾瀉而下,蔣軍死傷3.6萬餘眾。金門防區副司令吉星文、章傑、趙家驤均傷重殞命。

金、馬守軍傷亡慘重的消息立即報到蔣介石那裡。他聽後,長時間緊蹙的眉頭驟然舒展,情不自禁地連聲說:“好,好,好!”

這下大陸的炮擊行動,給了蔣一個順理成章的藉口。

臺灣“外交部”首先發言,聲稱臺灣將堅守金、馬,並反對美國關於海峽中立化的建議。9月,蔣介石招開中外記者招待會:大陸炮擊金門,是進攻臺灣的前奏。金、馬是臺灣的屏障,絕對不能失去!

10月15日,蔣介石在答《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說,美國關於臺灣地位未定的說法,以及“託管”臺灣的建議,是“空洞和愚蠢”的,申明臺灣是中國的領土,這一點無可爭。

· 04 ·

美國慌了

GIF

我方這一舉動真的嚇了美國一跳:中東才革命,現在東邊又有事情了?赫魯雪夫才走,就開始炮擊,難道這背後是蘇聯的支持?這個金門馬祖絕對要保住,不然將“失去”臺灣,那麼日本和菲律賓第一島鏈也就被打破了。

於是乎,坐不住的美國把一半艘航空母艦,一共6艘,加上3艘巡洋艦、40艘驅逐艦、1個潛艇集群和20多艘後勤補給船隻全部開到了臺灣海峽。

國務卿杜勒斯甚至說:“我們的武器庫中有那麼多原子彈,留著有什麼用?”借此來威脅大陸。

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以為大陸這是要解放臺灣,美國也不例外,動真格的了。鑒於朝鮮戰爭的教訓,老美還是很謹慎的,雖然美國給蔣介石提供了“響尾蛇”導彈和大口徑遠端火炮,但美艦都在距金門島3海裡外拋錨,由國民黨士兵卸貨後運抵金門,始終不敢進一步升級衝突。

蔣家父子後來秘密派人傳話給大陸,如果大陸停止炮擊,臺灣不得不撤軍,中國就有分裂之虞。美國學者陶涵認為蔣介石和毛都把金門當成臺灣與大陸連系的樞紐,在這點上雙方默契一致。

從此以後,這場金門炮擊逐漸減少攻勢,但一直持續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美國接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場戰爭才結束。

· 05 ·

兩岸的默契

GIF

金門炮擊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炮擊金門一周年後,赫魯雪夫訪華,毛對一臉懵逼的他說:“美國人沒有多大本領,他們以為我們(中蘇兩國)在炮打金門的問題上達成了協定。我們沒有想到打炮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

毛還解釋道:“我們現在的方針是援蔣抗美,堅決反對兩個中國的陰謀。杜勒斯到臺灣,如果我們不炮擊金門,那實際上是聯美壓蔣。我們炮擊金門,打亂了美國的陰謀,打亂了他的計畫。”

蔣介石松了一口氣,開始嚴厲鎮壓臺灣島內的“台獨勢力”。上個世紀60年代,臺灣幾乎聽不到“台獨”的聲音了。

雖然蔣介石在意識形態上與我方敵對,但在民族大義上,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高於一切,配合很好,毫不含糊。蔣公可贊!

如今再回頭看這段歷史時,我們不得不佩服老一代革命家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當時,除了毛和蔣,無論大陸臺灣的將領,還是世界各國,幾乎沒有人看清雙方最高決策層炮擊金門真正的戰略意圖。

中國歷史悠長,論起戰略權謀智慧,西方人只能當個小學生。

當然,我們更應該欽佩,即便是你死我活的“敵人”,但同為中國人、秉持民族大義、維護國家統一的觀念卻深入骨髓,在血液中潛伏、流淌,絕對不可以交換。

為什麼金門島這麼重要?因為金門島就在廈門的跟前!

美帝的戰略意圖很清楚:就是要讓老蔣讓出金門和馬祖兩島,不要在大陸鼻子底下搞事情了,以避免因這些島嶼的爭端使美國捲入中國的軍事衝突中。朝鮮戰爭讓美國已經沒有信心再與新中國進行軍事對抗,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地理和政治上隔離臺灣與大陸,通過“劃峽而治”,老蔣幫自己守住大門口就可以了。

蔣介石可不傻:金、馬等島嶼是臺灣在地域和政治上同大陸連接的最後紐帶,一旦我後撤,別說反攻大陸,那麼臺灣豈不要從大陸分裂出去,成為一個小國,這歷史罪名可真的承擔不起。

1959年1月,蔣介石、蔣經國視察金門

· 02 ·

蔣介石懟美國

GIF

老蔣面對美國的壓力,難辦呀!

乖乖聽美國老大的話,不可能;沒有美國保護和支援又不成了。老蔣也不敢和老美明著懟,那就暗著來吧,於是發生了“孫立人事件”。

孫立人此時是臺灣的陸軍總司令,也馬歇爾將軍的校友。麥克亞瑟曾召他密談,表示全力支持他,並示意美對蔣介石已不抱希望。孫立人明確表示效忠蔣,並將密談如實上報。

蔣介石能對孫立人放心麼?不久,蔣任命孫為“參軍長”,奪去他實權。 1955年5月,孫立人的親信郭廷亮被抓,罪名是企圖搞一個現代版的“黃袍加身”,這樣孫立人就有口難辯了,以後就是被長期軟禁起來。這個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到如今也難辨迷津,反正軍隊中的親美派勢力就被剷除了。

