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聞 |【民族日報】臨夏州和政縣:能人大戶楊林 在致富路上的“破”和“立”

原標題:甘肅和政:能人大戶楊林 在致富路上的“破”和“立”

每日甘肅網和政訊(記者 王占東 陳麗宏)3月29日下午, 明媚的陽光灑滿了和政縣松鳴鎮大南岔河的河谷。

這是一條發源於松鳴岩, 經和政縣城一路向東, 最終流入洮河的一條河流, 它的兩岸是一馬平川的田野, 也是和政春耕大忙的地方。

在河流南岸中心村東頭開闊平坦的土地上, 來自臨近吊灘村的楊彥和工友們一起種植當歸。 他們勤勞的身影, 成為山川間靚麗的風景。 “我今年都60歲了, 沒想到還能在家門口打工掙錢!”楊彥一邊拿著鋤頭種當歸苗一邊向記者說, “一天一人能掙70元!當天就兌現!這活兒對我們農民來講, 玩兒著就幹了!我們已經幹八九天了!”

和楊彥一樣, 在這塊地裡, 來自附近的村民相聚一起, 在家門口當上了農業工人。

而提供這一用工平臺的, 是一個叫楊林的大戶創辦的和政縣攜民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在大傢伙忙碌的田頭, 記者見到了楊林。

如果不是楊彥介紹, 初來乍到的人很難知道他就是在和政被許多人知曉的能人大戶。 他和工人一起, 也在揮動著鋤頭勞動。

說起眼前的這一場景, 楊林把手裡的工具往地上一紮, 很感慨地說:“五年了!我們的合作社經歷了很多啊!”

一件件、一樁樁關於他帶領幾個村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向記者說了出來。

今年54歲的楊林, 曾是一名退伍軍人。 1986年退伍後便離家打工。 2013年, 手裡有點兒錢的他, 一回到老家, 看到村子還是原來的村子, 聽著國家脫貧攻堅的新聞, 他心裡突然著急了起來。 如果大家還是一成不變地這樣弄下去, 脫貧奔小康的路可難走, 它決定要打破這一平靜的狀態。

楊林說:“你想想, 多少年來, 村子裡就是農業活兒不用學, 人家咋種咱咋種, 小麥、油菜, 油菜、小麥, 種來種去, 一畝地就是四五百元錢的收成, 刨去成本和勞力, 就是夠吃, 這樣下去, 怎麼脫貧致富?”

面對楊林看出的這一問題, 他和幾個村民商量了起來, 我們要帶頭打破這一局面, 要改變。

怎麼變?

楊林提出, 第一, 要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 不能小麥、油菜, 油菜、小麥這樣種下去, 要引進更值錢的中藥材;第二, 要改變每家每戶分散的種植模式, 至少我們三五家先把土地集中起來搞藥材種植, 先給別人做試驗、做示範;第三, 要學習外面的經驗, 我們要進行土地流轉, 要搞農業生產合作社, 農業的風險讓合作社來擔。

這一想法很快得到五六戶的支持, 他們合起來種藥材。 結果表明, 原來一畝地種植油菜產200斤菜籽, 收成400多元, 而今一畝地改種當歸, 產200斤能賣1500多元。 到2013年底, 118戶村民加入起來, 成立了和政縣攜民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給出的條件是:根據川地、山地的不同情況, 加入合作社的農戶, 一畝地一年流轉款500—1000元, 一人一天打工工資70元。 你不想在家裡打工, 可以到外面打工。

楊彥向記者說, 他家的田以前種小麥和油菜, 一畝地收入也就是四五百元, 現在不用種, 每畝至少給500元, 這是保底穩定的收入, 然後從耕到收, 你參加一天勞動給70元, 這一年下來要是長期在田裡打工, 一個人就能掙一萬多元。 而在農忙的時候, 家裡的年輕人也不用操心了,

可以安心在外面打工, 這樣下來, 每家每戶的收入比之前明顯、很快地提高了。

有了土地, 有了大家的共識和支持, 楊林從2015年展開了和政當歸的育苗試驗, 尤其是在和政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專業人員的説明下, 這個合作社在當年實現和政地產當歸育苗成功。

和政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羅建國回憶起這件事兒說:“這可是不得了的事兒!在此之前, 我們這裡有些農民從外地買來的當歸苗成活率非常低, 農民不但不能增收, 還賠了錢。 自打這個合作社育苗成功後, 這幾年周邊農戶用的種子、苗子都是從合作社要的。 ”

楊林說, 這幾年來, 合作社與和政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進行深入的合作, 給我們進行人員培訓、手把手指導, 提供了從育種、施肥、種植、養護、管理一條龍的技術服務。這等於是我們合作社把每戶的風險擔了起來,和政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把合作社的風險化解了許多,我們非常感謝!

楊林介紹,目前,松鳴鎮中心村、吊灘村、狼土泉村三個行政村的近百戶農民已經成為合作社穩定的主體力量,由合作社生產的當歸已經走到初級加工階段,銷售給當地的藥企與和政以外的市場。

楊林坦言:“這五年,我和村民一起,主要是積累了經驗,我個人還沒有掙上錢,先讓大家掙上錢。看著合作社天天有變化,我內心裡也有成就感。村裡的老人們拿著土地流轉款,掙著工資,養些牛羊,年輕人到外面打著工,大家在多個平臺上齊努力,脫貧奔小康就有了奔頭兒。”

提供了從育種、施肥、種植、養護、管理一條龍的技術服務。這等於是我們合作社把每戶的風險擔了起來,和政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把合作社的風險化解了許多,我們非常感謝!

楊林介紹,目前,松鳴鎮中心村、吊灘村、狼土泉村三個行政村的近百戶農民已經成為合作社穩定的主體力量,由合作社生產的當歸已經走到初級加工階段,銷售給當地的藥企與和政以外的市場。

楊林坦言:“這五年,我和村民一起,主要是積累了經驗,我個人還沒有掙上錢,先讓大家掙上錢。看著合作社天天有變化,我內心裡也有成就感。村裡的老人們拿著土地流轉款,掙著工資,養些牛羊,年輕人到外面打著工,大家在多個平臺上齊努力,脫貧奔小康就有了奔頭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