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焦慮的家長+壓抑的孩子=兩敗俱傷的教育!(家長必讀)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今天文章的靈感來自于朋友圈一個小笑話:

最近這樣的文章在朋友圈裡很火, 但笑過之後, 我們不禁想一想, 這些看似“段子”的現實, 到底折射出了怎樣的問題?從什麼時候開始, 一談到學習, 家長焦慮、暴躁, 無奈, 孩子煩躁、逆反、易怒?

為什麼, 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孩子卻越來越辛苦, 家長也越來越焦慮?

也許, 生活水準的提高, 正是我們現在教育焦慮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的生活仍然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水準, 可能也就沒有心思這麼跟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勁, 也沒有閒錢去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了。

所以, 正是因為生活水準提高了, 我們的要求也相應地變高了——吃飽了穿暖了, 基本的生活需要滿足了, 我們就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因而成為了我們特別關注的一個焦點, 矛盾也就因此產生。

但是, 除了生活水準提高之外, 還有還有什麼因素造成了我們的焦慮呢?

為什麼我們這麼焦慮?

1.行動跟不上理念

愛孩子, 關注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 但是, 當我們太過關注、太過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時, 就有可能反應過度, 憤怒的話常常先於判斷脫口而出。

其次, 我們在內心深處, 又特別渴望成為理想型的父母, 但是, 我們的實際的養育行為, 卻常常事與願違, 顯得不恰當、不友好甚至是憤怒。

當這樣兩種反差出現時, 大家都不會快樂。

就我自己而言, 曾經也是一個“易怒型”家長, 但我絕不是一個“易怒型”的老師,

對學生的時候, 耐心足夠, 寬容度很高。 遇到有問題的孩子, 我也願意仔細思考癥結所在, 想辦法去幫助他。

但是, 一到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幾秒鐘的時間, 我就會陷入憤怒的狀態:失去耐心, 提高聲音, 甚至拽著孩子的胳膊, 強制性地要求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但事情過後, 我又會很快感到後悔, 為自己的行為的不得當感到慚愧, 沒有給孩子豎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就這樣, 在“發火——自責”的迴圈中, 我和孩子都筋疲力盡。 有時候, 我也會逃避, 給自己的孩子報輔導班、請家教, 有的老師不解, 問:“明明自己可以教, 為什麼還要多花一份錢呢?”我想, 輔導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 都能理解我的心理:能教, 但是不想教, 因為“心累”。

所以, 即使身為一個工作多年教育工作者, 我仍然會經常遇到這樣的苦惱, 其他家長的焦慮也就可想而知了。

2.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 更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

我們這一代父母, 特別重視教育, 甚至到了扭曲的程度, 對孩子有著許許多多的夢想和希望。 但是卻沒有想過, 有的時候, 我們的很多目標和希望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甚至是是虛幻飄渺的。

就個人而言, 我對我的孩子要求也是很高的。 因為畢竟身在北京, 教的也是北京最優秀的一批孩子。 和這些孩子接觸多了, 不自覺就會提高對自己孩子的要求。 可實際上, 經過這些年的觀察, 我發現, 兒子的資質, 其實是比較平平的。

但是, 因為我性格上的不服輸、因為我一直接觸最好的孩子, 所以我一直對他要求很高,希望他上最好的中學,直到後來有一天,我看到一條新聞,報導的是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全球第一),而在眾多自殺的青少年中,中學教師子女的自殺率又是最高的。

我不禁心裡一緊,隨後又想到,原因可能是這樣:

中學教師平時接觸到的孩子太多,這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優秀的孩子,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會提高對自己孩子的要求,而孩子未必能達到那樣的水準,矛盾也由此產生。

從那以後,我就降低了對孩子的心理預期,因為我想:即使托關係,讓孩子去上最好的學校,他就能跟上那樣的學習強度嗎?難道僅僅因為滿足我自己跌虛榮心,就要把這些壓力強加在孩子身上嗎?

