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人物|厲莉 看你心裡裝著誰人物

厲莉,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 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法官、北京市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黨的十八大代表,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自打3月20日從全國兩會會場回來, 厲莉終於能正常地睡好覺了。 “當代表真是考驗體力”, 這次兩會, 厲莉的感受特別刻骨。

在會期前幾天審議各項報告時, 能說會道的厲莉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除了參與大會的各項議程外, 她每天接受的單獨採訪都在五次以上。 午飯前和午飯後各一次採訪, 晚飯後安排兩到三個採訪。 晚上接受完採訪, 還要為審議報告做準備。 直到會議快結束, 她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 說自己半個月來首次睡夠了八小時。

不過, 厲莉的“後兩會時間”也並不輕鬆。 “其實在我向本次大會提交完所有建議之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我真的就在琢磨明年提什麼,

一點都不誇張。 ”厲莉倚著窗, 在一個北京春日的午後輕柔而堅定地說。

認准了就堅持到底

厲莉是北京房山法院民二庭的庭長, 有一次, 庭裡組織大家互相畫像, 大家給厲莉的性格畫像是, “幹工作雷厲風行, 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 既有領導的威嚴, 又有女性的細膩, 有時有點犯二, 但都出於公心……”。

對這個畫像, 成天和大家摸爬滾打在一起的庭長厲莉倒覺得很特別。 “我覺得‘二’不是傻, 缺心眼, 缺智商, 而是有文化內涵的, 其實就是看你心裡裝著誰。 ”

在會上審議報告的時候, 每每遇上厲莉瞭解熟悉的問題, 她都會積極發言, 並且總能得到大家的贊同。 “我覺得在這樣的場合, 我是基層法官, 瞭解法院工作的真實情況, 只有我說清楚了,

大家才能理解法院和法官, 也有利於領導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策。 ”幾天會議下來, 北京團的很多代表都感受到了她的直言快語和率意坦誠, 吃工作餐時都拉著這位“小專家”, 請她接著再給講講在會上還沒有聽夠的建議和觀點。

厲莉在分團審議報告時舉手發言

“她外表和內裡不統一”, 全程在北京團跟會的北京日報攝影部記者戴冰這樣評價厲莉, “她看起來還像一個愛心獻血的大學生, 但在會上每一次發言都有水準, 有見解, 將基層情況和上面政策結合得特別好。 ”戴冰是資深記者, 六年前的十八大, 同樣全程都在厲莉所在的會場跟會, 與厲莉相隔五年沒見面, 但厲莉留給他的印象依然深刻。

這股認准了就堅持到底的勁頭, 從一開始就是厲莉典型的性格元素之一, 也因此讓她有了很多響噹噹的標籤, 十八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最美基層女法官、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法官……

10年前, 她冒著不可預知的風險, 先後兩次為同一個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自己的健康和孕育作代價,

讓自己的血液流入遠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個陌生人的身體, 不求出名, 不圖回報。 如今, 在這樣的堅持下, 厲莉已經從“愛心法官”成長為一名“專家型法官”。

無處不洞察

厲莉是處女座, 性格敏感細膩又追求完美,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 總能有獨到的洞察。 本次她向兩會提交的第一份關於在刑法中增設“非法放貸罪”的建議, 就是她從自己辦理的很多民間借貸案件中得出的。 “為了提這份建議, 我和我所在的審判庭的同志做了大量的案例積累、調研和分析。 ”

她曾經主審過一起涉及民間借貸的群體性案件。 原告是一家小貸公司, 被告分散在全國各地, 涉及200多人, 原告起訴到房山法院要求被告還錢。 表面上看, 原被告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非常清楚,銀行轉帳流水等書面證據一應俱全,被告向原告借錢後到期不還,支持原告沒有任何問題。

厲莉在審理過程中發現,這些以被告名義在銀行辦理的儲蓄卡,開卡之後卻一直實際掌握在原告手中,流水進出完全受原告控制,作為卡主的這些被告根本不清楚自己名下這張儲蓄卡的具體進出賬情況。之後,原告竟然以自己一手操縱的銀行流水作為主要證據起訴被告,要求償還超出實際數額的借款,謀取巨額利潤。

