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態橋,一座神奇的橋丨百姓宣講

點擊上方“公眾號” 可以訂閱哦!

大家好, 我叫毛肖麗, 是平谷區劉家店鎮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我宣講的題目是《生態橋, 一座神奇的橋》。

我是在北京讀的大學, 畢業後選擇到農村做村官, 來基層工作不到兩年, 卻讓我深刻體會到環境建設、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您要問我城市和農村一樣嗎?還真不一樣, 記得有一次北京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 我和同學登上了劉家店鎮的丫髻山, 當我登上山頂時, 眼前出現了神奇的一幕, 霧霾沒有啦!同學說“大家別光顧著看, 發朋友圈呀!”我興奮地拿出手機, 記錄這一刻的神奇, 並配上八個字:北京霧霾, 劉店無霾, 加上三個大大的!!!(驚歎)號。 好友們紛紛點贊留言, 都說:“想不到霧霾這麼嚴重的時候, 還有看見藍天的地方。 ”

同學問我為什麼?我告訴她:“為保住藍天, 劉家店鎮以大桃產業為基礎, 建造了一座神奇的橋, 把樹枝、樹葉等廢料變成有機肥料,

形成資源迴圈利用鏈, 我們把它叫做“生態橋”。

很早的時候, 平谷就採用了秸稈還田的技術, 就是把玉米秸稈、高粱稈粉碎, 變為綠肥。 可自從平谷大桃成為我們的主導產業後, 剪下來的樹枝、樹幹只能用來燒炕、取暖、做飯, 焚燒是唯一的處理辦法, 家家戶戶升起的炊煙, 使整個鎮都煙霧彌漫。 您想想啊, 一畝地一千多斤的樹枝, 一家十幾畝地, 哪用得過來呀!20多年了, 樹枝到處都是, 侵街占道, 連個停車的地方都沒有, 勉強停個車, 一不小心, 就被樹枝劃個大道子。 還有常年堆放的舊樹枝, 成了蟲子的溫床。 有的人怕污染自家果樹地, 乾脆把剪下來的樹枝倒進河道裡, 雨季一來, 堵塞河道, 形成二次污染。 一個伴隨著大桃產業而形成的廢料,

嚴重影響著村民的生活品質。

怎麼把這些廢料利用起來呢?寅洞村邁出了第一步, 他們經過科學論證, 在上級的支持下, 建起了沼氣站, 充分利用養殖社區的動物糞便, 在全鎮第一個完成了家家通沼氣, 受到村民的歡迎。 但幾年過後, 沼氣站產生了大量的沼渣、沼液無處存放, 尤其大雨季節無法排泄, 村裡大街小巷的樹枝也日益增多, 新蓋的大牌樓被欺負得像個受氣的小媳婦兒。 怎麼變廢為寶呢?村黨支部意識到, 必須想辦法解決。 村書記三次找到鎮黨委, 提出自己的整改建議。

2015年, 農業專家來實地考察, 進行可行性研究, 還真找到了處理問題的辦法, 沼氣站的沼渣、沼液、剪下來的廢枝、動物的糞便有機質含量非常高,

可以按比例配比, 製成有機肥還田, 工藝上把樹枝磨成粉, 再人工控制有機質含量, 利用好了, 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含養量。

2016年十月份, 各村的大喇叭高聲廣播:“樹枝換肥開始了, 比例1比1的換, 交多少樹枝換多少肥。 ”我趕到換肥現場, 問身邊的人:“合算不?”“當然合算啦, 樹枝換肥, 不用花一分錢, 這一項就能省2000多元開支呢!”

現在, 村裡專門劃出70畝地, 用自己的產品, 培育出新的華北黑土地。 我們的桃枝從土地中來再到土地中去, 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迴圈鏈。 他不僅接通了生態文明、社會文明和經濟文明的長鏈, 更延伸到了人們的心裡。

隨著生態橋的深入推進, 它不僅使廢料變肥料, 他更形成了水、林、土、氣迴圈發展的生態圈,

實現了資源節約和迴圈利用, 在環境整治促提升行動中發揮了應有的貢獻。

如今, 這項實驗範圍擴大到大華山鎮、峪口鎮、馬昌營鎮等六個鄉鎮, 平谷西部生態橋一條龍已有了雛形。 有朝一日, 當我們的“生態橋”走出平谷, 走進京津冀, 走進華夏大地, 我們的小迴圈會變成大循環, 甚至更大的迴圈, 那時的天藍、地綠、水清、山美將是我們最好的福利。

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個千秋大計, 貴在久久為功, 才能最終實現。 朋友們, 還等什麼?讓我們從現在做起, 從自我做起, 為建設美麗的家園, 打造一方淨土, 共用一片藍天, 共同行動吧!

(宣講人:毛肖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