我們中國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但是,仔細想一想,對我們的生活中得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當我們不接受這個現實時,就會去把壓力強加給自己和孩子,痛苦自然就產生了。

還有一點是,我們現在教育孩子時,很多時候還是遵循自己童年時父母教育的模式,因為生活壓力時代背景,那一代典型的親子關係模式就是這樣:不夠友善、理解、開放和接納。我們從小耳濡目染,也很容易把這些照搬到我們的教育中。

但是時代在變,我們的孩子也在變,如果還拿“老一套”去對付如今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

這種種原因放在一起,就可能造成我們的教育焦慮。

3.家庭結構的變化

以前,一個家庭中有很多孩子,家長的體力和精力,都被這些孩子分攤掉了。而如今,獨生子女往往享受著6個人(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全部的愛,有人覺得現在的孩子很幸福,受到了很多關注。然而,我們往往忽略掉的是,孩子在承受著6個人的愛的同時,也肩負著6份期望。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是,我們真的就那麼“無私”嗎?我們當真不渴望孩子的回報嗎?我們沒有在愛孩子的同時,提出很多要求嗎?

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更是這樣,誰對他好,他就想要報恩。很多孩子其實都在心裡憋著一股勁:我要報答父母和長輩。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去報恩,為什麼?因為在中國,普遍來講,報恩就意味著要上他們所期望的名牌大學,而名牌大學數量有限,和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相比,說“九牛一毛”是不過分的。

所以,孩子一方面非常清楚他的目標在哪裡,可是另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學習程度的加深,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樣的焦慮,很容易讓他無法投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聊“學習動機”的事情,我說:

你是不是有很大的壓力,總覺得自己考不上父母期望的理想大學,對不起家長,對不起父母這麼愛你?不能實現他們的期望,你會覺得自責難過嗎?

一語未了,坐在我對面的孩子,淚流滿面。

所以,當孩子肩負這麼沉重的負擔時,當然很難快樂起來。

6對1式的家庭,很具有“中國特色”,所以說,我們的今天的焦慮,也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

綜上所述,用愛和夢想綁架孩子,不願意孩子成為普通人,想贏怕輸的心態,焦慮導致的高競爭意識,這些可能就是我們今天所談的問題的源頭。

而減輕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接受我們的孩子很普通的事實,教會孩子獲得幸福的方法。

如果孩子能做一個平凡的、快樂的人,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下面,我想問家長們幾個問題,

1.您會不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或者把您與其他家長的比較轉嫁到孩子身上?

2.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您是不是總唯恐會錯過什麼,生活在焦慮氣氛中,只要孩子不是在學習,您就受不了?

3.在面對孩子升學問題的時候,您的焦慮會快速滋生,痛苦到心無旁騖,讓一家人都身在其中無法自拔?

如果你對以上幾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們的確需要反思一下、做點改變了,不要把這種焦慮過多地灌輸給孩子,也不要讓焦慮吞沒了我們的生活。

那麼,怎樣做一些改變呢?

如何緩解大人和孩子的焦慮?

1.讓教育“慢”下來

教育原本是“慢”的藝術,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最好的孩子。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害了多少幸福家庭,怎知這條起跑線越來越早!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存在一種“劇場效應”。

劇場效應最早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

一個劇場,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

忽然,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周圍的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劇場管理員,管理員卻不在崗位。

於是,周圍的人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

有什麼區別嗎?先站起來看戲的人在短時間內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

“劇場效應”正在中國教育氾濫成災。

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又何必搶跑?我們應該學著慢養,給孩子一些時間,也是給自己一些時間。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

教育,不是幾節課就能改變一個孩子,更不是幾個月就能培養出孩子的優秀能力。

教育是一個漫長而優雅的過程,一個由內而外改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去堅持、去重複、去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勵,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卻還希望看到孩子的改變。

