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鹽也不能隨便吃,吃這兩種鹽還要遵醫囑

鹽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調味料, 然而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鹽。 卻讓消費者犯上了選擇困難症, 我們到底該吃哪種鹽?

記者走訪市內多家商超發現

各種鹽包裝基本都在400克左右

價格卻從1.5元到48元不等

“海藻碘鹽”“沙棘碘鹽”“益生元低鹽”

“深井鹽”“自然海鹽”“雪花鹽”

......

名稱五花八門

顆粒也有大小不同

一正在選購的市民告訴記者

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價格差距還很大

買個鹽有點選擇困難症上線

湖北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世啟介紹:種類繁多的鹽, 主要分為“有碘鹽”“無碘鹽”“低鈉鹽”三大類。

其他品種都是在這三大類基礎上, 根據工藝與埰地不同衍生而來。

比如“深井鹽”是根據所采鹽原料深度不同而取名;“海藻碘鹽”是用海帶等提取天然有機碘替代普通碘鹽中碘酸鉀;“雪花鹽”則是通過原料鹽溶解二次集結後, 形成外形酷似雪花晶體,

具有溶點更低特點。

那麼“有碘、無碘、低鈉鹽”到底該如何選

我們採訪了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營養專家蔡紅琳教授聽聽專家怎麼說 “有碘鹽”是指添加了碘酸鉀的食用鹽。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尤其是在兒童成長發育時期, 碘攝入不足會造成身體智力等傷害,

孕婦也應攝入足夠碘來滿足胎兒發育需求, 因此健康人士與孕婦小孩普遍可選擇有碘鹽。

“無碘鹽”則為不含有碘化物的鹽, 患有甲亢與甲狀腺方面等疾病, 或在有醫囑需要控制碘攝入量情況下選擇“無碘鹽”, 市民切不可自行判斷自己要吃“無碘鹽”, 一旦碘攝取量不足則會引發碘缺乏病。

“低鈉鹽”則是用氯化鉀替代原料鹽中的氯化鈉, 相較普通鹽含鈉量低, 但鉀含量較普通鹽高。 攝入鈉過多攝入鉀過少與高血壓有一定關係, 因此低鈉鹽適宜高血壓人群食用。 但是, 鉀攝入過多同樣會有損健康。 因此, 慢性腎衰竭病人或正在使用保鉀類藥品的人群, 要慎用低鈉鹽, 減少增加患高鉀血症的風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