接著就發生了轟動臺灣的“劉自然事件”。

1957年3月20日晚上,美軍顧問團上士羅伯特·雷諾開槍打死少校軍官劉自然。但是,美“軍事法庭”宣佈雷諾槍殺劉自然系“誤殺”,並以“罪嫌不足”判雷諾無罪。這下子臺灣人不幹了,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反美運動。

最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在這次反美運動中,民眾居然衝擊美國駐台“大使館”,砸了保險櫃,拿到一些美政府“棄蔣”的檔。甚至連毛也知道了,說:“美國對它自己的夥伴沒有同情心。你看,連老朋友蔣介石都要整嘛!臺灣大打美在台‘大使館’,用大鐵錘砸開了美國‘使館’的保險櫃,拿走了秘密檔,檔上有要搞垮蔣介石的內容。”

雖然最後這次反美事件被壓了下去,老蔣還“裝模作樣”地都跑到了“大使館”道歉,可美國和老蔣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也在此時親赴臺灣,再次以削減軍援,要脅蔣從金門、馬祖等臨近大陸的島嶼後撤。蔣介石被逼到了絕路上.....

蔣介石與駐守金門的國民黨士兵合影

· 03 ·

蔣介石連說“好”

GIF

此時,世界也正風雲變幻,1958年伊拉克爆發了革命,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美英兩國出兵,向伊拉克施加壓力,準備扼殺中東的民族獨立運動,美國國務院公佈《關於不承認共產黨政府的備忘錄》。

正好,1958年7月31日蘇聯的赫魯雪夫訪問中國,我方於是選擇這時候炮擊金門。

8月11日,我方每天均有成百架飛機組成的機群飛臨馬祖上空,擺出將解放馬祖的架勢。

蔣軍被迷惑,急忙把三分之二的海、空力量調防馬祖區域。戰爭烏雲密佈。

8月23日下午17時30分,我解放軍猛烈炮擊開始了,3萬發炮彈擊斃擊傷國民黨中將以下官兵600余人,兩名美軍顧問也在炮擊中喪生。

三天之內, 10萬發炮彈傾瀉而下,蔣軍死傷3.6萬餘眾。金門防區副司令吉星文、章傑、趙家驤均傷重殞命。

金、馬守軍傷亡慘重的消息立即報到蔣介石那裡。他聽後,長時間緊蹙的眉頭驟然舒展,情不自禁地連聲說:“好,好,好!”

這下大陸的炮擊行動,給了蔣一個順理成章的藉口。

臺灣“外交部”首先發言,聲稱臺灣將堅守金、馬,並反對美國關於海峽中立化的建議。9月,蔣介石招開中外記者招待會:大陸炮擊金門,是進攻臺灣的前奏。金、馬是臺灣的屏障,絕對不能失去!

10月15日,蔣介石在答《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說,美國關於臺灣地位未定的說法,以及“託管”臺灣的建議,是“空洞和愚蠢”的,申明臺灣是中國的領土,這一點無可爭。

· 04 ·

美國慌了

GIF

我方這一舉動真的嚇了美國一跳:中東才革命,現在東邊又有事情了?赫魯雪夫才走,就開始炮擊,難道這背後是蘇聯的支持?這個金門馬祖絕對要保住,不然將“失去”臺灣,那麼日本和菲律賓第一島鏈也就被打破了。

於是乎,坐不住的美國把一半艘航空母艦,一共6艘,加上3艘巡洋艦、40艘驅逐艦、1個潛艇集群和20多艘後勤補給船隻全部開到了臺灣海峽。

國務卿杜勒斯甚至說:“我們的武器庫中有那麼多原子彈,留著有什麼用?”借此來威脅大陸。

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以為大陸這是要解放臺灣,美國也不例外,動真格的了。鑒於朝鮮戰爭的教訓,老美還是很謹慎的,雖然美國給蔣介石提供了“響尾蛇”導彈和大口徑遠端火炮,但美艦都在距金門島3海裡外拋錨,由國民黨士兵卸貨後運抵金門,始終不敢進一步升級衝突。

蔣家父子後來秘密派人傳話給大陸,如果大陸停止炮擊,臺灣不得不撤軍,中國就有分裂之虞。美國學者陶涵認為蔣介石和毛都把金門當成臺灣與大陸連系的樞紐,在這點上雙方默契一致。

從此以後,這場金門炮擊逐漸減少攻勢,但一直持續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美國接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場戰爭才結束。

· 05 ·

兩岸的默契

GIF

金門炮擊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炮擊金門一周年後,赫魯雪夫訪華,毛對一臉懵逼的他說:“美國人沒有多大本領,他們以為我們(中蘇兩國)在炮打金門的問題上達成了協定。我們沒有想到打炮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

毛還解釋道:“我們現在的方針是援蔣抗美,堅決反對兩個中國的陰謀。杜勒斯到臺灣,如果我們不炮擊金門,那實際上是聯美壓蔣。我們炮擊金門,打亂了美國的陰謀,打亂了他的計畫。”

蔣介石松了一口氣,開始嚴厲鎮壓臺灣島內的“台獨勢力”。上個世紀60年代,臺灣幾乎聽不到“台獨”的聲音了。

雖然蔣介石在意識形態上與我方敵對,但在民族大義上,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高於一切,配合很好,毫不含糊。蔣公可贊!

如今再回頭看這段歷史時,我們不得不佩服老一代革命家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當時,除了毛和蔣,無論大陸臺灣的將領,還是世界各國,幾乎沒有人看清雙方最高決策層炮擊金門真正的戰略意圖。

中國歷史悠長,論起戰略權謀智慧,西方人只能當個小學生。

當然,我們更應該欽佩,即便是你死我活的“敵人”,但同為中國人、秉持民族大義、維護國家統一的觀念卻深入骨髓,在血液中潛伏、流淌,絕對不可以交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