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高在上的日本大米可能要降價了

一向以價高著稱的日本大米可能要降價了。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 在日本發揮著農戶與市場、農戶與政府之間的仲介和紐帶作用的是日本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下稱JA全農)將在中國啟動大米零售業務, 全農將在2017年度內, 在中國大城市開設銷售日本精米和飯團的第一家店, 並將擴展到多家店鋪。 而目的就是讓賣到中國的大米更便宜。

截至目前, JA全農的店鋪選址以及預期銷量均沒有詳細時間表, 但其將和日資企業在中國成立銷售大米的合資企業。 據瞭解, JA全農在日本國內擁有已獲中國當局認可的精米工廠,

單獨承擔了日本對華大米出口, 起到了商社的作用。

目前中國進口大米以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大米為主。 公開資料顯示, 中國的大米消費量是日本的20倍, 每年從泰國和越南等國進口500萬噸大米。 但2016年僅從日本進口375噸大米, 金額只有1.6億日元。

其原因是, 是因為日本對華出口大米需要由當地的流通業者多次經手, 層層加價, 導致零售價格偏高。 此外日本米在中國售價較高, 在中國的百貨店僅有部分富裕階層買得起。

從電商平臺也可以看出日本大米的價格一直高高在上。 在1號店進口大米檢索結果中, 銷量前五名均為泰國進口大米, 以茉莉香米品種為主, 價格在每公斤10-15元之間, 甚至低於中國本土的五常大米,

而日本進口大米價格多在每公斤38-49元, 價格相差懸殊。

為了在中國宣傳日本大米的口碑, 此前, 日本農林水產省還在北京一些旅行社服務台、機場免稅店、上海的高級餐廳等多個遊客較多的場所開展用微波爐加熱即食的米飯推廣活動。 此舉想將其作為高級商品出口海外, 打開對包裝好的熟米飯商品進口限制少的中國市場。

不過, 日本農產品出口中國會面臨嚴格的檢疫門檻, 中國政府僅允許進口經由JA全農子公司在神奈川縣內的加工工廠出品的大米, 這成了日本農產品大面積進軍中國市場的阻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