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家衛生健康委禁止這113家醫院擴大規模 三甲醫院取消普通門診成趨勢

近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遴選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各地開展了專案遴選和申報工作, 經專家覆核、公示, 確定將地方申報的113所醫院納入工程項目儲備庫。

這113所醫院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天壇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兒童醫院、鄭大一附院等。

入選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的113所醫院名單

《通知》提出, 各地要積極引導專案醫院向主要收治疑難重症患者和醫學關鍵技術攻關轉型, 通過牽頭組建跨區域的專科聯盟等多種形式醫聯體, 不斷縮小區域間醫療技術水準差距, 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緩解群眾跨區域就醫負擔。 嚴禁項目醫院借機盲目擴張, 虹吸基層人才和患者。

2017年10月份, 原衛計委就發佈了《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遴選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 “十三五”時期, 以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腫瘤、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等重點病種和重症醫學為主, 從現有省部級醫院中遴選100所左右專科特色優勢突出、醫療技術水準高、教學科研實力強、有傑出的學科帶頭人及合理的人才梯隊、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綜合醫院(專科)和專科醫院, 引導省部級醫院主要收治疑難複雜和危急重症患者, 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和疾病穩定期、恢復期患者。

健康點瞭解到, 對於入選專案醫院中央將逐年安排投資支援其升級建設, 目的在於支援醫院購置必要的醫學裝備、加強醫院資訊化建設、打造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推廣平臺、支持必要的業務用房改擴建,

提升各省域內疑難病症診治能力。 國家將對入選儲備庫的平臺單位提供最高不超過1.5億的中央預算資金支援。

而《“十三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指出, 分級診療是“十三五”醫改任務的重中之重, 而醫聯體也成為醫改中重要的因素, 這就把上級醫院和基層社區捆綁在一起, 上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服務, 對患者的後續用藥、康復治療將回到基層。 基層要充分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 首診在基層、小病在基層、康復在基層。 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 國家將把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和病人分流到基層。

值得注意的是, 這113所醫院中, 就包括不久前已經取消普通門診的上海仁濟醫院。

3月下旬, 上海仁濟醫院在院內貼出通知:為回應國家提出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的具體要求, 2018年3月31日下午5點門診結束後, 關閉普內科門診。

早在3年前, 上海市政府就曾公開表示, 隨著分級診療的推行, 三級醫院和專科醫院將不設門診, 只進行疑難複雜病病人的診療, 以及住院病人的診療。

北京市衛計委公佈《“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提出, 要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引導三級公立醫院逐步減少普通門診, 重點發展危急重症、疑難病症診療。

此前, 廣東省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東莞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工作方案》提出,

在門診業務上, 三級醫院和鎮街醫院要逐步壓縮和關停普通門診, 原則上僅保留專科(專家)門診。 貴州省此前也發文要取消三甲醫院的便民門診, 青海省去年提出要將大醫院門診量減少25%。

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次《通知》意味著未來三甲醫院逐步取消普通門診將成為一種趨勢。

國務院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劉國恩此前表示, 無論是從大醫院的利益關係來看, 還是從老百姓已經長年形成的就醫意識來看, 取消三級醫院普通門診短期內實施起來都是有困難的, 需要一個時間來適應和調整。 但不管怎麼樣, 這個目標是必須明確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