2.承認和接納孩子的差異,卸下部分壓力。

不同的孩子,性格、天賦不同,成長速度自然也不同,成長結果又怎會一樣?不能因為孩子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否定孩子的全部,不要盲目推崇“別人家的孩子”,用他人成功的個案去要求自家的孩子。

要眼揉沙子,允許孩子失敗。失敗的時候,其實是引導孩子的好時機,不要一味指責甚至打罵,要利用好機會,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放下爭強好勝的心,成功者畢竟是極少數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沒有問題,但不要對孩子有過於苛刻的要求。不如把這個時間用來多看幾本書,提升自己,提升了自己,才有更大可能得到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尊重,而且,你上進的樣子,也會在無形中給孩子樹立榜樣,這可能比耳提面命地說教更為有效。所以,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適當從孩子身上轉移回自己身上一點。

3.凡事慢半拍

情緒控制,也是緩解矛盾的一個好方法。在盛怒時,不要說話、做事,更不要做決定。

暫停下來,等待一會,深呼吸,休息一下。

靜下來思考一下,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的目的,無非是讓孩子變好一點,但通過發火,真的可以做到嗎?事實是,你越發火,孩子越畏懼,越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你越發火,他越會反抗,最後,除了親子關係的惡化,一無所得。發火前想一想,這是我們最摯愛的孩子,他不應該成為情緒發洩的對象,更不是我們的敵人。

所以說,有時候,造成問題的並不是境遇本身,而是你對此境遇的反應。

4.可以偶爾放任

不要把那根“弦”繃得太緊,偶爾放任一下孩子,問題沒有沒那麼嚴重。

與此同時,也花點時間照料自己,停止與發生的事情戰鬥。哪怕孩子即將高考,也不要將全部精力投注到他身上,以至於喪失了自我。這樣不僅大人會精疲力盡,孩子也會有很大壓力。

關閉“我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孩子”的想法,允許事態不按著我們想法去發展。

把自己解放出來,也把孩子解放出來。在親子關係中,我們要滋養尊重、幽默和開放性,彼此給予對方大量的正能量而不是用焦慮情緒去互相傷害。

試想,如果我們自己尚且不是一個正能量的人,每天焦慮、暴躁,又怎麼能培養出一個格局很大、很從容的孩子呢?

5.我們要關心孩子的快樂指數

當孩子出現以下信號時,我們就要留意,看孩子是不是被焦慮情緒影響到了:

厭學

網癮

拖延

不與身邊人交往

暴力行為

畏懼心理

……

這裡著重說一下第一點,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厭學是因為學校學習氛圍不好、老師講課不吸引人、身邊同學的影響等等外部原因,當然這常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孩子強烈厭學,那我們就應該找一找,除了外部原因之外,是否還有什麼內部原因。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孩子會對自己負責,對自身的行為也有一定的控制力,不會不在乎自己的學業前途。所以,如果孩子嚴重厭學,或對學習“無感”,家長一定要關注起來,看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心理上的不良情緒。

說了這麼多,我所理解的快樂成長是:

1.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不妨反思一下,在教育過程中,自己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是不是會首先來向你求助,並願意和你交流自己的困惑。如果不是,則很可能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如果孩子的求助,換來的是家長的責備、焦躁、甚至冷嘲熱諷,那麼,他一定會逐漸關閉交流的大門。

2.給孩子合適的難度和任務量。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同一個任務量,同一個難度等級,不能盲目讓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學一樣的東西:

看人家學新概念3,你就不能容忍孩子學新概念1;人家孩子每晚做8張卷子,你就不能容忍孩子只做5道題……

但是,如果這就是孩子的能力限度呢?讓只能吃一碗飯的孩子,強行吃三碗飯,他就能消化得了嗎?

