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腸癌免費篩查3年篩出病例1300宗

昨天, 記者從廣州市預防醫學會獲悉, 廣州大腸癌免費篩查3年共篩查37萬多市民, 發現惡性腫瘤397例, 癌前病變(進展性腺瘤、伴中、重度異型增生的其他病變)及早期癌等共1300例, 早診率達到86.90%。

3年發現惡性腫瘤397例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我國人群大腸癌的發病率為9.74%, 僅次於肺癌和胃癌, 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第三位。 廣州市從2015年開始對50至74歲常住居民(包括本市戶籍及本市住滿6個月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開展大腸癌免費篩查。 資料顯示, 2015~2017年, 廣州市37萬多市民參加了大腸癌篩查, 任務完成率為105.01%(371046/353330),

比預期的353330人, 多出了5%;初篩陽性61272人, 完成腸鏡檢查14338例。

在完成腸鏡檢查14338人中, 發現惡性腫瘤397例;惡性腫瘤中, 146例為早期病例、196例為中晚期病例、55例未分期。 另外, 通過腸鏡檢查, 發現約8000人有不同程度的腸道病變, 包括息肉、炎症、腺瘤等。 這些病變不但得到了早期診斷, 還有相當一部分在檢查過程中就順手“做掉了”, 還得到了早期的及時治療, 患者省了時間省了錢。

最值得一提的是, 篩查還發現了癌前病變(進展性腺瘤、伴中、重度異型增生的其他病變)及早期癌等共1300例, 早診率達到86.90%(1300/1496)。 經及時診斷治療, 癌前病變可以避免發展為癌症, 實現了癌症的預防。

預防:40歲以後要做腸鏡

由於大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較長, 從增生性病變到腺瘤、癌變、臨床期癌,

以至晚期腫瘤是一個10年以上的過程, 因此給了我們預防的機會。 如果能在早期就發現病變, 患者的5年生存率其實可以到達80%~90%。 然而, 在臨床上, 我國大腸癌早期確診的比例僅為5%~10%, 多數大腸癌患者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 那麼, 怎樣才能做到早發現大腸癌呢?

據介紹, 大腸癌發病率的上升與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不無關係。 當前, 居民高脂肪飲食與食物纖維不足是大腸癌發病的重要因素, 大腸癌的發病率從50歲開始明顯上升, 75-80歲間達到高峰。

廣州市疾控中心也呼籲, 除了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市民在40歲尤其是50歲以後定期做腸鏡檢查很有必要。 市民可參與廣州市大腸癌篩查項目, 具體可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諮詢,

或撥打12320衛生熱線, 也可訪問市疾控網站http://www.gzcdc.org.cn獲取資訊。 資訊時報記者 蔣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