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現實的村莊,為什麼沒有了我兒時的模樣?

【週末, 跟著老梁逛許昌】

第46站:盛氏宗祠、三官廟

現實的村莊, 為什麼沒有了我兒時的模樣?‖百味中原

文‖梁耀國

很偶然的機緣, 讓我有幸在兩周時間裡,

風葫蘆似地走遍了長葛的每一個鄉鎮。 長葛全市共有村莊800多個, 我去了其中的52個。 數九寒天, 下鄉走村串戶, 本是樁很辛苦的事, 但在完成任務之餘, 能夠飽覽鄉村風土人情, 倒正中我意。

我們一行三人, 每天上午八點半從許昌出發, 九點趕到長葛, 與縣局的同志會合後, 趕往被督導的鄉鎮, 然後由鄉鎮的同志領路, 入村入戶。 因為我們是帶著任務下鄉的, 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 用走馬觀花這個成語形容我們的行程, 再恰當不過了。

這期間我明顯感覺到, 現在的村莊已沒有了我兒時的模樣:沒有了起有屋脊的瓦房, 沒有了大樹, 沒有了炊煙, 沒有了雞犬相聞。 城鄉一體化, 一體化成這樣, 就真地好嗎?

由於年齡關係, 我愛懷舊。 走過這麼多村莊, 我僅僅看到兩處古跡, 一處是坡胡鎮盛寨村的盛氏宗祠, 一處是增福鎮會河村的三官廟。

盛氏宗祠被一片翠柏擁簇, 門口坐一對石獅, 紅牆黛瓦, 莊嚴肅穆。 大門對聯是:金龍環抱聖潔地;眾星拱立盛氏家。 橫批:汝南世家。

入門是一影壁, 上書鬥大的“盛”字。

繞過影壁, 是一古色古香的四方亭。 外側石柱上的對聯是:讀太僕之遺書勉紹箕裘錦甲第;守屯田之舊業敬陳俎豆薦辛磐。 裡側石柱上是刻於清光緒13年的兩幅對聯, 一聯是:太廟真巍峨崎嶇群山何並論;祠堂每輝煌參差樓閣遜三分。 另一聯是:廣陵德澤堪興陘山對峙;汝陽芳微克偕暖水長流。

倚雲殿坐落最後, 裡面敬奉盛氏祖先。 廊柱上的對聯為:祖坐殿下殿坐祖;神樓閣中閣樓神。

三官廟坐落於會河村村委會旁邊。 磚券山門上書“三官廟”匾額, 左右各書“以道為本”、“道法自然”。 據看護廟院的老者介紹, 三官廟始建于唐貞觀年間, 興于宋仁宗年間, 廟裡敬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 過去, 該廟占地15畝, 殿宇嵯峨, 蔚為壯觀, 如今僅剩的老建築山門也近乎垮塌。

說話間, 老者領我走進搖搖欲墜的廢墟, 指著牆縫間一株虯曲的槐樹說, 這株龍槐像不像一條即將騰空而起的龍, 是不是預示著三官廟能夠得以復興?我本想告訴他, 龍槐才是山門垮塌的罪魁禍首,

後來想想還是忍住沒有說出口。

古建築沒有了, 古樹也很難覓到蹤影。 這些天, 我只看到兩棵古樹, 一棵古皂角樹, 在增福鎮會河村;一棵古國槐, 在老城鎮雙廟村。 聽村幹部說, 那棵水缸粗的古皂角樹, 早被禹州植物園相中, 後被村裡制止才沒被買走。

而那棵古國槐, 殘枝斷柯, 周圍被雜木挾裹其中, 若人們不精心保護, 想必存世時日也不多了。 古樹沒有了, 也就意味著根沒有了, 還會有人記起村莊的歷史嗎?

通過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我切身感受到縣、鄉、村三級幹部們的不易。這些同志除了陪同我們督查危房改造情況外,還要分身陪同教育督查、衛生督查、人社督查、審計督查,美麗鄉村建設督查等等,加班加點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更別說有星期天、節假日了,其辛苦程度難以用一句話說清楚。說句心裡話,為了脫貧攻堅這項艱巨的任務,為了不讓自己分管的工作出任何紕漏,他們真是拼上了。

下鄉過程中,我曾聽到一個既讓人唏噓,又讓人感動的事情。一領導到南席鎮某村看望一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在其一貧如洗的家中,老太太一邊抹眼淚,對政府的扶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一邊發自肺腑地說,他兒子得的是絕症,治也治不好,還不如用這些救命錢花到那些更需要救治的人身上。

一句樸實的話,把那位領導和隨行的人感動得淚水漣漣。我們的老百姓多麼通情達理,多麼知道感恩呀!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 梁耀國,現就職於許昌市房產交易租賃管理處,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通過這段時間的朝夕相處,我切身感受到縣、鄉、村三級幹部們的不易。這些同志除了陪同我們督查危房改造情況外,還要分身陪同教育督查、衛生督查、人社督查、審計督查,美麗鄉村建設督查等等,加班加點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更別說有星期天、節假日了,其辛苦程度難以用一句話說清楚。說句心裡話,為了脫貧攻堅這項艱巨的任務,為了不讓自己分管的工作出任何紕漏,他們真是拼上了。

下鄉過程中,我曾聽到一個既讓人唏噓,又讓人感動的事情。一領導到南席鎮某村看望一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在其一貧如洗的家中,老太太一邊抹眼淚,對政府的扶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一邊發自肺腑地說,他兒子得的是絕症,治也治不好,還不如用這些救命錢花到那些更需要救治的人身上。

一句樸實的話,把那位領導和隨行的人感動得淚水漣漣。我們的老百姓多麼通情達理,多麼知道感恩呀!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 梁耀國,現就職於許昌市房產交易租賃管理處,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