3.自發的而非被逼的,獲取滿足感。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買教材,卻從沒有問過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孩子的厭學,就來自于家長的壓力,當家長用各種輔導班、課外資料填滿孩子的業餘時間時,他們就很容易產生一種倦怠感,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

不妨試試讓孩子自己去安排學習任務,選擇資料,打聽合適自己的輔導班,家長只起輔助性的保障作用。自發的而非被逼的去完成任務,讓孩子更有自信和動力。一句話,不要和孩子爭奪他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和支配權。

但同時,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家長的幸福不用你來負責,同時你的幸福家長也不能負責。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對另外一個人的幸福完全負責。幸福是自己的一種主觀體驗,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首先要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最後的感言

養育孩子往往是這樣一個過程:出生的時候,家長有很多夢想、很多期待,慢慢的,隨著他的成長,我們的期望會逐漸降溫,最後變成:

只要孩子能夠正常畢業、升學、就業就好,將來他能像別人一樣,按部就班地成家、生兒育女、生活穩定、工作穩定、身體健康、幸福快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等再過很多年,我們進入老年,這份希望會變得更低,覺得只要孩子孝順、能陪伴我們就好;再後來,等我們不能動的時候,最初的夢想都沒有了,那時候的夢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邊,給我倒一杯水。

所以家長們,下一次感到焦慮過度時,不妨找出這篇文章看看,再想一想。父母子女一場,我們到底希望孩子過怎樣的一生。我們要明白:

是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不是他們自己非要來的,如果他們有的選擇,他們也許未必會選你來做他們的父母。

就像紀伯倫的那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The End——

簡單好家長(ID:jd100jz),做個好家長,每天看點對孩子有用的。

所以我一直對他要求很高,希望他上最好的中學,直到後來有一天,我看到一條新聞,報導的是中國青少年自殺率(全球第一),而在眾多自殺的青少年中,中學教師子女的自殺率又是最高的。

我不禁心裡一緊,隨後又想到,原因可能是這樣:

中學教師平時接觸到的孩子太多,這其中不乏一些非常優秀的孩子,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會提高對自己孩子的要求,而孩子未必能達到那樣的水準,矛盾也由此產生。

從那以後,我就降低了對孩子的心理預期,因為我想:即使托關係,讓孩子去上最好的學校,他就能跟上那樣的學習強度嗎?難道僅僅因為滿足我自己跌虛榮心,就要把這些壓力強加在孩子身上嗎?

我們中國家長,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但是,仔細想一想,對我們的生活中得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當我們不接受這個現實時,就會去把壓力強加給自己和孩子,痛苦自然就產生了。

還有一點是,我們現在教育孩子時,很多時候還是遵循自己童年時父母教育的模式,因為生活壓力時代背景,那一代典型的親子關係模式就是這樣:不夠友善、理解、開放和接納。我們從小耳濡目染,也很容易把這些照搬到我們的教育中。

但是時代在變,我們的孩子也在變,如果還拿“老一套”去對付如今的孩子,肯定是不行的。

這種種原因放在一起,就可能造成我們的教育焦慮。

3.家庭結構的變化

以前,一個家庭中有很多孩子,家長的體力和精力,都被這些孩子分攤掉了。而如今,獨生子女往往享受著6個人(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全部的愛,有人覺得現在的孩子很幸福,受到了很多關注。然而,我們往往忽略掉的是,孩子在承受著6個人的愛的同時,也肩負著6份期望。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是,我們真的就那麼“無私”嗎?我們當真不渴望孩子的回報嗎?我們沒有在愛孩子的同時,提出很多要求嗎?

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更是這樣,誰對他好,他就想要報恩。很多孩子其實都在心裡憋著一股勁:我要報答父母和長輩。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去報恩,為什麼?因為在中國,普遍來講,報恩就意味著要上他們所期望的名牌大學,而名牌大學數量有限,和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相比,說“九牛一毛”是不過分的。

所以,孩子一方面非常清楚他的目標在哪裡,可是另一方面,隨著年齡增長,學習程度的加深,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這樣的焦慮,很容易讓他無法投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中。

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聊“學習動機”的事情,我說:

你是不是有很大的壓力,總覺得自己考不上父母期望的理想大學,對不起家長,對不起父母這麼愛你?不能實現他們的期望,你會覺得自責難過嗎?