身穿法官制服的厲莉

案件裡的套路被厲莉一眼看穿。厲莉所在的民二庭是商事案件審判庭,近幾年來,各種花式民間借貸糾紛讓厲莉和她的法官同事大開眼界。在厲莉的印象中,她所經歷的涉及民間借貸的案件千奇百怪,每次揭穿一個新套路,她打怪的能力就又升了一級,攢了幾年下來,關於民間借貸過程中暴力催收、與黑惡勢力勾結、侵犯個人隱私、虛假訴訟等種種稀奇古怪的故事,她坐一來一口氣能講一大堆。本次提交的第一份建議,雖然不過五千字,但在她看來意義很大。“這份建議是我們整個審判庭幾年審判工作的結晶,我們不僅要辦好自己的案子,還承擔著規範民間資本運行、引導金融秩序的責任。”

“民間借貸的放款方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集團,有他們成體系的各種套路,而很多借款人都是單獨的個體,雙方之間相差太懸殊了。關鍵是在很多時候,法院甚至會被一起套進去,讓對方當事人真以為法官是高利貸的幫兇,法官竟然被坑,這簡直太可恨了。”說到這,厲莉那雙聰敏的大眼睛眨了一下,轉而透出一絲揶揄的笑意:“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的相關書籍出版的時候,我們根本買不到,簡直是一書難求。為什麼?因為全被這幫放高利貸的買走了,人家要搞產業升級啊。”

在今年審議人大報告的分團審議會議上,厲莉在提出關於科學立法的建議時,提到要重視法律移植與國情結合的關係,她又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2016年,她隨團到英國考察,發現英國的法院在開庭時,會給原被告雙方提供水,這個慣例就和飲食習慣有極大關係。西方人喜涼,無論春夏秋冬,法庭裡提供的只有冰水,如果發生意外衝突,冰水對訴訟參加人並不能造成傷害。而如果放到中國,我們的飲食習慣是喝熱水,在雙方情緒激動時,熱水就很可能成為傷害對方的兇器。因此,在移植看似好的舉措時必須要結合實際。簡簡單單一個小故事,讓在場的代表頻頻點頭。

厲莉講的故事,就是來源於她對日常工作生活的洞察、提煉和總結,她不僅僅是一個繪聲繪色的講述者,更是一個能啟發和引導人的思考者。

與厲莉交談,永遠不會冷場,她的腦子裡有一個排列分佈整齊有序的區塊鏈,點對點傳輸極其精准,各類資料信手拈來。因此在兩會上,她的發言總是容易超時,但每次都會因為特別精彩而給予額外的時間。

補充完成的履職“附加題”

3月13日,厲莉在會議期間又向大會補充提交了兩份建議。一份是針對最高檢的工作報告,結合自己對虛假訴訟的調研,建議檢察院在懲治虛假訴訟工作中轉變工作立足點和著力點,注重懲治虛假訴訟犯罪的相關制度建設。3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發佈的專刊,將厲莉的建議全文編入,組織大家認真學習。最高人民檢察院新任檢察長張軍在第一次亮相檢察系統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也特別提到了包括厲莉在內的各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打擊虛假訴訟問題。

另一份是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節中區分一般性借貸與經營性民間借貸的建議。厲莉的第二份建議,是在審議全國人大立法規劃時看到“2020年完成民法典分則編纂”的內容,她立馬意識到,自己在會上就要把這份建議發出去。

厲莉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

長期以來,民間借貸是與金融借款並行存在的資金融通方式,只不過與金融借款的規範成熟相比,民間借貸受重視不足,多有“灰色地帶”之嫌。厲莉在審判實踐中發現,隨著民間借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問題日益累加,民間借貸糾紛大量湧入法院。在這些訴訟中,既有以拆借為目的的傳統一般性民間借貸,又有以營利為目的的具有商行為性質的金融性借貸,法律只有對兩者進行區分,才能對借款方進行更好地保護,進而實現對民間資本的有效規範指引。

