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越來越多做農業的人傾向於生態養殖?真有那麼好?

隨著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 禽養殖污染已經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 破解糞汙綜合利用問題迫在眉睫。 因此, 兼顧生產生態兩大目標, 農牧結合、迴圈發展, 能夠破解畜禽養殖污染難題的生態養殖將成為重點發展對象。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生態養殖呢?目前生態養殖有哪些基本的模式呢?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

什麼是生態養殖, 有哪些基本模式?

生態養殖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 利用自然界物質循環系統, 字啊一定的養殖空間和區域內, 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 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 實現保持生態平衡、提高養殖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

目前, 我國生態養殖有三種基本模式:單優勢動物群落系統、雙優勢動物群落系統和複合動物群落。

(1)單優勢動物群落系統此種模式是最常見的模式, 如:豬-沼氣-蔬菜,

雞-果樹等;該種模式群落系統結構比較簡單, 無需考慮環境內其他優勢物種疫病的交互感染, 疫病風險最小。

(2)雙優勢動物群落系統 此種模式是兩種養殖動物共同組成的群落系統模式, 如:豬-沼氣-魚-植物, 雞-桑樹-魚等;雙優勢動物群落系統較單優勢動物群落系統而言, 次之。

(3)複合動物群落系統 此種模式是由三種以上多種優勢動物群落組成的較複雜的生態養殖系統, 如:豬-蚯蚓-鱉-植物, 雞-豬-魚-植物, 牛-蘑菇-蚯蚓-雞-豬-魚-植物等。 此種模式是由三種以上多種優勢動物群落組成的複雜系統, 種間屏障作用減少, 疫病交互感染風險較大。

為什麼要進行生態養殖?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 傳統散養式養殖逐漸轉向了集約化養殖, 在轉型中, 以下問題也日益突出。

(1)養殖場選址問題;

(2)飼料浪費現象嚴重;

(3)環保意識淡薄;

(4)產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5)影響空氣品質;

(6)傳播人畜共患病;

(7)影響畜禽自身生長及繁殖性能。

而生態養殖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 使不同生物在一定的養殖空間和區域內共同生長,

實現保持生態平衡、合理利用多種資源, 以取得最佳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養殖效益。

國家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 對可持續發展、可迴圈的生態農業扶持力度很大, 其中對生態養殖的扶持力度尤其大, 在生態養殖上補貼也非常誘人。

生態養殖除了與國家政策密切相關之外, 同時, 與社會需求、消費理念、市場的變化等密不可分。 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 迫切需要與之相對應的生活品質, 民以食為先, 食品當然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市場上有了好的產品不怕沒人買, 就怕拿了錢買不到放心的食品。 所以說生態養殖不僅能保持良好的環境, 還能帶來更加綠色健康的食品。

關心農村土地問題, 尋找農業致富機會, 請關注土地論壇。

土地流轉 就上土流網(tuliu.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