一語未了,坐在我對面的孩子,淚流滿面。

所以,當孩子肩負這麼沉重的負擔時,當然很難快樂起來。

6對1式的家庭,很具有“中國特色”,所以說,我們的今天的焦慮,也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

綜上所述,用愛和夢想綁架孩子,不願意孩子成為普通人,想贏怕輸的心態,焦慮導致的高競爭意識,這些可能就是我們今天所談的問題的源頭。

而減輕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接受我們的孩子很普通的事實,教會孩子獲得幸福的方法。

如果孩子能做一個平凡的、快樂的人,這也是難能可貴的。

下面,我想問家長們幾個問題,

1.您會不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或者把您與其他家長的比較轉嫁到孩子身上?

2.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您是不是總唯恐會錯過什麼,生活在焦慮氣氛中,只要孩子不是在學習,您就受不了?

3.在面對孩子升學問題的時候,您的焦慮會快速滋生,痛苦到心無旁騖,讓一家人都身在其中無法自拔?

如果你對以上幾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我們的確需要反思一下、做點改變了,不要把這種焦慮過多地灌輸給孩子,也不要讓焦慮吞沒了我們的生活。

那麼,怎樣做一些改變呢?

如何緩解大人和孩子的焦慮?

1.讓教育“慢”下來

教育原本是“慢”的藝術,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最好的孩子。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害了多少幸福家庭,怎知這條起跑線越來越早!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存在一種“劇場效應”。

劇場效應最早是由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出的:

一個劇場,大家都在看戲。每個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員的演出。

忽然,有一個觀眾站起來看戲,周圍的人勸他坐下,他置若罔聞,求助劇場管理員,管理員卻不在崗位。

於是,周圍的人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來看戲。最後全場的觀眾都從坐著看戲變成了站著看戲。

有什麼區別嗎?先站起來看戲的人在短時間內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來幾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著看戲,所有人都更累了。

“劇場效應”正在中國教育氾濫成災。

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又何必搶跑?我們應該學著慢養,給孩子一些時間,也是給自己一些時間。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

教育,不是幾節課就能改變一個孩子,更不是幾個月就能培養出孩子的優秀能力。

教育是一個漫長而優雅的過程,一個由內而外改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去堅持、去重複、去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勵,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卻還希望看到孩子的改變。

2.承認和接納孩子的差異,卸下部分壓力。

不同的孩子,性格、天賦不同,成長速度自然也不同,成長結果又怎會一樣?不能因為孩子某一方面的不足,就否定孩子的全部,不要盲目推崇“別人家的孩子”,用他人成功的個案去要求自家的孩子。

要眼揉沙子,允許孩子失敗。失敗的時候,其實是引導孩子的好時機,不要一味指責甚至打罵,要利用好機會,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放下爭強好勝的心,成功者畢竟是極少數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沒有問題,但不要對孩子有過於苛刻的要求。不如把這個時間用來多看幾本書,提升自己,提升了自己,才有更大可能得到孩子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尊重,而且,你上進的樣子,也會在無形中給孩子樹立榜樣,這可能比耳提面命地說教更為有效。所以,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適當從孩子身上轉移回自己身上一點。

3.凡事慢半拍

情緒控制,也是緩解矛盾的一個好方法。在盛怒時,不要說話、做事,更不要做決定。

暫停下來,等待一會,深呼吸,休息一下。

靜下來思考一下,要達到什麼目的。我們的目的,無非是讓孩子變好一點,但通過發火,真的可以做到嗎?事實是,你越發火,孩子越畏懼,越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你越發火,他越會反抗,最後,除了親子關係的惡化,一無所得。發火前想一想,這是我們最摯愛的孩子,他不應該成為情緒發洩的對象,更不是我們的敵人。