“立法是為執法和司法所用,司法適用法律發現的問題,對立法者有重要價值,一定要反映出來。”會議期間,厲莉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待在房間寫建議,3月13日,她向大會正式提交。

不僅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當被問到從十八大代表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厲莉回答說,感覺自己從具體細節著手進行履職的能力明顯提升了。

十八大召開時,厲莉作為十八大代表,圍繞德治與法治的關係,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談了對相關具體問題的思考。而在本次人代會上,感受和找出有進一步完善空間的地方,通過增加內容或修改表述,讓自己的建議變得更加具體。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厲莉提出的兩處修改意見被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全部採納。

“黨代表參與制定方向性、理念性的政策目標,相比而言,人大代表在微觀上要將國家意志落實於實際,不僅僅要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而且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厲莉這樣理解兩次履職的不同感受。

回到單位後,厲莉身邊的小夥伴自發組織了一次“做好代表身邊人”的主題活動,法官王然由衷地說:“新晉法官之初,我認為法官的職責在於裁判個案定紛止爭,後來轉變為‘審理一個案件就是評價一種金融行為’,如今,通過庭長履職讓我對司法工作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司法工作者理所當然要堅守法律信仰,葆有家國情懷。”

與厲莉交談的最後,她突然又提起了桑桑,那個接受厲莉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女孩。厲莉在桑桑離世後曾對自己說,兩個人的人生路,從此要自己一個人走。在她看來,桑桑年輕的生命早已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要替她走好。如今的厲莉,代表著更多人的希望和期待,她的人生路,註定要與時代同行。

本期編輯 于澄 劉青 陳睿哲 郭奧

原被告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非常清楚,銀行轉帳流水等書面證據一應俱全,被告向原告借錢後到期不還,支持原告沒有任何問題。

厲莉在審理過程中發現,這些以被告名義在銀行辦理的儲蓄卡,開卡之後卻一直實際掌握在原告手中,流水進出完全受原告控制,作為卡主的這些被告根本不清楚自己名下這張儲蓄卡的具體進出賬情況。之後,原告竟然以自己一手操縱的銀行流水作為主要證據起訴被告,要求償還超出實際數額的借款,謀取巨額利潤。

身穿法官制服的厲莉

案件裡的套路被厲莉一眼看穿。厲莉所在的民二庭是商事案件審判庭,近幾年來,各種花式民間借貸糾紛讓厲莉和她的法官同事大開眼界。在厲莉的印象中,她所經歷的涉及民間借貸的案件千奇百怪,每次揭穿一個新套路,她打怪的能力就又升了一級,攢了幾年下來,關於民間借貸過程中暴力催收、與黑惡勢力勾結、侵犯個人隱私、虛假訴訟等種種稀奇古怪的故事,她坐一來一口氣能講一大堆。本次提交的第一份建議,雖然不過五千字,但在她看來意義很大。“這份建議是我們整個審判庭幾年審判工作的結晶,我們不僅要辦好自己的案子,還承擔著規範民間資本運行、引導金融秩序的責任。”

“民間借貸的放款方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集團,有他們成體系的各種套路,而很多借款人都是單獨的個體,雙方之間相差太懸殊了。關鍵是在很多時候,法院甚至會被一起套進去,讓對方當事人真以為法官是高利貸的幫兇,法官竟然被坑,這簡直太可恨了。”說到這,厲莉那雙聰敏的大眼睛眨了一下,轉而透出一絲揶揄的笑意:“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的相關書籍出版的時候,我們根本買不到,簡直是一書難求。為什麼?因為全被這幫放高利貸的買走了,人家要搞產業升級啊。”