所以說,有時候,造成問題的並不是境遇本身,而是你對此境遇的反應。

4.可以偶爾放任

不要把那根“弦”繃得太緊,偶爾放任一下孩子,問題沒有沒那麼嚴重。

與此同時,也花點時間照料自己,停止與發生的事情戰鬥。哪怕孩子即將高考,也不要將全部精力投注到他身上,以至於喪失了自我。這樣不僅大人會精疲力盡,孩子也會有很大壓力。

關閉“我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孩子”的想法,允許事態不按著我們想法去發展。

把自己解放出來,也把孩子解放出來。在親子關係中,我們要滋養尊重、幽默和開放性,彼此給予對方大量的正能量而不是用焦慮情緒去互相傷害。

試想,如果我們自己尚且不是一個正能量的人,每天焦慮、暴躁,又怎麼能培養出一個格局很大、很從容的孩子呢?

5.我們要關心孩子的快樂指數

當孩子出現以下信號時,我們就要留意,看孩子是不是被焦慮情緒影響到了:

厭學

網癮

拖延

不與身邊人交往

暴力行為

畏懼心理

……

這裡著重說一下第一點,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厭學是因為學校學習氛圍不好、老師講課不吸引人、身邊同學的影響等等外部原因,當然這常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孩子強烈厭學,那我們就應該找一找,除了外部原因之外,是否還有什麼內部原因。

一般來說,心理健康的孩子會對自己負責,對自身的行為也有一定的控制力,不會不在乎自己的學業前途。所以,如果孩子嚴重厭學,或對學習“無感”,家長一定要關注起來,看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心理上的不良情緒。

說了這麼多,我所理解的快樂成長是:

1.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不妨反思一下,在教育過程中,自己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是不是會首先來向你求助,並願意和你交流自己的困惑。如果不是,則很可能是孩子沒有安全感。如果孩子的求助,換來的是家長的責備、焦躁、甚至冷嘲熱諷,那麼,他一定會逐漸關閉交流的大門。

2.給孩子合適的難度和任務量。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同一個任務量,同一個難度等級,不能盲目讓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學一樣的東西:

看人家學新概念3,你就不能容忍孩子學新概念1;人家孩子每晚做8張卷子,你就不能容忍孩子只做5道題……

但是,如果這就是孩子的能力限度呢?讓只能吃一碗飯的孩子,強行吃三碗飯,他就能消化得了嗎?

3.自發的而非被逼的,獲取滿足感。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買教材,卻從沒有問過孩子的感受。很多時候,孩子的厭學,就來自于家長的壓力,當家長用各種輔導班、課外資料填滿孩子的業餘時間時,他們就很容易產生一種倦怠感,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

不妨試試讓孩子自己去安排學習任務,選擇資料,打聽合適自己的輔導班,家長只起輔助性的保障作用。自發的而非被逼的去完成任務,讓孩子更有自信和動力。一句話,不要和孩子爭奪他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和支配權。

但同時,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家長的幸福不用你來負責,同時你的幸福家長也不能負責。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對另外一個人的幸福完全負責。幸福是自己的一種主觀體驗,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首先要有追求幸福的能力。

最後的感言

養育孩子往往是這樣一個過程:出生的時候,家長有很多夢想、很多期待,慢慢的,隨著他的成長,我們的期望會逐漸降溫,最後變成:

只要孩子能夠正常畢業、升學、就業就好,將來他能像別人一樣,按部就班地成家、生兒育女、生活穩定、工作穩定、身體健康、幸福快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等再過很多年,我們進入老年,這份希望會變得更低,覺得只要孩子孝順、能陪伴我們就好;再後來,等我們不能動的時候,最初的夢想都沒有了,那時候的夢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邊,給我倒一杯水。

所以家長們,下一次感到焦慮過度時,不妨找出這篇文章看看,再想一想。父母子女一場,我們到底希望孩子過怎樣的一生。我們要明白:

是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不是他們自己非要來的,如果他們有的選擇,他們也許未必會選你來做他們的父母。

就像紀伯倫的那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The End——

簡單好家長(ID:jd100jz),做個好家長,每天看點對孩子有用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