在今年審議人大報告的分團審議會議上,厲莉在提出關於科學立法的建議時,提到要重視法律移植與國情結合的關係,她又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2016年,她隨團到英國考察,發現英國的法院在開庭時,會給原被告雙方提供水,這個慣例就和飲食習慣有極大關係。西方人喜涼,無論春夏秋冬,法庭裡提供的只有冰水,如果發生意外衝突,冰水對訴訟參加人並不能造成傷害。而如果放到中國,我們的飲食習慣是喝熱水,在雙方情緒激動時,熱水就很可能成為傷害對方的兇器。因此,在移植看似好的舉措時必須要結合實際。簡簡單單一個小故事,讓在場的代表頻頻點頭。

厲莉講的故事,就是來源於她對日常工作生活的洞察、提煉和總結,她不僅僅是一個繪聲繪色的講述者,更是一個能啟發和引導人的思考者。

與厲莉交談,永遠不會冷場,她的腦子裡有一個排列分佈整齊有序的區塊鏈,點對點傳輸極其精准,各類資料信手拈來。因此在兩會上,她的發言總是容易超時,但每次都會因為特別精彩而給予額外的時間。

補充完成的履職“附加題”

3月13日,厲莉在會議期間又向大會補充提交了兩份建議。一份是針對最高檢的工作報告,結合自己對虛假訴訟的調研,建議檢察院在懲治虛假訴訟工作中轉變工作立足點和著力點,注重懲治虛假訴訟犯罪的相關制度建設。3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發佈的專刊,將厲莉的建議全文編入,組織大家認真學習。最高人民檢察院新任檢察長張軍在第一次亮相檢察系統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也特別提到了包括厲莉在內的各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打擊虛假訴訟問題。

另一份是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借款合同章節中區分一般性借貸與經營性民間借貸的建議。厲莉的第二份建議,是在審議全國人大立法規劃時看到“2020年完成民法典分則編纂”的內容,她立馬意識到,自己在會上就要把這份建議發出去。

厲莉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

長期以來,民間借貸是與金融借款並行存在的資金融通方式,只不過與金融借款的規範成熟相比,民間借貸受重視不足,多有“灰色地帶”之嫌。厲莉在審判實踐中發現,隨著民間借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問題日益累加,民間借貸糾紛大量湧入法院。在這些訴訟中,既有以拆借為目的的傳統一般性民間借貸,又有以營利為目的的具有商行為性質的金融性借貸,法律只有對兩者進行區分,才能對借款方進行更好地保護,進而實現對民間資本的有效規範指引。

“立法是為執法和司法所用,司法適用法律發現的問題,對立法者有重要價值,一定要反映出來。”會議期間,厲莉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待在房間寫建議,3月13日,她向大會正式提交。

不僅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當被問到從十八大代表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厲莉回答說,感覺自己從具體細節著手進行履職的能力明顯提升了。

十八大召開時,厲莉作為十八大代表,圍繞德治與法治的關係,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談了對相關具體問題的思考。而在本次人代會上,感受和找出有進一步完善空間的地方,通過增加內容或修改表述,讓自己的建議變得更加具體。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厲莉提出的兩處修改意見被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全部採納。

“黨代表參與制定方向性、理念性的政策目標,相比而言,人大代表在微觀上要將國家意志落實於實際,不僅僅要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而且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厲莉這樣理解兩次履職的不同感受。

回到單位後,厲莉身邊的小夥伴自發組織了一次“做好代表身邊人”的主題活動,法官王然由衷地說:“新晉法官之初,我認為法官的職責在於裁判個案定紛止爭,後來轉變為‘審理一個案件就是評價一種金融行為’,如今,通過庭長履職讓我對司法工作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司法工作者理所當然要堅守法律信仰,葆有家國情懷。”

與厲莉交談的最後,她突然又提起了桑桑,那個接受厲莉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女孩。厲莉在桑桑離世後曾對自己說,兩個人的人生路,從此要自己一個人走。在她看來,桑桑年輕的生命早已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要替她走好。如今的厲莉,代表著更多人的希望和期待,她的人生路,註定要與時代同行。

本期編輯 于澄 劉青 陳睿哲 郭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